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 18 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练习(解析版)

2020-02-29 来源:步旅网
第 18 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胡适称严复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晚年严复(辛亥革命前后至临终)的思想由“力主西学”、“非西洋莫与师”转归先王教化之责,从传统观文化中找寻丢失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变化说明了他 A.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学 C.思想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由‘力主西学’、‘非西洋莫与师’转归先王教化之责”可知,严复作为维新变法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由主要学习西方转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说明严复不断探索救亡图存道路,D项正确;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学是康有为主张,并且不符合材料主旨内容,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西方思想根源,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严复探索救亡图存过程中其思想主张的变化,“思想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不能完全反映材料内容,C项错误。

2.史载,主剿义和团的袁世凯说:在义和团“初起时,一健吏足以了之”。有的时论谓义和团在鲁初起,“星火耳,涓流耳,禁之惩之,一举手而即绝”。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B.发现西方思想源于中国 D.不断探索救亡图存道路

B.义和团运动引发统治阶级的严重分歧 C.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抵御列强侵略

D.清廷的默许是义和团壮大的重要诱因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初起时,一健吏足以了之”“星火耳,涓流耳,禁之惩之,一举手而即绝”可知,义和团运动初起时规模并不大,政府是很容易镇压下去的,但是义和团运动还是不断壮大起来了,这说明当时的清政府并未坚决镇压义和团运动,正是这种默许的态度使得义和团运动的规模得以壮大,故选D;义和团运动初起时是比较容易镇压的,这说明义和团运动并不具备广泛的民意基础,排除A;材料并未举例说明统治阶层对待义和团运动的不同态度,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主剿义和团的袁世凯说”说明在义和团运动的初期,清政府是主张剿灭的,其还未想到要利用义和团抵御列强侵略,排除C。

3.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

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另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有两方面的原因:要清政府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帮着清政府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以华制华。结合课本所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只体现英国和日本的利益和要求。AC不合题意;《天津条约》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通商、传教等,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4.19世纪末,谭嗣同主张“道器并改,器决定道”,认为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器物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器决定道”意味着,既然器的层面变了,那么道的层面也要变。谭嗣同的道器观念

A.论证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B.割断了与“中体西用”的内在联系 C.体现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融合 D.开启了清末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历程 【答案】A

【解析】根据“既然器的层面变了,那么道的层面也要变”可知,谭嗣同“道器并改,器决定道”论证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A正确;谭嗣同的主张中认为“器决定道”,并未割裂其与“中体西用”的内在联系,排除B;题干中的道和器与儒道两家思想内涵不同,排除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排除D。

5.有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日所谓‘军事现代化’,怪不得此后‘瓜分’就成了舆论的持续主题。而巨额的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答案】D

【解析】《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控制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符合“防务上却门户洞开”,清政府帮助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D正确;《南京条约》只是五口通商,不符合“防务上门户洞开”,排除A;《马关条约》割让领土,但并没有使京师“防务上门户洞开”,排除B;《天津条约》虽然增开了十个通商口岸,但无法体现“防务上门户洞口”以及“巨额的赔款”、“朝廷倒行逆施”,排除C。

6.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召唤着一代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而献身。这表述的是维新变法运动的 A.背景 【答案】D

【解析】根据“点燃了”“召唤着”可知,这里表述的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D正确;维新变法的背景指的是民族危机加重、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等,与题无关,排除A;维新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挽救民族危机,题干中未提及,排除B;题干中没有具体的举措,说明描述的不是内容,排除C。

7.20世纪初,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介绍域外文学的首选,其中有《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B.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 C.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 【答案】A

【解析】“《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主题多关于“独立”,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有启迪民智,激发民族意识的功效,A正确;维新派主张改革,不主张推翻清政府,排除B;根据材料“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可知,此时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排除C;从除旧布新的角度看,“维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B.《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主要意图在于“布新”,而非“除旧”,排除D。

8.井陉县孙庄村位于河北山西结合部,村里矗立着邻县南望楼、西冶各街村为孙庄村立的《施饭济困》碑,碑文为:“时值洋兵过境,避乱栖于马头红山,多有势迫情皇,升米未带者,数日未餮。幸蒙仁村意气相激,古数余里登山施饭。至德当旌,籍以刻石流芳,永感盛德。大清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上旬平邑。”这一石碑见证了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战争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时值洋兵过境,避乱栖于马头红山”“大清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上旬平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绪当政时期,列强侵略至河北一带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C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皇帝不是光绪,排除A、B;甲午战争时期,日军并未深入河北一带,排除D。

9.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既不同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异于赫胥黎、斯宾塞的人文主义进化学说,而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严复此举意在 A.警醒国民变革图强 B.抨击列强弱肉强食 C.宣传科学开启民智 D.倡导革命救亡图存 【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联系严复的思想是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打击了封建势力,启发了中国人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改变弱国被人宰割的状况,即警醒国民变革图强,故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出BCD内容,排除。

10.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材料

表明

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答案】D

【解析】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过程中,义和团显示中国人民抗争精神,粉碎列强瓜分中国梦想,D项正确;孙中山的言论强调的是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因受到中国人民抵抗而转变了对华殖民策略,“庚子赔款”加重中国百姓负担与孙中山强调的内容不一致,排除A;孙中山显然认为面对侵略,中国人的抵抗是有重大意义的,排除B;《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与题干中孙中山强调的方向不一致,排除C。

11.1895—1898年维新派在全国共设立学堂19所,他们不再要求青年学子潜心训诂词章,而是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维新派

A.开创西式教育先河 B.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C.注重培养技术人才 D.教育理念符合时代潮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不再要求青年学子潜心训诂词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的做法符合了时代的潮流,有利于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故D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得出维新派开创西式教育先河的结论,并且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项完整的体系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维新派不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还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因此注重培养技术人才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

12.戊戌变法期间,学者裘廷梁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并“一言以蔽之曰: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裘廷梁的这一主张 A.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 B.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C.促使南京临时政府出台禁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的措施 D.与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提出的文学改良主张有相似之处 【答案】D

【解析】根据材可知戊戌变法期间,裘廷梁主张借白话文来宣传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与裘廷梁意思一致,故选D;A项是明代中叶以后,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的一个结果,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是维新思想传播的作用,不是题干的作用,排除;C项与题干相关信息没有直接关联,排除。

13.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改变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树立忠孝风尚,汉武帝把以前的举孝廉制度化。《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汉武帝也推广文翁的做法,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摘编自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在西方学者看来,文艺复兴时存在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时代对灵魂全神贯注的得救,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接受生活的挑战比天国的许诺更激动人心。”当时诸如布鲁日、阿尔伯蒂和马基雅维里等人文主义者,都相继从不同角度论证和阐述财富不仅仅能给人以生活的幸福,更重要的是确立社会的尊严地位。同时,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生的目的是现世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永生。

——摘编自梁民愫、吴佳娜等《近代西欧转型时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材料三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价值观念的变革呈现出一个高峰。知识精英看待“天人之辩”时,不再把“天”(自然)理解成超人的主宰(上帝、神),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机械论的宇宙图式,“质力相推”的世界,在自身固有的“动力”作用下的不同展开。这意味着“力量”上升为宇宙的本质。梁启超说道:“若何而自勉为优者适者,以求免予劣败淘汰之数,此则纯在力之范围,于命丝毫无与者也。……故明夫天演之公理者,必不肯弃自力不用而惟命是从也”

——摘自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宣扬的主流价值观及其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同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甲午战后知识分子价值观变革的主要原因。 【答案】(1)价值观:忠孝之道。途径:改革选官制度,将孝廉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制度化;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统,宣扬忠孝之道。作用: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内容:提倡追求财富、追求现世的幸福与享乐。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人文主义价值观奠定了经济基础;新的价值观念又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精神条件。

(3)原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和进化论等传入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解析】(1)价值观:根据材料“为改变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树立忠孝风尚”可知,忠孝之道。途径:根据材料“汉武帝把以前的举孝廉制度化”可知,改革选官制度,将孝廉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制度化;根据材料“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汉武帝也推广文翁的做法,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可知,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统,宣扬忠孝之道。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的统一思想措施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根据材料“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可知,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内容:根据材料“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财富不仅仅能给人以生活的幸福,更重要的是确立社会的尊严地位”“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生的目的是现世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永生”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提倡追求财富、追求现世的幸福与享乐。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获得发展,为人文主义价值观奠定了经济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价值观念追求财富,又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精神条

件。

(3)原因:根据材料“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价值观念的变革呈现出一个高峰”可得出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根据材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机械论的宇宙图式,……这意味着‘力量’上升为宇宙的本质”可知,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和进化论等传入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规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14. 材料一 臣民观是东方社会中独特的政治价值心理,也是遍及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观念。它的形成源于政治,强烈的封建等级严格固化了所有人的身份,臣民观念又束缚了所有人的思想,人们不能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只需做一个安分守己的顺民义务,最终使整个社会安于此种政治思想模式。

材料二 关于公民概念,在中国古代完全没有,实为西方舶来品。17至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天赋人权与主权在民等思想广泛传播,公民概念开始进入国人视野。1902年康有为发表《公民自治篇》,认为“人人有议政之权,人人有忧国之责”;梁启超也为其作按语注,对公民做了以下解释,“公民者自立,而非立于他人也;负担国税之权利义务,非捐得此名以为荣也。”

(1)根据材料一归纳臣民观念与君主统治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臣民观念给明清时期的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有为和梁启超所提倡的公民内涵。 (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中国产生近代公民概念的特殊社会环境。

【答案】(1)关系:臣民观念既是君主统治的产物,又是维护和巩固君主统治的因素影响;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政治民主化;使理学思想僵化,阻挠新思想破土而出,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阻碍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2)具备独立人格,享有民主政治权利,政治地位平等,爱国精神的义务。

(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西方政治学说传播下西方东渐的思想解放趋势,西方殖民侵略下拯救民族危机与实现民族复兴。

【解析】(1)关系:根据材料“它的形成源于政治,强烈的封建等级严格固化了所有人的身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臣民观念既是君主统治的产物,又是维护和巩固君主统治的因素。影响:根据材料“人们不能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臣观念强化君主专

制,不利于政治民主化;根据材料“臣民观念又束缚了所有人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臣民观念使理学思想僵化,阻挠新思想破土而出,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臣民观念下强调等级顺从,阻碍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2)内涵:根据材料“人人有议政之权,人人有忧国之责”“公民者自立,而非立于他人也”“负担国税之权利义务,非捐得此名以为荣也”可知,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倡的公民包含具备独立人格,享有民主政治权利,政治地位平等,爱国精神的义务。

(3)社会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公民概念是西方产物,之所以在近代中国产生,原因在于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西方政治学说传播下,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思想解放趋势,同时先进的中国人在西方殖民侵略下拯救民族危机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努力下引入了西方公民概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