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万象 文学界 一、 , 刀, ●论文学史书写中的文学经典建构 余璇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文学经典是文学吏的骨架和支撑,也是文艺学领域内 的热门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文学经典和文学史的涵义,而后就 文学史和文学经典的关系出发,探讨文学史中经典建构的原则与 问题。 关键词:文学史文学经典重建去经典化 中国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l1(2010)03—0167—02 在文学史上那些具有丰富人生意蕴和不朽艺术价值的作品 人们称之为文学经典,这些经典著作就如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宝 石一样,承载着整个民族的审美风尚和文化底蕴。纵观中国几千 年的文学史虽然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学经典,灿若晨星,但是 在它们各自所属的时代里,任何一部经典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 经历了在文学史的长河里不断起伏变化的过程,我们也可以说每 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经典,而对现当代文学来说,所谓的 经典著作更是在不断的动态变化,而且当前随着“戏说经典”, “大话文学”“大话文化”的泛滥对当前文学经典更是造成了严重 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探讨什么是经典,经典和文学史 的关系等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因此本文将从文学史和文 学经典的关系和概念人手,来分析文学经典对于文学史书写的重 要意义,以及在文学史书写中经典重构等问题。 1文学经典:在文学史书写中的流动和转换 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学史密切相关, 很多人都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有资格进入文学史的作品必然 是有价值的,是经典的,而没有进入文学史的作品很显然是谈不 上是经典之作的。即使在学术界,由于各种原因,不少人也会相 信,只有进人了文学史视野范围的作品,才具有研究价值,而文学 史就应该是对经典作品的辑录。但是文学经典并不如日月星辰 一样是永恒不变的,由于每个时代文学观念,审美标准的不同,不 可避免的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学,文学经典也是一样。 甚至在同一个时代对同一部作品,同一时代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评 价和阐释,因为往往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并不是仅仅靠文学性就 能决定,在很多场合,它是人为的,带有主观色彩的,也是带有意 识形态性的。比如现在我们早已列人经典作家之列的屈原,班固 还认为其作品不符合儒家意识规范,其作品<楚辞》不能列人经 典作品。而对于人们都很熟悉的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评价,更因 为历史时代的变化,“尊李贬杜”和“尊杜贬李”的风潮在文学史 上曾多次交锋。 而随着历史文化语境的变化,经典和非经典也是能够互相转 换的,在某个特定时代被人们看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也许随着时代 变化,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而有些作品却重新引起人们的重 视,得以最终被写进文学史,像这样的列子,在文学史的发展过程 中,更是屡见不鲜,如我国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也并不是在他的 时代里就得到了重视的,而是直到南北朝时代的钟嵘在<诗品》 里才第一次高度评价了他,而明清时代的四大名著更是到了晚清 以后,在梁启超,鲁迅,胡适等人的努力下,才取得文学经典的地 位。而这种情形在国外也有发生,如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著名作 家卡夫卡,在他死后,人们才逐渐理解了其作品背后的深意,他才 成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再如现当代文学中,金庸 作品地位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金庸的武侠小说,从2O世纪5O 年代问世起,一直被人们划入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庸俗文学的一 类,可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武侠小说的大量出版印刷,并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学术界才开始对金庸作品有了全 新的认识,特别得到了陈平原,严加炎等作家的支持,而且金庸小 说的片段还被选人了中学的语文课本,这也标着着金庸作品步人 了主流文化的视野。 因此,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不断流动变化的。 一个时代的文学史由于多种原因并不一定能反映这个时代文学 的真实状况,而文学经典就在受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 下的文学史中起起伏伏,流动转换。 2文学史:在文学经典化中格局的改变 文学经典和文学史史之间是一个互相改变互相补充的矛盾 运动过程,文学经典化对文学史带来冲击,但是也加深了它的影 响力和深度,而文学史也是对经典再生产和再创造的过程。 在文学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中,文学史也会不断得到补充和完 善,这是文学史一个再次书写的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某种程度上 意义的蜕变,在文学史上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在文革时期,八 个样板戏被推为文学经典,但是随着政治工具的功用最终消退, 它们的经典地位也逐渐消失。 在文学经典化对文学史重新书写的另一方面,去经典化也在 改编着文学史的格局。随着消费文化的蔓延,在我们生活中,那 些高高在上处于象牙塔顶端的文学经典,却被人们拉人到了凡 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消费品。于是,像“改编”、“戏 说”、“大话”等词汇开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去经典化的过程 中,虽然产生了审美庸俗化的倾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推动了 经典的再生产,促使人们对原来的经典作品进行重读。单就所有 人都很熟悉的作品四大名著为例,在原著的基础上诞生了各种版 本,如电影《大话西游》,小说《水煮三国》,《悟空传》这些作品层 出不穷,并且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和关注,使人们开始重新关 注这些在现代信息社会已经几乎被人所遗忘的经典著作,并且不 断的改编和阐释中,使它们的意义不断被激活。而反过来,在文 学经典被重新阐释的同时,也在同时互动的改变着文学史,使文 学史对某些文学经典的解释更加丰富和客观,“所谓文学经典不 过是在其文本的基础上‘填空’的结果,我们不能说,越是具有填 文学界・167・ 文化万象 文学界 空的多种可能的作品就越有成为经典作品的几率,因为一张白 纸才是最易于填空的。但可以反过来说,越是作为经典的文学作 品,在各个时代就有越多的不同解释,如《红楼梦》、《哈姆雷特》 等那样,经典性总是包含了多种填空可能的,而且经典性也往往 是由填空附会到作品的。”去经典化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文学经 典的张力空问,印证了经典的独特艺术魅力。 3在文学史书写中的经典重构 当前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在各种大众传媒的帮助下,许多 文学经典虽然走出了象牙塔,但是却面临着更深刻的危机和焦 虑。“戏说经典”“大话经典”的流行和泛滥,使人们开始被眼前 种种视觉符号和戏谑庸俗的文字所包裹,文学经典的价值到底如 何,是否还具有权威性,这些都成为人们质疑的问题。我们应该 如何面对不断产生出来的新作,又如何面对已成为经典的作品 呢?也许经典重构的过程和我们书写文学史一样困难,但文学史 书写中经典化的观念还是要值得提倡的,因为经典化不仅仅是确 立经典的过程,也是给人以精神指向,赋予人生意义的过程,经典 追寻的过程是一个读者对于深度审美的追求过程,也是一个对文 学中理想和希望的探寻过程。所以经典的追寻理应成为文学史 写作的追求。在这里我只是从文学史书写的角度,简略谈谈文学 经典重构的原则。 首先,把对“真,善,美”的追求作为我们构建经典文学的基 本价值取向,在坚持“文学史人学”的艺术规律的前提下,真诚而 勇敢的去反映人性深处的美好和弱点。中国文学在经历了“五 四”之后,一直受到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潮的 响,把个性解放和 人的解放作为作为文学的核心。无论何时,五四以来的文学传统 都是值得值得我们去坚守的,也是我们应该拿来反思现当代文学 的标杆。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有很多作家就是因为他们对人性 的深度刻画,成就了他们杰出作家的地位,比如鲁迅对国民劣根 性的挖掘,冰心在清丽的文字种流淌出的真善美的世界,甚至张 爱玲对旧上海病态人生的艺术刻画。 其次,经典的文学作品必须有高度的审美性。无论文学发展 到什么阶段,审美性永远是文学追求的第一要义。韦勒克指出: “文学研究不同于历史研究,它必须研究的不是文献,而是具有 永远价值的文学作品。”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中国现代文 学研究长期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联系紧密,文学的审美性、艺术 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这种情形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了 ・168・文学界 较大的改观,才有“重写文学史”的实践。 最后,经典作品还必须要有创造性,一部作品的诞生如果能 够对前人的作品有所突破,有所超越,如果还具有一定的审美价 值,我们就可以把它定为经典作品。因为文学正是在不断突破, 不断创造中才能得到最持续的发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 的文学地位就与他作品的创造性有关,他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 说的作家,也是尝试用日记体来写小说的作家,在思想上更是充 满了前无古人的批判和否定精神,无论是“表现的深切”还是“格 式的特别”都开创了中国小说的新纪元。 4结语 文学史书写不仅是过去的回忆,也是现在的重构。文学经典 是一个民族重要的艺术财富,它艺术地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 生活。文学史通过古今对话,实现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对 接。文学史作者通过与古代文学经典文本的双向对话,使经典文 本呈现出一个永远不断增加的意义链。时至今日,尤其是随着巴 金的离开,鲁迅、老舍们与我们拉开了一段距离,成为回望的历 史。这些经典的作家、作品的现实意义在哪里呢?克罗齐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文学史经典的现代意义的发掘是经典 重构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当代,经典面临着危机的情况下,对 文学经典意义的传承和发掘,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8.2007,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 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王志刚文学史构建中文学经典的形成与消解[J]江苏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VOL19 [4]张荣翼・文学史中的三种价值评判[J]・社会科学辑 刊,1999,(4) [5]陈学超・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J]・陕西师 范大学学报, [6]董乃斌・论文本与经典——关于文学史本体的思考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4) (余璇(1985一)女,湖北荆州人,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