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7-06-06 09:01:21 来源:长江日报 【关闭】
中国地大(武汉)今年启动“李四光计划”,每年5月学校组织专家从全日制大一学生中选拔30—50名课程成绩优秀,英语水平高,具有较强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入“李四光计划”。
“李四光计划”以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命名,旨在提高教学质量,造就一批基础知识扎实、勇于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将推荐学术造诣深、责任心强、治学严谨、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入选计划学生的学务指导老师。在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按照完全学分制组织教学,并为他们提供外语学习条件和校际交流学习机会。
入选“李四光计划”学生的学籍由教务处单独管理,学生仍归原学院管理。对每学期所修学分达不到要求的学生退回原专业学习;对成绩优秀,外语成绩达到公共英语六级(或TOEFL成绩达到90分,或雅思成绩达到6.0)以上的学生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科研究方向和导师。(通讯员赵蔚)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 赵飞 通讯员 赵蔚 报道:记者昨从中国地大获悉,该校用于培养特殊拔尖人才的“李四光计划”已于日前启动。被该计划选中的学生,其学籍档案将实行单独管理,各科目都将由校内名师“小班”教学,毕业后还可免试保研,或推荐出国深造。
据介绍,“李四光计划”属于该校的“本科精英培养”计划。每年5月,该校将组织专家从全校大一本科新生中选拔30-50名“尖子生”进行特殊培养。入选学生不仅要求成绩优秀,英语水平高,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自立能力。入选“李四光计划”的学生,学籍档案将由该校教务处实行单独管理,实行“小班”教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李四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
(2007-05-19 08:33:04)
转载
▼
标签:通知
分类:新闻纵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我校决定实施“李四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李四 光计划”)。 一、指导思想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是创建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北 京地质学院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其创立的地质力学独树一帜,为国家地质事业做出了杰出
视野开阔、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勇于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过 程中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特长,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按照完 全学分制组织教学,凸显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 人才。
二、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 (一)选拔对象
学校一年级在籍全日制本科生,课程学习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5以上,外语水平高,具 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立志献身科学研究事业。 (二)选拔时间与方式
每年5月学校组织“李四光计划”报名和选拔工作。学生依据条件自愿报名与学院推荐 相结合,由各学院统一将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学校组织专家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全校从 大一学生中选拔30—50名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入“李四光计划”。 (三)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制。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学术造诣深、责任心强、治学严谨的教师 (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担任学生导师,也可由学生提出导师人选,经学校与教师本人商议 后确定。导师对其进行学务指导,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科研训练计 划。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案和科研训练计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2.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在地学类(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学院、环境学院、工程 学院、地球物理空间信息学院)、理工类(数理学院、材化学院、机电学院、信息工程学 院、计算机学院)、经管类(管理学院、人文与经济学院、政法学院)相关专业内自由选 择课程学习、参加必要的实践教学。参加“李四光计划”的学生以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为主,不受现行专业教学计划限制,突出基础理论学习、科学素养培养、实践(实验) 技能训练。学生修完各类规定学分(理论课、实践教学、自主学习)可以毕业,毕业专业 由学校根据其学习的主体内容确定。
3.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有计划地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社会调查和实验室工作等学 术活动,通过科研训练和实践活动获得20个学分以上的自主学习学分。学生通过学术活动 和学科竞赛独立完成的读书报告、实验设计、调查报告、工程设计、学术论文、创造发明 、竞赛获奖等,经学校2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认定,每项可以获得 1—3个自主学习学分。 学生所获自主学习学分可以替代选修课、实践教学和学校规定的自主学习学分。 4.
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三、学籍管理及保障措施
1.入选“李四光计划”学生的学籍由教务处单独管理,学生每学期所修学分不得低于 25个学分,平均学分绩点必须达到2.6。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生将退回原专业学习。 2.入选“李四光计划”的学生修满学校规定的200个学分可以本科毕业,其平均学分绩 点达到2.8、外语成绩达到公共英语六级(或TOEFL成绩达到90分,或雅思成绩达到6.0)以 上的学生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或推荐出国读研究生)资格,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科研究 方向和导师。
3.入选“李四光计划”的学生享受与在校硕士研究生同等的借书、阅览待遇,学校每 学期免费为其提供60学时的上机学习机时,学校各实验室免费为其提供实验条件,优先安 排实验研究。
4.入选“李四光计划”的学生具有享受学校奖、助学金资格,经学生工作处考核按学 校规定发放奖、助学金。学生还享有与其他学生同样的权力和义务。
5.入选“李四光计划”的学生仍归原学院管理,其思想政治教育由原学院学工组商其 导师共同进行。学生组建虚拟班级,由学生工作处配备成长导师,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交 流,每学期进行一次学习总结。
6.学校对完成“李四光计划”本科学习的学生和导师授予荣誉证书,认定导师工作并 记入个人工作业绩。对不履行导师职责的教师学校将进行批评教育或予以撤换。 7.学校成立以主管校长为组长的“李四光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 ),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工作。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专业英文名称: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 专业代码:080301 学科门类: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以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理论及微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现代机械制造、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为基础,系统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现代设计理论、制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研究与制造的等方面的工学机械类学科。我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以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并兼顾微电子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应用为专业特色,将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与计算机为主体的微电子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方向。本专业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从业的适应面广,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通用机械、汽车工程、冶金、石油、地质、建筑机械等行业从事设计、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德育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业务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应用现代设计制造理论方法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具备创造性地设计、开发机电新产品的基本能力。因此,要求在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及应用。
体育培养要求:具有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以及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以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并兼顾微电子技术在机械行业应用的工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理论及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 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机、电、计算机结合的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现代柔性加工系统的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专业主干课: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材料与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程、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机电控制基础与系统、工程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
计(论文)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厂矿、企业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销售,大型宾馆和公共场所机电设施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工作。
3.学校科技工作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
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原则,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和团队为根本、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整体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国际学术前沿、国家目标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力求基础研究在学术制高点上有新突破、应用研究在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人文社会学科在发挥智库作用上有新突破,为实现我校“三步走”发展战略阶段性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不断创新科研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面向行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统一了科研人员立足学术前沿、服务国家目标的指导思想。明确要求各类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仪器设备,要求广大教师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更新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将更多优质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促成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良好互动。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综合优势,积极参与“嫦娥工程”月球探测数据处理和月球应用研究,作为唯一高校参与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自主研发的MPAGIS软件成功应用于“神舟1号”至“神舟7号”载人航天搜救。涌现了以华北及其邻区大陆地壳组成与壳幔动力学研究、生命与环境协调演化中的生物地质学研究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成果,巩固和发展了学校优势和特色,并在纳米矿物材料、固体废物资源化、岩土工程、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形成了新的研究特色。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获得科研项目4225项,其中,主持973计划2项、863计划项目(专题)课题1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国家软科学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领域39项、国家杰出科学基金1项、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5项。 “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0余项,各类专利336项。学校师生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三大检索论文2000余篇,其中,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1篇,在地质学国际权威期刊《GEOLOGY》发表文章4篇。
4.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她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清
华大学地学系、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和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地质组及西北大学地质系部分学生同时并入组建而成的。秉承百年名校优良传统,探索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特色大学转变的50年的风雨历程,学校经历了创建、发展、搬迁、重建、振兴几个历史阶段和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三个历史时期。 (本站将分三个时期,两个专题详细的记录这段历史,见左边导航栏。)
在1960年,学校就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并跻身全国64所重点高等学府之列。改革开放20多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986年进入全国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行列,1997年成为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1994年先后荣获地质矿产部和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称号,199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92年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荣获金牌总数第一和“校长杯”第一名,至今已连续三次荣获“校长杯”。1997年被列入“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学校。
历经半个世纪多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由一所单科性地质院校,逐步发展成以地质、资源、
环境、地质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目前,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9个部级开放实验室;博士学科点25个,硕士学科点59个,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48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涉及现行学科专业目录中有14个一级学科领域,即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矿业工程、测量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地理学、化学、哲学等。从1952年至2002年8月,长期在校任教的教授累计达870余人。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3485人,其中专任教师1373人(教授339人,副教授763人)。这支教师队伍是以8位中科院院士、2位俄罗斯工程院院士、2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位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和147位博士生导师为骨干的高水平的中老年教师,以及朝气蓬勃的青年跨世纪人才,共同构成的享有较高声誉的学科梯队。他们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校史上绘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骄傲,为代代学子所尊重和敬仰。
中国地质大学是我国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为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地质学界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1993年,在国家教委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主要指标综合评价中,我校位居第18位。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1998年统计,全国“科技论文产出力的核心区域分布”前200强中,我校排名第42位;全国“地球科学(天文学)领域科技论文影响力的核心区域分布”前40强中,我校排名第一。
经过“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学校整体实力大大增强。2001年5月28—30日,经以何继善院士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认为:学校按计划全面完成了“211工程”“九五”期间的建设任务,出现了显示度高、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支持学校进行“211工程”二期建设。专家组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需要很好地发展地学学科,国家在“十五”期间应加大对中国地质大学的“211工程”建设投入,使其地学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能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地大的需要,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地大有很好的条件,希望地大在整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是地质大国,要变成地质强国,我们更多地寄希望于地质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建校伊始,就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地质调查所汇集了一大批地质界的名家及优秀的青年教师。学校讲师以上的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并长期在上述名校任教,其中有16人在20世纪20—40年代赴欧美深造。教师中的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禔、王炳章、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高平、傅承义、边兆祥、王鸿祯、潘钟祥、秦馨菱、王嘉荫、马杏垣、薛琴访、池际尚、苏良赫、张炳熹 、涂光炽、郝诒纯、杨起、王大纯、李世忠、周卡、陈光远、张咸恭、李文达等是我校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承几所名校的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形成了我校校风的高起点,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体制改革为广大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显露头角,有的已进入首批“特聘教授”岗位(长江学者),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跨世纪的人才工程。教师队伍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教师和校友中,有的已成为党和国家或中央部门及省市的领导者和负责人;有为发展中国地质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开拓者和组织者,有主持过地质院校校、院、系的领导工作,为培养地质人才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地质教育家;有我国各主要地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不少人获得过国内外重要荣誉。中国地质大学的教师和校友们,有的参加了长江、黄河重大水利工程的地质研究和勘察工作,因贡献突出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的参与承担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地挑起了主管和领导保密矿产研究和勘察的重担,为发展我国的核工业、寻找稀有金属和特种非金属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在李四光先生的直接领导下,为地震预报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的因找到大矿,新建矿业城市为他们树立了地质工作者纪念碑。教师和校友们,不仅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紧跟国际地学前沿,在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学、岩浆岩石学、沉积学、前寒武纪地质学、矿床学、区域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或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研究成果,而且在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盐湖地球化学、海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学、冰川冻土学、数学地质学、天体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国际地学界有重要影响。许多教师和校友在国内被选为全国性专门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或专业委员会主任,有的还被选为国际地科联副主席、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国际冻土协会主席,以及许多国际学术组织的理事或委员。有的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或副主任,省科协主席或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等校的校长或名誉校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等领导职务。
正是由于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以及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传统,使得学校在50年的砥砺中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世界各国都在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时,每一个“地大人”无不在深思着把一个什么样的地质大学带入21世纪。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学校曾在党代会和教代会上提出要把一个“更具创造力、贡献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地质大学”带入21世纪。同时,提出探索培养“爱国心与责任感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基础理论强,管理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强”的高素质的“五强”人才培养模式。
今天,已经踏入新世纪门槛庆祝学校50华诞的地大人,面向未来该做些什么呢?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和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要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江总书记在为山东大学建校百年发表的贺词中说:“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可见,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这无疑也是中国地质大学努力建设的方向。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自她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50华诞,应该是踏上建设百年名校征途的新起点。中国地质大学励精图治五十秋,为祖国培养了近7万名各类优秀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后50年,该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份什么样的答卷呢?面对着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的伟大工程和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又该做些什么呢?纵观当今世界著名学府,她们虽多姿多彩,但又各具特色。因此,有着50年历史积淀并独具特色的中国地质大学,应该在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的伟大工程中有所作为,应该以建校50周年为契机,吹响向建设百年名校的伟大目标加速挺进的号角。
教育理念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是一个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的高层的办学思路,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灵魂,是长期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共识,是一种自觉的教育行为。
1995年,教育部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经过7年的探索实践,不少高校提出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新理念。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是拥有一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地质学家的地学学科,我们学校的特色也在地学学科,我们学校培养出的许多优秀走向融合的大趋势,依托具有突出优势和明显特色地学理工科背景,通过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方式使学校能够在保持原有地学特色,办好精品地学专业的基础上,实现非地学类的文理科专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与精品地学专业相匹配的非地学类的文理科精品专业。这正是我们要在新世纪建设百年名校的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办学理念,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机制,强化人才培养的人文过程,造就更多的地大学子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的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在办学趋同化的今天,大学如何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的学校精神,就如同国有国魂、民有民志一样重要。诚如人们常赞扬北大、清华等老校名训,因为这些著名学府所特有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曾感召过多少中华儿女,为祖国的振兴和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久常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凸现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
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是它所拥有的思想文化精神,它通古贯今,似无形,却无所不在,是一代代先师所造就,为一代代后生所传承,是事业生生不息,铸就今日辉煌之根本所在。地大最宝贵的思想文化精神,是经过代代地大人的长期实践,所形成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深邃历史智慧,献身科学,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这种精神随历史积淀于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实践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地大学子艰苦朴素,艰苦创业,艰苦奋斗,为祖国发掘地下宝藏,把自己百炼成钢,甘愿自己吃点苦,去为亿万人民谋幸福,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在新世纪新机遇面前,我们追寻地大精神,塑造地大精神,弘扬地大精神,其目的在于激励和推动地大后50年的改革与发展,为建设百年名校重铸和拓展地大办学理念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他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教师是办学的主力、灵魂和希望。谁能集聚一流的大师,谁就能办成一流的大学。 世界上一流大学具有共同的特征,最能体现其本质的是,能够集中大批社会知名的学者、教授,各学科都有很强的学术带头人,成为广大知识精英的向往之地;同时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声誉的世界一流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建校之初就汇聚了一大批地质界的名家和优秀的青年教师,可谓是名师荟萃,济济一堂,逐步形成了以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为骨干的高水平的中老年教师,以及朝气蓬勃的青年跨世纪人才,共同构成享有较高声誉的学科梯队。50年来,学校已培养出近7万名各类科技人才,其中研究生近5000名。他们中已有16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了200多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许多人成为科技骨干、教育专家或管理专家,有的还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他们响应党的召唤,“九州圆月壮志明,矢志地质永不悔”,为祖国为母校在国内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地大人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之上书写着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足迹遍及五大洲,留在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艰苦与欢乐伴随着他们,奉献与光荣激励着他们。光辉的业绩、特殊的荣誉永远鼓励着母校广大师生员工开拓奋进、再创辉煌。 (见历史掠影>桃李芬菲)
大学不仅有弘扬传统的属性,更具有创造未来的属性。地大再次面对建设百年名校的历史机遇,在毅然担负民族复兴的重任的过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广泛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1952年7月14日,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地质部长李四光亲任主任委员。
1952年11月1日,北京地质学院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李四光部长、何长工副部长出席并讲话。 1952年12月3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同意,肖英同志任北京地质学院党总支委员会书记。 1952年12月,教育部通知,政务院通过,提请刘型为北京地质学院院长、尹赞勋为副院长。
1954年8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工业教育司、高等教育部提出北京地质学院系和专业设置。 1955年10月12日,中共北京市高等学校委员会,同意北京地质学院成立党委会。
1956年1月1日,北京市长彭真为我校题词:\"努力提高我们祖国科学文化水平,早日掌握原子能\"。 1956年5月24日,李济深副委员长来校视察。
1957年1月8日,高等教育部通知:经与地质部研究同意将\"北京地质学院\"改名为\"北京地质勘探学院\"。 1957年2月16日,北京地质学院学生向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拜年,受到胡耀邦的亲切会见。 1957年4月4日,中共北京市高等学校委员会批复:刘型兼任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党委书记。 1957年5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会见北京地质勘探学院50多名学生代表。勉励他们做\"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和先锋队\",并赠送猎枪做礼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