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体会

2020-02-01 来源:步旅网


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 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 64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 各32例。A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 A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目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常见危急外科疾病, 其发病迅速, 病情复杂, 并发症多, 预后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 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为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采取早期护理措施, 明确发生原因, 则显得十分重要。作者以32例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有明显外伤史;男38例, 女26例;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4.7±5.2)岁;交通意外37例, 摔落伤20例, 打架斗殴7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 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包括:①健康宣教。住院期间需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 讲解医院规章制度、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 讲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使患者和家属高度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并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给予必要心理疏导干预, 缓解患者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②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选取正确舒适体位, 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 吸痰、叩背等;留置导尿管, 清洗会阴部, 穿舒适、轻柔、绵柔衣服, 及时更换床单, 保持床单的干净、平整。有效清洁患肢皮肤, 加强防寒保暖, 预防感冒。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以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为主, 多喝水, 避免腹压增加。③早期功能锻炼。神志清醒患者充分调动患者功能锻炼积极性, 促进血液循环。神志不清者行被动功能锻炼。术后瘫痪者早期足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和被动功能锻炼, 配合弹力绷带锻炼, 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足趾、踝关节背伸、屈曲、旋转运动, 3次/d, 5~10 min/次。向心性按摩肌肉, 紧贴患肢皮肤, 于踝关节按摩至大腿根部, 每侧肢体按摩5~10 min, 循序渐进, 促进股静脉血流速度。同时适当抬高患肢, 局部湿热敷, 减轻静脉压力。④用药护理。在用药操作期间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尽量避免下肢输液、输注血管刺激性药物, 尽量不要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多次穿刺、留置静脉针, 适当减少脱水药物、激素

及止血药物的使用。

B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适当抬高患肢, 促进血液循环, 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有效处理。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8.8%(6/3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4, P<0.05)。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目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外伤疾病, 患者血流回流速度缓慢, 静脉壁内膜严重损伤及血液高凝等因素, 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增加[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主要有患者长期使用脱水剂、止血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使血液粘稠度明显增加,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活动受限, 长期卧床或下肢瘫痪等, 下肢肌肉松弛, 静脉血流速度缓慢、不畅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长期静脉注射或深静脉置管等, 会损伤静脉壁内膜,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患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损伤, 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 4]。

通常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 其死亡率明显增加, 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采取早期护理干预, 对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效果显著。在此次研究中, A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8.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 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通常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 做好高危人员健康宣教, 重点观察,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在使用脱水药时, 需保持出入量平衡。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溃疡病史等, 告知患者溶栓后要绝对卧床休息, 合理饮食, 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卧床休息期间适当抬高患肢, 促进血液回流, 减轻静脉压力。遵医嘱准确实施溶栓、抗凝等治疗, 每4小时观察患者皮肤温度、弹性、色泽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 有效记录并积极处理。同时需要对双下肢同一部位周径进行测量, 注意肢体肿胀消退情况。另外患者在输液期间, 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 下肢尽量避免输液或输血;在静脉滴注液体时避免强烈刺激液体, 密切注意穿刺处是否存在肿胀、发红等症状, 适当抬高患肢, 静脉红肿部位热敷, 以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总之,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 效果显著, 临床价值确切。

参考文献

[1] 郑红, 陈华, 黄彩菲.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DVT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5):105.

[2] 陈春瑞.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方法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4):70-72.

[3] 江伟玲.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15):2148-2149.

[4] 王妮, 刘凌虹, 赵佳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与预防.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6):10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