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学与美育复习重点

2021-05-02 来源:步旅网
美学与美育复习重点

美学与美育复习重点 绪论

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1.伍举:“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美与善的联系(关于美的本质的最早的论述)。

2.孔子——“尽善尽美”

3.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4.荀子《乐论》(亚里士多德《诗学》),是我国最早的相当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和美学著作。

二、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1.毕达格拉斯学派—“美是和谐与比例”; 2.苏格拉底—善和美的关系;

3.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美是善;《诗学》—艺术的模仿说。 三、鲍姆嘉通——“美学之父”

1.1735年,鲍姆嘉通写了《诗的哲学沉思录》——“感性学”,即“诗的哲学”,它涉及的是“可感知的事物”,而非“可理解的事物”。

2. 1750年,《Aesthetik》(《美学》)第一卷出版——“埃斯特惕克”。

第一章美的本质与特征

一、美的本质问题之所以难解的原因 1.由于美的事物的复杂性、多样化。

2.美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相应地发展和变化着。 二、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的不同途径 1.柏拉图——“美是理念”

2.普罗丁——“神”或“太一”是宇宙一切之源,物体之所以美,

在于物体分享到神所“放射”的理性。

3.康德——“美是主观观念” 4.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5.克罗齐——美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

6.亚里士多德——美的本质在于感性事物本身,肯定了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

7.达.芬奇——(《论绘画》和《笔记》)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可以用感官认识到事物的性质。

8.狄德罗——“美在关系”

9.博克——生理学的观点,肯定了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并根据经验事实对事物美的感性特征进行了归类。

10.高乃依《贺拉斯》里“让他死吧”,美是随着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1.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三、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伍举:美是有功利的,美与善是密不可分的。

2.孔子:《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强调美善的统一。

3.孟子: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把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即善的最高境界看作是审美的境界。

4.荀子: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

5.刘勰:建立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美学理论,“自然之道”(客观规律)。美是自然的、客观的。

6.王夫之:肯定了美是存在于自然的运动之中。

7.叶燮:肯定了美的客观性、多样性,又指出美是人类所特有的认识对象,美对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有意义。

四、我国当代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不同学说 (一)“主观说”——吕荧、高尔太

1.吕荧:“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自然

界的事物或现象本身无所谓美丑,它们美或不美,是人给它们的评价。”

2.高尔太:“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只要人感到它,它就存在,不被感受到,它就不存在”。

3.基本观点:强调美是人的心灵的产物,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表现,是人的主观精神活动的结果。

(二)客观说——蔡仪

1.“彩虹因为它本身就是美的,所以人们才能感知到它的美。” 2.基本观点: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或感知为转移的。

3.“美在典型”说,典型即个别的东西显现着种类的东西。 4.缺陷:一是没区分美的种类和不美的种类;二是只强调了美的绝对性,而忽视了美的相对性。

(三)主客观统一说——朱光潜

1. 美虽然以客观自然事物作为其前提条件,但单纯的客观事物还不能构成美,尚须与人的主观意识结合起来,在主观意识的作用下,使“物”变成“物的形象”,因为“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本身。”

自然“物本身”为“物甲”,“物的形象”为“物乙”。 2.既要区分“美的条件”和“美”,又要区分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感觉”和“美感”两个阶段。

3.美的主客观统一基于人类的生产实践。

“美就不是孤立物的静止面的一种属性,而是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既改变世界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种结果。发现事物美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关系,即审美关系。”(四)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李泽厚

1.美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美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 2.美的客观性,是指“美具有不依赖于人类主观意识、情趣而独立存在的客观性质”。

3.美的社会性,是指美离不开人类社会,美只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五、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1.审美活动不可能存在于先于人类社会的自然界。 2.审美活动也不可能存在于人类之外的动物、植物界。

3.在人的审美活动中,美的对象不能由私人独占而要由社会分享。 4.从汉字“美”的字源,也可以看出人的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六、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七、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八、美的相对性

美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它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还与审美对象的个体差异有关。

1.时代性。

首先,生产方式的时代差异对审美意识的决定作用。

其次,社会意识中其它因素对审美意识的制约和影响。(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宗教观念等)

2. 阶级性。 3.民族性。

一方面主要是不同民族的所独有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等使审美意识打上了民族的烙印。

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文化心理在审美中积淀的结果。 4.个体差异。

首先,个体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不同而产生差异。 其次,个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不同形成的差异。 再次,个体的特定的心境、心理因素不同形成的差异。 最后,个体的性格、气质、爱好不同形成的差异。 第二章形式美 一、“美在形式”说

1.最早主张美在形式的,是古希腊的毕达格拉斯学派

2.“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3.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波状线是一种“真正称得上美的线条”,

而蛇形线则是“富有吸引力的线条”。

4.贝尔(英)提出“有意味的形式” 二、形式美的含义

广义地说,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因而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

三、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之一:色彩(三原色) 1.视觉效果(温度感、空间感、质感、重量感) 2.表情效果

是指色彩的表情性,同有关色彩的联想分不开。色彩的表情性给人以情感的感染,不同色彩的刺激往往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如兴奋与沉静、活泼与忧郁、华丽与朴素等。

3.象征效果

色彩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发生某种联系,从而具有了某种意味和意义。

四、形式美的组合规律 (一)整齐一律

1.(最简单)是各种物质材料按相同的方式排列,而形成单纯的反复。其特点就是一致和重复。

2.优点:齐一、反复给人以秩序感,在反复中还能体现一定的节奏感。

3.缺陷:缺少变化、单调呆板 (二)平衡对称

1.平衡对称是从形式外表上的一致性进到不一致性的结合,即不同的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的交替重复,形成既有变化,又有一致的对称均衡美。

2.对称,左右对称(基本)、上下对称、前后对称。 3.平衡,天平式、杆秤式、跷跷板式。 (三)比例

1.是一件事物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适当关系。 2.“周三径一,方五斜七”(圆形、方形)

3.“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绘画) 4.“立七、坐五、盘三半”(人物画)

5.毕达格拉斯学派:“黄金分割”,蔡沁(长和宽)8:5或1.618:1

(四)对比调和

1.对比,也称对立,是具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相互结合而成的,是在统一中趋向差异,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

色彩的对比、声音的对比

2.调和,是把两个接近的东西并列起来,它是在差异中趋向于统一,形成不太显著的变化。

(五)节奏

1.是指客观事物在运动过程中的有规律的反复。

2.体力以23天为一周期,情绪以28天为一周期,智力以33天为一周期。(六)和谐(最高级形式)

1. 也称多样统一,其本质是杂多的统一,多样的统一。

2.所谓“多样”,是整体中所包含的各部分在形式上互相区别的差异性,体现了各个事物的个性;

3.所谓“统一”,是整体中所包含的各部分在形式上的某种共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呼应和衬托的关系,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和整体联系。

第三章美的形态 一、社会美的特征

1. 社会美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一般显示出时代、民族和阶级的特征。

2. 社会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侧重于内容。(情感方面、精神方面) 3. 社会美具有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 二、自然美的特征

1.自然性:自然美具有其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生长、发展规律。 2.变异性和丰富多样性

首先,在反映社生活内容上带有很大程度的变异性、不确定性。

其次,在反映社会生活内容上所具有的丰富性、多样性。 3.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美 三、比德与畅神

1.比德:人们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行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就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来评定。(“美善同乐”)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玉比德”

2.畅神: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赞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使精神为之一畅。它所尊重的是自身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如“情来神会”、“心会神融”

四、艺术美的本质

1.就其内容来说,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及相关的丑进行自觉的能动的反映;

2.就其形式来说,是艺术家在熟练地掌握艺术媒介物质(语言、声音、动作、色彩、线条、形体等)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体现一定生活内容的艺术形象。

3.简言之,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社会和自然中的事物自觉加工的结果,属于第二性的美。

五、艺术美来源于社会生活

1.要从社会生活中去提炼素材,社会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2.艺术家的创造激情来源于生活实践。 3.艺术技巧的提高也离不开社会实践。 六、艺术美存在的美学根据

1.艺术美是现实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现实美存在着时、空的局限。缺乏时间上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空间上的统性和普遍性。

3.现实中的美一般比较分散,具有某种相对性。

4.现实中有些事物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去欣赏,如悲剧。 七、艺术美的特点

1.艺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2.艺术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情感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3.艺术美具有典型性。 4.艺术美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5.艺术美的灵魂是创造性。 八、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凝固了的音乐” 2.工艺(工艺品)

工艺:指在造型和色彩上美化日常用品、环境的艺术。

工艺品:人们将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使之带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

特种工艺品:审美价值具有了更为突出的地位,实用功能有的已不明显,有的则完全消失。

高档的工艺品—玉器、象牙雕刻、高级的漆器、精巧的丝绣、绒绣和陶瓷器

民间工艺品—剪纸、面塑、泥塑、蜡染布料、竹编工艺品、根树雕

实用工艺品:是指实用性强、适当加以美化的工艺品。 如经过装饰加工的茶餐具、灯具、木器家具、绣花制品 3.音乐——“艺术王冠” 4.舞蹈

5.雕塑——“高贵的单纯” 6.绘画

7.文学——“想象的艺术” 8.电影——“遗憾的艺术”

是借用一定程序的镜头组接构成的视觉画面去传达和感受某种审美经验的艺术。

根本特点:动的视觉画面

电影蒙太奇(montage):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

及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的一种技

巧。

悬念:就是由于情节的生动性和曲折性而激起的观众心理上所产生的期待和渴望之情。

九、丑

(一)丑的含义:

否定和敌视人的本质力量、阻碍历史发展、阻碍人类创造积极生活的事物和现象。(二)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

1.以丑衬美,其目的在于突出美。 2.化丑为美,塑造艺术的反面典型。 第四章美的基本范畴

一、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征:和谐。

二、凡是能激起人欣赏、赞叹与惊心动魄之情的不平凡的、伟大的、奇特的事物和人物,叫做崇高。

三、崇高的美学特征

1.崇高是主客体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则在于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或趋向于征服、掌握)客体。

2.崇高感大概经历了一个由痛感向快感转化的情感体验过程。 3.优美感——平静、悠然、和谐的审美愉悦。

4.崇高感——强烈的心灵震撼、激发出催人上进的情感。 四、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1.在西方悲剧理论史上首次给悲剧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悲剧艺术是由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及歌曲6个部分组成的。

2.提出了“净化”说,即悲剧具有净化人灵魂的作用。

悲剧主人公“在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但是他的遭殃并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和弱点。”

五、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理论

1.贡献有二:一是突破了悲剧长期作为戏剧范畴的局限,真正把悲剧作为美学范畴对待,丰富了悲剧的内涵。悲剧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旧的社会制度的信号,是社会生活中新旧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二是科学地揭示了悲剧的本质。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2.悲剧的本质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不是由于偶然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

第五章什么是美感 一、美感的含义

1.狭义美感,即审美感受,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由具体的审美对象的美所激起的兴奋愉悦等感情状态。

2.广义的美感,又称审美意识,指的是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包括审美感受,以及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所共同组成的意识系统。

二、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感的不同学说

(一)从人的精神活动中去寻找美感的根源和本质; 1. “移情说”

弗列德里希.费肖尔和其子劳伯特.费肖尔提出的,后经德国美学家立普斯确起来。

所谓“移情”,就是指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有感受、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

立普斯:审美的移情作用的实质在于主体的感情外移于物;主体的审美情趣“移置”、“投射”到客体事物中去,就是美感产生的根源。

评:“移情说”触及审美想象中的情感特征,夸大了移情作用。 2. “内模仿说”

谷鲁斯创立,人的知觉都以模仿为基础,审美模仿大半内在而不外现,只是一种“内模仿”。

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美感过程生理活动的特征,缺陷在于把美感特征仅仅归结为生理、心理模仿,混淆了生理快感与审美愉悦感。

3. “心理距离说”

布洛,主张审美应该采取一种自觉的观赏态度,主客体之间要保持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

布洛认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距离要求,是审美活动的显著特征。

“距离要求”,在于审美主体心境的变化。

审美快感是有距离的快感,一般快感是无距离的快感。

评:“心理距离说”完全排斥了审美的功利和认识的因素,使主体成为纯粹主体,布洛把以主观方面设置的距离看作是审美的重要的最关键的环节,否定了客观的美和主体本身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

(二)从客观对象(即审美对象)中去探寻美感的产生及其本质,主张美感来源于客观对象,是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反映,并且以具有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作为物质基础。

亚里士多德、博克、达尔文

三、美感的本质:美感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观照。

四、美感与生理快感

1.联系:美感不等于生理快感,但必须以生理快感为基础。 2.区别:首先,生理快感具有私人的性质,而美感却具有社会分享性,它本身就要求社会的普遍赞同。

其次,生理快感只限于生理领域,美感却要由感官的生理快适上升到精神上满足和愉悦。

第三,生理快感是五官感觉都可获得的,美感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来实现。

最后,生理快感持续的时间是短暂的,美感则是使人长时间持续其愉悦感。

五、美感的特征

(一)表现形式的个人直觉性 首先,是指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

其次,指人们在美的感受中,无须借助抽象思考,便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美或不美。

(二)在个人直觉性中潜藏着社会功利 首先,美感作为个人直觉感受是无功利的。

其次,就社会而言,在个人的无功利之中,正好隐藏着社会的功利性。(三)美感的直觉是动情的,美感具有愉悦性

六、美的欣赏的一般过程 (一)审美感受的获得

1.真正的审美活动是从审美感知活动开始的,审美感受的获得是审美活动的初始阶段的完成。

2.通感:感觉的挪移、转化、渗透现象。 3.错觉本是一种对对象的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4.幻觉是没有实际的外物刺激而出现的虚幻的知觉,如白日做梦。 5.审美中的幻觉往往是最理想的最完美的知觉图景。 (二)审美体验的展开

1.审美体验是审美心理过程的深入阶段。

2.在这个阶段中,主体的想象活动全面展开,并以想象为媒介,以体验的方式从对象的外在形式进入对对象意义层次的把握和理解,从心物交感进入“我物同一”的境界,从而从想象所创造的审美世界中体验到自身的生命活动,发现生命的内在意义,获得更高的审美愉快。

3.在审美体验阶段,想象占有主导地位,想象使体验得以发生并完成。

(三)审美超越的实现

1.审美主体会在审美体验中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心灵追求,—种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对无限或永恒的追求和对抽象的美的理想的追求。由于这种心灵追求的导引,

2.审美活动会由内部体验向精神的无限自由的境界升腾,实现审美超越。

3.审美超越的发生与实现都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因此达到审美超越要以审美理解为基础。

4.审美超越阶段标志着审美活动的一个最高阶段,表明一切审美活动在此时、此地、此人身上的最高层次的完成。

第六章美育

一、中外美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概况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一)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发展 1.《尚书.舜典》:“典乐教胄子” 2.周公旦“制礼作乐”

3.孔子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他设置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荀子《乐记》进一步对礼乐的关系和艺术的教育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二)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

1.柏拉图:第一个提出较为系统的美育理论,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2.亚里士多德:强调美育与智育的结合,指出了艺术的作用:“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

3.贺拉斯明确地提倡“寓教于乐”,主张把文学教育作用与娱乐作用结合起来。

4.席勒:第一次提出了“美育”这个词。《美育书简》 美育可以促进人性的完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美育的产生和发展,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联。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培育什么人的问题。

美育不带有一般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

三、美育的涵义

1.美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教育,是为实现崇高的理想,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殊教育方式。具体说,它通过文学艺术和其它审美方式来触动人的情感,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情操得以陶冶,审美能力得以提高,人的身心结构更趋完美和谐,德、智体、美前面发展。

2. 美育的职能:培养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3. 美育的特点是:形象性、情感性、寓教于乐。 4. 美育的实施途径: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