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唐诗艺术

2023-03-09 来源:步旅网


唐 诗 艺 术

本课程选取唐诗艺术的若干重要关目,如情景、比兴、语言、立意、结构、剪裁、技巧、意象、时空、声律、对偶等,予以集中而深入的解说,重艺术赏析,更重创作脉理的探寻;重文本解读,更重理论概括。希望通过12讲,使学生在对唐诗的审美欣赏中达致对唐诗不同艺术特点的深层理解和把握。

第一集 唐诗的概论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唐诗艺术成就是怎样取得的?唐人写了多少首诗?其中哪些诗人创作量最高,诗名最大?唐代帝王对诗人、诗歌是什么态度?广大受众是如何追捧明星诗人的?唐诗各个时段各有什么特点?唐诗和宋诗的主要区别何在?这一讲为你回答这些问题。

第二集 唐诗的情景

从天人合一到情景合一,从追求生命存在之真到追求生命样态之美,“情”、“景”两大核心元素在唐诗中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这一讲即从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入手,带你观赏唐人对触景生情、移情于景、哀景哀情和乐景哀情的比照映衬、情与景的相互含纳和以景结情的妙用。

第三集 唐诗的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最古老的表现手法,发展到唐诗,这种手法又多样展开,呈现出勃勃生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曲喻,使唐诗活色生香;而兴寄的妙用,更使得唐诗婉转附物,整体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形成含蓄深婉的艺术境界。这一讲即以若干实例,对唐诗的比兴手法和艺术功效予以具体解析。

第四集 唐诗的语言

诗自语言始,又至语言止。没有语言,就没有诗歌艺术。这一讲即从唐诗语言切入,探讨它的自足性、视觉性,看它在明快与含蓄两极间如何对接,看它在字、句层面如何锤炼和变化,看它如何“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第五集 唐诗的立意

意是诗歌的灵魂和主帅,立意能否深、新、奇、巧,直接关系到诗歌格调的高下和意境的深浅。优秀的唐诗或力翻旧案,或更新视角,或迁想妙得,或抑扬见意,以致于意不惊人死不休。通过这一讲,我们可以对唐诗的立意获得更深切的体悟。

第六集 唐诗的结构

结构是诗歌的骨架和筋脉,要有好的结构,既要注意安排布局,也要在适应外结构的同时,注意内结构的营造,注意开篇、结尾、过渡照应与起、承、转、合的使用。同时,还要善于变化,宛曲其意,在有限的框架中生出无限的诗思。通过这一讲,可以了解唐人是如何做到“诗有恒裁,思无定位”的。

第七集 唐诗的剪裁

剪裁,是对材料的选择、取舍和提炼,有了精当的剪裁,可以使主题更为集中,意义空间大为扩展。优秀的唐诗大都能做到以一总多,以简驭繁,或寓问于答,或虚笔留白,借缺省美造成意义的张力效应。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通过这一讲可以有更深入的体会。

第八集 唐诗的技巧

唐人作诗是讲技巧的,但绝不炫弄技巧。他们往往是“始于用巧,终于以不巧为巧。”这一讲选取若干诗例,具体解析唐诗创作中的聚焦法、发散法、逆进法、从对面写来的悬拟法,看他们如何在短短的诗行中运用神思,腾挪变幻。

第九集 唐诗的意象

唐诗之妙,妙在意象。这一讲既辨析言、意、象三者的关系,又以象喻性、描述性意象为重点,通过“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晨钟云外湿”、“花非花,雾非雾”等诗句的分析,了解其意象的构成方式、意义内涵和朦胧特点。

第十集 唐诗的时空

时间、空间是一切物体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诗歌描写的主要对象。通过这一讲,我们可以了解:唐诗中的时空无所不在,表现各异,千里、万里、高山、大漠,是唐人喜用的空间词语,流水、落花、秋叶、黄昏,是唐人乐道的时间意象,而无论时间空间,无不渗透唐人的生命情调,甚至表现出一种夐绝的宇宙意识。至于唐诗中的心理时间,则借助感觉的快、慢,展示出一道别样的风景。

第十一集 唐诗的声韵

声律是近体诗创作的规则,它通过对篇制、用韵、声调、对偶诸方面的要求,营造一种整齐精当之美、节奏和谐之美、错综变化之美、形式对称之美。从齐梁的永明体到唐代的近体诗,发生了声调、黏对、构形诸方面的显著变化,而在其内里,则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简约、追求和谐的精神。

第十二集 唐诗的对偶

中国文化讲究对称中国诗歌讲究对偶,发展到唐代的近体诗,基于对称美的对偶艺术便达到了极为精纯的境地,双声对、叠韵对、连绵对、回文对、隔句对、当句对、流水对„„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通过这一讲,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对偶的基本知识,工对与宽对、正对与反对的区别,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对偶改变创作思维方向的作用,由此获得对此一艺术形式的深层解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