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分析与建议

2022-07-21 来源:步旅网
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分析与建议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胡金梅、余弈东

摘要: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通过概述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频遭欧盟RASFF(食品安全快速预警系统)通报现状,分析了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包括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提高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相关行业以及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欧盟RASFF通报,食品安全

1.前言

食品接触材料,又称食品包装材料,常见英文缩写为FCMs(Food Contact Materials食品接触材料)。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亦被称是“特殊食品添加剂”[1]。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迁移并渗入至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2]。近年来出现的食用油塑料桶的增塑剂、不粘锅Teflon等食品性材料及制品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已成为人们对食品安全一个新的关注点,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北美、欧盟的一些国家和日本纷纷出台规定,要求出口到欧盟及美国的产品必须通过相应的测试认证,取得合格的产品测试报告,即食品接触材料测试,也称为“食品级测试”[3,4]。我国是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和出口大国,随着各国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日益关注以及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逐年增多,使我国大量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频遭通报、退货,

每年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国际市场份额,欧盟面向各国发出的预警信息也给中国制造的声誉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欧美重重技术关卡,国内生产企业如何破解国外技术壁垒,规避出口风险,提高国内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安全,提升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概述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现状,分析了我国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危机的各种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危机的基本思路。

2.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现状

近几年,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在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的同时,也因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受到欧盟、美国、日本、澳洲等国家及地区的投诉,被预警通报和召回的案例屡见不鲜。近年来,欧盟对我国食品接触材料通报数量近年来呈递增趋势[5]。

据欧盟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 通报显示[6-8],输出欧盟的食品接触材料类产品在通报案例中占到非常大的比例。如图1所示,2009-2012年欧盟RASFF系统食品接触材料通报分别为192、231、310、316例;期间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通报占到欧盟食品接触材料通报总量的60%。由此可见,我国食品接触材料连续多年是引发RASFF通报首要产品,情形亟待关注。

2009—2012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 产3503002502001501005002009、2010、2011、2012、、、、、、、、、、、、、图1- 2009—2012年欧盟通报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比较

综合近几年通报案例,当前我国涉及的食品接触材料产品类型包括餐具、厨具、食品包装容器以及厨房家电,其中,厨房用具占的比例最高[6-9]。例如2010年通报厨房用具145例,占总量的90.6%;2011年厨房用具和餐具类别产品占通报总数的75.5%。以2013年上半年为例[9],欧盟共通报我国食品接触产品80例,被通报的产品有:厨房用具、餐具、野营炊具、餐巾纸等。被通报产品按材质分类:金属制品53例;尼龙、塑料和硅胶等有机材料用具21例,玻璃、陶瓷制品4例,其他材料2例(如图2所示)。

2013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5%3%、、、、26%、、、、、、、、、、、、、、、、、、、、、、66%图2- 2013年我国食品接触材料产品通报情况

据统计,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主要通报原因是有害物质迁移。2010年,含有害物质迁移148例,占通报产品总量的92.5%;2011年有害物质迁移占通报产品总量的

69.7%;2012年有害物质迁移占通报产品总量的52.3%,其中重金属超标、甲醛、芳香伯胺,总析出量过高,占全部被通报金属及其他材料制品的86.30%[5-8]。

3.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问题分析尽管我国早在2007年将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纳入强制性法检之列,加强了对该类产品的检验监管,但欧盟RASFF对中国食品接触材料的通报数量居高不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1)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完善

欧盟与食品接触材料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繁多且更新较快,而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大多是20世纪80~90年代制定的,标准陈旧[10,11]。同时与中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差异较大。例如,我国对塑料产品添加剂的控制品种只有几十种,而美国则有上千种[11]。我国的食品包装法规大多是按食品包装原材料类型制定的,而在欧洲,食品包装不是按材质分,而是按用途分。如欧盟规定食品包装按所包食品类型分为包装水溶性食品、醇类食品、油性酸性食品等10大类产品[12]。导致同一产品可能符合中国国标要求但不符合欧盟的要求。因此,现有的国内标准体系不能满足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质量安全提高、产业发展、市场流通、产品贸易和市场监管的需求。

(2)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有待提高中国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整体质量意识淡薄,对欧盟与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且企业质量控制水平参差不齐。例如,一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过于关注品质、外观,对产品的用途和使用条件重视不够,进行第三方检测时对如何选择测试条件也比较盲目,甚至与产品可预见的使用条件明显不一致,没有按进口国标准进行合法性审查。尽管满足客户的要求,但在官方抽查检测中因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而被通报、退运[13]。其次,从欧盟RASFF通报案例来看,仿陶瓷餐具中甲醛迁移量和尼龙餐厨具中初级芳香胺超标连续3年居高不下,却没有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14]。因此,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4.解决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危机的基本思路针对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现状和问题分析,要解决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危机,提升“中国制造”声誉,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其关键词是人才、技术、标准、管理。建议采取如下综合措施。

(1)建立科学的人才/技术保障机制

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外有关食品包装的最新标准,加大科技投入,不断进行产品的改进,积极探讨新的管理思路,做好新型产品的研发,使食品包装向着安全、节省成本和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而要实现科学的技术保障,人才是基础。①企业不仅要加大对基层质量控制各环节人员的培训力度,还要重点培养熟

悉国际规则、具有专业背景、能够有效参与产品的改进和研发的高级人才和管理骨干。②加强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重点针对国际广泛关注且占我国出口比例较高的与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开展研究,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标准制定同步[13-15]。(2)完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

①建立能适应我国食品产业发展,保障消费者安全健康,满足进出口贸易需要,涵盖食品包装、餐饮器具、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用洗涤剂消毒产品等领域的食品接触性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16]。

②加快国际先进标准的国内转化,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信息系统收集的资料,编印、翻译、出版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加强我国食品包装检测技术开发和研究。合理、有效地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卫生限量法规和检测标准为基础,实现这些标准的快速转化[15-17]。

(3)提高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①控制关键工艺的产品质量。面对欧盟及发达国家对食品接触性材料要求渐高,食品包装企业应该尽快熟悉和掌握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食品(包装)安全管理体系-对食品链中任何组织的要求》(ISO22000)标准,严格按新标准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防护体系,尤其是在落实HACCP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通过体系重点严抓包装原辅材料的质量安全监控、印刷和复合工艺指标的控制、人员卫生状况及行为规范管理以及成品检验制度的实施等过程[13,14]。

②建立食品包装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可靠的原辅料供应渠道,在产品检测和原辅材料上严格把关,重

点把好原料关;并在包装使用前尽可能将包装材料送往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符合性验证,确保食品包装及接触材料符合进口国标准要求[13,17]。作为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测试和认证服务的领导者和创新者,SGS拥有全球最大的法规专家网络和全世界认可的分析实验室,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食品接触材料一站式服务,相关服务涵盖:培训、咨询服务、材料/部件测试、限用物质测试数据库等,能协助企业降低产品违规风险,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确保产品最终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张岩,王丽霞,李挥,周正,刘敬泽.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研究进展

与相关法规[J]. 塑料助剂,2009,03:16-18.

[2]高峡,张巍,刘伟丽,张经华,刘清珺.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检测[A].

中国化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中国化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2010:4.[3]刘君峰,商贵芹,汤礼军. 我国出口欧盟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J].

食品科技,2009,02:261-263.

[4]鞠波,闫庆博,梁成彪,杨林. 从RASFF通报看出口食品安全监管

重点及方向[J]. 中国动物检疫,2012,02:62-64.

[5] 段文仲,马育松,庞津霞. 新欧盟指令对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产业

影响及对策研究[J]. 塑料包装,2011,06:23-28.

[6]梁成彪,杨林,闫庆博,鞠波. 2009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食品安

全问题分析[J]. 标准科学,2010,03:83-86.

[7]梁成彪,杨林,闫庆博,王爱民. 2011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食品

安全问题分析[J]. 科技资讯,2012,27:233.

[8]王馨,陈新安. 2010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食品接触金属制品安

全问题分析[J]. 检验检疫学刊,2011,02:46-49.[9]https://webgate.ec.europa.eu/rasff-window/portal/index.cfm?event=SearchForm

[10]马爱进,褚建志.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标准研究[J]. 食品

工业科技,2010,02:348-350.

[11]周磊,贾晓川,李晶,于智睿,张彬,于燕燕. 食品包装材料用塑料

国内外标准法规的对比分析[J]. 2010,10:228-234.

[12]陈震华. 欧美食品包装材料技术法规与标准浅析[J]. 标准科学,

2013,01:90-93.

[13]黄湘鹭,李莉,曹进,林兰. 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检验研究

进展[J]. 中国药事,2012,05:513-516.

[14]侯广辉,王璐玲. 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 质

量探索,2007,07:23.

[15]周磊,迟文鹤,向雪洁. 与食品接触材料进出口管理法规的分析

和对策研究[J]. 口岸卫生控制,2010,01:12-18.

[16]朱蕾,樊永祥,王竹天. 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现况研究与

问题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03:279-283.

[17]王利兵,于艳军,李宁涛,张江萍. 我国食品包装标准现状及对策

分析[J]. 包装工程,2007,08:223-225.

食品研究与开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