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

2020-06-04 来源:步旅网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

作者:***

来源:《新阅读》2022年第06期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这个题目来自我最近出的《阅读力决定学习力——提高阅读力的11堂课》,这是一本写给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阅读指导书,主要探讨阅读力和学习的概念与关系,以及提高阅读力的策略和方法。 学习力与阅读力的概念

未来学家托夫勒有一句名言是,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如果你没有学习能力,那么你就会在很多新知识面前成为文盲。何为学习力?我认为,一是指学习动力,二是指学习毅力,三是指学习能力。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那么阅读力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认为有三点:一是阅读兴趣。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阅读,阅读兴趣决定了我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阅读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就有好的行为。学生的阅读习惯尤其重要,阅读习惯往往是从小培养起来的,阅读习惯是阅读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阅读能力,主要指阅读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联系实际乃至联想创新的能力。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写作能力,联系实际、联想创新的能力,因此说阅读力是决定学习力的关键。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

无论是教育,还是培养青少年的方法,如果只停留在考试、答题、拿高分上,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有阻碍的。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这些又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由此可以发现,核心素养没有哪一条能离得开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有四条:一是语言建构与应用,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三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可以促进审美与创造的能力,但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学生,必须要通过更多的阅读来养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我认为,学习能力不足,从根本上说是阅读能力不足的结果。中高考将进一步加大对阅读能力的要求,高考语文阅读量可能由不超过7000字扩展到9000~10000字,一些阅读力不强的学生将跟不上未来课程改革的要求。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使得学生变聪明起来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加大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

其实,孩子多读书,作业就能写得快起来。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水平比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他们不是全靠老师讲得好,还得另外加餐。加什么餐?课外阅读。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教育局对全区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过一次测试,有三千多名学生参加。测试发现,语文成绩排在前十七名的都出自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这个班级的语文老师叫杨巧云,她班上的其他学生成绩排名也都比较靠前,各科成绩排名都不错。杨巧云老师说:我这六年来,带领学生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读书;第二件事是大量地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而且写得比较多的是读书感想,别的语文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安排。

不久前,我到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作专题报告。在座谈前,我了解了一下学校的校园阅读情况,发现他们从2009年开始,一直在组织学生做海量阅读,每个下午都给学生安排读书的时间。读完书后,学生会安排各种讲座,有的讲苏轼,有的讲杜甫,有的讲李白,有的讲《红楼梦》等,讲自己的阅读体会。最近四年,这所中学每年在省部级报刊上发表文章两百多篇。 阅读阶段的策略及方法

我在《阅读力决定学习力——提高阅读力的11堂课》这本书里,把十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分成五个阶段。

起步阅读阶段(小学一二年级)。尽管我们有学前阅读,在家中有亲子阅读,甚至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但是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心智发育到接受完整知识的阶段,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起步阅读阶段要让学生保持对阅读的兴趣,不要觉得到了一二年级,必须要规规矩矩、拘谨地学习,一定要保持阅读的兴趣,包括课外的绘本阅读、各种童话的阅读都不能丢,让学生觉得读书生活非常美好。小学教育研究专家认为,开始识字后的孩子要更加重视阅读,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一直到小学六年级,而且应该由家长陪同,通过读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让他很快陷入一种独立阅读的孤独境地。

起步阅读阶段,亲子阅读不要停。一二年级不要想着让孩子自己看。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一直提倡亲子阅读,他们认为在家庭里为孩子诵读,是孩子小学毕业之前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这种家庭阅读,能够从四个方面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帮助:一是帮孩子爱上阅读,二是帮助孩子更好地积累词汇,三是帮助孩子积累基本的阅读素养,四是提高孩子的听觉能力。 过渡阅读阶段(小学三四年级)。这一阶段从读图逐步转变为读文字,甚至是完全的文字阅读。这时的阅读策略是帮助学生做图文转型的阅读。三年级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期,四年级是由指定阅读向自主阅读的转变期。虽然我们建议整个小学阶段,家长都陪孩子一起阅读,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六年时间里,孩子都在父母的主导下去阅读。倘若父母过于主导孩子的阅读,可能会使孩子自主阅读能力变弱,所以可以陪同阅读,但不应主导阅读。在过渡阅读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既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又要让学生能自主选择喜爱的读物。 这一阶段的阅读需要注意:一是尊重孩子自主阅读的决定;二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去发现读书的乐趣,读后进行交流;三是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一个放松阅读的环境;四是建立简单有趣的激励机制,形成家庭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

基础阅读阶段(小学五六年级)。这个阶段阅读面已经打开了,小学五六年级甚至要接触《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打下阅读大部头名著的基础。不过,只是打基础阶段,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四大文学名著,有唐诗宋词,有鲁迅、茅盾、巴金,有当代很多的作家,要更广泛地阅读,有更开阔的视野,为上中学做准备。

成熟阅读阶段(中学)。在这个阶段,老师要求阅读的和教科书上规定的课外必读书和推荐阅读都要读,自己也要找一些书来读,以保持自己的阅读兴趣。初中毕业时,学生的心智发育基本成熟,这时如果有比较充足的阅读,会为今后的人生、事业提供重要的基础。整个初中阶段,学生进入成熟阅读阶段,同时也进入人格独立期和完善期,对待这一阶段的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策略是又要讲规矩又要给予自由,要注意规矩和自由的协调。

一个美国黑人大法官的阅读成长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故事是真人真事,发表在美国《纽约时报》上。他小时候看到一本犯罪小说,讲述的是法律战胜了邪恶,正义战胜了犯罪的故事,在连续看了四本这个作家的犯罪小说后,他意识到法律太重要了,法官太伟大了,他立志做一个法官,而且要做一个大法官。后来他学了法律,实现了做法官的理想。 思辨阅读阶段(高中)。学生要有比较强的思辨能力。大家知道,高考语文试卷强调学生要有很好的思辨能力,就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小学五六年级读四大名著,只是对名著的一种简读、大概的了解。到初中阅读阶段,《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是必读课外书,这个时候对名著的阅读要求整本书阅读。到了高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一种叫“席明纳”引动脑力激荡的方式。“席明纳”学习方式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接受过的一种学习方法,回国以后他写了一本《英国留学记》,特别介绍了“席明纳”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主要是老师先不讲,同学们先各自阅读,然后进行讨论,讨论后老师再作归纳。这种读书方法对校园的阅读非常有效,对图书馆的阅读、读书会等也都很有效。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孔子有读书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过的东西要温习,就会有更好的记忆,更好的理解。孔子讲“切问而近思”,就是说问了就进入思考了,如果不问问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还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焉”。欧阳修和陶渊明也有读书法,欧阳修的读书法是“枕上、厕上、马上”;陶渊明的方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朱子的读书法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其中最重要的是“熟读精思”。曾国藩的读书法是“恒、勤、专”。

读书一定要动手,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拿一本书出来,古人自然就把毛笔伺候好,准备圈点。如果再有一些读书笔记,就更了不起。曾国藩是一直做读书笔记的,清朝的雍正皇帝专门抄过三十多万字的各种好文章。

读书要动口,要诵读。我经常提倡诵读,诵读可以产生联觉的一种效果。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一个大散文家,也是个大诗人。别人写他有一句名言“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意思就是嘴巴不停地诵读六艺之文。朱熹七十多岁还在大声诵读楚辞《离骚》。因此,古人强调动口。我曾经强调,动口意味着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还要动心。动心就是看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作文。这样我们的读书才会联系实际,切己体察,然后联想创新。

交流读书心得要成为习惯。随着心智的成熟,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会多起来。要帮助学生培养交流的兴趣和信心,适时举行班级读书讨论会是一个让学生得到锻炼的最好机会。老师可以提倡学生带着发言稿发言——只要发言稿是他们自己写作的就好。成就感才是学生继续学习的最重要动力。 结语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培养,由阅读积累带动起来的写作能力才来得扎实可靠。经过思维历练,厚积薄发,逐步养成良好的理解力、判断力和悟性,形成综合素养、拓展文化视野、积淀人文素养、丰富思想内涵、优化语言的運用能力。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是一个正在受到普遍重视的课题。不仅对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重要作用,甚至影响到他整个学习状态。虽然数学是逻辑思维,语文是感性思维,但并不尽然,语文可以提供思维能力的锻炼,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需要心智的发育、成长,要有思维的历练。阅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从孩子的全面发展来看,阅读还事关孩子的心智发育和道德养成。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这个普遍受到重视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用更多的时间来讨论的重大课题,也最终势必影响到我们国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不只是为了几个孩子的成绩,或者一代人的成绩,而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作者系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