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雅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1-07-20 来源:步旅网
雅安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市委、市政府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题调研组

前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明确雅安文化定位,制定有利于推动雅安文化发展的地方政策和措施,市委、市政府于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推动雅安“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调研活动,课题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对全市文化发展现状和群众文化需求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制约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雅安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推动雅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对策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第一部分:雅安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雅安市委、市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跨越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调整完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高起点策划,大力实施城市形象品牌推介宣传,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中国十佳魅力城市”、2007年四川十大宜居城市

1

等殊荣,是全省乡村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

一、雅安文化资源现状

雅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积淀了深厚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分布在全市七县一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具体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类;二是民族风情与民俗节庆类;三是红色文化资源类;四是宗教文化类;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在这些文化资源中,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以及熊猫文化和蒙顶山茶祖文化因其独特性和权威性,更显耀眼璀灿。

(一)历史文物资源

雅安是一座地处北纬30度的历史名城,文物资源富集,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有著名的“富林文化”遗址、邓通造币遗址、南丝绸之路遗迹和珍贵的汉代文物,芦山县被郭沫若称为“汉代文物之乡”。雅安建城已2000多年,秦以后为历代州府所治,解放初期为西康省省会。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雅安是全省文物大市,目前全市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文物保护点1300多处、馆藏文物

2

70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8件,名列全省前茅。其中汉代文物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较有代表性的汉代高颐阙属汉代墓阙石刻遗存的精华,汉代石兽占据全国19具中的12具。

(二)熊猫文化资源。雅安作为世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素有“熊猫故乡”之美誉,雅安宝兴大熊猫以发现最早、储量最丰、体态最美、出国最多、保护贡献最大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了解中国大熊猫的窗口。建国以来雅安向国家提供大熊猫127只,其中16只作为国礼赠送各国,成为和平友好的象征。1979年,在境内建成了省内最早的拥有4万公顷面积的蜂桶寨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以后,国家、省先后确定了碧峰峡、栗子坪等以大熊猫为主的具有一定地位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6个,“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作为我国第二个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是我国最大的散放式大熊猫生态园。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52%的面积在雅安,在岷山、大小凉山、大小相岭和秦岭等组成的“熊猫生态走廊”上,雅安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熊猫文化的培育和打造,先后举办了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大熊猫文化论坛,成立了大熊猫国际生态文化研究会,建起了“熊猫家园”网站,编辑出

3

版了《熊猫世界》刊物,以大熊猫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报道,不断引起了中央和省级媒体的密切关注,对熊猫文化品牌的宣传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蒙顶山茶文化资源。“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位于雅安境内的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是世界上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被称为“仙茶故乡”。 蒙顶山天盖寺供奉的蒙顶茶祖吴理真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蒙顶茶因其品质优异、工艺精湛,被奉为贡茶,从唐代开始入贡,经宋、元、明、清历代,一直持续到清末,绵延了一千多年历史。蒙顶山是佛经中“蒙山施食仪规”的发源地,源于宋代的蒙顶山派茶技“龙行十八式”和禅茶茶艺,流传至今,独具魅力。蒙顶山还是深受藏族同胞喜爱的南路边茶主产地和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千年岁月在茶马古道积淀下丰富的文化宝藏,使雅安境内的茶马古道景点越来越吸引游客眼球,利用传统藏茶砖开发的新型家装材料和茶饰品日渐时尚。早在五十年代,蒙顶茶就已经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近年来,市委、政府大力发展以蒙顶茶为代表的名优系列绿茶,着力将蒙顶山打造为茶文化圣山,先后举办了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成

4

立了蒙顶山国际生态茶文化研讨会,建起了“蒙顶茶”网站,编辑出版了《蒙顶茶》刊物,打造推出精品舞台剧《千秋蒙顶》及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茶歌、茶书、茶谱等,对挖掘弘扬茶文化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文化基础设施现状

公共文化基础框架初步形成。截止2007年,我市现有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3个,纪念馆4个,文艺表演团体2个(雅安川剧团、雨城区文工团),文艺表演专业场馆1个(市本级剧场),电影放映院7座,综合体育场馆10余处,乡镇综合文化站149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45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9个,有线电视涵盖市、县(区)、乡镇和村,自然盲村接入点2159个,“村村通”工程有序推进,无线发射(广播电视)台站3个,全市有线电视接入37万户,“村村通”和无线覆盖20万户,覆盖率为40%,从市到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

雅安市村级(社区)文化活动室综合调查情况示意图

5

1200100080060040020001095村(社区)总数36658村委会235745已建文化活动室数居委会社区

三、文化队伍现状

我市现有各类专职文化人才1179人。其中市本级文化人才282人,占23.9%;县(区)级文化人才742人,占63%;乡镇级文化人才155人,占13.1%。

全市各类文化人才构成情况统计表

人才职称构成 学历构成 35岁以下 404 年龄构成 36-50岁 556 50岁以上 219 备注 总数 高级 中级 研究生 本科 大专 高中及以下 1179 7 98 1 206 477 496

人才行业分布情况:1179名文化人才中,图书档案、文博人员95人、文化艺术人员111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18人,广播电视人员554人,电影公司人员80人,行政管理及其他人员321人。

人才性质分布情况:专业技术人员只有289人,占24.5%,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890人,占75.5%。

6

全市八个县(区)文化新闻出版广电行政执法工作“四无”现象严重,长期无机构、无编制、无专职人员、无经费保障,日常工作普遍采取借用、兼职和“混岗”等办法来维持。

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雅安文化产业分布在文化娱乐业(包括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歌舞厅、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等)、广播电视和新闻业(包括电视台、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站及广电网络公司)、印刷、出版发行业(包括报刊发行业、书店系统、邮亭、民营书店等)、复(打)印业、艺术培训业、电影发行放映业及文化旅游业等不同领域。

雅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示意图(单位:万元)

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6582463638354700单位数年收入675181037500114231167128娱乐业广电新闻报刊发行印刷业艺术培训复打印电影放映

7

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雅安市以茶文化和熊猫文化两大旅游主题,围绕城市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开发出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倾力打造的“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碧峰峡熊猫繁育中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喇叭河”三大旅游精品景区,在现今雅安旅游业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文化兴旅在雅安已经初见成效。通过以文化促旅游,雅安2007年总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24.85亿元。

五、文艺创作队伍及文化产品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全市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有基本的创作队伍,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文联)外,八个区县有名山、天全、汉源县相继成立了文联。文联下设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和戏曲家协会等七个协会组织。七大门类协会会员总数有688人,其中:省级会员137人,全国会员11人。近年来,我市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企业、农村、民间采风,深入生活,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

8

文艺作品。仅2007年,就有14个集体或个人的作品在国家级赛事、展览、刊物及媒体发表、获奖;有56个集体或个人艺术作品在省级赛事、展览及刊物发表、获奖。较有代表性的有杨建光创作的理论专著《区域经营互动城乡论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罗维孝创作的《问道天路》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赵良冶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宝传奇》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李宣康创作的歌曲《中国印》荣获“中国第四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郑素琼的摄影作品《故土难离》入选第六届“影像中国”摄影大赛并获铜奖;吕楠的书画作品在河南“书法导报”2007国际书法、篆刻展中获金银奖;贾志义的书画作品在“和谐颂”全国书画邀请赛中获一等奖;叶宗明的奥运主题雕塑作品参加北京世纪坛展,袖珍稿作为礼品赠给新西兰,原件已在瑞士、伦敦、首尔、堪培拉、多伦多等地展出以及杨建光的长篇报告文学《南方报告》、杨宓的长篇小说《蓝色子午线》、李毅涛的长篇小说《古道黄花》以及高富华的中篇报告文学《巴斯百年风雨》等。

第二部分:制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资源保护不力、利用不够

9

雅安虽然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但在文化资源开发程度和产出水平上与文化资源大市的地位仍不相称。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资源宏观管理和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政策法规和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标准和规范缺失或不明晰,文化资源开发多元投资主体仅仅是进行单一的文化产品开发,单打独斗,无法形成文化产品群,也无法形成产业规模及规模效益。

二是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无论是熊猫文化、茶文化、红军文化,还是民族民俗文化,都表现出亮点不突出,有品牌但缺乏影响力。

三是文化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的深度结合不够。雅安旅游以自然景观为主,游客不能在自然风景区尽情体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无法把雅安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联系在一起,也不能留下更深刻的旅游印象。

四是雅安文化资源的优势还只是潜在优势,而不是现实优势,即没有形成经济优势,这是雅安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是历史文物资源全市普遍利用率低,常年处在“三铁”状况,即铁柜、铁门、铁锁。这是基础设施滞后和开发利用率低下的突出表现。

10

六是特色文化资源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总体形象不够鲜明,市场知名度不高。

二、文化基础设施滞后,标志性场馆缺乏

虽然近几年来雅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其发展水平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对文化的要求还不适应;与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满足大众享受文化权益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投入严重不足,制约发展。以2005年为例,市本级文化事业费支出为298万元,其占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开支比重不足0.1%;又如2007年度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收入为7.55亿元,而市本级文化事业费投入为426万元(其中绝大部分为人头经费),所占比重为0.18%。而2005年全省文化事业费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的0.39%左右,我市与省委、省政府要求“文化事业经费在全省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应保持在1%左右”相差0.82%,比全省2005年底平均水平低0.21%。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严重落后,硬件配套设备严重缺乏。全市

11

各地普遍缺乏功能齐全、设备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龙头单位的市文化馆、雅安川剧团、市电影公司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设施破败、设备落后。至今,市本级无一处较好的公益性文化展览陈列场馆。近几年在多项重大活动中所开展的图片展、美术书法展、艺术展、历史成就展等各类型陈列展都以街头、广场为主,实无奈之举。从全市八个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以下简称“两馆”)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没有按照行业标准完成基本建设,专业设备欠缺,馆舍设施简陋;与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反差越来越大,例如八个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设施和网络管理建设严重滞后,传统管理和手工操作仍占主流。全市所有图书馆没有一个采用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还停留于传统手工管理阶段,县(区)馆没有电子阅览室,只有市图书馆于近年才建了不够完善的电子阅览室。横向比较,全省21个市(州)级图书馆除我市外,都完成了市本级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仅此项建设需投入60万元。

三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乡(镇)、村级尤为突出。我市属盆周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区)乡(镇)和村级社会经济

12

发展极不平衡,虽然历史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乡(镇)和村级文化站(室)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没有相应配套的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等多种原因,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缺乏较为严重,要么是有阵地管理不好或无专职人员管理,要么有牌子形同虚设,例如,对全市149个乡(镇)文化站“四有”的不完全调查统计;有文化站专职人员79人;有经费的35个;有阵地65个;有常年开展活动的45个。

四是公益性基础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整合。当前,全市公益性基础文化设施薄弱和文化设施闲置矛盾并存,一方面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无法满足大众日趋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是部分场馆闲置。例如,城建部门管理的三雅园和廊桥场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市图书馆因人力因素开放的时间较短;市电影公司的西部影都因设施设备破旧而利用率低下;团委部门管理的少年宫因多种原因利用效率较低;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场馆因管理、职责范围和安全等因素大多还未对公众开放。

五是标志性文化场馆缺失。文化场馆作为文物收藏、节庆重大演出、作品展演、艺术交流等文化活动的场所,是提升区域文化价值和

13

城市价值的重要设施基础。雅安作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文物大市和全国十佳魅力城市,严重缺乏标志性的文化场馆。拥有自己的博物馆、体育馆、电影院、演艺中心、新闻中心等基本的文化场馆已正为当前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雅安乡镇文化站“四有”调查情况示意图

16014012010080604020014979654535总数镇员地动乡人阵活文职经费

三、文化产业不发达,统计体系不完善

从纵向看,雅安文化产业总量、规模较之以前在不断扩大,市场功能在逐渐完善,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横向与省内其他市州相比,我市文化产业还存在较大差距,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表现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全社

14

会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意识不浓,至今大多数人仍然把文化仅仅看作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淡薄,部分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缺乏自我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也缺乏自主发展的能力,文化资源不能转化为文化财富和市场资本,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二是现行文化体制与文化产业发展发生冲突。我市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以追求社会政治效益的条块式职能管理为主,文化行业的管理体制分散且相对独立,文化生产单位、文化生产要素、文化资源、文化市场在条块、部门、行业和区域间被不同程度的分割,而市场是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目标的,要求多领域的横向综合式发展,两者发生冲突的表现是在具体事务中导致管理上“各自为战”,经营上“疲于奔波”,难以满足文化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方面的要求。

三是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近年来,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扶持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雅安属于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块块试点地区,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地方政府当前不仅要切实落实中央、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文化经济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配

15

套政策,用新的体制来促进产业,推动产业的发展。

四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从投资或经营情况可以看出,我市的文化市场经营均以“小敲、小打”为主,文化单位资产规模超过千万的只有几家,还没有经营收入超过千万的文化单位或企业,经营状况最好的文化单位每年的纯利润也只有300万左右,娱乐场所经营行业,投资规模大多在40万以下,全市排名前10位的娱乐场所年经营收入平均不超过50万,最豪华的娱乐场所每年的经营收入也只有100万左右。另外,文化产业所涉及的各种项目,大部分集中在雨城区,只有小部分在周边各县城,个别重要乡镇仅有零星分布,其空间布局极不均衡。

五是部分行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近两年来,由于受政策调控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书报刊零售出租、电子音像制品业发展缓慢;电影放映行业场馆破旧、设施落后,区县处于停滞状态,市区发展举步维艰;雅安市没有专业文艺演出队伍,文艺演出业还未真正起步,更谈不上走向市场。

六是文化产业统计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市还未建成规范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市委、政府无法掌握已有和新设立文化企业、从业人

16

员、产出及其增加值、投融资活动等基本情况,造成文化产业数据盲点。因此文化产业的统计体系已经到了必须建立和完善的地步。

四、文化人才短缺,执法力量薄弱

我市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尤为缺乏,中高级人才更是屈指可数,综合文化执法力量薄弱,远远不能适应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市场执法队伍机构、编制、人员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全市经编委核定的文化执法队伍编制仅18名,除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稽查大队是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专职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外,各县区均没有独立的文化市场执法机构。18名专职执法人员和其他一些兼职人员在设备简陋、经费短缺的条件下管辖全市近千家文化经营单位和管理对象,执法力度相当欠缺。

二是专业艺术门类人才不足。全市各类文化人才队伍中,专业艺术门类人才只有111人,仅占10.1%。专业人才的不足直接影响了艺术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制约了文化艺术作品质量的提高。

17

50040030020010001研究生本科大专高中以下193436470研究生本科大专高中以下雅安专业艺术门类人才学历构成示意图

21937335岁以下36—50岁50岁以上508 雅安专业艺术门类人才年龄构成示意图

18

798高级中级初级995

雅安专业艺术门类人才职称构成示意图

三是拔尖人才断档,尤其缺乏复合性管理人才。目前,全市各类文化人才中高级职称仅7人,且无一正高级人才;全市文联各文艺家协会的836名会员中国家级会员仅11人。这组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市文化各门类的领军人才匮乏、拔尖人才断档,文化活动整体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尤其缺乏一批既懂经营管理又精于专业的复合性管理人才,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较低,面向市场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入发展。

四是人才分布不合理,基层文化力量薄弱。全市各类文化人才中,86.9%的分布在县区级及以上的城区,而占总人口近70%的广大农村,只拥有13.1%的专业文化人才。农村基层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严重。全市149个乡镇,仅有文化专干79人和乡镇广播员76人。还有70%的乡镇未配备文化专干。即使配备了文化专干的乡镇,大多都存在“专

19

干不专”的问题,多数都是兼职,有的甚至只是挂名,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无从谈起,有名无实。基层艺术人才缺乏,对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活动十分不利,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五是全市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缺失现象严重。经过统计,全市文化事业单位缺失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市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全市“三馆”人员配备情况统计表

单位 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含文管所) 合计 核编人数 54 103 84 241 实有人数 48 70 47 165 缺失人数 备注 6 33 37 76

五、特色文化不突出,品牌不响

雅安虽文化资源丰富,品牌众多,但目前还存在特色文化不突出,品牌不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还没有确定将哪种文化作为雅安标志性文化符号进行重点包装和打造,雅安作为“熊猫故乡”,至今没有“市徽”,更没

20

有一套统一的城市品牌识别系统。

二是各区县旅游文化概念宣传定位还需斟酌,特色不“特”,重复较多,如名山的茶叶品牌之多,而无一有“名”,最终沦为原料基地,丧失了蒙顶茶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三是品牌有牌无品,全市缺乏本土个性化外宣精品、(城市代表性)纪念精品。现有的旅游文化产品粗劣型太多,精致型极为罕见,视觉设计缺乏震撼力,表现形式单一,纪念、收藏价值不大。

第三部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文化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对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任务、新要求,向全党和全社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雅安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创新对文化资源的认识,整合文化资

21

源要素,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弘扬区域优秀文化,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积极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雅安精神,争取到201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比较充足、设施网络比较齐全、资金人才技术保障比较有力、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比较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得到较大改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新建雅安市体育馆、雅安市历史博物馆、雅安市新闻中心、雅安市演艺中心,改建雅安汉阙博物馆。雅安市图书馆、雅安市体育中心、雅安市历史博物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广播电视实现“全市广电一张网”,市、县、乡广播电视光纤联网率达到100%,各县(区)城区基本完成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

一、提高对文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性和责任感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

22

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首先自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整体出发,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出发,从张扬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将雅安文化建设融入到四川文化强省跨越发展中进行,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全过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性、责任性和紧迫感,强化党委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主要职责,使文化建设真正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重点和目标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推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向。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文化融合的新趋势、西方文化渗透的新变化、群众文化消费的新要求,一定要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文化观,理清发展思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意识,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重大关系,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重点和目标,努力提高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领导能力。

23

(一)加强文化事业与壮大文化产业的关系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里,个别区县和部门还存在关注文化产业优势,轻视文化事业投入,“说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兴奋、说文化事业是公共财政新的投入点就泄气”的现象。认真落实好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必须统筹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一方面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通过建设重点公共文化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涵养和支撑文化产业。一方面夯实文化产业基础,通过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新兴文化产业旗舰,反哺和推动文化事业,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

(二)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关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所在。由于旅游兼有文化和经济两大属性,所以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文化可以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文化竞争是旅游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应着眼长远,立足我市优良的生态、区位特点和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和相互促进,全力打造发展文化产业的“绿色通道”,深入分析全市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探索走以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为依托的产业发展途径,

24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竞争力,从而走出“富饶中的贫困”。

(三)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文化标志性硬件设施和文化建设项目工程。在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和规划,全面系统地加以推进。

三、明确定位雅安标志性特色文化,突出重点品牌

雅安文化资源各具特色,应从众多的文化资源中确定最具辐射力、影响力、竞争力,并与其他文化连接最紧密的文化资源作为雅安标志性的特色文化进行大手笔策划和打造,突出重点品牌,明确雅安城市文化定位,同时为全市各区县特色文化定位提供参照系和向心力。具体措施有:

(一)确定雅安品牌文化传播推广中的三大要素

一是雅安的身份证:设计雅安城市徽标,并申请注册,以后广泛用于城市形象宣传基础运用系统之中;二是雅安的代言人:设计雅安“吉祥物”,让其成为“熊猫故乡”的形象代言人,并申请注册,以后广泛用于城市形象宣传视觉识别系统;三是雅安的名片:以雅安大文

25

化为代表,按国际标准刊物规格,设计双语版精品宣传画册,展示雅安神秘奇特的文化魅力。

(二)实施品牌文化传播推广的四大手段

一是抢注“熊猫家园”及“世界茶源”地域性商标,并根据雅安市市徽设计雅安地方vi视觉识别系统,各企事业单位必须强制使用;二是与省内外重点城市结成文化品牌推广宣传战略伙伴关系,互相提供有效宣传平台,实现媒体资源共享,户外广告位互换宣传,提高雅安特色文化品牌知名度。创造性地改造成雅高速的广告牌创意造型设计,大力宣传雅安特色文化品牌,提高雅安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三是以“大熊猫”为主体形象,茶文化为辅助元素规范设计城市公共识别宣传系统。整合“外线”公共汽车、旅游客车、接待车等车体形象宣传资源(车身上必须有“城市标志”和“熊猫家园·世界茶源”字样),让雅安的主体形象传播于四面八方,在众多的旅游线路中脱颖而出。四是加大各种“会节”活动的举办规模,提高举办档次,扩大举办影响力。

(三)建立中、长期品牌文化传播推广机制

一是成立文化品牌建设与推广机构,下设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职

26

能的实施小组;同时设立雅安地方文化推广基金,保障工作经费。二是做好文化产品的研发工作,设计、编制文化书籍、影视片、明信片、贺年卡、年画、电话充值卡、布贴、饰品、生活用品、玩具、纪念品等。三是积极做好文化产品的推广工作,与有关部门、企业及团体加强合作,积极推广雅安特色文化产品。四是新建、改造城市园林、小区及有关公共设施建设(环卫设施、电话亭、邮亭),突出地方文化元素。五是修建大熊猫雕塑群,以群雕或浮雕墙反映建国以来,从雅安送出去的127只大熊猫。

四、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内涵,与旅游经济紧密结合推出特色旅游文化系列产品

文化和旅游经济深度融合,会产生彼此促进的极大效应,但雅安目前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规模小、档次低、工艺水平差和包装粗劣的阶段,既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也不适合旅游经济方便游客携带的特点。应依托雅安特色资源,立足现有的部分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基础,强力推出特色旅游文化系列产品。

(一)打造雅州廊桥茶文化一条街

雅州廊桥是雅安的标志性文化建筑,要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和建筑特点,打造雅州廊桥茶文化一条街。在廊桥二楼设立特色茶馆,集

27

中展示雅安茶技、茶艺;在底楼集中开设雅安茶产品供销专柜,政府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竞争力强的蒙顶茶研发生产企业入驻廊桥,鼓励企业进行迎合市场消费特点的茶文化商品的研究和开发,让雅州廊桥茶文化一条街能凝聚人气和商气,焕发活力。

(二)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商品及市场

充分利用蒙顶茶、樱桃酒、花椒和森林蔬菜、兰花、雅石系列、雕塑、砂器、民族工艺品和服饰等丰富的本土资源,在雅安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上实现突破。整合雅安茶叶资源,形成以蒙顶山为代表的绿茶系列,以雅安茶厂为代表的砖茶及茶饰品系列;引导、鼓励乌木根雕、汉白玉雕、砂器创作,针对游客需求,创作出精巧、便于携带的旅游纪念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适应人们追求健康的需要,积极打造绿色食品。

按锦里、深圳大芬油画村等模式建设。在水中坝的规划中规划一块地提供优惠条件作为旅游商品展销和艺术品创作生产、展示的场所,将全市根雕、石雕、砂器、土特产等特色旅游商品集中在一起形成旅游购物市场,招徕一批雅安在外的画家和省内外知名书画家及各类民间艺人来此展示各类绝技,成为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同时,在全市

28

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一批旅游购物中心或旅游购物商店;在主要旅游县城建设一批大型旅游购物商场或旅游商品一条街;在主要车站、码头建设旅游商品免税商店或专柜等,带动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三)培育特色演艺市场

由于雅安目前的游客仍是以短线旅游、大假旅游、散客为主,旅游市场发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因而还不具备在旅游景区举办经常性的特色文艺演出条件,也没有一家景区能够承担这类专场演出的相关费用。但随着旅游西环线,尤其是宝兴硗碛和上里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功能的逐步完善,可以深度挖掘雅安的民族民俗文化,通过文化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当地的民间艺人和文艺骨干,通过艺术加工和精心包装,将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硗碛上九节、石棉尔苏木雅藏族文化、八月彩楼会(包括芦山花灯和芦山庆坛)、上里古镇文化、荥经竹号等全市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打造成特色文艺节目,在雨城区上里古镇和宝兴硗碛藏乡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俗旅游景点举行经常性营业性演出活动。

(四)保障措施

29

一是设立扶持生产的旅游产品发展基金,用于扶持重点企业和厂家研发特色旅游产品;二是聘请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市旅游产品的设计、包装、研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三是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全面改造现有的落后的工艺流程;四是市委、政府对相关区(县)的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变自发生产为自觉生产,变无序生产为有序生产,变一般性指导为重点扶持和服务;五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旅游商品展销会、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特色旅游商品评选等活动,提高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作水平,不断提升雅安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五、整合市区两级文化资源,打造标志性文化场馆建筑

整合市区两级资源和队伍,通过改组、重组文化产业资产和资源,重点打造一批具有综合文化功能的市本级标志性文化场馆,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打造市历史博物馆

在完成博物馆土建工程的基础上,广泛听取本土文化人士及相关专家意见,精心设计布展方案,努力将其打造成雅安文化基础设施精

30

品工程。博物馆在文物保存及展示等基本功能具备的前提下,结合雅安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实施,注意博物馆与观音阁等宗教文化与建筑风格的过渡,把博物馆底层的商业铺面拓展成为我市特色文化产品的集中展示展销区。充分利用博物馆口岸优势,分区分类,与雅安旅游经济发展密切配合,建设成为我市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的集散地,带动我市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二)打造市文化演艺中心

对雅安市现有的市文化馆、市电影公司、市川剧团等现有存量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存量;通过对资产变现与置换扩大融资途径,通过拍卖或置换多渠道筹集资金,聚合生产要素,在水中坝规划区内建立雅安文化演艺中心,集文化演艺、电影放映、艺术培训、舞台演出、艺术展览等功能为一体。

(三)打造市新闻中心

将雅安广播电视台、雅安日报社通过资产重组和多元化融资,集聚优势,整合资源,在水中坝规划区打造全市新闻中心,建成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于一体的多媒体集团。

(四)打造市体育馆

31

市体育馆是我市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工程经过精心筹备已于今年重新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投入使用。体育馆建设强调综合性功能,建成后不仅可以开展多种大型体育比赛,还可以兼容大型文艺演出。在市体育馆的建设过程中要精心施工,注重科学管理,努力将其打造成精品工程,成为雅安文化体育的标志性建筑。

六、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抓住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的机遇,根据国家、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加大投入,整合系统、部门的项目资金和国家转移支付资金,统筹规划,逐步建立全市县(区)统一的文化执法体系;区县乡、镇统一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村级统一的广播网络体系和以社区、村组群众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系。建设雅安标志性公共文化场馆设施,突出雅安文化元素。

(一)抓住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的机遇,结合国家开展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和农村书屋建设等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

(二)市、区(县)要将与国家对接的项目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