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01-19 来源:步旅网
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Q! 生 箜!鲞箜 ( 型曼) g ・短篇论著・ 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吕富春赵爱梅杨贵青张软英赵智慧杨贺 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应用胶囊内 镜对35例在传统的小肠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小肠 疾病患者进行了全消化道检查l1],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008年l0月至2009年10月间,我 院对35例经过小肠气钡、双气囊小肠内镜、血管造 影、核素显像等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小肠疾病患者 接受了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iony,OMOM)检查, 男21例,女14例,年龄21~89岁,平均年龄41.5岁。本 组患者中,反复发作性间断腹痛者10例,不明原因 消化道出血者12例,反复排脓血便者3例,病史超过 二年的长期腹泻6例,粪便持续潜血试验阳性超过2 年者4例。 2、器械与方法:接受检查的患者,均在OMOM检 查前3个月内进行全消化道钡餐、上消化道内镜、结 肠内镜检查,个别病例经过做双气囊小肠内镜检 查,并且无吞咽困难及胃肠道手术史。采用重庆金 山科技公司出产的胶囊内镜,数据记录条件和计算 机工作站。 本组4例患者于检查前当日4 h口服聚乙二醇 4000散剂50 g,溶于100 ml温水中服下,20 min后分 数次口服温水2000~3000 ml,排空肠道粪便呈清水 样,8h后到检查室。31例患者于检查前一天16 h口服 20%甘露醇250ml,20min后饮温水1000 ml,排出肠 道粪便3~4次。检查当日再按上述要求时间口服聚 乙二醇4000散剂,清洁肠道满意后,穿上记录仪背 心与腹部传感器相连。1例患者采用坐姿口服0一 MOM,34例患者采用平卧位口服OMOM,观察食管、 贲门,OMOM进入胃腔后取坐位。当OMOM经幽门 进入空场后,将记录仪与工作站分离,穿记录仪回 DOI:10.3877/cma.j.issn.2095-2015.201l_O1.014 作者单位:454002焦作,河南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室 通讯作者:吕富春,E-mail:40663588@qq.tom 到住处,可进食半流质饮食,自由卧位休息。当日16 点将记录仪背心脱下,并导人监控图像数据,有2位 消化内科医师共同分析。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本组35例患者接受OMOM检查 中,31例(88.6%)分别于7~8小时内顺利通过回盲 瓣进入结肠排除体外,1例(2.9%)滞留于贲门,经用 胃镜送人胃腔,2例(5.7%)滞留于胃幽f33h,经肌注 胃复安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后进人空肠、回肠后排出 体外。l例(2.9%)长期腹泻患者,口服OMOM后过快 进入胃、小肠,于6h排出体外,OMOM ̄出时仍有电 光闪烁。30例(85.7%)全消化道图像清晰,1例(2.9%) 因坐姿口服0M0M,食管粘膜图像模糊,4例(11.4%) 因检查当Et单服聚乙二醇清肠不彻底,结肠有小量 粪水存留,结肠显像模糊。 2、病变检出情况:胃窦部糜烂4例(图1)(11.4%), 小肠间质瘤1例(2.9%),小肠血管瘤(图2)6例(17.1%), 小肠动静脉血管畸形(图3)3例(8.6%),克罗恩氏病3 例(8.6%),淋巴瘤l例(2.9%),小肠钩虫病(图4)5例 (14.3%),小肠单发性息肉(图5)2例(5.7%),多发性 息肉3例(8.6%),小肠空肠糜烂出血(图6)3例(8.6%), 未发现异常4例(11.4%)。 三、讨论 由于小肠解剖的特点,传统的医学影像检查方 法,如胃镜、小肠镜、结肠镜检查等均难以观察到小 肠的全貌。小肠气钡,核素显像和血管造影均为间 接成像,因而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诊断小 肠疾病的敏感性不高E3],甚至有些传统的观念错误 的认为小肠疾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胶囊内镜自 2000年开始在全国大城市以上医院逐步应用于临 Chin J Digest Med Imageol(Electronic Edition),December201 1,Vo1.1,No.1・49・ 床以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导显示胶囊内镜在小肠 该仪器全部为国产化,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检 查费用低廉,且无检查痛苦,易为受检查的患者接 受。在国内一般地市级及县级医院均可开展此项检 疾病诊断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使各种小肠疾病的诊 断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_2_。 本组研究中,共有4例(11.4%)在检查当日单服 聚乙二醇散剂清肠不彻底,使肠道存留粪便,结肠 影像不清晰,再次接受结肠镜检查,31例(88.6%)于 检查前1 d口服20%甘露醇250 ml,饮水1000 ml,泻 出肠道一部分粪便,又于检查当日按规定时间、剂 量口服聚乙二醇药物清肠,未再发生肠道积存粪便 查,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但由于胶囊内镜对 发现的消化道病变不能准确定位和局部取活体组 织检查为其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克服其 不足之处。 (本文图1~6见.光糯) 情况。1例因坐姿吞服胶囊内镜,胶囊内镜过快,经 食管进入胃腔,使食管影像模糊,其余患者均采用 平卧位吞服胶囊内镜,延长了胶囊内镜通过食管的 时间后进人胃腔,未再发生食管影像不清晰隋况。1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学组,中华 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 志,2008,25(8):337-338. 2 Liangpunsakul S,Maglinte DD,RexDK.Comparison of wire— 例长期性腹泻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过快通过食 管进入胃腔、小肠、结肠,6 h排出体外,致使小肠影 像不清晰;另一例患者因精神紧张,经视频观察,胶 囊内镜在空肠的运转时间较快,及时采用肌注安定 及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药物干预后按预定时间完成 全消化道检查。3例胶囊内镜分别滞留贲门及胃窦 less capsule endoscopy conventional radiologic methodsin the diagnosis of small bowel disease Gastrointest Endose clin N Am,2004,14(1):43-50. 3温小恒,陆星华,钱家鸣.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 用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6(3):199-200. 部3h,经肌注甲氧氯普胺药物干预后排出体外。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实施检查过程中的监控 系统,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胶囊内镜检查 消化道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E4]。 4高云杰,戈之静,戴军,等.实时监控系统在胶囊内镜检查 干预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观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 (9):471474. (收稿日期:2011-05-27) (本文编辑:李文波) 吕富春,赵爱梅,杨贵青,等.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CD].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1,1 (1):56-58. ・消息・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中华痛亿病与影像袭击(电孑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