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学习内容:教材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5题。
学习目标: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目标分解依据:能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课程评价活动:1,多元性评价2,综合性评价 学习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4 300×7 200×8 12×4 43×2 33×3 23×3 11×7 2、说一说30×4、300×7、12×4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
(1)运用挂图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3)教师:大家刚才提了很多问题,那如果邮递员工作了10天,他要送多少份报纸?如果工作了30天呢?
出示例题1: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出示例题1的后半题:邮递员平均每天送60封信,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讲评时提问:80×1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12×20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运用
1、教材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游戏。(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2题)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3、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4、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讲评。
(2)第2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邮递员一天的工作时间。邮递员每分钟 行100米,那2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如何解答这一道题,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题。 【教学反思】:由于学生有前面口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因此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自学。即: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口算方法——“将相乘的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进行相乘,再在后面添上两个因数共有的0”或“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最后进行交流。今天课堂上充分显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本节课上我还充分发挥“一帮一”的作用,让学生在组内就解决了问题。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证明,像这样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道德课堂教学设计 张静
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学习内容:教材第5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8题。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会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目标分解依据: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程评价活动:1,综合性平评价2,多元性评价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2的主体图。
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主体图向我们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师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学例题2。
教师:根据画面的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例题2:多媒体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个座位,现在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1)教师:这一道题只要我们判断多媒体教师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学,因此不用大家计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应什么方法估算?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2)汇报: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小结:大家根据已学在估算知识,想出了三种方法,通过这一道我们知道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提问:你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课堂本上。然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画面的内容说说从“学生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让学生分析此题选择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不仅水到渠成的引入新课的教学,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新知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由于他们之前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所以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估近似数”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吗?学生很快就发现还可以“把其中任意一个因素估成近似数”,只要便于口算就行了。“估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我还增加设计了应用估算的解决问题,学生反馈效果还不错。相信,只要我一直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一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道德课堂教学设计 张静
第三课时:综合练习
学习内容: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学习目标:1.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目标分解依据:1,能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程评价活动:1,多元性评价2,综合性评价 学习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习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练习我发现学上的口算和估算能力有所提高,正确率和速度都有了进步。 道德课堂教学设计 张静
第四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内容: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学习目标:1.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
算。
目标分解依据: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课程评价活动:多元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快乐尝试,探索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题例题1:妈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教师: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
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撤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 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24×12,再让学生利 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最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24×2=48 240+48=288 即24×10=240 (元)。当学生发现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 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本节课我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 在“说”中理解算理。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 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道德课堂教学设计 张静
第五课时:不进位笔算乘法练习课
学习内容: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2~4题。
学习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地计算。
目标分解依据:1,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课程评价活动:多元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
15×3 19×4 53×8 61×7 14×10 20×42 50×60 80×30
700×20 71×20 56×40 47×30 二、指导练习
1.计算:21×32,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第三步再算什么? 提问:42表示什么?竖式中,63表示什么? 2.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3.看谁算的快
完成教科书第64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4.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
根据画面内容,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来,并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该怎样列式? 12×14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5.完成教科书第64页的第4题。
自己分析画面内容,根据题目的问题,列式解答。 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进一步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这堂练习课学生的笔算能力有一点进步,班上程度稍差的学生计算进位易出错,还需加强练习。
道德课堂教学设计 张静 第六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学习内容:教材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4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目标分解依据:1,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课程评价活动:多元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口算
14×40 30×24 12×20 50×24 20×90 37×100 500×10 36×30 19×20 80×20 91×20 35×40 2、列竖式计算
24×12 78×11 33×21 19×9
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课件呈现下围棋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亲身体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课堂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2、4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与新授教学有关的加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不仅唤起学生的旧知,同时也为新课的教学做好准备。由于本节课19×19乘的顺序及 计算过程与前面不进位的一样,只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进位,所以新课的教学,我 主要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试算,然后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在计算过程中遇 到的困难及收获,最后在全班进行集体展示。从学生汇报中,我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 算方法, 就是在计算准确性方面存在问题,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我重点加强了对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