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初高中衔接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2023-11-30 来源:步旅网


语文初高中衔接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换”、“留”、“删”、“补”、“调”五个字。

①换――替换。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②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③删:删减。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④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⑤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二、练习巩固

读文段,翻译划线的句子,指出用了“五字法”的哪一方法。

(一)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①已乎!”曰:“欲为系援②焉。”他日,董祁③诉于范献子曰:

“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选自《国语·晋语》)

[注]①盍:何不,为什么不。

②系援:结交攀附,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③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答案:

1.原句:范氏 富, 盍 已 乎?

翻译:范家 富贵,为什么不 放弃(这门婚事)呢?

方法:(留)(换)(换) (换) (补) (换)

2.原句:献子 执 而 纺于 庭 之 槐。

翻译: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绑 在 庭院中 的 槐树上。

方法:(留)(换、补)(删)(补)(换)(换)(换)(换)(换)

3.原句:欲 而 得 之, 又 何请 焉?

翻译:(你)想要(的东西)得到它了, 还 求什么情 呢?

方法:(补)(换)(补)(删)(换)(换) (换)(调、换)(换)

(二)余病,谒医视之,曰:唯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 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为过乎?”余惭也。

我得了病,请医生来看病,(医生)说:“只有伏神适合(治疗)。”第二天,(我去)市集上买了它,煎好后服下了,病情更加严重了。(我)请来医生责问这个的缘故,医生请求察看它的药渣,(看后)说:“唉!全是老芋头啊。那卖药的人欺骗你。是你(自己)糊涂,却反而怪于我,不是太过分了吗?”我惭愧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