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
桓仁县实验小学沈维
如今的家长都 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往往容易忽视。其实,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不仅要孩子打好学习基础,更应当注重培养良好的品质。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北京市抽样调查的两千多名学生中,具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占了13.16%;南京市和杭州市的调查中也有15.7%和13.76%的学生在性格方面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而上海的调查更表明已有高达27%的学生具有精神偏异问题。而且,专家还指出,随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那么,在孩子们中比较常见的都有哪些心理问题呢?
一、 消极悲观
小强原来是一个调皮活泼可爱的男孩,虽然他的成绩不怎么样,但他并不因此感到自卑,反而整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令他烦恼。但是,自从前年一直在外地工作的父亲背着母亲爱上别人之后,小强的性格就开始发生的变化。过去小强一直觉得自己的父亲是最棒的,可没想到他居然会做出这种抛妻弃子的事情,望着整天以泪洗面的母亲,小强开始怀疑大人、怀疑一切。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喜欢与同学们打打闹闹,而是经常一个人孤独地躲在一边,表现得十分消极和抑郁。一次,他甚至在同学面前流露出了对人生悲观的态度,他说:“做人就是这样,骗来骗去的,活着真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专家点评:近年来学生自杀的新闻常有所听闻,其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孩子的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平时,家长、老师对孩子的情绪应当予以足够的关注,注意结合平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疏导教育,帮助他们学会从生活的不同方面看待问题。特别是当家庭出现矛盾的时候,很容易诱发孩子的心理问题,此时尤其要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不良刺激。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忧郁自闭的倾向,应认真分析孩子情绪不佳的原因,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摆脱心理阴影。同时,还应当开展必要的自杀预防教育,教会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心理咨询热线,获得专业的危机干预。
二、 焦虑不安
萍萍在小学里是一位成绩拔尖的学生,她读书非常自觉和用心,每天一回家,就打开书包做作业,从来都不用父母监督,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她的成绩始终处在全年级的前茅。去年她考上了一年重点中学,在这所中学里,汇聚了来自不少重点小学的尖子生,萍萍的成绩在班上一下子排到了中下游。为此,好强的萍萍更加发奋用功了,可在几次摸底测试中,萍萍的排名始终未能有太大的突破,于是,她陷入了一种焦虑的状态,常常担心自己会被同学嘲笑。随着这种焦虑心态,常常担心自己会成为老师眼中的“差等生”,担心自己有一天会跟不上课程,担心自己会被同学嘲笑。随着这种焦虑心态的持续出现,萍萍的性格也变得烦躁不安起来,经常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总是感到精神紧张和无法放松。
专家点评:在如今这样的竞争社会中,父母们总是对孩子抱以很高的期望,结果导致孩子们学习压力过大,极易诱发焦虑不安的心情。对于出现焦虑状态的孩子,家长和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于孩子们的微小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如果孩子有过错,也应该委婉地进行教育和批评,切忌粗暴
腹有诗书气自华
地斥现和打骂。对患有严重焦虑症的孩子,应及时采取松驰疗法、生物反馈治疗等心理治疗,必要时可适当使用药物治疗。
三、 行为叛逆
姜姜从小一直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她的父母也常以此为豪,人前人后夸赞自己的女儿懂事。可让姜姜的妈妈感到不解的是,自从上了小学,姜妻反而逐渐变得没有礼貌起来。比如有时候,母亲需要一样东西,自己腾不开手去取,就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姜姜说:“姜姜,去帮妈妈拿一下。”可是姜姜会说:“你不会自己去拿啊。”还有一次,妈妈花三十多元买了一瓶成长快乐,打算给姜姜补补身份体,可姜姜却一点不领情地说:“这么苦的东西,我不要吃!”按说,孩子渐渐长大了,而且接受的教育也更加全面了,应该更加懂事才对,怎么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叛逆、越来越犟头犟脑了呢?姜姜的妈妈百思不得其解。
专家点评:其实,随着孩子个性的逐渐形成,孩子的独立意识也会大大增强,这时候,对父母的意愿服从性就会降低,常常表现出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缺乏礼貌,经常与父母顶撞等,有进甚至还会有破坏行为产生。由于这种叛逆的行为常常容易被误认为仅仅是道德问题,而只是加以批评、惩罚等,最终导致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切忌用生硬的态度,而应当首先学会理解他们,用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这类学生改变态度。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
腹有诗书气自华
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