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设计思路与教学设计
一、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编写依据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必修课程阶段,在8个学分中占有2.5学分,比重最大。这是因为文学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长期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位置。
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编写,应当考虑义务教育相关课程内容、学生母语认知水平和国家认为高中学生在这个阶段应当达到的素养要求,这三个方面都凝聚在课程标准的具体表达中。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话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围。结合白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发现作者独到的艺术创造,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笔记的习惯,根据要求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累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关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这四条学习目标和内容,似乎可从四个方面重点把握。
1.向内与向外的融通。
语文教育向内有涵育心性、向外有以言行事的双重功能,文学教育亦是。四条两条侧重阅读说,两条侧重于写作说。但又是相互贯通、相互激荡的。
2.个案与规律的统一
学习往往从个案入手,很多时候是从经典范例进入,而又要推及“一般规律”,教学提示部分还提出“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的要求。
3.重视学习方法
首推“精读”方法,提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验”,要求“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4.审美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这是这个任务群与其他任务群相比,最为重要的特征,强调“审美体验”“感受”“品味”“欣赏”等,提出在审美活动中“有自己的发现”,“捕捉创作灵感”等。
二、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设计思路
教材编写完成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2.5学分内容,用了完整的5个单元,在“劳动光荣”单元中还有古诗一个板块,总体的思路是:
1.以人文主题为灵魂
人文主题就是引导学生向善、向真、向美,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贯穿始终,持续地起着涵养品德、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作用的人生命题。教材的人文主题是从高中生精神成长出发,进行经典文本、语文活动与人文主题多重互动形成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五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生命的思考,自然与情怀,悲剧的力量,环境与命运。特别要说明的是,高举人文主题旗帜并不是提倡道德说教,而是要如杜甫《春夜喜雨》描绘的,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花团锦簇的三重境界。
2.按照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要求,选择经典文本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材编写从立德树人高度,贴近高中生语文学习实际,特别注重选择那些带有永恒价值、超越时空,常常为时代语境激活的语文成品,也包括时代情境生成的具有经典意义的当代作品。艾略特说:“经典作品只可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语言及文学成熟的时候,也一定是心智成熟的作品。”在经典文本选择后,把握统一体例,按照任务群要求,跨文体组成单元,每个单元由两至三个板块构成,强化文本的互文关系和情境的层次性。
3.让核心素养特别是关键能力落地
在教材编写中按照经典文本的难易程度和核心素养不同层次的要求,建构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使课程目标切切实实落地生根。如“青春的价值”,在编写时提出的素养要求有:1.理解诗词选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2.学会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提升审美能力;3.尝试诗歌写作,学会运用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语言表现力。
1.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提示”明确要求“创设阅读情境”,过去讲的创设情境主要是激趣性的。现在讲创设情境更多从项目化学习角度理解,项目化学习包括情境、内容(任务)、活动、结果等基本要素。这里的情境可能是真实任务带来的情境,场景式学习包含的情境,椒拟情景形成的情境。当然也包括认知与情感结合的情境。很重要的是关注人文主题下文本互文作用形成的情境,板块内部、板块之间形成的情境。特别要重视人文主题蕴含的命题是穿越时代的,即使是古代诗文也是具有当代意义的,这些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是具有真实性的,是适切的。这样人文主题及相关性经典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成长内在需求就贯通了,学习的情境也就能更好地创设。
2.以核心学习任务为总抓手
高中课改倡导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教学,从语文教材的编写来说,这个大任务往往是单元核心学习任务来表现的。单元核心学习任务上接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下要统摄单元各类学习活动。以“环境与性格”单元说,包含《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五篇小说,单元导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重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其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社会批判性”。这个核心学习任务呼应了任务群中核心素养的要求,贯通了所有文本,“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又在层次性和结构化方面加以落实,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应该能较好地完成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3.灵活进行教学设计
从总体看,每个单元由导语、不同板块的文本和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构成:导语是总领的;学习提示是针对单篇或一个板块的,给学生初步学习给子指导;单元学习任务则是综合的、结构化的,也可以理解为是核心学习任务分解成的几个学习项目。课文中又有加星号的为自读课文,与主体课文形成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建议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灵话进行教学设计,以“生命的思考”单元为例说,大单元打通,分板块,或者单篇突破都是可以的。仅以大单元整体设计为例,八首诗词作品的学习可以打通了,在设计了学习情境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几个项目来完成。
4.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实现深度学习
学习任务群内在地规定了语文学习方式是任务导向的。加强实践性,转变学习方式也是课标提倡的基本观念,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要求中。课标对自主性学习不断予以强调。一是要加强任务导向的学习,把项目化学习的基本要素完整落实。二是坚持学生的主动参与,这种参与性活动包括身体性的,更多则是以学科经典学习方式,即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行。三是任务、项目应当具有挑战性,应当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思维的发展、情感的深化。四是要重视本任务群学习的审美性特征。以“青春的价值”单元说,青春是选文的题材共性,抒情是选文表现手法的共性,诗性语言是这些选文语言风格的其性,青春的意象、抒情的方法、诗性的语言共同组成这个单元“青春”的审美价值,教学时由此入手,似乎能从审美体验角度把握其蕴含的一般规律。
5.关注读写结合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有8次写作任务,教材在5个单元之中安排了5次大作文,还有3次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相机安排。根据课标要求,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融通的,写作目标是在单元大情境中生长的,这样的写作也能促进学生对经典文本的深度学习。有的老师
主张,讲表达,讲写作,要推荐“创意生活”这个概念。任何文字表达都是一种创意行为,课标更是要求引导学生“捕捉创作灵感”,而创意是有目的的,这个创意目的大抵是在大单元学习的情境中生长的,于是也与一定的任务相关联,学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与热情,这样写作才可能真正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
6.体现时代感和开放性
要关注到“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对于文学阅读与写作等专属的任务群,都有贯通的意义。每个专属任务群都应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任务群的各个单元之间,文学阅读与写作与选择性必修相关任务群,都应用联系的观点整体思考教与学的问题。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当代性更应予以重视,一是当代意识,即使是古代诗文,也要关注其当代意义。二是加强与当代社会的联系。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也是这个年龄的青年当代语文生活的一种形式,让学生的话文学习与当代社会生活建立联系,应当是一个大情境的问题,也是学好当代语文作品重要的前提。三是不以教材篇目多少决定当代的份量,应当提倡“泛教材主义”,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总是当代语言的最好表现形式之一。学习优秀当代文学作品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因为古代语文作品和外国语文作品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当代语言环境里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