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庐隐,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她。在五四女作家中,她没有冰心的知名度,甚至曾一度被人遗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庐隐的光芒也在慢慢绽放。她的作品所体现的独特价值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研究和探讨。
这位与冰心同时代的作家,因为家庭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作品风格与冰心的风格相差甚远。她的降生对家人来说不是幸运而是灾星。孩提时代就遭到家人的厌恶,这让庐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五四”时期,她在学校读书,汲取了新文化。这对庐隐的影响是巨大的,于是她大胆地追求婚姻和恋爱的自由,更加追求独立的人格。茅盾认为:“庐隐是文化运动‘五四’的产儿。与“五四”运动具有血统关系。”
1她作品中的新女性接受“五四”洗礼,追求的同时却又在迷失。她们在婚姻、爱情、
人生理想的追求之路上,表现出了“五四”时代特有的痛苦、挣扎、彷徨、迷失的特点。
庐隐把自己短暂的一生都放在了女性解放的事业上。通过小说来揭示“五四”新女性的状态。她以自己和朋友的人生体验为蓝本,书写了一个个找不到自我、痛苦、迷茫的女性形象。她也一直在寻求女性如何彻底解放、获得独立的方法。这时的庐隐是觉醒的,因为她始终关注新女性的命运。
一、庐隐小说女性形象的成因
(一)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
“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被大家广泛提及的词语。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最先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1肖凤.庐隐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年,第137页
婚姻自由。这时的女性群体也开始觉醒,她们走出家庭,走入新式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因此,“妇女解放运动”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庐隐较早的接受了启蒙思想,成长为了一位新式女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初,庐隐正就读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这场运动席卷了全中国,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唤醒了中国人的觉醒意识。在这样一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汇的时期,庐隐身上自然显示出这个时代的特征。庐隐在《今后妇女的出路》一文中曾说:“女子失掉了独立的人格,失掉了社会的地位,埋没了个性。”2可见庐隐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女性要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应有的社会地位。
然而,当新女性走出家庭的藩篱后,却发现女人仍是一个弱势群体,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权利和尊重。原因很简单,在这个具有几千年的封建传统的中国,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从一开始,就被各种封建教条束缚和禁锢,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着。未嫁时遵从父亲,嫁出去要依附丈夫,丈夫死后还有听从儿子的,这就是她们一生的写照。她们以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存在着,唯独不是作为独立的女人存在着。
在这个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年代,一群刚走出校园的新女性,她们满怀热情与理想,充满朝气与信心,勇敢的跟这个黑暗的传统社会作斗争。不愿再做一个丈夫的奴隶。可是,当她们进入社会,等待她们的并不是自由平等。无论口号喊得多么响亮,她们依然无法找到自我的价值。于是她们的人生陷入迷茫。出路在哪?我们要去哪?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成了她们思考的问题。陷入爱情、婚姻、人生理想的迷雾中,无法逃离。庐隐在《“女子成美会”希望于妇女》中说:“妇女的解放声
2庐隐.庐隐散文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6
年
浪,一天高似一天,但是妇女解放的事实,大半都是失败的。”3
庐隐在当时就已经看到了妇女解放的艰难和阻碍,于是她在作品中描写了一个个困惑、迷茫的新女性。
(二)悲惨的人生经历
庐隐的一生可以说是苦大于乐。不幸的童年,加上不幸的婚姻,让她经受了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她也曾失望过、沉沦过,但最后还是战胜了命运。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庐隐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本应该有个幸福的结尾。可是,命运弄人,三十五岁的她,终于找到自己的心爱之人后,还未过多享受爱情的甜蜜便永久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庐隐十余年的写作生涯戛然而止。而那些留给她的痛苦经历却成了他创作中最宝贵的经验,最丰富的材料。尽管只有十几年,但是她却把她的人生及好友毫无保留的写进了作品,给了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一点也不逊色于冰心。冰心百岁才离世,有着幸福的童年,美满的家庭,这一切,庐隐都未曾享受过半刻。这也许就是命运。
1.灰暗的童年
已经有了三个儿子的黄举人,渴望一个女儿的降临。然而,事与愿违,庐隐出生的那天偏偏是外祖母去世的日子。本来能得到万千宠爱的庐隐却成了一个灾星,没人疼爱。迷信的母亲不愿意再亲近这个小东西,加之庐隐脾气执拗,又爱哭,所以就更得不到家人的疼爱。后来庐隐生了疥疮,母亲把她给了奶妈抚养,两岁后才
3庐隐.庐隐散文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6
年
被接回来。可是仍然没有得到父母和兄长的疼爱。
庐隐六岁时,父亲突然患病离世,只剩下孤儿寡母。无奈全家投奔了远在北京的舅舅家。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依然没能让感到幸福快乐。她的母亲对她冷若冰霜,让她在女仆的房里睡。后来把她送进了慕贞学院,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提供食宿,可是生活条件却极差。庐隐在这里度过了很长时间。此时的庐隐“对于生命,开始了厌烦,在我小小的心灵中,虽然没有自杀的清楚意识,不过我也模糊的觉得,假使死了,也许比这活着快了吧。”4
小小的年纪就对生活开始失望,甚至以死来解脱,可以想象,庐隐的童年是多么的不幸。只是因为出生的时间不对,就遭到如此的不公正待遇。海明威曾说:“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不愉快的童年。”也许正是不幸的童年造就了后来的庐隐。使得她的作品充满苦闷、失望和恐惧的色调。
后来经过哥哥的帮助,她考取了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得到了官费学习的待遇。这时,庐隐已经十三岁,也告别了悲苦的童年。开始了新生活。
2.跌宕起伏的情感经历
性格执拗、倔强的庐隐在感情的道路上可谓跌宕起伏,经历了悲欢离合。中学快毕业的时候,庐隐迷恋上了看小说。一个生来多情的女子,儿时又不被父母疼爱,小说里描写的悲欢离合,自然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心。
因为爱读小说的缘故,庐隐结识了一位林姓的青年。为了与母亲对抗,私自和林姓青年订了婚。由于后来庐隐参加社会活动,才渐渐与林姓青年疏远,也就取消
4
庐隐.象牙戒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第487页
了婚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十七岁的庐隐已经非常大胆、直率了。这种性格也影响了她以后的生活。
庐隐在1919年进入女高师读书,这时“五四”运动席卷了中国的文化界,涌现出种种新思想、新学说。这些都引起了庐隐的兴趣。她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好像换了一个人,变得爱说爱笑,侃侃而谈。在参加活动时,她结识了郭梦良。郭梦良是庐隐的同乡,也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郭梦良饱尝了包办婚姻的苦楚,与庐隐情投意合,把她当成了精神上的知己。庐隐心中的郭梦良是一位有想法、有主见的知识分子。后来两人坠入爱河。然而,摆在庐隐面前的爱情道路并不平顺。因为郭梦良在家乡已有了妻室。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庐隐毅然决定与郭梦良在一起,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
1923年,两人在不被家人祝福的情况下结了婚。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婚姻,可是慢慢地庐隐发现,她对婚后生活并不满意。庐隐是一个有抱负的女子,但是婚后陷入家务的琐事当中,因而感到婚后生活的无聊。这在她的小说《胜利以后》和《何处是归程》中有着详细描写,体现了她对婚后生活的不满。冲破一切阻碍,和爱人结婚,以为得到了幸福。可是婚后生活的无趣和家务让她厌烦。与社会生活开始脱节,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也让庐隐感到痛苦。
经过艰苦的奋斗,终于赢得了婚姻自由,但是他们只在一起生活了两年,郭梦良因肺病去世,留下来一个不满十个月的女儿。这件事对庐隐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她十分痛苦,把郭梦良的灵柩送回了福建省。回到郭的家乡,又遭到婆婆的冷眼相待,她陷入无尽的悲痛当中。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满是消极悲观、孤独惆怅的情怀。她抽烟酗酒,以此来宽解心中的惆怅。之后,又经历了好友石平梅和大哥的离世。生活似乎陷入的绝境,庐隐悲痛欲绝。
伤心到了极点,便是转机。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楼暗花明又一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1928年,经友人的介绍,庐隐认识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学生李唯建。李唯建曾这样回忆庐隐:“勇敢、慷慨、量大、具有反抗精神而且从不沾滞、后悔。”5
两人相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李唯建深深爱上了庐隐,并开始了大胆的追求。起初,庐隐也曾劝说过李唯建,你还这么年轻,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而我已经经历过很多坎坷。庐隐本想让李唯建放弃对自己的追求,但是李唯建却并没有退缩。他还是对庐隐百般照顾、宽慰她。庐隐这颗漂泊的心,似乎在李唯建这里找到了停泊的港湾。慢慢地,庐隐接受了李唯建的爱。她在给李唯建的信中说道:“自从我认识你以后,我的心似乎有了一点东西,—也许是一把钥匙,也许是一阵风。”6
一个寡妇与一个小了自己七岁的年轻人相爱,在当时社会看来,是非常轰动的新闻。不管遭到世人的多少冷眼与唾弃,但是庐隐是幸福的,这对庐隐的心情影响很大。她已经“不固执着悲哀了,我要从新建造我的生命,我要换个方向生活,有了这种决心,所以什么礼教,什么社会的讥弹,都从我手里打得粉碎了。”7这时的她对未来充满憧憬与信心。因为和李唯建在一起的日子是那么的幸福与甜蜜。这一时期,她的作品也受到人们对关注,成为了当时文坛上名气很大的女作家。她曾说:“假使我能活六十岁的话,......我愿将我全部生命贡献于文艺,我愿我六十岁作自传的时候,我已经有一二本成功的杰作,那么我就在众人赞叹的声中,含笑长逝把!”
8
5肖凤.庐隐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6肖凤.庐隐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7庐隐.庐隐散文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68庐隐.象牙戒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年,第71页
年,第74页
年
年,第522页
事与愿违,庐隐三十五岁时,却因难产去世。一生都在追求独立自由的庐隐,却死与女子生育的时刻,这不得不能说是命运开的玩笑。然而,她留给我们的作品却却长盛不衰,供后人品读。
二、庐隐小说中迷茫困惑的新女性
庐隐笔下的女性受到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勇敢的走出旧家庭,不再遵从父母的命令,而是勇敢的做自己。然而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已经深入的人的骨髓中,一时间改变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她们反抗的同时,又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些女性人物,生活在旧式家庭里,又接受了新式教育和思想。她们的追求自由平等,婚恋自由。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有的陷入了恋爱的苦海无法自拔,只能在痛苦中死去。有的终于在婚姻中胜利后,可是婚后生活却让她们感到苦闷无趣。有的放弃了恋爱与自由,去追求伟大的事业,可是却痛恨这个污浊的社会。
庐隐笔下的新女性就像庐隐本人一样,在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之后,大胆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庐隐在小说中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新女性的独特性格上,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情。通过一个个女性形象来展现“五四”时代的独特性。更加使我们了解了当时新女性的种种困境。
(一)恋爱中的困惑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灭的话题,庐隐就曾说过:“没有受过恋爱洗礼的人生,不能算真人生。”9庐隐笔下的新女性都经历过恋爱。然而,这些爱情却并是美好的。它就像罂粟花一样,新女性在追逐爱情的同时,却又在拼命逃离。
9庐隐.象牙戒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年,第296页
《象牙戒指》中的女主人公名叫沁珠,人物原型就是庐隐的好友石评梅。告别父母,来到北京求学。她待人真诚,也很单纯。粉色的信笺都足以刺激那颗少女的心。伍念秋是沁珠父亲的学生,对沁珠有好感,并对沁珠表露了心声。单纯善良的沁珠对伍念秋深信不疑,于是把自己纯洁的爱情毫无保留的献给了伍念秋。可是伍念秋却是个十足的大骗子。他在家乡已经娶了一位旧式妻子,因对包办婚姻不满,就来追求沁珠。沁珠知道了事实之后,又后悔又生气。生命中第一次的爱情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自尊心极强的沁珠痛恨自己和一个有妇之夫联系在一起,这样她苦苦挣扎。使她的心灵受到“滴血的损伤”,变得悲凉沉默。对于男人和爱情,她不在相信了。
曹子卿是一个革命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真诚地爱上了沁珠。他经常写信给沁珠表达自己的爱,沁珠生病,他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沁珠虽然无情的拒绝了他,但是曹子卿仍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追求她。收下子卿的象牙戒指后,仍然没有表露自己的感情。沁珠并不是不喜欢她,而是她怀着“游戏人间的心态”对人对事。因为曾经的伤痛记忆让她不敢爱,没有勇气接受子卿的爱。“矛盾而生,矛盾而死。”10是她写在日记中的话。活着的时候不敢爱,等到曹子卿咯血身亡后,沁珠才后悔不已。日日徘徊在他的坟前。最后,她选择死亡去追随子卿,用象牙戒指套住了自己的一生。
庐隐借《女人的心》表达了五四女性情与智的冲突。还在中学读书的17岁少女素璞在母亲的命令下,与从未谋面的贺士结了婚。婚后生活平淡,并生下一女,但是两人兴趣似乎有些不相投,时时显露出互相勉强应付的痕迹。第二年贺士便去了国外。没有家庭责任感的贺士不关心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自己在国外悠闲地生活,甚至出轨。素璞整日无所事事,便到北平去读书。结识了纯士,两人情投意合,真
10庐隐.象牙戒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年,第273页
诚相爱。身为人妻的素璞陷入矛盾,加之受到世人的非议,让她很苦恼。但是素璞
11当却表现出了巨大的决心:“我应当做个有独立人格的女人,我并不属于任何人。”
想到青春不能常驻,人生是那么的有限。她决定要与贺士离婚,与纯士结成爱的伴侣。可是,面对贺士的纠缠,她重又陷入矛盾之中,道德的束缚让她恐惧,别人的非议让她不能承受。一面是无爱的婚姻,一面是真挚的爱情,可是她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思来想去,还是没有打破礼教的束缚,离开了纯士,终生与母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小说的结局并没有明确写出素璞最后的决定,但是我们可以猜到,这样一个时代,女人想要走出无爱的婚姻是多么的不容易。
《蓝田的忏悔录》中的蓝田,大胆反抗封建传统,勇敢的追求理想中的爱情,最终蓝田战胜了包办婚姻。父亲逼迫她嫁给一个纨绔子弟,她逃离家庭。然而无情的社会如同一个火坑,“不肯为一个有志无力的女子原谅一二分。”12后来她结识了青年何仁,一个带着假面具的伪善人。他用虚情假意取得蓝田的信任,把他玩弄于股掌之中,又无情地抛弃她。于是蓝田感叹道:“爱情真是混世魔王,不知多多少少的男女作了它的牺牲品。”13一些男性以婚恋自由为口号,却对新女性任意玩弄,随意抛弃。正是这样的社会,让新女性的道路举步维艰。
(二)婚后的失望
“五四”新女性战胜了封建礼教,获得恋爱自由,于是她们坚定地走出家庭,寻找自由的爱情。可是现实的婚姻生活,却又给了她们重重的一击。家庭主妇的身份让她们承受了新的压力,琐碎的家务让她们喘不过气。婚姻生活要求她们善持家政,相夫教子。于是有人不得不放弃曾经的梦想和追求,走出了一个牢笼,又陷入
11庐隐.庐隐经典作品选[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年,第179页
12庐隐.庐隐小说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50页 13庐隐.庐隐小说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54页
另一个池沼。她们不过是成为了家庭的新式主妇,悲剧的命运再一次重演。
庐隐的《胜利以后》就描写了婚后生活的无趣。沁芝是一位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新女性。在婚姻中她算是一个胜利者,因为是跟自己所爱的人走到了一起,并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可新婚的甜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平淡了。丈夫开始了正常的工作,只留下沁芝一个人在家里。无聊的时候,她总是回想自己还是处女的生活场景,认为那时候是多么的自由和快乐啊。她觉得“结婚的意趣,不过平平如是。”
14尤其婚后要料理家庭琐事,她觉得自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本来接受了“五四”
新思想的她有理想有抱负,应该在社会中有一番作为。可是婚后,她被家务牢牢捆住。她的已婚朋友肖玉也说:“还是独身主义好,我们都走错了路!”15总是沉浸在对处女生活的回忆中,对现在极度不满厌烦,又害怕以后的日子更加痛苦,这是沁芝和她的朋友心理的真实写照。于是她们哀叹:“而今总算都得了胜利,而胜利以后原来依旧是苦的多乐的少,而且可希冀的事情更少了。从前以为只要有爱情的伴侣,便可以度我们理想的生活。现在尝试的结果,一切都不能避免事实的支配,超越人间的乐趣。”16胜利之后的她们,仍然找不到出路。庐隐与郭梦良结婚后,不久庐隐就感到无趣和厌烦,这也算他们婚后生活的真实再现。
《何处是归程》中,女主人公沙侣就是庐隐的影子。作品中的新女性对自己的人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可选择之后,仍然面临不同的困惑,徘徊在歧路上。沙侣选择了婚姻,并有了孩子。平淡的婚姻生活消磨了她进取的心。“十余年来所求的知识,现在只好分付波臣,把一切都深埋海底吧。”17她羡慕独身的素玲,可是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然而,素玲的独身主义却开始动摇了。
14庐隐.庐隐精品文集[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15庐隐.庐隐精品文集[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年,第151页
年,第157页
16庐隐.庐隐精品文集[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年,第157页
17庐隐.象牙戒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第9页
“结婚也不好,不结婚也不好,歧路纷出,到底何处是归程呵?”18作者借主人公之口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可以指引“五四”的新女性,她们自然也就陷入了迷茫中。
(三)人生理想的迷茫
封建时期的女人根本无理想可谈,要说女人的理想,那就是传宗接代,相夫教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觉醒的新女性不再安于现状,开始追求独立、平等、自由。于是她们勇敢的走进社会,寻求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想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探究人生到底是什么,何为女人的价值等问题。然而,“五四”运动的不彻底性让她们在社会中到处碰壁。
《或人的悲哀》中的主人公亚侠,是个受到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成为困扰的问题。朋友告诉她:“名利的代价是愁苦劳碌。”19她不愿意愁苦劳碌,又觉得追求未来又太消磨精神了。于是感叹:“我心彷徨得很啊!往哪条路上去呢?”20最后却得出了“游戏人间”的结论。可是接二连三的失败,让她觉得是被人间游戏了。陷入苦闷而不能自拔的亚侠,选择了投湖自杀来摆脱人间。
曼丽是一个天真而富于情感的少女,她对为国舍身的英雄非常崇拜。她愿意为了国家的正义而牺牲一切。于是她加入了某党,准备做一番事业。当她开始正式工作后,才发现一切都不是她想象的样子。她说:“这里的一切事情都叫我失望。腐朽!一切都是腐朽的。”21当她认清某党的黑暗后,她感到无边的懊悔。对于自己今
18庐隐.象牙戒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年,第14页
年,第131页
20庐隐.庐隐精品文集[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年,第131页 21庐隐.庐隐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19庐隐.庐隐精品文集[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后的出路,更是迷茫,不知所措。因此她患上了神经衰弱病。最后在信中写道:“我还不曾加入革命工作时候,我的心田里,万丛荆棘当中,还开着一朵鲜艳的紫罗兰花。现在呢,紫罗兰萎谢了”。22说明了她对社会的失望。
(四)同性之邦的虚幻
“五四”运动的轰轰烈烈并没有彻底清除封建思想的余毒,新女性仍然是男性的附属品。这给她们造成了无限的痛苦和绝望。男人不能再依靠了,于是她们自动屏蔽男性,从身边的女伴身上寻求安慰。
《海滨故人》中的五个好姐妹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每天形影不离。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文中的露莎就是庐隐的影子,有着凄苦的童年和不幸的爱情。可是她接受了新思想,对未来有着无限的信心。露莎这样描述她们的美好生活,“在海边修一座精致的房子,我和宗莹开了对海的窗户,写伟大的作品;你和玲玉到临海的村里,教那天真的孩子念书,晚上回来,便在海边的草地上吃饭,谈故事......”。23的确,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惬意舒适啊!只有她们几个女伴,没有男人也没有伤害。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她们几个人“不幸接二连三卷入愁海了”。莲裳最早退出了姐妹帮,嫁给了张青年。宗莹在父母的逼迫下嫁给了小官僚。云青牺牲自己的幸福,回到家乡陪伴家人并研究佛经。玲玉嫁给了一个有妻子的青年。最后只剩露莎在海滨建造了房子。姐妹之帮最终各奔东西,现实给了幻想沉重的一击。揭示了在男性社会里,女性同盟最终会失败的结果。
《丽石的日记》中丽石是个青年学生,但她却觉得学校生活非常单调无聊。结婚的朋友告诉她婚后生活也是劳碌烦躁的,于是她对婚姻感到恐惧。她不愿意与异
22庐隐.庐隐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23庐隐.庐隐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年,第108页
年,第39页
性接触。沅青与她是好朋友,两人从友谊变成了爱恋,并幻想着将来幸福的生活。沅青是丽石的安慰着者和鼓舞者,她甚至觉得她是为沅青而生的。可是,沅青的母亲却送她去了天津读书。丽石得知后便一病不起。更加让丽石痛苦的是沅青写信告诉丽石:“我们从前的见解,实在是小孩子的思想,畸形的爱恋,终究不被社会的人认可,我希望你还是早些觉悟吧。”24丽石非常伤心,最后抑郁而死。
24庐隐.庐隐精品文集[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年,第148页
三、庐隐小说的独特价值
(一)庐隐与冰心、张爱玲比较
庐隐与冰心为同时代的作家,但是小说风格却完全不同。冰心的小说充满爱的哲学,崇尚母爱,要求女性要有妇德。而庐隐小说描写了人间的种种丑恶,揭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呼吁新女性要敢于追求新生活。所以冰心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是幸福的,而庐隐笔下的女性无论在哪一方面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于是她们陷入苦闷彷徨中。究其原因,与作家的经历密不可分。冰心冰心出生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童年时父母家人疼,婚后有丈夫和孩子疼。庐隐却恰好相反。
40年代的作家张爱玲也善于描写女性。但是她却更多的关注女性自身的特点,揭示当时女性的人格缺陷,她们或自私、或虚荣。有一种对女性批判的色彩。如《第一炉香》的葛薇龙,她曾经怀有梦想,美丽单纯有主见。与姑妈同住后,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她的想法有了改变。面对灯红酒绿的生活,她沉醉其中,欲望和虚荣心迅速膨胀,这也葬送了她的一生。
“五四”时期的庐隐认为封建社会造就了女性的悲剧命运,但是她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只能在迷茫困惑中徘徊。而张爱玲却认识到女性自身的软弱性,于是她大胆地呼吁,女性要自己解救自己。
(二)庐隐的贡献
当“妇女解放”在“五四”运动中被提及时,庐隐就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自身的体验,成为了思考“妇女解放”的女性。她没有盲目的跟从,而是保持冷静与清醒。她看到的不是新女性获得自由独立的喜悦与幸福,而是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重重受阻。这让她感到困惑、苦闷甚至绝望。唯有通过小说,表达她对“五四”新女性未来出路的忧虑。在那样一个时代,这不得不让人赞颂,她的写作毫无疑问的具有拓荒精神。
结论
新旧交替的时代,加上有着不幸生活的经历,这些都给了庐隐很好的素材。为我们展示了“五四”新女性的群像。她们或陷入爱情的愁苦中,或囚禁在无趣的婚姻中,或追求人生意义而不可得,即使在同性中取暖,仍无法摆脱痛苦的命运。因此,她们迷茫、困惑。然而庐隐并没有放弃,她不断地寻求妇女解放的方法。她的不断追求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的。她在作品中真实的写自己的内心,深刻的剖析和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即便面对黑暗的现实也仍不放弃追求,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作为一个“五四”时期觉醒了的女作家代表,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作品也对后世的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