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2024-04-14 来源:步旅网


浅谈西方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中叶,那是一个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经过数十年的全速发展后开始在精神文化领域引发嬗变的时代。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在艺术特色上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以及主观精神的表现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重写生,重实践,并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吮吸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调和,形成冷暖色调强烈的新画风。

关键词:印象派 印象派画家 艺术特色

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以法国为中心风靡欧洲并居于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代表人物为马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莫奈、西斯莱以及后印象派画家梵高、高更、塞尚和修拉等人。“印象派”一词起初用于称呼这一群共同举办画展的、有相似艺术倾向的画家的作品。也是语带讽刺的,尽管这个词来自于画家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却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跃然成为一场世人瞩目的艺术运动。在1874年的巴黎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团体诞生的标志。该画展向世人宣告,这是一群画家们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摆脱了世俗的等级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艺术团体强加于其上的传统桎梏的束缚,同美术史上的任何一场运动相比,印象主义及其关联的画家具有更神秘的特征,他们起初为遭官方沙龙的拒斥,受到评论家的嘲笑,公众所不理解,大多数作品被社会拒绝,可是他们却凭借自我宣传、冒着引起公愤和受到嘲弄的危险来发展其事业,开一代新风气。他们弃陈腐的宗教和古典题材,打破了学院派的传统,将早期的绘画的完美表面和鲜明轮廓转变为光亮和色彩的新形式。他们记载光线在风景中的瞬间效果,歌颂感性男女的普通生活。这些对日常生活和大自然风景的印象主义绘画,不仅使观众学会透过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而且掀起一场革命,推动艺术朝着塞尚、毕加索和抽象派方向发展。他们并不知道,正是他们开创啦西方绘画史的新纪元,也正是以他们的画展为起点,印象派从法国开始影响整个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成为西方现代绘画的起点。

一、印象派的构图.

印象派画家几乎都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的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俯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的古典绘画里没有的。古典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的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他们的构图也突破旧章,喜欢做随意剪裁,与传统的舞台面式的构图相比,生动自然的多了。

二、印象派的造型

由于印象派画家重写生,重实践,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而果断。他们的画不论是即兴写生还是记忆创作,都有一种一气呵成、不求甚了和随意的特点,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古典绘画强调造型的厚重、圆浑,而印象派注重平面化的造型。这一点在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简了黑与白之间的过度层次,在每一个形体内部,有简化了光影,与古典绘画中朦胧的多层次光影效果不同。

2.古典绘画强调轮廓线分明,印象派在处理边线轮廓是非常含蓄,甚至形体与形体之间浑然相连。在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的大量中就能够明显的看到,特别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

3.古典绘画里素描造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印象派更注重色彩,强调发挥色彩独立的表现功能。用色彩造型,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共同的特点。

三、印象派的色彩

人们往往把它对光与色的感觉与处理当作主要特征。有杂志曾经评述说,印象派“只不过试图将阳光下的自然万物用色彩直接表现出来。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整个美术史的绘画作品全部打开,你就会发现在印象派绘画这个部分,尤其色彩鲜艳和斑斓,而之前的绘画几乎是清一色的棕色调子,尽管有些许跳动的色彩,但是没有印象派绘画那么强烈。

1.印象派注重绘画的光、色、形、意、美的融合,体现印象派的艺术与光学相结合的主要特征。印象派绘画在光与色的表现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在光、色中求形,以光与色的讴歌表现意和美,理解了光、色、形、意、美在绘画语言中的辩证关系,把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引入画面,

绘画随之变得清新明丽、生机盎然。

2.是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形成印象派新的绘画语言。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印象派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方法,有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时而重叠,并把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色补互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印象派新的“光色”技法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令人耳目一新。援引的一个有关印象派画家与光的故事:1867年,莫奈画《早地上的午餐》是在室外阳光下画,用写生的方式直接完成创作。全新的方法引来了已经出名的库贝尔,他看到莫奈为了在户外完成这幅巨作,不得不在花园里挖了个坑底。库贝尔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动笔却停笔呆着,莫奈说“我在等太阳。”在库贝尔看来他完全可以先画别的地方,莫奈不同意,他说:“那样的话。色彩关系不对。”莫奈曾反复画不同时间的鲁昂大教堂和草垛,正是为了捕捉瞬间阳光下物象色彩之间互相渗透、相会转化的关系。

四、印象派的“写”意

印象派用“写”。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类似中国写意笔墨那样,运用各种笔法油彩的意匠,使绘画性的形式美发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基本要求是“书写”有别于“描摹”,

在书写中,对线的轻重把握和疾涩枯润是通过笔的运转所用的体力、臂力和腕力,通过提、压和拖,诉诸于画面各种痕迹。而印象派画家运用小笔触的排列,时而摆、时而刀刮、时而重叠、时而揉擦、时而横涂纵抹、时而积点成面等多种手法,有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直接放到画面上去感觉和组合,并进行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的互补对比,使绘画性的形式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西方绘画中还找不到如同中国写意画之“写”那样的内涵的艺术概念,但并不是毫无那样追求的实践。我国画史上的张彦远说过,“夫绘事最忌形貌采章历历俱足,甚谨细而外露巧密。故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这种了与不了的辩证法,在印象派人的实践中体现的颇为出色,也是开现代绘画先河的一种特色。凡此种种形式上的探索与主观表现的意趣互相结合,互为表里,两方面都是现代绘画的新契机。我以为,中国画家由于民族写意传统之深厚,有这种欣赏的素养,所以更易于抓到印象派的奥妙。

五、印象派重“意”

重意,让情思意绪自然流露。其实所谓“印象”不如说是意趣,画的意趣到了就止。表面上看来,印象派只顾描写,甚至有的论者评之为“客观主义”。但如果因此就认为印象派没有主观精神的表达,那就失实了。绘画之达意原有不同路数。这在印象派绘画中的特点在于,着重自家意趣;通过写景写生自然流露;竭力捕捉整体气韵的感染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印象派人意兴所及,则哪怕是一草一木也自成情趣的。笼统的给他们扣上什么“形式主义”的帽子,真是粗暴而冤枉了。

六、印象派的主观精神表现

在印象派绘画出现之前,法国巴黎乃至整个欧洲画坛,都是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所谓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占据统治地位。印象派从精神上是对立于古典传统绘画的,强调创新。创新在什么地方呢风景、人物、裸体这些题材早已被前人画过几百年了,这些题材是不会触怒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他们不屑于像宗教和文学那样主题性地再现现实,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注重

画家对于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擅长于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将绘画从客观的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的精神表现,以迎合新兴市民阶层审美的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因此,他们的创新主要在于画法以及对于题材的态度,其实,印象派画家并不是反对以自然为师,他们离开画室,采用小尺寸的画框和便于携带的油画布及其他材料,就是到大自然中去研究转瞬即逝的色彩变化规律,去寻找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去发现和创造自己的思想。

凡·高认为:“为了绘画,如果必须的话,我愿意永远忍受贫困。归根到底,人生在世不是为了个人自己的安逸,走出画室到现场作画,直接根据生活创作绘画,意味着日复一日地生活在那些农舍里,像农民那样在田地里劳动,夏天要忍受太阳的酷热,冬天要不畏霜雪,而且要呆在户外而不是室内,不仅仅是出去散散步而是像农民那样天天如此”。看来,印象派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很多相近之处,特别是关于“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自由抒发”,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面对大自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注重表现个人新鲜感受和最有生命力的直观感觉。

正如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社会从中世纪摆脱出来一样,“印象派”的出现,则标志着艺术家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从客观再现到主观的精神表现等。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印象主义》,第1页,湖北美术出版社

[2]《印象派与东亚美术》,第2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

[3]《达·芬奇论绘画》,第12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4]《古今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思想》第一集, 第245页

[5]《美术》2005年第6期,第10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