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的应用

2023-09-30 来源:步旅网
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的应用

摘要:思维导图又被称“逻辑结构图”,本文试图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阅读教学中,针对初中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类型,进行合理、有效地应用思维导图,目的在于为初中阅读教学质量提升提供路线和工具,有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扎实落地。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教学方法不多,较缺乏系统性。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有利于促进思维训练。 一、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类型

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类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联想与想象等。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将材料分解为不同的成分,其训练要点是区分,综合则是将不同的部分构造为整体,其训练要点是组织材料并确认其归属。分析是综合的基础,也离不开综合,二者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针对结构复杂、思路不明显的文章,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与综合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比如明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内部之间的关系等。

2.比较与分类。同类事物通过比较辨其异同,进行分类。在阅读教学中这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如在《中国石拱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将石拱桥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代石拱桥,包括赵州桥和卢沟桥;另一类是现代石拱桥。其中古代石拱桥部分通过比较再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经过比较和分类,这一课内容就清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较和分析的思维训练方法经常运用于说明文教学中。

3.抽象与概括。抽象和概括指从材料中提炼一般性主题,建构一个概括性陈述。这是是思维训练重要类型之一,也是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抽象和概括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具象把握能力。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常常会出现较为复杂、抽象的文本,需要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联想与想象。由某一个人或某一物体而想起与之相关的人或者物,这是联想,想象则是人在头脑中加工已储存的形象并产生新的形象过程。联想和想象是对材料的加工,也广泛出现在阅读教学中。比如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需要运用联想和想象。《紫藤萝瀑布》一文,把花穗比坐船,又把花蕊比作仙露琼浆,最后再想象到紫藤萝变为瀑布一般,用细腻优美的文笔描绘了紫藤萝盛开的场景,这需要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产生设身处地的理解。

二、初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阅读教学,有很多典范案例。 1.思维导图运用于分析与综合训练。

钱梦龙先生执教《故乡》一课,其板书即是一幅思维导图 教学实录片断:

师:上节课上,同学们在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各提了20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第一步走得很好,你们可以再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吗?(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 生:分为......

师:我把它们分为七类。(板书:一、一般疑问;二、回乡途中的“我”;三、闻土;四、杨二嫂;五、宏儿和水生;六、离乡途中的“我”;七、写景)

同学们通过分析提出了许多问题,钱老师要求大家在这个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图式化。通过分析与综合过程,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也明白了从哪些角度去阅读文章,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思维导图运用于比较与分类训练。张峻菡老师执教《苏州园林》,运用比较与分类的方法分析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并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出来。

2. 师:为了达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从哪些方面下了工夫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大声朗读。

提问:纵观全文,以四个“讲究”统率了哪几个自然段?

以上的“四个讲究”可以说是从整体上呈现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除此之外,苏州园林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出“图画美”?

在直观、清晰的思维导图引领下,学生进一步挖掘课文内在的美。

3.思维导图运用于抽象与概括训练。程红兵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采取抽象与概括的训练方法分析于勒“有钱”和“没钱”两个不同情节,并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出来。 生:“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怕喊着:“喂!菲利普!” 师:他们真的看到了吗?

生:没看到,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幻觉,人到了急切的程度才会出现幻觉。 师:说得好,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再看其他几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最后几句语是在见到于勒时说的,当他们发现于勒是一个穷水手时,菲利普夫妇就大骂于勒是贼,是流氓。 师:是当面骂的吗?

生:不是,是背着于勒骂的。 师:后来这一家人又怎样了?

生:为了避开于勒,他们改乘另外一条船。 师:我们把情节理一下,请看板书:

《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情节不长但十分曲折,在于勒未归前还涉及到想象画面,程老师运用把思维导图融入进其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训练中,内容上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同时学生的思路也被集合成两部分,有利于理清曲折的情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思维导图运用于联想与想象训练。张峰老师在执教《春酒》一课,在总结全文环节,请学生联想自己家乡关于风俗和人情的往事习俗,利用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理解“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等关键词,达到很好的效果。

思维导图又被称“逻辑结构图”,它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实现思维的可视化,为阅读教学提供路线和工具,具有促进思维发展的强大功能,值得语文教师实践中认真研究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英)托尼·巴赞(T.Buzan).思维导图[M].作家出版社,1998. [2]高建华.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16. [3]田本娜.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J].教育科学研究,2007. [4]钱梦龙.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姜忞.语文课教学设计经典案例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李尊(1995.08-),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