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牧草及饲料作物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饲草、饲料资源。
狭义的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和野生的一年生和多年生草类,广义的牧草除包括各种栽培和野生的草类外,还包括可供家畜采食的半灌木和灌木。因此,牧草包括的范围广,种类多,其中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最多,也最重要,此外,尚有藜科、菊科及其它科的各种植物。
饲料作物一般指的是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家畜饲用的各种作物,如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南瓜、燕麦、豌豆、饲用瓜类、饲料甜菜、胡萝卜等。
第一节 牧草及饲料作物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
牧草及饲料是家畜的食粮,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畜牧业生产实质上是通过家畜把饲料转化为畜产品的过程。因此,牧草及饲料作物发展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畜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受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作用,增加畜牧业生产,持续、大幅度提高动物产品总量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大力发展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产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世界上草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地总面积达60多亿亩,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3%,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0%,其中牧区47亿亩,可利用面积33亿亩。草地辽阔,牧草资源丰富,是发展我国草地畜牧业的物质财富。建国六十年以来,草地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草地建设的速度仍赶不上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还没有摆脱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由于天然草场退化严重,年度间、季节间产草量变化大,致使草地畜牧业生产很
不稳定,一年一度的“夏活、秋肥、冬瘦、春乏(亡)”和“丰年大发展,平年保本,灾年大量死亡”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一、牧草是家畜家禽最主要、最优良、最经济的饲料
家畜的饲料很多(包括农副产品、瓜菜类、水生菜类等),但从整个畜牧业来看,牧草占畜牧业饲料中的最大部分。在以畜牧业为主的草原区,牧草几乎是家畜唯一的饲料;在农区或城郊区,虽然可用秸秆及工副产品作饲料,但栽培或野生的牧草仍是十分重要的饲料。在世界草地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90%以上畜牧业产值是由牧草转化而来,美国的精料用量较高,但其畜牧业的产值中,由牧草转化而来的仍占73%。法国和德国草原面积小,畜牧业产值中,由牧草转化而来的占60%。
牧草所含的营养物质丰富,一般禾本科饲料作物的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0%-15%,无氮浸出物为40%-50%,粗纤维30%左右,富含精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聚果糖、果糖、葡萄糖、蔗糖、胡萝卜素等。其中以早熟禾、画眉草、鹅冠草、白茅、狗牙根、狗尾草等的营养价值较高;野生豆科牧草含粗蛋白质较高,平均含量为15%-20%,且生物学价值高,可弥补谷类饲料中蛋白质的不足,无氮浸出物40%-50%,粗纤维25%左右,钙、磷、胡萝卜素和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E、K等均较丰富。其中以野生苜蓿、野豌豆、苕子等营养价值较高。牧草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消化率都大大高于秸秆而接近精料,青绿多汁,气味芬芳,适口性好,可促进家畜的生长发育。此外,牧草生活力强,一个生长季可刈割多次,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或相对不利的光、热、水、气等条件。多年生牧草一经栽培,可生活几年或数十年,利用时间长,生产成本低。不仅产量高、稳定,而且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耕种管理简便,节省各种开支。牧草养分总产量不低于农作物,高产牧草则大大高于农作物,是最廉价、最经济的饲料。在目前一些全价的配合饲料中优质的豆科牧草干粉是重要的维生素来源,在日粮中一般家禽占2%,猪占5%或10-20%,其
能量水平虽然降低了,但可以改进肉的品质。另外还有一些以草食为主的家禽家畜如鹅、兔、羊、牛等,牧草就成了它们的主要食粮。
牧草被人们誉为“绿色黄金”,是综合经济效益很高的作物。在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化肥施用量已超过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粮食生产开始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困惑局面下,种草养畜,发展饲料作物,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据美国威廉统计,以生产籽实为主,其经济收获量不过15%;以收获植物营养体为主,其利用率可达75%以上。尽管各种牧草和饲料作物的营养成份不同,动物的消化能力有差异,但大体上可以按每10kg青绿饲料相当于1kg谷物来计算和代替。据此,种植合适的饲料作物与种植谷物相比,土地的预期产出率有可能提高1倍左右,甚至更高。国内大量研究证明,人工草地产量是天然草地产量的5~10倍,草地畜牧业单位面积产值比种植粮食作物高1~8倍。
二、牧草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牧草,特别是多年生的豆科及禾本科牧草,发达的根系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据测定,种植五年紫花苜蓿的土地,其每亩根量达1300余公斤,每亩豆科牧草固氮量为:草木樨9.3kg,紫花苜蓿14.3kg,毛苕子6.0kg。羽扇豆还可以促进难溶性磷的利用。此外,牧草及饲料作物中的不少种类还是我国重要的绿肥作物,研究及大量生产实践证明,施用绿肥可增产15~20%。所以,许多国家搞草地农业,实行了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和草田轮作,提高了土壤肥力,因而获得了很高的农业生态经济效益。今后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作物面积的扩大,利用鲜草养畜,畜粪、根茬肥田,将会有较大发展,成为培养土壤肥力的主要利用方式。
三、牧草可以减少雨水冲刷及地表径流
牧草和饲料作物是相对廉价、耐久的地面覆盖物,以其高度的地面覆盖和固定沙尘的性能,保护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土壤资源,不受或少受水和风的侵蚀。牧草和饲料作物特别是豆科牧草,一般根系发达,能牢固固定土壤,其地上部分又簇生成丛,夏季枝叶茂密,可成为一种有效拦截地表径流和泥沙的“生物坝”,阻挡雨水对土壤的物理冲刷。生长两年的牧草地,拦蓄地表径流的能力为43%。据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测定,20度的坡地种苜蓿时,其径流量比耕地少88.4%,冲刷量少97.4%。降水量多的地方,牧草的保土能力为作物的300-800倍,保水能力为1000倍。
目前,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土壤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产物,在植被的覆盖下,每形成10 mm的表土,须历时100~400年。但它在不良的耕作制度下,10年就可能被水土流失掉,甚至可能在一场大风中或大雨下,被刮走或被冲刷掉。我国的黄土高原和长江流域的中上游等地属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2000年底水利部进行第二次遥感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km2。初步统计,由于生态及植被的破坏,不仅土地遭到大量的流失,使得耕作层越来越薄,养分越来越贫瘠。长江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85万km2,占全国18%的国土面积,养活占全国1/3的人口,提供1/3森林资源和占40%的工业总产值,相当于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1/7的面积,而承载着这三大河流域人口总和的需求。但由于长江两侧多为坡度很大的坡地,农民开垦山坡种植农作物,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63.74万km2,其中水蚀和风蚀的面积为53.08万km2,占流域总面积30%,土壤侵蚀总量22亿t,无论是土壤流失的面积还是侵蚀的总量均居我国七大河流之首。
现在涌入长江中的泥沙,每年给崇明岛增加2万多亩的滩涂,但更多的泥沙淤积在水流平缓的中段,使得河床逐年抬高。黄河河床每年抬高4-12cm,而长江近20年来升高0.45m。另外由于水土流失,使长江中下游湖泊减少,仅洞庭湖、鄱阳湖和江汉平原的湖泊
群50年以来丧失容量350亿m3,其中洞庭湖每年沉积泥沙1.45亿t,湖底每年升高3cm多。1998年特大洪涝,其流量并不特别突出,只是由于湖泊蓄水量锐减,河床抬高,结果全线告急,导致湖北的簰洲湾、江西的九江溃堤的惨局。另据有关报导,长江上游由于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岩石裸露面积每年以5%-7%的速度在扩展,照此下去300年后长江上游将变成不可恢复的荒漠裸岩,“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不复存在了。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和进行封山育林育草,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此种现象可以得到缓解。
四、防风固沙,减少土壤风蚀,减少沙尘暴
牧草是极好的防风固沙,减少土壤风蚀的植物。据美国在干旱的北方大平原试验,采用与风向垂直方向种植多年生的牧草作为屏障(也叫草障),间距为9m和18m 的高冰草草障,每一草障种2-3行高冰草,平均草高1.2m,有效地降低了风速。与无草障的旷野风速相比,分别使风速降低17%-70%和19%-84%,从而减少了土壤的风蚀。在风蚀及沙化严重的地区,尤其是我国西北地区植树造林,栽培牧草,建立人工草地是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的有效途径。据统计,在草原地区及牧区,风沙远远少于开垦区,沙尘暴也相对少得多。但由于近些年来,草原地区超负荷的利用,加之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致使2000年~2004年沙尘暴次数频繁,其中光是2002年5月份就多次沙尘暴吹到北京。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草原的利用与保护问题,具体是单位面积内承载的放牧量增加和畜禽种类比例失调。据调查我国草地2001年家畜负载量每m2是前些年的3-4倍,有的超过5倍以上;且饲养的种类比例失调,山羊偏多;过多的山羊把草地的草根几乎啃光,使草地再生能力跟不上,变成了沙漠。这样使草地防风固沙的能力大大削弱。所以在我国内蒙新疆等大西北一些地方大量地种树种草,发展人工草地,既是发展畜牧业的需要,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五、净化空气,绿化与美化环境
栽培牧草和植树种花一样,在城市绿化美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些年来,城市草坪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绿色的草坪植被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它不仅是改造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更主要的还表现在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吸滞灰尘、消灭噪声、调节小气候、净化和保持水源等方面。如能将城镇绿化与畜牧业结合起来,将草坪修剪下来的草饲喂家畜,变废为宝,成为将来牧草开发的一个方向,则两全其美。
六、牧草是农牧结合的纽带
大家都知道,从世界和我国情况来看,畜产品主要来自农区。由于土层厚、降水量多、劳动力充足、交通方便等有利因素,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潜力是大的。它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秸秆、糠麸等副产品供做饲草、饲料。但是光靠蛋白质含量仅2.6%的小麦秸、2.5%~4.0%的稻草和3.3%的谷草等营养价值较低的副产品作饲草,已远远满足不了人民对畜产品质和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加速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同时,应该通过建立专用饲料地,种植高产饲料作物,把低产田退耕种草还牧,实行粮草轮作,以及间、混、套种和复种等多种形式,引草入田,促进农牧结合。这样,既提高土壤肥力,使粮食、经济作物等得以持续增产,又加速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我国三北地区:小麦套种、复种草木樨、苜蓿、野豌豆和毛苕子等,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种植方式。现在,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我国农区和城市郊区的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均要求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种植好牧草及饲料作物。
七、牧草与饲料作物对发展工副业,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
许多饲料作物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如紫云英、草木樨、紫花苜蓿、苕子、三叶草等,流蜜期长,蜜质优良,是我国重要的蜜源植物。扩大这些作物的种植面积,能促进养蜂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经验表明,1334~2001m2的草木樨可饲养一箱蜂,产蜜15~30kg,
高的可达45~50kg。紫穗槐等枝条生长快,质量好,是农村编织业的好原料,一般亩产干枝条1000~1500kg,适宜于编织多种用具。柽麻、草木樨等的茎秆可以剥麻、造纸,田菁秸秆富含纤维,每亩可剥粗麻50kg左右,种子可提取胚乳胶,每100kg种子可提取胚乳胶10~30kg,可用于石油工业上的压裂剂,也可用于食品加工上制造酱油。
总而言之,栽培牧草及饲料作物对于农、牧业的生产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必由之路,它还将引起农作制度的重大改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