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然河菑衍溢 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 ③佗小渠披山通道者 ④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 ⑤余从负薪塞宣房 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
【解析】 ①“菑”同“灾”;②“道”同“导”;③“佗”同“他”;⑥“厮”同“斯”,分开。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九百余里而漕水道.
A. 而道河北行二渠.
水至斜褒之绝.B.
商颜水颓以绝.山东从沔无限.
C. 更砥柱之限.
万余顷而渠下民田.D.
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今溉田.
【解析】 A项,道路/引导;B项,尽/穿过;C项,均为险阻、阻隔;D项,田地/使……成为田地。
【答案】 C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
B.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 .
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 .C.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 .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 .D.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 .入于渤海 .
【解析】 A项,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连词,并列关系,又。B项,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示方位的界限。C 项,既:已经。D项,于:介词,在/介词,至,到达。
【答案】 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B.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 .C.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 ..及孟津、洛汭,至于大邳 ..D.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 ..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 ..
【解析】 A项,并:都是同“傍”,依靠,沿着的意思。B项,罢:同“疲”,是使动用法,使……疲惫/罢了,作罢。C项,至于:表示另提一事/到了……。D项,于是:这时候/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答案】 A
★5.(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
B.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 ..C.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D.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 .
【解析】 A项,陆:在路上,名词作状语。B项,西方:在西方,名词作状语。C 项,东:向东,名词作状语。D项,西:西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答案】 D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9~11段,完成6~9题。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环曲折 .B.诚得水,可令亩十石 诚:真诚 .C.岁因以数不登 登:丰收 .D.岸善崩,乃凿井 善:容易 .【解析】 诚:倘若果真。 【答案】 B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便于砥柱之漕 沉白马玉璧于河 ..B.间百余里,以车转 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C.汉中之谷可致 作之十余岁,渠颇通 ..D.拜汤子卬为汉中守 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 ..
【解析】 A项,介词,比/介词,在;B项,均为介词,用;C项,助词,的/代词,代龙首渠;D项,动词,做,担任/动词,作为。
【答案】 B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可以行船漕 ..
B.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 ..C.其明年,旱,干封少雨 ..D.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 ..
【解析】 A项均为表示“可能”“能够”的助动词。B项,古义:到处;今义:常常。C项,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古义:以……为,把……作为;今义:认为。
【答案】 A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颜山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干封少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于是为此调发士卒一万多人开渠,从徵城引洛水到商颜山下。 (2)天子已经封禅,并巡祭了天下名山大川,第二年,大旱,天由于要晒干泰山封土而少雨。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后,召以为主爵都尉。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憨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改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
B.臣谨以便宜 便宜:指看事情的方便适宜,酌情处理 ..
C.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唐虞:传说中一个朝代的君王,很贤明 ..D.宁令从谀承意 承:奉承 .
【解析】 唐虞:上古的两个朝代。唐,尧所建;虞,舜所建。 【答案】 C
11.对下列句中“为”“而”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外施仁义礼①陛下内多欲而①蚡不为.. 罢朝②公卿皆为黯惧②上变色而..A.两个“而”不同,两个“为”不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为”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为”相同 D.两个“而”相同,两个“为”相同
【解析】 而:①连词,表转折,但;②连词,表修饰。为:①动词,还;②介词,替。
【答案】 A
12.对下列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汲黯认为皇上已经很贤明,何必招儒者来仿效古代君王呢?表明他对这一举措不满。
B.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指田蚡官高骄傲,当相当级别官员来拜见他时,也傲然不还礼。
C.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指汲黯见丞相田蚡而不下跪,总是一揖而已,表现汲黯“性倨,少礼”,不“从谀承意”。
D.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指汲黯当面指责,批驳别人,不宽容别人的错误,陈述其性格特点。
【解析】 此句是说陛下表面上假装施行仁义,故“认为皇上已经很贤明”错误。同时,后句翻译错。应是:怎么能效法唐尧、虞舜的治绩呢!
【答案】 A
13.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共记载了汲黯的三件事,前一件是表现他与百姓的关系,后两件则表现他对权势者的态度。
B.汲黯是个正直侠义、心系百姓的大臣,本文对他多有褒辞,然而对他高傲怪僻、不懂礼节,不能容人,一意孤行的做法也有严肃的批评。
C.文中写丞相蚡,是为了衬托和突出汲黯的性格特点。
D.本文对汲黯的性格特点,是放在矛盾冲突中借助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的。
【解析】 后半句对汲黯的评价及所谓作者对汲黯的批评言过其实。 【答案】 B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汲黯为人性情高傲,不太注重礼节,常当面驳斥别人,不能容忍他人的过失。
(2)对于与自己合得来的人就很好地对待他们,而对于那些和自己合不来的人则连见他们一面也容忍不了,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河内郡失火,蔓延烧了一千多家,皇帝派汲黯前往察看。汲黯回来报告说:“百姓失火,房屋因毗连蔓延焚烧,不值得忧虑。我在经过河南郡时,河南郡的贫民遭受水旱灾害的有一万余家,有的父子相食,我就酌情处置,凭着符节发放河南郡粮仓中的粟米以赈救贫民。我请求缴还符节,愿意接受假传皇上命令之罪。”武帝认为他贤能而释放了他,将他外调为荥阳令。后来,召他为主爵都尉。汲黯为人性情高傲,不太注重礼节,常当面驳斥别人,不能容忍他人的过失。对于与自己合得来的人就很好地对待他们,而对于那些和自己合不来的人则连见他们一面也容忍不了,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然而汲黯喜欢治学,结交游侠,讲求气节,并且操守严正而廉洁,喜欢直言上谏,屡次触犯君主的面子。正值此时,皇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职位在二千石左右的官前来谒见他,都行拜礼,田蚡却不还礼。然而汲黯见田蚡却不曾行过拜礼,经常只是作揖而已。当时,天子正在招纳通经儒士,正当武帝开口说我将如何如何时,汲黯回答说:“陛下内心存有许多欲望而表面上却装出施行仁义的样子,怎么能效法唐尧、虞舜的治绩呢!”武帝沉默不语,很恼怒,面带怒色而罢朝。公卿大夫们都为汲黯担惊受怕。武帝退朝后,对左右的人说:“汲黯真是憨透了!”群臣中有人数落他,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辅佐朝廷的大臣,难道只是要他们
阿谀奉承而使主上陷入不义之地吗?况且我已在公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又怎么能渎职而给朝廷带来损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