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椭圆第二定义及其应用

2020-12-19 来源:步旅网
椭圆第二定义及其应用

在新课标课本(人教A版)《椭圆》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例6 点M(x,y)与定点F(4,0)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x254的距离的比是常数,求点M的轨迹”。我们知道,点M的轨迹是长轴、短轴长分别45为10、6的椭圆,如果对这道例题进行推广,就得到椭圆的第二定义(比值定义).

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0e1)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定点F称为椭圆的焦点,定直线叫做椭圆的准线,常数e是椭圆的离心率.

椭圆第二定义的巧妙运用可以使题目化繁为简,下面举例如下: 一、求距离

x2y21上有一点P,它到椭圆的左准线的距离等于10,求点P到它的右[例1]椭圆的方程为

10064焦点的距离.

解:∵a100,b64,∴c22a2b2100646,∴ec63= a105依椭圆第二定义,设P点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为d,则

d3,∴d6 105∴点P到椭圆右焦点距离为2×10-6=14

评述:椭圆第二定义的巧妙运用可以使题目化繁为简,熟练掌握椭圆第二定义灵活地将它应用到解题当中,是我们在学习中的重要训练对象.

二、求最值

x2y21的右焦点,点M在该椭圆上移动时,求[例2]已知定点A(-2,3),点F为椭圆

1612|MA|+2|FM|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

分析:设M(x,y),则有

MA2FM(x2)2(y3)22(x2)2y2①  ② x2y211612由①可将y用x表示出来,将其代入②,则式子|MA|+2|FM|可转化成一个关于x的一元函数,再求其最小值.

以上解法,思路可行,计算量却很繁琐,不妨换一种思考方法.

解:∵a=4,b=23,c=2

∴e=

1 2设点M到右准线l的距离为d,

右焦点F(2,0),右准线方程l:x=8则

FMde1得2|MF|=d2∴|MA|+2|MF|=|MA|+d

由于点A在椭圆内,过A作AK⊥l,K为垂足,易证|AK|为|MA|+d的最小值,其值为8+2=10

∵M点的纵坐标为3,得横坐标为23

∴|MA|+|2MF|的最小值为10,点M的坐标为(23,3)

评述:(1)以上解法就是椭圆第二定义的巧用,将问题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离去求,就可以使题目变得简单易解了.

(2)一般地,如果遇到一个定点到定直线问题应联想到椭圆第二定义. 三、推导公式

x2y2[例3]设P(x0,y0)是离心率为e的椭圆,方程为221上的一点,P到左焦点F1和右焦点

abF2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

求证:r1aex0,r2aex0

证明:由椭圆第二定义,得

PF1a2x0ce

a2a2),∴|PF1|=aex0∴|PF1|=ex0=e(x0cc又

PF2x0ac2e,

a2a2), ∴|PF2|=aex0,综上所述r1aex0,r2aex0 ∴|PF2|=ex0=e(x0cc注意:|PF1|=aex0,|PF2|=aex0,称为(x0,y0)点椭圆的焦半径,焦半径公式在解题中的作用应引起我们广大师生的注意.

x2y21,过左焦点F作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求弦AB的长. [例4]已知椭圆9解法一:∵a=3,b=1,c=22,∴F(-22,0)

x2y21联立消元,得(x22)与∴直线方程为y=

931设A(x1,y1),B(x2,y2)则依韦达定理,得

x1+x2=-32,x1x2=

4x2+122x+15=0 ①

15 4

∴|AB|=112x1x2(x1x2)24x1x2,∴|AB|=233解法二:由于所求线段AB是椭圆的“焦点弦”,故也可用“焦半径”公式计算:

|AB|=|AF|+|BF|=2a+e(x1+x2)=2

评述:一般地,遇到点到椭圆焦点的距离问题,可采用“焦半径”公式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