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塑造
[摘要]学校教育中应把育人职能放在传授知识、启发智力职能之上,充分发挥教师教化和人格感化作用,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教学中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格塑造 人格感化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人。心理学家已经得出结论:人们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人的智力或客观环境,而是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具有丰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具备自我更新知识能力,为社会服务的;造就能继承本民族传统美德及本阶级道德意识和世界观的人。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第斯多惠在《德国老师教育指南》中也指出“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家赞可夫在《与老师的谈话》中说“所谓一般教育,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从以上引论中可以看出,这些教育理论家们,都把学校教育中的育人职能,放在传授知识,启发智力职能之上。可见,学校教学过程在学生世界观和人格形成中具有的巨大责任和影响力。
一、学生人格的内涵
这里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中专生应具有的人格,应该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格与社会文化格的有机结合。即热爱祖国、勤劳果敢、自信自强、开拓进取、谦恭和蔼、责任心强、无私奉献、尊老爱幼等。这种人格形成过程是一个人终生成长的过程,在中专三年中部分形成这些人格特点,对学生毕业之后能否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尽快成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至关重要。所以,中专教育中的育人环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一加强必须是全方位的,即在学校的整体教学过程和每一门课的教学环节中,都必须具有育人因素。在中专教学中,由于其特点的规定性,语文课所具有的这种影响力,可以断言是除政治类课程之外,最强的一门课程。
由王虹主编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试验教材《语文》课本,编者在第九单元单元说明中指出:“本单元以’塑造人格’为话题选取了五篇体裁不同、风格各异、文采兼美的现代文,旨在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高尚人格。而提高人格正是情感丰富、理想远大、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懂得真爱、承担责任的基础。”由此可见,中专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
二、中专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形成中的影响力的产生
中专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形成中的影响力是如何产生的呢?我认为这种影响力其来源主要有三:一是来自教材内容的评议;二是来自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三是语文老师的教化及人格感化。
1.教学内容
在教材内容方面。根据中专语文的特点,又可分为文章与应用文两大部分。
可以说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使人的思想与人格所产生的变化的影响力是积极的,其质变结果是明显的,也必然是有利于社会的。这类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祖国山川颂》(黄药眠),作者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了对祖国大地优美景致的赞美之情。在这里,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当异族人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那么,通过教师的教化与感化,学生在了解祖国山川的自然美、人民美、文化美、语言美的同时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从而自觉捍卫祖国尊严,促进国家繁荣;《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等唐宋词古文,又使学生对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并对她的博大精深充分肯定,在老师指导下吸取其中精华,完善人格构成;杨绛的回忆性叙事散文《老王》,则通过表现普通北京三轮车夫的美好人性,正直善良的人们之间的友情,启发我们要关注普通人的命运;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透过《石缝间的生命》(林希),会更深刻理解生命就是拼搏,人们只有在逆境中,才会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使生命更加辉煌壮丽这一人生哲理……
与之相比,应用文是一种枯燥、难学的文体,但也是一种内容和用途都很实在的文体。学生首先面临的应用文中的公务性、格式的固定性和语言的实用性带来的枯燥、厌学这个障碍,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便更要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评议、启发和诱导,让学生超越这个障碍。而这个障碍的超越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意志力磨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客观地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的过程。再如,调查报告之类文体的教学,其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组织学生到人才交流中心实地体验当今社会求职困难的新形势,从而建立就业新观念,即“主动地看待社会的需要,配合自己的能力,来创造工作的机会”。又或者通过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体验生活等,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点具有很大作用,但应用文的这种影响力更多的是反映在教法和教学过程中间。在从应用文的要求上来看,公文的严肃规范,总结的两分法看待问题,计划的合乎实际、切实可行,调查报告的切合实际、准确无误等等,无不是在深深影响着学生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人格
特点的形成。有的学生说:学了应用文,好像又成熟了许多。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不顾忌武断之嫌,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十分显著的。这里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们不企望几篇文章的影响力就能够塑出什么完美的人格,只希望在充分认识中专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形成中的影响力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发挥这种影响力,进行良好的量的积累,终究可以促成某些质的飞跃。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教师有义务、有责任、更有条件帮助和指导学生涉猎课外读物。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喜欢在课外阅读小说、文章的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人格的课外读物。或者开展每人向同学推荐你对人生感悟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举行读书讨论会等,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引上教师辅设的轨道,向着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方向健康发展。
3.语文老师的教化及人格感化
由于来自教材内容以及课外读物的影响力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加上学生理解方法的局限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地位的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随机地进行“借题发挥”,在非教学活动中用自己的言行等教育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教师教化和人格感化作用。
教师的教化与感化应该是坚持不懈的、始终如一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老师的作用之重大,正如胡瑗在《松滋儒学记》中所说:“至天上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人材者在教化,职教化在师儒。”教师应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并能自觉地敬职守业,老师兢兢业业、勤奋工作、认真负责,不但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就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这种影响也会是积极的、深远的。俗话说: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这一目标出发,选择既符合学生需要又促进意志品质塑造以及健全人格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过程中,教师更要注意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此教育影响学生。很难设想,一个优柔寡断、萎靡不振的教师,能够使学生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反之,如果老师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坚持原则,敢于斗争,那么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培养不妥协、不屈服,具有坚定的目标和顽强的意志。因此,在整个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特有的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坚定的意向、果断和坚定性,以及沉着、自制、耐心、坚持真理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对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的学生,注意培养他们大胆、果断的意志品质;对冒失、轻率的学生,要加强“自我锻炼”(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鼓励等)。提高其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三)导师制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
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结论
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于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导师制指导内容不够规范。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导师难于做到尽职尽责。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且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指导
指导方式应结合我院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等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分为综合导师制、年级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等不同类型。由于我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的存在,与综合导师制必然产生职能上的重复,难于协调两种制度的职能,加之生师比问题突出,因而不适宜采用。而英才导师制由于其覆盖面过小,闲置和浪费了导师资源,因而也不适宜采用。相对而言,年级导师制由于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学习方法、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克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加之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就不再需要配备导师了,因而比较适宜。同时,为求得导师制的良好效果,应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如利用电话相互联系或网上交流、导师经常下寝室、学生经常登门请教等加强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与了解,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制订并实施具体计划,通过导师论坛、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采取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指导要求上,既要倡导导师找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以增强指导实效。
(二)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
在进行导师筛选的过程中,挑选专业业务好、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担当本科生的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
我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对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本科生导师的数量不能适应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学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稳定导师队伍,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适当招收部分在读研究生来充实导师队伍,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此外,应明确导师职责,这既是加强导师工作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和考评导师工作的客观依据。具体而言,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大概分为以下几项: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计划,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选课过程给予指导。二是定期组织学习讨论,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三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充分地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
一是学院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提供有关信息,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如为保证导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导师集中学习学分制的有关管理规定,使导师了解学分制的管理模式、选课过程的操作;学院和各系可组织导师学习,使其了解本专业培养计划,熟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的安排情况;学院可为导师提供所指导学生的有关信息,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学工部门应向导师发布毕业生就业行情及市场信息,以方便导师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二是完善导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具体考评办法,对导师在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定期进行考核并记入档案,对导师的考核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奖酬金结合起来。学校可设立本科生导师奖励基金,对工作突出的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加强教育管理,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三是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如在学工或教科办设立意见箱,向广大学生做定期导师成果调查,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加强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保障言路畅通等。
[参考文献]
[1]李达轩,曾凡东.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3-06-06.
[2]周萍,樊如放.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