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2021-01-26 来源:步旅网
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作者:马洪花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1年第02期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新媒体的环境下初中生的接触面更加广泛,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化,此时实际的德育氛围和环境也在改变,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固守着之前的德育方式方法,难以保证实际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从新媒体的视角去审视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寻求对应的改善方案。 新媒体与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是指使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依靠移动终端和网络实现数字化信息传递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报纸、期刊、电视广播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其有着如下的特点: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个性化、社群化的特点。以最近几年比较盛行的抖音短视频软件为例,截至2002年8月,数据统计抖音的活跃日用户数量已经达到6亿,在这6亿活跃的用户中一定有不少的初中生,他们有这样的机会,也有这样的可能去使用各种新媒体,在这样的新媒体平台上会有多元化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接触,毫无疑问使得初中生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也就是说初中德育环境的构建中,新媒体使得德育对象的思想变化性得以凸显,此时初中生更加容易受到各种新媒体的影响,如果忽视这样的问题,片面地以之前单一的方式来进行德育工作,就可能难以保证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当然,新媒体可能对于初中德育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对于初中德育产生消极影响。 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不知不觉中新媒体对于原本单一初中德育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初中德育工作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开展着,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其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环节: 初中生离校期间监管工作难以开展 在学校期间,初中生的言行举止都处于教师监督管理范围内,这对于优良道德品格的养成、正确政治意识的塑造而言,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一旦离开了学校,教师的监督和管理、难以发挥作用,学生家长大多数会将关注点放在学生文化成绩上,忽视心理健康,忽视道德素养的培育,加上自身工作的忙碌,就可能忽视了此此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德育教育就容易陷入真空的状态。在期间初中生可能使用各种新媒体工具上网,浏览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他们此时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一些低俗文化、拜金主义或者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所误导,继而使得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处于不良的环境中。

初中德育工作者媒体素养有待提升 在德育环境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部分德育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新媒体对于初中生的影响,也没有将此作为重要的节点,或者说很多初中德育工作者

的媒体素养处于较低的状态,还不能将新媒体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或者平台,这样也会对于实际德育工作的效益发挥造成不良影响。

初中德育工作容易受到新媒体负面影响 在新媒体平台上会出现多元化的数据信息,有些网民会将其作为自己宣泄不满情绪或者彰显个性的重要平台,此时正确的或者不正確的言论都会进入其中,初中生在思想意识不成熟的背景下,很容易去模仿或者追求对应的价值观。尤其是一些负面的消息和新闻。很明显,初中德育工作很容易受到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作为初中德育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这样的影响机制,然后寻找有效的契机去规避这种情况的出现,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德育工作者并没有正确看待这样的案例,也没有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去进行优化调整。

德育工作问题改善方案

注重家校联动德育体系的构建 针对离校期间德育容易受到新媒体因素的影响,此时就需要积极实现家校联动德育体系的构建,确保家庭教育接过德育的接力棒,然后形成更加完善的德育环境和氛围。家校要结合实际学生德育的现状,设定对应的主题,开展家长参与其中的德育活动,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中,实现德育内容、德育方式的优化,由此使得实际德育机制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提升德育工作者的媒体素质 注重德育工作者自身媒体素质的不断提升,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作为德育工作者需要正确地看待新媒体在实际德育工作中的价值,然后积极主动地将其作为开展德育创新的重要途径,尝试将新媒体内容和方式融入实际的德育工作实践;其次,鼓励教师在德育中使用新媒体技术,关注新媒体利用技术素养的培育;最后,积极搭建有效的德育新媒体使用经验交流平台,确保在这样的平台上彼此的交互能够更加频繁,交互的质量能够得以不断提升,反思自身在使用新媒体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不断提升自我,确保可以更好地将新媒体使用到德育工作中去。

注重学生信息辨别能力的提升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的信息识别能力的提升,也是比较重要的。在没有教师监督和家长管理的背景下,将新媒体作为辅助自身学习、形成正确德育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此时就需要初中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 毫无疑问,新媒体对于初中德育工作的影响是双面的,对此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正确看待其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实现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德育方式的优化,继而形成更加理想的初中德育格局。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山初级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