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高二语文试题 第1页 共24页
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二语文试题 第2页 共24页
A.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B.中国古代艺术家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哲理性感受和领悟,与西方艺术家有所不同。 C.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意境和意象的分析,主要阐释了意境的特殊规定性特征。
B.本文采用了中西对比的论证结构,用来阐述中国艺术在意境方面的追求。
C.作者以杜甫、王维的诗作论据是为了论证有意境的跟一般的艺术作品的不同。
D.文章运用比较手法论述了意境的特征,尤其强调了在中西作品中的不同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象的艺术作品跟有意境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高二语文试题 第3页 共24页
B.“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不同的“美的东西”,而“美的东西”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也用在裤脚和鞋面。在衣服上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辫绣是先将8根或12根同色丝线编成“辫子”,然后再回旋缀于底布成花,多用于“男性之衣”的盛装中,绣品风格粗犷凝重。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成花。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
高二语文试题 第4页 共24页
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苗绣一般先在绣布上绘或贴上图案。黔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缀到衣物上相关部
位,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 (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
材料二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乍一看这本“书”,罗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神秘的气息,独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人民日报》2019年2月23日)
材料三 目前,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
高二语文试题 第5页 共24页
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传播途径单一。实际上,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以苗绣为例,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含三种:苗绣中的图案,苗绣的针法和绣法,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靠静态形式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无法仅仅依靠静态形式记录,借助摄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另外,传承主体的口述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更为方便、生动、鲜活。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深入、反复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4.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 B.苗绣这本“书”罗列事物看似随意,但实际上表现的内容经过严格选择,不乏思想深度,苗族人从小就可以从中学习文化。 C.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在表现刺绣对象时,苗绣呈现造型上的呆萌特点。
高二语文试题 第6页 共24页
D.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部位特别,妇女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将其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苗绣中的一些图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
B.借助视频手段记录和还原苗族刺绣的复杂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人们可以反复观看。 C.苗绣的文化形态丰富,它的传播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依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 D.苗绣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被人们发现,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三方面特点。(6分,每条18字以内)
(1)图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法和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承载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高二语文试题 第7页 共24页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
高二语文试题 第8页 共24页
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端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觉使梗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
高二语文试题 第9页 共24页
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⑾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⑿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真切地刻画了吊唁者的心理、情感等。 B.“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与“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含义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通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高二语文试题 第10页 共24页
8.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9.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4小题,19分)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以进士对策高第。曾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署在军麾,时敕子昂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
高二语文试题 第11页 共24页
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丁府君忧其中废。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数舆与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B.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C.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D.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典”“坟籍”为古典典籍通称。
B.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指经考试合格后录取,“对
高二语文试题 第12页 共24页
策高第”指获第一。
C.阙原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可借指宫廷;“献书阙下”是指到宫廷等待皇帝接见献书。
D.契丹原是我国古代民族之一,以游牧生活为主,十世纪初由耶律阿保机统一后建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子昂初不读书,后立志读书。他起初凭着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而行侠仗义;后曾经进入地方学校,树立志向,几年之内,通学各种书籍。
B.陈子昂状貌丑陋,凭言辞受任。他身材短小,貌不惊人,人缘不好;说起王道霸业之类的谋略、君臣关系,言辞激昂,赢得了皇上的重视。
C.陈子昂懂得军事,敢于进谏。在武攸宜麾下,因言辞恳切率直,他分出部下万人率领作前锋的请求没被允许,后武攸宜接见他而闭口不言。
D.陈子昂有志修史,赍志而没。他痛惜国史杂乱,准备编写从汉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为止的史书,提纲粗略地确立了,因父亲去世而中止。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5分)
高二语文试题 第13页 共24页
(2)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共2小题,9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
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
与白鸥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能引人入境,通俗浅近中包涵着丰富的内容;“了却”与“快阁”之“快”呼应。
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晖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描写作铺垫。
C.颔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的高远壮阔,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D.尾联以景结情,因眼前“归船”“白鸥”之景抒情寄慨;全诗体现出江西诗派用字新奇、笔力雄健的特点。
15.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1分)
高二语文试题 第14页 共24页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1分)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名句。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连天向天横, 。 ”
(5)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表达内容与思想哲理上异曲同工。
(7)李白《将进酒》中“ , ”两句感叹岁月流逝,抒写人生易老的感慨。
(8)杜甫《客至》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写出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并抱歉酒菜欠丰盛的情形。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是科学,反映现实世界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科学。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高二语文试题 第15页 共24页
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许多重大变化都与科学_____。哥白尼的地心说、牛顿力学理论、蒸汽机与工业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直到因特网技术、基因工程等,这些科学理论和技术的诞生与_____,都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学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其_____的重要因素;同样,对一个民族、国家的人口素质而言,科学意识、科学水平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科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科学_____。因此,(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休戚相关 应用 战斗力 无所不至 B.息息相关 应用 竞争力 无所不在 C.息息相关 运用 竞争力 无所不至 D.休戚相关 运用 战斗力 无所不在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科学既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又是反映现实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B.科学既是反映现实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又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
高二语文试题 第16页 共24页
C.反映现实世界规律、本质的知识体系是科学,改造自身、造福世界的伟大力量也是科学。
D.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是科学,反映现实世界规律、本质的知识体系也是科学。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科学家攸关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B.从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看,科学的发展攸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C.在现代国民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中,科学知识的普及是不可或缺的。
D.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及国民教育中,科学的发展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8个字。(3分)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的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剧变, ,因而被称为“诗史”。他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21.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古代紫禁城的安全警报系统由哪些部分构
高二语文试题 第17页 共24页
成?(3分)(不超过18个字)
去故宫参观时,会看到许多监控探头,这属于高科技警报系统。从前有没有安全警报系统呢?在古代,进入紫禁城须凭腰牌与合符,上面刻有允许入内人员的身份信息,守卫会当场检查。一旦发现危险,附近白塔山上的信炮手接到放炮令牌,立即朝天开炮,卫士们就会迅速集合。如果有人越过了外围防御系统,还有一种特殊的警报装置——石别拉。这种石别拉,材料比较简单,利用故宫大量使用的栏板的望柱头改造而成。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 第18页 共24页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A(强加因果)
2.C(是“清代王夫之比较过杜甫的诗与王维的诗”) 3.A(“意象”与“意境”颠倒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 B(A.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理解有误。C.“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龙、大象、狮子等”有误。D.“以栏杆形式”分析有误)
5.D(“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分析有误)
6.(1) 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2)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3)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各题意对即可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高二语文试题 第19页 共24页
7.D(“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分析有误。作者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已是成年,这时对鲁迅的崇敬就已经不是孩提时的朦胧,是敬慕与哀戚)
8.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9.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二、古诗文阅读(共39分)(共4小题,19分) 10.C。
11.B(“获得第一”错误,“高第”的意思是考中) 12.C(“因言辞恳切率直,他分出部下万人率领作前锋的请求没被允许”分析有误)
13.(10分)(1)陈子昂身体孱弱经常生病,但是被忠义所激励,曾经想奋力作战来报答国士之遇。
(2)陈子昂平常就羸弱多病,又因哀伤损坏身体,拄着手杖不能起床,外面又被苛政逼迫,于是死去了。
高二语文试题 第20页 共24页
14.D(D项“以景结情”有误,最后一句是直抒胸臆;且“归船”“白鸥”是想象之景)
15.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回家归隐的迫切);投身自然的喜悦心情;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无奈、孤独)
16.(1)欲苟顺私情 (2)晓来谁染霜林醉(3)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势拔五岳掩赤城 (5)竹喧归浣女(6)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8)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每小题2分,每空1分,每空错、漏一字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7.B。18.B。19.C(现代国民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中,科学的发展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20.答案示例: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21.腰牌与合符,白塔信炮,石别拉。 四、写作(60分)
22. 评分说明:参照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评分标准。⑴评分以47分为基准分切入。⑵好作文总分要打在54分以上乃至满分;差作文总分可打在30分以下直至0分。⑶缺题目扣2分。⑷每
高二语文试题 第21页 共24页
一病句扣1分。⑸每个错别字扣1分。⑹字数不足,在结构完整时,每少20字扣1分。⑺要写出自己的见识,言之有理,言之有物。⑻要让语言表达能力强、阅读知识面广的学生得高分。
【参考译文】陈子昂字伯玉,是梓州射洪县人。杰出超过一般人,形貌卓立不群,起初凭着有钱人家的子弟而行侠仗义恣逞意气。到了十七八岁都没有读书。曾经跟着赌博的人进入地方学校,感情激昂地树立志向。于是辞去了门客,专心研究古代典籍。几年之内,儒家经典、史书、百家之学的各种书籍没有不看完的。尤其擅长写文章,极有司马相如和终军(字子云)的风度。开始写诗,幽州人王适看到后吃惊地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文章为世人所师法的人物啊!
二十一岁时才向东进入京城长安,凭借对策考中进士。曾经向皇帝上书,当时皇上(武则天)是以太后的身份摄政,看了他的奏书而赞赏他,召见他询问情况。陈子昂状貌丑陋短小人缘不好,但是说起王道霸业这些远大的谋略,君臣关系,非常激昂。就下诏书说:梓州人陈子昂,山川献上英俊才士,文才可称光芒四射,就授予他麟台正字之职。皇上多次召见他询问国家政事,他的话很多都很恳切率直。
属国契丹凭借营州反叛,建安郡王武攸宜亲自主持军务,朝廷
高二语文试题 第22页 共24页
里的才俊,都参与到武攸宜麾下。当时皇上下诏让陈子昂到武攸宜的幕府担任参谋。军队驻扎在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继阵亡。全军震惊恐慌,陈子昂进谏,请求分出部下一万人让自己率领作为前锋。建安郡王武攸宜当时正在寻求英勇战斗的人,因为陈子昂平素是文士,拒绝他的意见不肯采纳。陈子昂身体孱弱经常生病,但是被忠义所激励,曾经想奋力作战来报答国士之遇。自己认为身为近侍的官职,又参与军中谋划,不可以看到危难却爱惜生命苟且容于世上。过了几天又进谏,语言非常切直尽理。武攸宜又拒绝了他,就改任他作为军曹。陈子昂知道武攸宜与自己意见不合,就闭口不言担任下级官吏,只是兼任掌书记罢了。
等到军事行动结束以后因父亲年老上表请求辞官回家侍奉,天子优待他,让他保留官职领取俸禄回家。于是在射洪县的西山建造了几十间茅屋,靠种树采药作为供养。痛惜国史杂乱,就从汉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为止写作为《后史记》,提纲粗略地确立了,写作还没有终了,因父亲去世而中止了。陈子昂性格极为孝顺,悲伤地呼号痛哭瘦损如柴,上气不接下气。陈子昂老家所属县的县令段简贪婪残暴狠毒,听说陈子昂家里富有,就附会法律条文将要陷害他。陈子昂惊慌害怕让家里人交了二十万缗钱,然而段简心里还不满足,多次用车载着他去受审。陈子昂平常就羸弱多病,又因父亲去世而哀伤损坏了身体,拄着手杖都不能起床,外面又被苛政所逼迫,于
高二语文试题 第23页 共24页
是死去了。时年四十二岁。
高二语文试题 第24页共2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