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内涵研究 解厚霞 (大冶市灵乡镇初级中学,湖北大冶435121)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弄清信息技术教学与计算机 教学的差异,理解教师角色的改变;灵活处理教材,合理设计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应用中提高教学水平。全 面、正确、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涵,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高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 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3—0023—02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 求,能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 2弄清信息技术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的差异 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每一个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在历年的信 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高效地培养学生 信息的获得、存储、处理、发布及传输过程都离不开计算 机,计算机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介质,学生掌握较强的计算 信息素养的首要条件是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有全面、正确、深 机操作技能是信息技术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 刻的认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是单纯的操作培训,它具有较强的综 1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合性,与其它学科联系密切,同时又具备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 术教育、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很广泛,包含了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 要打破只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改变单 技能、信息能力、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方面面。 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教育和法 除了常规的教学外,教者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制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 1.1利用信息技术对其它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 的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 我们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 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 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 3理解解教师角色的改变 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 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 统的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真 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 正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发挥推动作用。 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 1.2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 当前正是 个信息时代.信息中包含大量的科学知识、优 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 秀事迹等,也泛滥着一些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垃圾信 共同发展。这里的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 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初中生来 相加。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 讲,一些负面信息很容易使他们迷失方向。因此,在信息技术课 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 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中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 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昧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 制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并正确运用 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 信息技术十分重要。 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解厚霞(1956一),男,湖北大冶人,中教一级,大冶市灵乡镇初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和农村远程教育。 至墨 罂 兰垦 兰呈 :鍪皇堡 兰_ 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师角色的这一转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最为明显。在信息 教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整个学期、整个学年甚 至是整个学段。要敢于打破教材、《纲要》,根据学生状况制定出 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例如,学习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 体作品,教学内容是:第一节初识PowerPoint;第二节学做诗歌 演示文稿;第三节插人多媒体信息;第四节演示文稿的整体优 化。对教学内容分析后,笔者进行了整体设计,即将各个孤立的 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和摆正自 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用心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 学关系,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率。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 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的过程。 知识点通过“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一主题组织起来。 4灵活处理教材。科学设计内容 4.1吃透教材 第一课时,重在“有”。学生看到的教师作品是一个已经做 好的精美的赞美家乡的演示文稿。对学生的要求是制出相对简 单的演示文稿,使他们通过网络学习软件、教师点拨、学生讨论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处理 等方式进行模仿、学习创作出图文并茂的作品;第二课时,重在 教材,能否处理好教材的首要条件是对整本教学用书有完整的 认识。在教者的头脑中要形成清晰的流程。如何才能吃透教材 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条件是教师要从整体人手,加强前后知 识点之间的沟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教材。内容为什么 这样设计?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导出?还要想 一想: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它对后续学习 起到什么作用等等。特别是正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版教材的教 师.更应该在新旧对比中准确地理解教材:新教材中的呈现方 式与原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改?改了有什么好处?经过这样 一番思考之后.教师一定能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就某一节课 来说,要在备课时吃透教材应做到以下几点: (1)知识点深度、广度适当。知识点涉及知识太深会脱离学 生的实际,太浅又浪费时间;面太广显示不出本课特点(况且时 间有限),面太窄则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正 确取舍,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内 容作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只有深入地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钻研 教材.才能把内容选好。 (2)横向、纵向联系。知识点之间有其内在的、紧密的联系, 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或本门课前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无处 不在。只有非常清楚这些联系,才能明确每堂课所传授的知识 所处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进而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教学 过程中才能前后呼应、条理清楚。 (3)重点、难点突出。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是判断 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对于重点内容要舍得下功夫、花时间,并在 提问、板书、讲述、练习(动手操作)、总结、反馈等阶段,均放在 突出的地位,让学生精力集中,目的明确.印象深刻。对于难点 或复杂的问题,可采用铺路搭桥、化整为零的方法,结合图表、 模型等直观教具及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深奥的问 题可通俗举例、类比推理;隐蔽的问题可用顺藤摸瓜、层层剥的 方法;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都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 此外,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最好利用角色转换.站 在学生的方位设身处地地思考怎么设计课堂提问,让哪些学生 进行练习,以及如何练习才能使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新知。只有吃 透了教材,才可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 矢。教师做到了以上几点,才真正做到了“吃透教材”。 .4.2打破章节 在教学中要充分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 教材,了解学生,针对自己学生的状况、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所 124 2011年第4期【下半月)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全” 让学生观察和更正第一课时的内容,把上节课没完成的 配音等加进来;第三课时,重在“精”。多示范,让学生学会细化、 美化自己的作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下一节课都是对以前 学习的简单重复、回顾和延伸,使知识得到巩固、内化。在这3 节课结束后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演示文稿的认识。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而且学到了如 何获取图形、图像、声音、影视等多媒体信息,如何分析、处理这 些信息等。 5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应用中提高教学水平 5.1从生活出发。变难为易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的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 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抽象的信息影响了初中生的学习 兴趣,他们感到信息技术这门课深不可测,产生畏学、厌学心 理。如果我们从生活实际人手,在教学中注重从实际到理论、从 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那么教学内容会更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教文件、文件夹的概念时,一般教 师按照先讲解文件的概念,再讲文件夹的概念,最后学生练习 体会其含义。实际上完全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打比方,比如学校 的每个学生都是文件,而学校、教学楼、教室就是一个个文件 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搞清文件与文件夹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当然,生活中的比喻不一定具有科学性,因此对有出入的地方, 教师要加以说明。 5.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合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硬件资源以及远 程教育资源,将学习信息、目标、内容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作品等 放在网上。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 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作品将会对学生起引导、激励作 用:学生可以把它作为学习和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ooo]3s号 文件)I2o0lo. [2]李芒.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EB/OLI. 网络科技时代网站. (责任编辑:徐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