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年浙江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0-08-10 来源:步旅网
2018年浙江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 发 斯 沐

①我一直以为50多岁的母亲,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②这个暑假,侄儿满月办酒,虽然在遥远的北京,但我这个当姑姑的没有考虑就买了去北京的机票。一来去看看可爱的小侄儿,二来因为母亲也在北京。

③因为飞机延误,到达首都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原本说好就弟弟一人开车来接我。没想到母亲也来了,我感到很意外。母亲一向晕车,她这一生最受折磨的就是头晕头痛。在儿时记忆里,我最早认识的药就是去痛片,用白色小瓶子装着,药片也是白色的,那是每次母亲头痛必吃的药。这么晚了,还坐上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接我,母亲的头一定又痛了。

④母亲见了我,就大步走来牵着我的手。用那双粗糙的手紧紧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都握疼了,就好像我随时会逃走一样。我心疼地说:“妈,这么晚了,你干吗还来接我啊。我这么大一人,弟弟来接就可以了。再说,等下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你不是会晕车吗?你的头肯定又痛了。”母亲笑着回答:“我也想来看看机场,首都机场可真大!头不痛,不痛。”我知道母亲说来看机场,说头不痛,只是敷衍我,我便不吭声了。

⑤从机场出来到停车场,要搭自动扶梯。我跟在母亲后面,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我才发现,母亲一头原本乌黑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白了一大半,是那么刺眼,一根根直刺我的心。“妈,你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年初回来时,怎么没看见你有白发。”我吃惊地问道。母亲倒是很自然,像是问了一个跟她无关的话题,轻描淡写地答道:“是啊,头发白了很多。夏天,要经常剪头发,我就没去染发了。”

⑥染发!我这才恍然大悟。是啊,近三年,我看到母亲都只是过年的时候,她都是特意染了头发回来。我一直以为,她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我一直以为,我的母亲,还是没老的,我还是可以在她面前耍点小脾气的。

⑦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的现实。让我清楚.....地看到,只是三年的时间没有待在母亲身边,她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是一根根慢慢变白,还是一下子就白了那么多呢?作为她的女儿,一点都不知道。一股强烈的自责感涌上我的心头。

⑧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了;有多久,没有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有多久,没有用手摸一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没有……

⑨当我什么都还没为母亲做的时候,母亲就已经老了。这种心酸的感觉,让我很不安。

⑩在坐上车回去的途中,我让母亲坐在前排,帮母亲把窗户打开,这样就不容易晕车。我坐在车的后排,车内没有灯光,一片灰暗。但母亲的白发就像是已经深深地长进我的脑海,不停翻转。我想起年幼时,母亲是极其爱护她那一头秀发的。那时家里穷,很多人都舍不得买洗发露洗头,只是用洗衣服的肥皂洗洗。母亲却是例外,她每次用洗发露洗完头后,头发上总能留下淡淡的清香,那种味道很好闻。我就吵着让母亲也给我洗,母亲边给我洗头边说:“女孩子,要爱护自己的一头头发。” ⑪后来,我读师范,学费成了家里的一笔负担。母亲就更拼命地干活。

炎热的夏天,母亲在采完茶后,因为要赶到2公里外的乡里把茶叶卖了,就来不及再回去洗漱。母亲就带了一把梳子放在茶篮里,去卖茶前,都要把头发梳整齐。每次还都问我,头发还乱吗?母亲所做的这些小小的细节,都被我牢牢地记在心里。当时我心里暗暗地想,毕业了,能赚钱了,就不让母亲这么辛苦了,给母亲买好吃的,买漂亮的衣裳,买母亲喜欢的。

⑫如今,我毕业了,也工作了。我为母亲做了什么?我什么都还没做,母亲的一头秀发已白。

⑬母亲的白发,成了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选自《福建日报》2017年12月05日)

1.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发”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整篇文章的线索,更是作者的抒情点所在。

B.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补叙的方法进行叙述,补叙了小时候母亲为了我而慢慢放弃了对头发的爱护的事,使得故事完整,避免了平铺直叙。 C.文章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我为母亲所做的事与母亲为我所做的事进行对比,更好地刻画了母亲的勤劳、朴实等形象及对我深深的爱,揭示文章的主题。

D.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既有详略得当的叙述过程、描写场景, 又抒发了真挚的感情。

2.阅读这篇文章,请简要概括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的现实。(结合加点..

词品析这个句子) (2)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了;有多久,没有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有多久,没有用手摸一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没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资料,谈谈你的感悟。

【材料链接】如今,我已一无所有,妈这一走,这个世界和我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女儿已经独立,她不再需要我的庇护。在待人处事方面,我有时还得仰仗她的点拨,而且还很有出息。只有年迈的,不能自立的妈才是最需要我的,需要我为之劳累、为之争气、为之出息……如今这个最需要我的人已经远去。

真是万念俱灰,情缘已了。

现在我已知道,死是这样的近……直到现在,我还不习惯一转身已经寻不见妈的身影,一回家已经不能先叫一声“妈”,一进家门已经没有妈颤巍巍地扶着门框在等我的生活。

──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1.B【解析】B项中“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补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理解表述有误,文章整体是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进行叙述,小时候母亲为了我而慢慢放弃了对头发的爱护的事属于插叙。故选B项。 2.示例:坐车晕车头痛还半夜跟了儿子车去机场接“我”;年轻时特别爱护自己的头发;为了给“我”挣学费采茶卖来不及梳洗,也随身带梳子梳整齐头发。

3.示例:⑴“残酷”“赤裸裸”等词语的使用,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岁月的无情,含蓄地表达了“我”还为母亲没能做点什么,母亲却已经衰老的

痛惜和自责。

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地写出了“我”蓦地发现母亲有了很多白发,而自己没能有多少回报的内疚、自责。

【解析】解答这样的题,词语要放在全句中理解表达作用,句子首先看被赏析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将这句话放到全文中理解,联系上下文来分析其作用。词语:“残酷”“赤裸裸”等词语的使用,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岁月无情,含蓄表达了“我”还没能做点什么,母亲却已经衰老的痛惜和自责。句子:很明显可看出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表达效果根据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结合句子内容来分析: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地写出了“我”蓦地发现母亲有了很多白发,而自己没能有多少回报的内疚、自责。

4. 示例:尽孝要趁早,有些爱来不及等待,别等到父母老了,无以言孝之时,才后悔自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隧 道

康斯坦丁·梅利罕

①在火车驶出隧道的一刹那,这位乘客看到了出口外的一座巡道工的小房,而在它小小的窗口后面,站着一位老人。

②这列火车不偏不倚地停在了隧道里。糟糕的是,它的第一节车厢已开出了隧道,而最后一节却还没有进去。出乎意料的停车让许多乘客心中颇为不爽,只有最后一节车厢中的一位乘客不以为然,他心里反而有点暗暗庆幸。因为离这条隧道不远,正好住着他的父亲。每次出差旅行,他都要通过这条隧道,可是和父亲却已是多年没有见面了。

③这里从来没有为火车设置停靠站。他想,借这次意外的机会,说不定能和父亲见上一面。这位乘客从车窗探出身子,叫住一位正沿着铁路闲逛的列车员:“喂,您好,请问出什么事了?”

④“哎,隧道出口的铁轨坏啦。”

⑤“啊,那我们需要在这里等多长时间?”

⑥“起码得四个钟头吧。”列车员说完,返身朝隧道的另一头走去。 ⑦这位乘客心中立刻有了底,他张望了一下周围,发现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对面,正好有一個电话亭。这位乘客便下了火车,给父亲打电话。可电话那头的人告诉他,他的父亲正在工地值班,于是,他又往工地打过去。

⑧“是儿子吗?”不知为什么,父亲立刻听出了他的声音。

⑨“是我,老爸!我有整整四个小时会在这里。”

⑩“啊,太可惜啦!”父亲失望地说,“我干完这点活正好要四个小时。”

⑪“你不能请假提前走一会儿吗?”

⑫“不行,”父亲回答。“这是个急活儿。让我想办法……” ⑬乘客挂上电话,点上一根烟,开始焦急地等待。

⑭这时,那个列车员正好从隧道里返回来。“过两个钟头我们就能走啦。”他向乘客宣布。

⑮“什么?过两个钟头?”乘客惊叫一声,“您刚才不是说,要四个小时吗?”

⑯“那个修理工刚才以为修好坏铁轨起码要四个钟头,可现在他又说,两个钟头就能搞定。”列车员解释道。

⑰乘客忙奔向电话机,匆匆地按下号码:“爸!你知道吗,我不能等四个小时,只能等两个小时!”

⑱“真糟糕!”父亲有些气恼,但马上又说:“哦,没关系,我再加把劲儿,说不定一个钟头就能把活干完。”

⑲乘客挂上了话筒。这时,那个列车员吹着口哨从隧道里走了出来:“我们今天真走运,碰上这么一个好修理工!一个钟头,他说,一个钟头就能搞定。”

⑳这位乘客忙又奔向电话。“爸!对不起!不是两个小时,而是一个小时!”

21“怎么这么倒霉!”父亲很生气,“好吧,那我用半个钟头,我不○

会再往后拖了。”

22乘客挂上了话筒,把烟头扔到地上,使劲地用脚踩灭。这时,那个○

列车员又正好从隧道里返回来:“哈哈,简直是笑话!那些活儿,修理工说半个钟头就能搞定了。”

23“他这不是在耍弄我们玩吗?” ○

24乘客叫喊着又奔向了电话:“爸,十分钟内你能把活干完吗?” ○

25“没问题,能干完,孩子!我就是累散了架,也要尽快把活干完。”○ 26乘客挂上电话,抬起手腕看着手表。这时,那个列车员手中摆弄着○

一根小树枝儿,嘴里哼着小调,从隧道里钻了出来:“嘿,这个修理工真会瞎扯,嘴里喊着‘这么多活儿,这么多活儿,可现在他又说,十分钟就能干完。”

27“真是混蛋!”乘客心中暗骂,又抓起话筒:“爸,听见了吗?我○

们已经来不及了。开始,那个混蛋答应要停四个小时,可如今他又说,只能停十分钟。”

28“不错,他确实是个混蛋,”父亲说,“但不要失望,孩子,我马○

上就完事儿!”

29突然,隧道里传出那个列车员洪亮的喊叫声:○“请大家赶快上车!” 30“再见了,爸!”乘客向话筒最后叫了一声,“他们没能让我和你○

见上一面!”

31“等一等,孩子!”父亲气喘吁吁、声音嘶哑地喊着,“我已经没○

事儿啦!你别挂电话!”

32然而,这位乘客已经跳进了车厢,列车徐徐开动。 ○

33在火车驶出隧道的一刹那,这位乘客看到了出口外的一座巡道工的○

小房,而在它小小的窗口后面,站着一位老人。他一边用帽子擦拭着满脸的汗水,一边高兴地冲着话筒大声喊着:“我终于脱身了,孩子!我完事儿啦!”然而,车轮与铁轨撞击的轰鸣淹没了他的声音……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7年10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父亲之所以三番五次的修改完成任务的时间,为了能和儿子见上一面。 B.文中父亲和儿子都在骂着“混蛋”,是他们并不知道父亲修理的就是耽搁儿子路程的坏铁轨。

C.“父亲”最后用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完成了本来需要四个小时的铁轨修 理任务,说明没有急事,父亲会消极怠工。

D.虽然父亲极力赶时间完成工作,但最终父子二人也没有见到面。 2.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面表格。 次 数 时 间 “我”停留 一 二 三 一小时 四 半小时 五 十分钟 四小时 两小时 “父亲”工作 两小时 结 论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出乎意料的停车让许多乘客心中颇为不爽,只有最后一节车厢中的一位乘客不以为然,他心里反而有点暗暗庆幸。(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是....什么?)

(2)乘客挂上了话筒,把烟头扔到地上,使劲地用脚踩灭。(赏析句子)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体会材料和课文所体现的主题思想。

【链接材料】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的《背影》)

1.C【解析】“父亲”没有消极怠工,只是心急见儿子所以一再想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率,是父爱的含蓄表现。

2.一个小时;半小时;十分钟;马上;父亲的工作就是修理“我”所乘的火车经过的铁轨。

【解析】本文主要是围绕着“我”停留在车站的时间和父亲完成工作的时间展开,通过戏剧性的对话,事情逐渐清晰,原来父亲正是解除“我”所乘坐的火车所经铁轨故障的修理工,父亲想与儿子见面,所以一再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事与愿违,修理的越快,儿子离开的就越早。根据文章内容填写时间即可。

3.(1)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不以为然:不把它放在心上。(2)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挂”“仍”“踩”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乘客打完电话时的情态,表达了他因为父亲的时间和自己的不同步而感到无奈和伤感。

【解析】回答这类试题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里有没有引申义或者比喻义。对于这两个词语来说,都是用的本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回答

即可。“出乎意料”是没有想到,超出自己的估量;“不以为然”就是没拿它当回事。(2)划线句子很明显是一组动作描写,写出了乘客再次得知自己停留的时间缩短不能跟父亲相见时的沮丧和无奈的心情。

4.两篇文章都是为了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解析】两篇文章中父亲都一样,一个为了能见到儿子一面拼命完成工作,一个是为了儿子不顾自己身体的笨拙翻过月台买橘子,两人都是一心为了儿子着想,表现了主题都是父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有名字的树 王伟锋

①院子里有三棵树。奶奶说:“这三棵树都有名字呢。”

②“树还有名字?”我感到很奇怪,就仰起头问奶奶。奶奶说:“树和人一样,要是没名字,咋认?”然后拉了我的小手,指着一棵树说,“狗蛋儿,你记住,这是棵榆树。”又指着第二棵树说,“这是棵枣树。”“还有一棵呢?”

③奶奶却不说话了,她只是定定地看着那棵树。好半天,奶奶才艰难地说:“这棵,这棵……”一字一顿,像是在挤牙膏。她蹲下身子,抱住我,许久不说话。我害怕了,就问:“奶奶,你牙疼?”我用手去摸奶奶的脸,呀,一脸的泪水!槐花般的泪珠绽放在奶奶脸上。奶奶哭了,这让..我很吃惊。没想到,奶奶一大把年纪了,居然像小孩子一样,说哭就哭,还流了那么多的眼泪。这也让我心里感到很不安。爹和娘出去的时候,一再嘱咐我,要好好照顾奶奶,千万不能惹她生气。

④每次惹奶奶生气,她都会打我的屁股,有时候用手,有时候拿扫帚疙瘩。奶奶打得很轻,像挠痒痒。她的手总抬得高高的,落下来时,却像蜻蜓点水,一晃而过。

⑤但有一次,奶奶是真生气了。我偷偷爬到那棵榆树上,想捋榆钱吃,不小心,把一根小树枝折断了,自己也差点儿掉下树。我刚从树上溜下,奶奶就拾起地上的扫帚疙瘩,小脚侧侧歪歪的,直奔我来。

⑥我一溜烟跑出门去,跑出去很远,才发现奶奶没有追上来。我溜回家,躲在一旁偷偷看奶奶。只见奶奶搬了把梯子,颤颤巍巍地爬上梯子,手里还拿了根粗麻绳。原来,奶奶是心疼那棵榆树,她把折断的小枝条,用麻绳一层一层紧紧地捆扎住,枝条就重新和树身连接在一起了。奶奶对树的疼爱,让我心生嫉妒。她绝对不允许我爬树。刚开始,我以为奶奶是

心疼我,怕我从树上掉下来,后来我才知道,奶奶更心疼那些树。浇水,施肥,天干怕旱了,雨天怕淹了,冬天怕冻了,奶奶尽心尽力守护着那三棵树。我嫉妒眼红的同时,却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⑦奶奶不让我碰那些树,我偏要翻出一把锈迹斑斑的斧头,装作砍树的样子。果然,奶奶吓得要命,她一把夺过斧头,喊道:“小心肝哟,你这是要俺的命哩!”奶奶又开始在后面追我。追着追着,她突然捂住心口,慢慢倒下了。

⑧奶奶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她闭着眼睛,绷紧了嘴巴,也不说话。爹和娘回来了,姑姑回来了,姑父也回来了。

⑨人们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像是在商量什么大事,但我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嘀咕来嘀咕去,我终于听明白,他们是在商量奶奶的后事。他们商量好了,要把那三棵树砍倒,给奶奶造阴间的房子。没想到,奶奶听了,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一把拽住爹的胳膊:“榆钱,那树,不能砍……”奶奶又抓住姑姑的手,“枣花,那树,不能砍呀……”

⑩到这时候,我才知道,榆钱是爹的小名,姑姑的小名是枣花。爹和姑姑又嘀咕了许久。“娘,您放心,这三棵树,就让它们在院子里好好长着,今后,谁也甭想动它们一根树枝!”爹和姑姑都信誓旦旦地对奶奶说。奶奶手一松,笑了,闭上眼睛。爹和姑姑,却一下子哭倒在地。

11后来,娘才悄悄告诉我,说我原本还有个小姑姑,很小的时候,奶○

奶领她去看大戏,不小心,给弄丢了。

12院子里那第三棵树,是槐树。 ○

13我小姑姑的小名,就叫槐花。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1期,有删节)

1.文章围绕奶奶守护三棵树具体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给树起名字→_____________→阻止“我”砍树→_____________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槐花般的泪珠绽放在奶奶脸上。(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没想到,奶奶听了,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请简要分析。)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奶奶能流利地说出前两棵树而无法说出第三棵树的名字,表现了奶奶弄丢小姑的痛苦和深深的愧疚。

B.奶奶不许我爬树,不仅因奶奶对树有深厚情感,更主要是怕我摔伤,表现了奶奶对我的疼爱。

C.奶奶对树的疼爱使我产生了嫉妒之心,我用斧头假装砍树,说明我对奶奶的不理解及我的年幼无知。

D.奶奶去世与我假装砍树吓唬她无不关系,她急着追我而倒下,突出了奶奶对树的深厚情感。

4.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一字一顿,像是在挤牙膏。

批注一:“一字一顿”与前文“这棵,这棵”照应,展现了奶奶说话时的痛苦情景。

批注二:以“挤牙膏”比喻奶奶内心的痛苦,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奶奶弄丢小姑后的心情。

语句:用麻绳一层一层紧紧地捆扎住。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捆扎被“我”折断的树枝;②不许砍树做棺材。

【解析】答题时,一要审准题干,把握题意,可抓住题干“奶奶守护三棵树”与“具体写了哪件事”这两个要求进行梳理,二要紧扣题干,在文本中找准答题范围,题干中“守护三棵树”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对应第①~⑩段,“给树起名字”对应文章第①~③段,“阻止‘我’砍树”对应文章第⑦段。因此(1)(2)空的答案在第④~⑥段和第⑧~⑩段,第④~⑥段讲“我”因想捋榆钱吃,不小心折断了一个小树枝,奶奶“用麻绳一层一层紧紧地捆扎住”,第⑧~⑩段讲爸爸和姑姑决定砍掉三棵树给奶奶做棺材,奶奶不允许。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2.(1)从色彩上写泪珠的晶莹雪白,从情感上暗示奶奶对小姑的思念。 (2)不能去掉,与“奇迹”照应,表示出乎意料,突出奶奶临终对树的守护之情,去掉之后就失去了这一情感。 3.B【解析】答题时,一要注意整体感知全文,将选项内容与原文一一对照;二要分析选项特点,每个选项先叙述情节内容,再分析情节对刻画人物或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分析时发挥想象,紧扣语境,分析选项的正确性。B

项奶奶不许我爬树的原因在文中第⑥段已交代过,“主要是奶奶对树有深厚情感”。故选B项。

4.动作细节描写,具体描写了奶奶守护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奶奶对儿女们的深厚之爱。“一层一层”通过数量词的重叠,描写奶奶精心细致地捆扎断枝的感人情景。

【解析】答题时,一要抓住题干所给示例,分析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分析题干示例可知,批注一的角度是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及人物思想感情,批注二的角度是重要文字的内涵及表达效果;二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及词语的特点入手进行批注。就本句而言,“一层一层”为数量词,描写了奶奶捆扎树的细心,这也正是源于对儿女的爱;从描写手法上说,本句属于动作描写,结合“一层一层”“紧紧”分析奶奶对树的爱,同时也是对儿女的爱。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信任贼的人 拉斯金·邦德

①遇到安尼尔时,我还是一个贼。虽然我只有15岁,但我已经是一个经验老到的“三只手”。当时,安尼尔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摔跤比赛。他大约25岁,长得又高又瘦,看起来很随和,也很仁慈。这样的人是我的最佳目标。

② “我想替您工作。”我说,并报以我最真诚的微笑。 ③ “但我没钱付你薪水。”

④我沉默了一会儿。也许我看走眼了。但我还是不死心,继续问道:“您可以免费提供伙食吗?”

⑤ “你会做饭吗”

⑥ “会。”我又说了谎。

⑦ “如果你会做饭,那么我可以管你吃饭。”

⑧他把我带回了家。他的家很狭小,我只能睡在阳台上。我没有介意,因为我并没打算长住。但那天晚上我做的饭一定非常难吃,因为安尼尔把饭赏给了一只流浪狗。

⑨他无奈地笑了笑。摸摸我的头说:“没关系,我可以教你。”令我没想到的是,他还教我写我的名字,并且说,将来还会教我数学以及写文章。

⑩给安尼尔工作是很愉快的。早上泡茶,然后去买一天的必需品。通常,一天我扣下一个卢比。我想安尼尔知道我以这种方式赚了一点钱,但他从不说穿。

⑪安尼尔赚钱断断续续。这周能拿一笔钱,下周则可能颗粒无收。他总是担心他的下一张支票。但支票一到手,他就会出去庆祝。他的工作就是给杂志写文章——一种奇怪的谋生方式。

⑫一天晚上,他带着一小捆钞票回家。他说他刚把他的一部书稿卖给了出版商。睡觉前,我看见他把钱藏在了床垫下。

⑬我已经差不多给安尼尔工作一个月,自从来到他家后,我就没干过我的老本行。每天我都有机会行窃。安尼尔已经给了我一把钥匙,我可以随便进出他的家门。他是我遇到的最信任我的人。但这正是难以下手的的原因。

⑭但是,我觉得是做我的本职工作的时候了。我对自己说:“如果我不拿走那些钱,他也只把它们浪费在他的朋友身上。而且,他从未付过薪水给我。”

⑮安尼尔睡着了。一缕月光越过阳台,落在他的床上。我慢慢向安尼尔的床爬过去。安尼尔睡得很安详,没有丝毫的设防。看着他的脸,我的心在微微颤抖。

⑯犹豫了一会儿,我一咬牙,把手伸进了床垫下。没费什么功夫,我就摸到了那捆钱。我轻轻把钱拖了出来。就在这时,安尼尔翻了个身,脸朝着我。我一惊,迅速爬出了房间。

⑰我立刻赶往火车站,直奔月台。火车站最晚的一班列车刚刚启动。速度还很慢,我完全可以跳上去。但我犹豫了——我也无法解释是什么原因。最终,我错过了离开的机会。

⑱火车离站了,我发现自己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月台上。我不知道该在哪度过这一晚上。我没有朋友,如果有的话,就是那个被我偷了钱的人。

⑲离开火车站,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夜深了,有点冷,还下起了小雨。不久小雨变成了大雨。我躲进了钟楼里。大钟的指针显示已经是半夜了。我摸了摸那些钱。它们已经被雨水湿透了。这是安尼尔的钱。第二天早上他也许会花两三个卢比去看电影,但现在他所有的钱都在我手上。我不能再给他做饭,不能再跟他学更多的知识。

⑳在偷窃的兴奋中,我已经忘记了这些。我知道,偷窃很容易来钱,但是可耻。对于一个真正的男人,除了钱,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比如被尊

重和信任。我应该回到安尼尔哪儿去,向他学习获得受人尊敬的东西,我对自己说。

21我带着紧张的心情回到安尼尔的家。安尼尔仍然在酣睡。我拿着那○

些钱,蹑手蹑脚走到床头。我感到安尼尔呼出的气息喷到了我的手上。我站了大约一分钟,然后我摸到床垫的边缘,把钱放到了床垫下。

22第二天早上我醒得很晚。当我从地铺上爬起来,发现安尼尔已经泡○好了茶。他把手伸向我,两根手指间夹着一张50卢比的钞票。我的心一沉。我想我已经被发现了。

23“昨天我赚了点钱,”他说道,“从这个月开始,我可以给你支付○

薪水了。”

24我松了一口气。但当我接过钱,发现钱还是湿的。 ○

25“今天我们开始学造句。”他说道。 ○

26安尼尔什么都知道。但他的言行与眼神告诉我,昨晚仿佛什么也没○

发生。我对安尼尔报以最真诚的微笑,安尼尔也回报我同样的笑容,没有丝毫的做作。

(选自《青年博览》)

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我”的角度补全情节。

选定目标,准备偷窃→①_______________→偷钱得手,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重新做人

2.文章以“信任贼的人”为题有何好处?说说你的理由。

19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3.第○

4.文中的两个人物:“我”和安尼尔,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出理由。

1.①取得信任,等待时机;②良心发现;③放回钱物

2.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安尼尔对“我”的信任,“信任”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暗示了中心思想,信任可以帮助一个人迷途知返;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这篇小说的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人”是中心语,即点明了主

人公,同时,也点明了主要事件,“信任”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信任贼的人是谁?他为什么信任贼?结果怎样?

3.环境描写。为下文钱被雨湿透做铺垫,也为下文写安尼尔递给“我”的钱是湿的的情节做铺垫。

4.示例一:我更喜欢安尼尔。他早看出“我”是一个小偷,却没有点破,他通过信任,帮助“我”学习,让“我”找到尊严,唤起了“我”改过自新的力量。他是一个有着美好心灵,助人为乐的人。

示例二:我更喜欢文中的“我”,“我”虽然开始是个小偷,但在安尼尔的信任下,找到了做人的尊严,并且勇于改过自新。

【解析】两个人物,各有优点,安尼尔能唤醒“我”改过自新的内心力量,“我”通过思想斗争终于洗心革面,这都是值得称赞的。准确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有理即可。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母亲和她的地 张海棠

①周末回乡下看望母亲。

②新做的小楼敞开着,电视的戏曲频道大汗淋漓地唱着老腔调。母亲不在屋内。后门也敞开着,屋后坡那块花生地里,摆在院子里遮阳的大伞,此时撑在了地中间,母亲就坐在伞下,肩上搭着一条毛巾,怡然自得的摘着花生。

③看我走近,母亲并没有停下来,“回来了!”七十多岁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我,黝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里,尚有未干的汗迹。

④“回家歇歇吧,这么热。”我责怪起母亲来。

⑤“不热不热,我好得很。”母亲挥着手,声音洪亮有力。

⑥比起住在城里的时候,母亲身体硬朗多了,精神状态也更加的饱满了。

⑦去年,是母爱执意要回乡下住的。父亲离开我们后,母亲就随我们住到了城里。做做饭,带带孙子,偶尔和楼下的老太太打打麻将,还有把我家几十平米的露台弄满花花草草,见缝插针还种一些蔬菜。这些年,我们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⑧让我担心的是母亲的身体时好时坏,从前在老家种田时候落下的腰疼的老毛病,还有高血压,头晕会常常突然来袭。所以当母亲说要回乡下时,我第一反应是万万不可以的。

⑨可是一次次看见母亲坐在沙发上,孤单单地看着电视,眼里流露着一丝丝的失落。我答应了母亲,那一刻我看见了母亲眼里好久没有的惊喜的光。

⑩回到乡村,或许是老母亲这些年一直的愿望吧。我暗暗想,一定要好好完成母亲的心愿。

11推掉了老房子,盖起了这栋古民居风格的小楼。灰色的屋面、白色○

的墙,红色的步步锦窗棂,还有砖雕、马头墙。屋前的小庭院,准备种一些母亲喜欢摆弄的花花草草。而屋后的小山坡,我计划建一个休闲的亭子,铺一条青石路,栽几棵桂花树、樟树,还有脐橙、黄桃等果树,点缀一些杜鹃、绣球、紫藤。

12清晨或者黄昏后,母亲可以在青石的小路上舒展一下筋骨,也可以○

坐在亭子里闭目养神,任花香弥漫,任清风拂面。这是多美的一幅乡村图画。而母亲一定会欣慰地陶醉其中。

13母亲搬回来的时候,村里所有的人都来了。母亲兴奋地不停说着,○

“回来了,回来了。”

14就在当天稍微收拾停妥,母亲把我拉到旁边。“和你说个事……”○

稍有迟疑,目光却很坚定。

15“屋后的亭子啊路啊能不能不做!”我一惊,母亲显然听到了刚才○

我和做规划的朋友通话了。

16一生勤劳、节俭的母亲一开始就反对把房子做成现在这样的,她说○

把老屋修整一下可以住就行。房子开工了,还不停地埋怨我乱花钱。现在又开始折腾后山坡了。母亲断然不会让我花这钱的。

17“都是朋友帮忙弄,花不了多少钱的。”我赶紧解释,让母亲放心。○ 18○“不是钱的问题,我是想把后山坡翻整成一块地,种花生什么的……”母亲不再迟疑,很果断的,有点急切地说。

19我一怔。 ○

20我终于明白,母亲回来的意义不仅仅是住回来,让她割舍不了的应○

该是她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我没法不答应。可是毕竟70多岁的老人呢。

21“你放心,乡下空气好,每天赚健康,活动活动更健康。”母亲看○

出来我的顾虑,安慰起我来。

22地平整出来了,地翻好了,种上花生了,花生出苗了。花生种密了,○

肥追多了,花生熟了……母亲以后打来的电话都是那块地了,那块或者在

她心里翻耕了无数次,种了无数遍花生、黄豆的土地。

23我在母亲旁边蹲下,扯了几个花生掰开,放在嘴里。花生新鲜的甘○

甜的汁水,立刻滋润着我的味蕾。这是几十年前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24我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让她带着上补习班的儿子赶紧回乡下来,回○

来和奶奶一起摘花生,听奶奶讲种花生。儿子懂事的对奶奶说:“奶奶,明年我会陪您一起种花生,常回老家陪着您。”

25这是我们和儿子最不能忘记的味道。 ○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7年10期)

1.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回家 开始 后来 结果 我(意见及原因) 不同意:① 同意:② 翻新房子,计划改造后山:母亲能欣慰地陶醉其中 失落 惊喜 ③ 母亲(心情) 2.结合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文章第⑦⑧⑨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

析。

3.标题“母亲和她的地”点明了文章内容,但是不够形象生动,你能根据文章内容拟一个再生动些的题目吗?要简要说出拟题的理由。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从《母亲和她的地》摘录有关语句回答。

【链接材料】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

(陈立明的《与草化敌为友》)

1.①担心母亲的身体;②完成母亲的心愿;③开心

【解析】表中的空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细心读原文就知道了,“我”不同意是因为担心母亲的身体,母亲有腰疼、高血压的毛病,后来同意了是因为母亲的一再要求;而母亲的心情也随之而改变,从失落到惊喜,到后来“我”回家看望她时,她快乐的生活,足可见她是开心的。

2.插叙,补充交代了母亲回到乡下的过程和原因,有助于主题的表达,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

3.落叶归根 理由: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回家乡的心愿。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要求“生动形象”,原标题很通俗易懂,想要让标题形象生动可以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的修辞,如“落叶归根”或“母亲的福地”等,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4.因为父亲割舍不了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和文中的母亲一样,“父亲”种了一辈子地,对庄稼和绿色植物有种不可言喻的深情,在不能种庄稼的城里,父亲也就更加珍惜“草”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护 秋 赵长春

①护秋从立秋前就开始了。

②入夏,瓜果就挂起来,成串成排。苞谷、黄豆、谷子,饱盈盈的。红薯、花生,绿油油的。茄子、豆角,旺腾腾的。不护,就有人偷。

③其实,护秋是这两年才有的事儿。以前,不护,人们不偷,口渴了,走到地头摘个瓜,薅个水萝卜,不算啥。这两年不行了,啥都缺,特别是吃的喝的。

④人们吃不饱,就有人去地里踅摸了,汪着水的瓜果,经不得嘴的芝麻,逮着啥偷啥。就开始护秋了。

⑤护秋是个美差,都想干。就推选,保管王被选上了,看护四亩滩地的苞谷。

⑥保管王是公认的护秋员。

⑦那时候,队上设保管一职,保管队上所有公共财物。王铁头高小毕业就当保管,几十年了,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人们喊他保管王。全队的人都信任他,不贪不沾是出了名的。在这关键节口,一致让他看护苞谷地。

⑧苞谷地在河边,河边的四亩滩地。这是全村最大最好的一块地,收罢麦子,种苞谷。地好,水足,苞谷长得也好,一棵抱着两三个大棒子,喜人。有人偷回去,可以燎、煮、焐苞谷饭、摊浆饼,这样的话,到不了收秋就光了。

⑨人们怕谁去都看不住。保管王去。

⑩保管王护秋带着他的狗。狗叫花花,黑黑白白。别人家的狗都被杀了吃肉,保管王不。狗也是命,跟着自己有些年头了。会开门,噙鞋,驮草,握手,拥抱。保管王舍不得,就喂着。也有意思,人没吃的,花狗也不吃多了,喝水,叽叽咕咕地舔水,薄红的舌头一撩一撩……看得保管王眼里很潮。

11现在,○保管王带着花花,在月光下走。四亩滩地在夜色里幽暗一片。保管王走在花花后面,没有吃饱,都走得很慢。蛐蛐叫着,萤火虫飞着。保管王想,这些生灵饿不?想到饿,肚子就咕噜一阵响。风起,吹过苞谷,唰唰的,飘逸着嫩玉米的清香。保管王感觉到了香味的颜色,尤其是这样的夜晚,嫩苞谷的香是有颜色的,青。

12真想剥一棒来,啃一口!这样想的时候,花花停着了,身子一纵,○

摁着了一棒苞谷,回头望着他。

13“花花!” ○

14保管王喝了一声。花花就缩下身子,支起耳朵,尾巴一摆,蹿进地○

去。保管王也听到了什么,一下子没有了饿,蹬起步子跟着花花跑…… 地深处,蜷着一个人,发着抖!

15——护秋十来天了,保管王第一次遇上了贼。 ○

16“起来吧。”保管王说,“你起来,回家吧,我啥也没有看见。” ○

17人起来了,是个女娃,身上掉下来几个苞谷棒子。 ○

18月光下,女娃黄瘦黄瘦的脸上满是惊恐。 ○

19保管王浑身一震,“你走吧,赶紧走!” ○

20女娃就走,低低地哭着。不远处,又起来一个人,女人,拉住了孩○

子,冲保管王鞠躬:“哥!”

21“哥,我知道你。没有办法,孩儿小,快饿不中了……俺再不干这○事了。”

22“站住!”保管王头一摇,走过去,把地上的那几穗苞谷杵到孩子○

怀里,“走吧,赶紧走,顺河滩走!”

23窸窸窣窣,一阵苞谷叶的声响。看着他们走远,保管王跟着花花又○

转了一圈,回到了窝棚。窝棚两层,他高高地坐在棚口。月亮也很高了,半月,他的背影很亮堂。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10

期,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发生在一个粮食稀缺,许多人饿肚子的农村,主人公是队里的保

管员王铁头。

B.女人说“哥,我知道你”与第⑦段“不贪不沾是出了名的”相照应。

11段描绘了夜间滩地中的蛐蛐叫、萤火虫飞、嫩玉米的清香,表现C.第○

了农村生活的美好。

D.“他的背影很亮堂”既是对月光下人物情态的实写,也是对人物人性光辉的赞美。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入夏,瓜果就挂起来,成串成排。苞谷、黄豆、谷子,饱盈盈的。...红薯、花生,绿油油的。茄子、豆角,旺腾腾的”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保管王也听到了什么,一下子没有了饿,蹬起步子跟着花花跑。(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3.品读第⑲段画线句“保管王浑身一震,‘你走吧,赶紧走!’”,结合故事内容,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4.有人认为,文中关于花花的内容是可以删去的,因为并不影响故事的完整,请谈谈你的观点。

1.C 【解析】C项中“表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表述不正确,由第③段“这两年不行了,啥都缺,特别是吃的喝的。”可知农村生活的贫穷,第⑪段的景色描写是为了说明护秋的原因。故选C项。

2.(1)运用叠词,描写了粮食蔬菜成熟的情态,引出了护秋的原因。(2)

“蹬”这一动作描写,表现了保管王对护秋工作的认真负责。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赏析。(1)句中加点词从形式上看都是叠词,内容上都是描写粮食蔬菜成熟的景象,由后文“不护,就有人偷”,才引出护秋的原因。(2)句“蹬”是动词,结合花花表现及后文内容,可知这是发现有人偷苞谷后保管王的反应,表现了他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3.保管王被女娃瘦黄的样子和惊恐的神情所触动,内心十分同情,不忍责怪她们。

【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分析。解答此题需要仔细阅读第1○9段前后的内容,保管王“一震”是因为看到了“女娃黄瘦黄瘦的脸上满是惊恐”,是被女娃的黄瘦而震动,“你走吧,赶紧走!” 则是同情心的表现。 4.我不赞成。文中关于花花的内容是为了表现保管王的善良,为后文他给偷苞谷母女几穗苞谷并放走了她们作铺垫。

【解析】此题内容是否可以删去,应该从是否起到表现主题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文中保管王舍不得杀狗、看狗时眼里很潮等内容说明他的善良,这与文章表现的主题是一致的,为后文做铺垫。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嘿,杰克! 南子韵

①杰克的眼睛不好,不是失明,但却不能见光,这是一种不定期发作的先天性病症。治疗过程中,伴随他的是眼睛上从未拆取过的黑布条,那黑布条总是让杰克显得另类和显眼。杰克整个人也如同那黑布条一样,沉闷闷的。

②今天是杰克开学的第二周了,因为没有到非去盲人学校不可的地步,他的父母还是把他送到了同龄人所在的学校,今年上初中二年级的杰克已经转学五次了。

③爱莎是一位美丽温柔的女老师——杰克的新班主任,亮晶晶的眼睛总是像柔软的吻一样落在每个人的心上。可惜的是,正需要阳光般温暖的杰克,却看不到。“丁零零——”下课时间又到了,杰克皱了皱眉头,像往常一样把自己“固定”在座位上,愣愣地把头转向窗户的方向。听着老师的高跟鞋以富有节奏感的频率离开讲台,听着调皮的孩子们笑声聚集一片。

④“嘿!杰克!”杰克的神经紧绷了起来,又有孩子叫他了! ⑤“嘿!杰克!来玩捉迷藏吧。”

⑥“嘿!杰克,你的黑布条怎么那么像爱莎老师的丝巾啊。”随即又是一阵哄笑。

⑦杰克紧咬着本就无色的嘴唇,却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反驳着,尽管他已经习惯这些孩子的捉弄了。他摸索着、踉跄着跑出教室。在转弯的一瞬间,他的黑布条被人解开了!久违的光明毫不留情地刺痛着他的眼睛,那群捣蛋鬼们也露出了诧异的表情——他们发现杰克的眼睛是有神的。

⑧刺痛,白光,突如其来的光明一逝而过。但在这极度的惊恐中,一双冰凉凉的手捂住了杰克的眼睛,扶着他慢慢地走着。杰克闻到一阵馨香,感受到丝巾清凉的质感,是爱莎老师!她小心翼翼地为杰克涂抹药水,并换上一个新的布条。杰克能感到,那是白色的,像光明一样的白色的布条。爱莎老师把杰克扶到门口,退后一步并站在那里,手以极其柔缓的力度轻拍杰克的肩头。她整个过程中没有讲话,但杰克却好像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是鼓励吧!杰克心想。

⑨此后,杰克开始喜欢上了爱莎老师,他总是尽力赶走低落的情绪,来迎接爱莎老师的关怀。不善表达的他把字字句句压在心里。

⑩此后,每次回教室的途中,他依旧在摸索着,但前方的路好像不怎么迷茫了。突然,有个女孩叫了一声:“嘿!杰克!”杰克有些僵硬地回头,露出一个滑稽的微笑,因为他并不能从那清脆又阳光的声音中寻觅出半点恶意。当他走到走廊尽头时,沙沙的响声戛然而止,他又听到有人喊道“嘿!杰克!”这是清洁工阿姨的声音,杰克知道她。妈妈在给他介绍校园时讲到过这位阿姨很爱帮助别人,她又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名字的呢,杰克满心疑惑却同样鼓起勇气回之以微笑,并尝试清了清很久以前说过话的嗓子,用沙哑的声音说道:“上午好!”

11一路走来,几乎每遇到一个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杰克友善地打○

招呼。而一路走来,杰克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他也会试着回应感受到的每一份热情和善意。

12他的心,也随之春风荡漾。 ○

13杰克眼睛的治疗仅剩最后一个疗程了,终于要拆掉这布条了,不过○

当他在接受光明的一刹那,看到那映入眼帘的白布条和上面工整的字迹“嘿,杰克”时,开朗的杰克眼眶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2017年5期,有改动)

1.阅读这篇小说,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两个主要情节。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嘿,杰克!”为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理解。

3.阅读第③段,指出这部分文字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1段中“而一路走来,杰克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4.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第○

他也会试着回应感受到的每一份热情和善意。”这句话的,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1)爱莎老师给杰克换眼睛上的布条 (2)清洁工阿姨给杰克打招呼

2.①交代小说主要人物;②新颖独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

3.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此处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细致地描绘了杰克因为眼睛上带着黑布条而没法享受“阳光”的神情和动作,“皱了皱眉头,愣愣地把头转向窗户的方向”都表现出他的孤独和无奈。

4.善意是会传播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接过那只玫瑰的人,一样应当给予他人善意,由此传递下去,让世界更美好。杰克收到了来自大家的善意,他以灿烂的微笑以回应别人,别人也收到了杰克的善意,这个小的学校世界变得异常美好。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贾平凹擀面 安 黎

①那时我不足三十岁,贾平凹先生不足四十岁。用现在的目光打量过去,完全可以这样说:那时,我们还都算得上年轻。

②那几年,贾平凹先生几乎天天来单位上班。他骑着那辆咯吱作响的旧自行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单位的楼下,把自行车往墙根一靠,拎起那个黑皮包,摇摇晃晃地爬上楼来。他并不进入自己的办公室——他的办公桌上,蒙着厚厚的一层灰尘——而是径直推开了我的房门。把皮包搁在窗台上,或慢悠悠地去和别的同事寒暄,或撕一片稿纸,将其揉皱,

攥在手心,急慌慌地奔向厕所。消停之后,他便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要么处理手头积压的稿件,要么与我闲聊。

③中午,我们结伴去街上的餐馆吃饭,每遇付账,他既主动又积极,大有冲锋陷阵的劲头。有时候,还颇为霸道与专横。我若抢先一步把钱递给了老板,他并不肯就此罢休,坚决要把我付的钱从老板的手里夺回来,重新还给我。贾先生外表虽略显木讷,但意识异常通彻透亮,堪称明察秋毫。他很善良,深知我的收入远不及他,因此,由我买单,他心里不安。

④饭毕,回到我的房间,他躺在沙发上,我躺在床上。或默不作声地各自翻书,或漫无边际地闲扯,或死心塌地地闭目养神。我房间里摆放的那把沙发,是沙发家族里的“老人家”。沙发很年迈了,包装陈旧简陋,内瓤更是糟糕透顶。一根一根翘起的弹簧,有的断裂,有的张牙舞爪,致使沙发平整的表面之下,是千道沟壑万道梁。皮薄的人,一经坐上去,会被那些蓬扎扎的弹簧,戳得根本坐不住。贾先生躺在这样沙发上,无疑很受罪。我屡屡劝他与我互换位置,他睡床,我睡沙发,但他不为所动。

⑤那时候,我孤身一人。有一天,大约下午五点多钟,尚未下班,我提早溜了出去买烧饼,为晚饭未雨绸缪。贾先生于是就叫我去他家里吃饭,宣称要亲自做面条给我吃。我反复推辞,坚决不去。但他不依不饶,除了言语上“走吧走吧”个不休,还掉转车头,尾随在我的身后,一直把我追踪至单位的楼下。经不住他的这般诚恳与盛情,我只好随他而去。

⑥当年贾先生的家位于夏家什字,一道围墙围起一个小区,但小区里却仅盘踞着一栋居民楼。门房的中年男子上着一件背心,下蹬一双拖鞋,见贾先生推着车子进入了院子,便扯着嗓子问候:平凹,下班了啊?贾先生诺诺着,一副谦卑的姿态。

⑦居民楼共三个单元,贾先生的家,位于最里面那个单元的三层。拿钥匙扭开房门,走进去,发现其住所,为三室一厅。厅不是很大,厅中央立一张桌案。饭时,桌案为餐桌;平时,桌案则是贾先生泼墨习字的平台。来了客人,招呼客人围着桌案落座,冲一壶茶,与客人侃侃而聊。室内装修过,卧室里铺着红地毯;客厅的墙上,悬挂一副镜框,镜框里镶嵌着他亲笔书写的四个大字:上帝无言。落款“静虚村贾平凹”。静虚村,是他给自己的书房起的名字。

⑧拿毛巾擦了汗渍,给我倒了一杯茶,面对面抽完一根烟。尔后,贾先生就系起围裙,进入灶房,叮叮咣咣地做起饭来。他的情绪非常不错,甚至有点儿高亢,一边做饭,一边自娱自乐地哼起了歌曲。厨房的门敞开

着,我不时跑至门前向里观望。一会儿,看到他正把切好的莲花白,倒向吱吱冒烟的油锅里;再一会儿,看到他正在案板上使劲地揉着一团面;再再一会儿,看到面团已经摊开在案板上,他手握一根擀杖,正在弯腰擀面。

⑨擀面快要完成之时,韩俊芳大姐回来了。韩大姐和我是同事,办公室一墙之隔。韩大姐为人之忠厚,待人之真诚,处人之随和,以及对我关照之无微不至,让我一辈子都为之感怀与感动。韩大姐与我打过招呼,往厨房里一瞥,忍不住地朗笑起来,惊讶连连,唏嘘不已,嘴里发出“咦——,咦——”之声,揶揄贾先生莫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怎么想起进厨房做饭了?韩大姐还笑容满面地奚落起了贾先生:既然请安黎吃饭,冰箱里有那么多现成的菜,你不拿出来炒,就单单炒了一个莲花白?贾先生一副无辜委屈的模样,嘟囔着说:依我的水平,能把莲花白炒熟,已相当不错了。我赶忙插言: 。

⑩吃完饭,参观了贾先生的书房,得到一本他主动为我签名的赠书,看到天色已晚,我随之告辞。出了书房,见韩大姐立于客厅,手里拎着早已准备好的一大袋食品,正在笑眯眯地等候着为我送别。

(《西安晚报》2017年12月14日)

1.文中除了写贾平凹擀面,还写了贾平凹哪几件与我有关的事情?请简要概括。

2.请结合文章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认为此时我会说些什么呢?请在文中第⑨段横线处补上适当的内容。

3.本文的主人公是贾平凹,文中为什么却花了花了不少笔墨写贾平凹的妻子韩大姐?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贾平凹是一个怎样的人?

1.①我们结伴去餐馆吃饭,总是他买单;②常来我办公室闲聊或休息,他

总是躺那破烂的沙发;③签名赠书给我。

【解析】这是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与概括全文内容不同的是,这里是概括事件,这就需要简洁明了,即:贾平凹做了哪几件事情。题干中还有“与我有关”,意味着与我无关不在之列,比如骑自行车上班、上厕所、回应别人打招呼等。文中第②段提及与我闲聊,第③段写到主动买单,第④段写到他来我办公室休息,最后一段写他签名赠书给我。

2. 示例:韩大姐,我们都是自己人,吃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们对我的这份情谊,深厚得我都有点儿承受不起了。

3.①韩大姐身为贾平凹的妻子,在文中自然而然地写到她(下班回家),合情合理;②韩大姐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写韩大姐是为了表达“我”对她的敬意与感激;③通过写韩大姐的热情、开朗衬托贾平凹的木讷、热情。

4.示例:①从他主动买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细、善良、大方的人;②从他上班的办公桌及他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的不拘小节,是个随和的人;③从他这样一个大作家与“我”交往,诺诺地回应中年男子与他打招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平易近人、谦卑的人;④从他热情地请“我”到他家吃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诚恳、热情、好客的人;⑤从他做饭的时候唱歌来看,他是一个乐观的人(此情景也能表现他不拘小节);⑥从他家的家居布局来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⑦文中还直接交代了他是个外表木讷的人,这从他妻子笑他的时候,他“无辜委屈的模样,嘟囔着说”也可以看出。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一树的金黄 周传福

①我从没有这么被震撼过,也从没有这么激动过。我被一棵树震撼了,确切地说,是被它叶子的金黃色震撼了。

②那是一株银杏树,就立在我们的院子中。

③离家几日,回到院子里,立刻,一种闪耀着光辉的色彩强烈地吸引了我,那是银杏树的叶子,是银杏树金黄色的叶子。

④离家前,我清楚地记得,银杏树是一树碧绿,一如世界上任何一种绿色植物的颜色,泛滥而平庸。仅仅几天的光景,没想到它竟然换了容妆,宛如走秀的模特忽然换了风格。这大约是这几日频繁的秋风带来的效果吧。

⑤这株树并非那高高大大的树,树干有对掐粗,六七米高,树形如塔

松一般,只是没有塔松的粗壮与厚重,而是显出一些秀气与灵动。如果不是它这样脱胎换骨般的易容,平时还真没怎么留意过它,这一次,我是真的被征服了。

⑥以前读杜牧的《山行》,觉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似乎有些矫情,现在,忽然体会到了杜牧当时的激动与痴迷的心境。

⑦银杏叶呈扇状,娇小玲珑,长长的叶柄又让它带有几分妖娆与柔美。单看一片叶子,似乎有许多让人怜惜的柔弱,但整树的叶子组合起来,却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的宏大气场,如同看上去清瘦但却浑身肌肉的武林高手,骨子里透着一种力量和韧性,一种无所畏惧的霸气。

⑧尽管个别的叶片还残留着些许的绿色,但整树的叶子却形成了一种充实饱满的耀眼的金黄。那金黄的颜色不是梵高的向日葵疯狂而热烈的黄,也不是收获季节里果实成熟的物质化的黄,更不是黄巢笔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冷峻而肃杀的黄,它是一种热情中蕴含着沉静、沉静中蕴蓄着生命的黄,是一种极富有质感、充盈而有分量的黄。它金而有光,黄而不枯,老而不僵,凝而不冷。金黄色的树冠如一座竦峙的小山,黄黄的一大片,极富有立体感。放眼望去,树冠周围仿佛有一圈黄色的晕,整株树如圣诞树一般的金碧辉煌,圣洁而庄严。微风吹过时,满树的叶子像一群身着黄色衣裙的江南女子在翩翩起舞,优美而有韵致,活泼而不失内敛,畅然却并不喧嚣。

⑨站在树前,我如朝圣一般,仰望那一树的金黄,耳边仿佛回荡着银杏叶子发出的金属般的铮铮脆响,那金黄色的声响如梦如幻,让人心醉神迷。

⑩我从这金黄里看到了成熟而沉静的生命在一步步升华,看到了激情热烈的活力凝聚成一种涵养和气度。鲜绿的银杏叶在经历了风吹雨淋、雷震电闪、烈日暴晒、霜露浸染之后,抖落了一身的浮尘,沥干了虚幻的水分,远离了喧嚣的奢华,显露出宽厚慈祥的淡薄,浓郁质朴的真纯。生命如陈年老酒般在这里变得浓烈而醇厚,浪漫而有意味。在这凛冽的秋风里,它让我们感到了温馨的暖意,感到了富有阳刚之美的生命气息。心头不再是单调与灰暗,世界不再是萧条与清冷。

11我曾经一遍遍在这株树的周围徘徊,流连于那震撼人心的金黄;也○

曾经一次次将它拍成照片,以定格这时空中的短暂;但我更深切地感觉到那炫目的色彩已融注于我的心间。

(选自《美文》2017年12期)

1.阅读文章,说说银杏树叶在神态这个方面具有哪些特征?

2.“我”回家后对银杏的直观感受与离家前对银杏的直观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不同的感受?

3.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微风吹过时,满树的叶子像一群身着黄色衣裙的江南女子在翩翩起舞,优美而有韵致,活泼而不失内敛,畅然却并不喧嚣。(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2)鲜绿的银杏叶在经历了风吹雨淋、雷震电闪、烈日暴晒、霜露浸染之后,抖落了一身的浮尘,沥干了虚幻的水分,远离了喧嚣的奢华,显露出宽厚慈祥的淡薄,浓郁质朴的真纯。(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

1.①具有宏大的气场;②成熟而沉静(圣洁而庄严、醇厚);③激情热烈,有活力(活泼而畅然、浓烈);④有涵养与气度(优美而有韵致、显露出宽厚慈祥的淡薄,浓郁质朴的真纯,浪漫而有韵味,富有阳刚之美的生命气息);⑤具有温馨的暖意。(写到其中三个方面即可得满分,无条理酌情扣分)

【解析】首先要看清题目,因为题干中首先提示了形神兼备,但是要求作答的只是“神”这一个方面。其次文中语句较多,因此需要提取关键词。再次作答的时候要有条理,要点清晰。

2.离家前,因为我心情是单调与灰暗的,认为世界是萧条与清冷,而银杏树是一树碧绿,一如世界上任何一种绿色植物的颜色,所以觉得银杏是泛滥而平庸的;回家后:心情变得阳光,看到银杏树闪耀着光辉的色彩,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与成熟,所以觉得银杏树充满着秀气与灵动。

3.(1)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银杏树的叶子比作一群身着黄色衣裙的江南女子,把叶子被吹动比作舞蹈,后三个短句又形成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生动形象而又突出地表现了银杏树的秀气与灵动、妖娆与柔美、活泼与畅然,抒发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与赞美。(2)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抖落、沥干、远离、显露”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形象的写

出了银杏树叶由绿变黄的整个过程。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母亲是最朴素的人文

梁晓声

①我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兄妹五人,为了抚养我们五个孩子,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到外地工作,每月把钱寄回家。当时父亲的工资很低,每次寄回来的钱都无法维持家中的生活开支。我们五个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经常挨饿。

②我家虽然穷,但母亲还是非常支持我读书。我从同学那里借来《红旗谱》,读过后才知道还有下集。我非常想看这本书的下集,下了很大的决心才鼓起勇气去找母亲要钱。

③那天下午两点多,我来到母亲做工的小厂。进去一看,原来母亲是在一个由仓库改成的厂房里做工。厂房不通风,也不见阳光,冬天冷夏天热,每个缝纫机的上方都吊着一个很低的灯泡。厂房很热,每个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空中飞舞着红色的棉絮,所有母亲戴的口罩上都沾满了红色的棉絮,头发上、脸上、眼睫毛上也都是,很难辨认哪位是我母亲。 ④我一直不知道母亲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后来还是母亲的同事帮我找到了她。见到母亲,本来找她要钱的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⑤母亲说:“什么事说吧,我还要干活。” ⑥“我要买书。” ⑦“梁嫂,你不能这样惯孩子,能给他读书就不错了,还买什么书呀。”母亲的工友纷纷劝道。

⑧“读书反正不是什么坏事。”母亲说完把钱掏给了我。

⑨拿着母亲给的钱,我的心情很沉重,本来还沉浸在马上拥有新书的喜悦中,现在一点儿买书的念头都没有了。当时我心里很内疚,就用母亲给的钱给她买了罐头。母亲看到我买的罐头反而生气了,然后又给了我钱去买书。

⑩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以至后来参加工作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买回所有款式的罐头和点心。母亲把这些罐头擦得很亮,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

11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几乎没有过一天幸福的晚年。老舍在写他的 ○

母亲时说,我母亲没有穿过一件好衣服,没有吃过一顿好饭,我拿什么来写母亲。萧乾在写他母亲时说,他当时终于参加工作并把第一个月的工资

拿来给母亲买罐头,当他把罐头喂给病床上的母亲时,她已经停止了呼吸。季羡林在回忆他母亲时写道,我后悔到北京到清华学习,如果不是这样,我母亲也不会那么辛苦培养我读书。我母亲生病时,都没有告诉我,等我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 ⑫如果我们的父母能长寿,到街心公园打打太极拳,提着鸟笼子散散步,过生日时给他们送上一个大蛋糕,春节一家人到酒店吃一顿饭,甚至去旅游,我们心中也会释然。爱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父母养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爱是人间共同的情怀和关爱。

(《总有一种柔软,让人生坚定从容》现代出版社)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题目“母亲是最朴素的人文”的理解。

2.文章主要写母亲,但是在文章第一段却要交代家里环境,请结合全文你内容,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

3.阅读文章第③段画线句,指出这部分文字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爱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父母养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爱是人间共同的情怀和关爱。”作者为什么说“爱是双向的”?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人文”指重视人的文化。无论自己多苦多累,母亲都支持“我”读书,重视“我”的学习,母亲的行动让“我”懂得了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要尊敬父母,这才是人间共有的情怀和关爱。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内容,说出对题目“母亲是最朴素的人文”的理解。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找到写母亲的句子;然后分析这些内

容表现的内涵。选文主要写了母亲做工很辛苦,挣钱非常不易,为自己舍不得花钱,却慷慨地支持“我”买书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她的做法让“我”明白了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要尊敬父母,这才是人间共有的情怀和关爱。

2.写“我”家贫寒窘迫的家境,为下文写“我”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买书做铺垫;也衬托出母亲支持“我”读书的慷慨,表现了她对“我”的关爱。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内容,说出对题目“母亲是最朴素的人文”的理解。解答时要先整体把握第①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它与下文的关系。这一段写“我”家贫寒窘迫的家境,为下文写“我”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买书做铺垫;也衬托出母亲支持“我”读书的慷慨,表现了她对“我”的关爱。

3.环境描写,写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表现母亲挣钱的辛苦与不易,衬托母亲两次给“我”钱的慷慨,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4.爱是双向的,父母养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爱是人间共同的情怀和关爱。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我们在得到父母关爱的同时,要学会体谅父母,孝顺父母,在父母健康的时候,做想为父母做的一切事,不给自己留下一丝的遗憾和懊悔。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向一扇门道歉 科林·埃尔维斯

①小时候,我跟随祖父祖母生活在缅因州的巴尔渔港。我的祖父不仅是个粗鲁的渔夫,还是个粗暴的酒鬼和赌徒,他几乎每天都会对祖母发脾气,甚至会当着我的面打祖母耳光,而祖母只能躲在粮仓或者厨房里偷偷地哭。后来,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如果再有下次,我一定要帮助祖母和祖父对抗!

②有一天早上,我起床后就听到祖父在骂祖母,说她做的早餐不好吃,还把手中的碟子摔碎在地上。我冲过去对着祖父喊:“你太过分了,请你立刻闭嘴!”祖父见我居然也敢“教训”他,更恼火了,也甩了我一个耳光,然后气呼呼地开着他的破福特卡车出去了。我非常委屈,不停地哭,祖母一边劝我吃早餐,一边向我抱怨祖父。等我吃完早餐再赶到学校的时候,教室的门已经关上了———老师已经在上课了。

③我的情绪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在我推门进入教室后,情不自禁地

多用了一些力气,教室的门发出了重重的“砰”一声。凯恩老师和同学们都惊诧地看着我,凯恩老师严厉地叫住我,说:“科林,你赶紧向这扇门道歉!”向一扇门道歉?我承认我是有错,但事实上我做过的错事有很多———我曾打疼过邻居家的小男孩,我曾故意刮花过卡尔伯伯新买的小帆船,我还曾在凯蒂的座位上放过几颗猫屎……这一切我都被迫道过歉,当然是对着他们本人道歉,但这次凯恩老师竟然让我对一扇门道歉,门也会伤心或者疼痛吗?于是我说:“凯恩老师,我做错了事可以向您和同学们道歉,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向门道歉。”

④没想到凯恩老师却说:“不!你没有任何地方对不起我们,你只是在用仇恨对待这扇门。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你迟到,都不关这扇门的事,它是无辜的,所以你必须向它道歉。”

⑤“可是门是没有知觉的呀。”我说。

⑥凯恩老师认真地说:“既然门是没有知觉的,你为什么要用仇恨和怒气去对待它呢?你为什么不对它展示你的友好?你可以用仇恨去对待这扇门,你也可以用爱去善待这扇门呀。无论今天早上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你可以用仇恨去对待,你也可以用爱去对待,一切在于你的选择。”这时,我突然想起了祖父,他让我心中充满怒火,但他毕竟是我的祖父,我为什么要和他对抗呢?为什么不能用爱来感化他呢?我突然觉得凯恩老师让我向门道歉是非常有道理的,于是我转身走到门边,对着它认认真真地说:“对不起,是我的错,我明明可以做到爱你,却用了仇恨来对待你。”

⑦我转过身来,发现凯恩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充满了赞赏。那天傍晚,我放学回家后,就对祖父说:“对不起,亲爱的祖父。一切都是我的错,但是我也希望你会知道,祖母陪伴了你一辈子,她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她是我们家里最需要关心的人。她做的早餐再难吃,但毕竟是她为你做的;她为你缝补的衣服再粗陋,但毕竟是她为你缝的;她为你铺的床垫再不够软,但毕竟是她为你铺的,你为什么不多疼爱她,却要每天都对着她发火呢?”

⑧祖父真的被我感化了,他哭了,然后他搂着祖母道歉和忏悔,然后祖母也哭了……从那以后,祖父变了,我们整个家都变了,没有打骂声,没有吵架声,一切都充满温馨充满爱。

⑨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但凯恩老师的话至今还会在我的耳边回响,教导着我做人做事———我们可以选择用仇恨去对抗,也可以选择用爱去包容和感化。

(《意林》2017年2月13日)

1.阅读选文内容,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本文中“我”心态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 __________→负气→__________

2.文中写到“凯恩老师,我做错了事可以向您和同学们道歉,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向门道歉。”但是最后作者还是还是向门道歉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向“ 门” 道歉?

3. 从全文来看,文章一开篇叙述祖父打祖母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4. 试概括文中“我”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5.看了这篇短文后,你从中领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1.愤怒;委屈;平静

【解析】首先,从第②段“我起床后就听到祖父在骂祖母”“我冲过去对着祖父喊”等句子可以看出“我”的愤怒,从祖父“甩了我一个耳光”可以看出“我”的委屈,从第③“我的情绪还没有完全恢复”以及和老师争论要不要向门道歉可以看出“我”的情绪受到祖父的影响,进入教室的时候处于负气状态。 从第⑥段“我”对门道歉可以看出“我”开始恢复理智,情绪平稳下来了。

2.“向一扇门道歉”表面上指的是文中带着怒气的“ 我”在推门时响动很大,在老师的教育下向教室的门道歉。 深层含义则指的是不管发生什么, 你都可以选择用爱去对待一切。

3.开篇叙述祖父打祖母的情节为“ 我”情绪的起伏作铺垫,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形成了情节发展的张力,使得后文“我”推门很大声显得顺理成章,也使得“ 我”向门道歉合乎情理,并在老师的教诲下与祖父用爱的方式沟通,前后照应,使得故事格局完整。

4.善良而勇敢,对祖父辱骂祖母有反感的情绪;知错就改;宽容、有爱。 【解析】从“我一定要帮助祖母和祖父对抗!”和“ 你太过分了,请你立刻闭嘴”可以看出作者为保护祖母而喝止祖父,善良而勇敢,从“对不起,是我的错,我明明可以做到爱你,却用了仇恨来对待你”可以看出作者面对错误能悔改,从第⑦段“我”对祖父的话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宽容、有爱的人。由此总结即可。

5.仇恨并不能使生活变得更好,只有爱才可以感化;控制好我们的情绪,不要伤及无辜;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季羡林

①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已经平凡到让人不再常常感觉到它的存在了。

②然而,一天黄昏,当我乘公共汽车从城里回家的时候,一双长满了老茧的老妇人的手却强烈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像吸铁石一般吸住了我的眼光。我不由得深深地陷入回忆中,几十年前的往事蓦地涌上心头。

③我当时只有五六岁,就喜欢帮助大人在豆子地里干活。在这时候,我的兴致是十分高的。我跟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捉到一只蚱蜢,要拿给她看一看;掐到一朵野花,也要拿给她看一看……总之,这一片豆子地就是我的乐园,我说话像百灵鸟,跑起来像羚羊,腿和嘴一刻也不停。总想用最高的速度摘下最多的绿豆荚来。但是,一检查成绩,却未免令人气短:母亲的筐子已满了,而自己的呢,连一半还不到哩。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关键就在母亲那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上。

④这一双手看起来很粗,由于多年劳动,上面长满了老茧,可是摘起豆荚来,却显得十分灵巧迅速。我注视着它,久久不愿意把眼光移开。从那以后,这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却在我的心里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⑤后来长大了几岁,我离开母亲,到了城里跟叔父去念书,代替母亲照顾我的生活的是王妈,她也是一位老人。

⑥每到夏末秋初,正当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也是王妈搓麻线的时候。我转过身来,侧着身子躺在那里,借着从窗子里流出来的微弱的灯光,看着她搓。最令我吃惊的是她那一双手,上面长满了老茧。这一双手看上去

拙笨得很,十个指头又短又粗,像是一些老干树的枝子。但是,在这时候,它却显得异常灵巧美丽。这使我感到十分有趣。这一双手左旋右转,只见它搓呀搓呀,一刻也不停,仿佛想把夜来香的香气也都搓进麻线里似的。

⑦去年秋天,我随着学校里的一些同志到附近乡村里一个人民公社去参加劳动。一位老大娘走上前来,热心地教我们:怎样抓玉米秆,怎样下刀砍。在这时候,我注意到,她也长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我虽然同她素昧平生,但是她这一双手就生动地具体地说明了她的历史。我用不着再探询她的姓名、身世,还有她现在在公社所担负的职务。我一看到这一双手,一想到和母亲、王妈的同样的手,我对她的感情就油然而生,再说什么别的话,似乎就是多余的了。

⑧就这样,在公共汽车行驶声中,我的回忆围绕着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连成一条线,从几十年前,一直牵到现在,集中到坐在我眼前的这一位老妇人的手上。这回忆像是一团丝,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晰。在我一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现在似乎重叠起来化成一双手了。它在我眼前不停地晃动,体积愈来愈扩大,形象愈来愈清晰。

(节选自季羡林《朗润集》,有改动)

1.本文围绕“长满老茧的手”展开情节,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

事件 母亲:① 王妈:用长满老茧的手灵巧地搓麻绳 老大娘:用长满老茧的手教我们砍玉米杆 内心感受 不可磨灭 ② ③ 2.第⑧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甜蜜而痛苦”与“错乱而清晰”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3.文中“它在我眼前不停晃动”的“它”指得是什么?

4.第②段写公交车上见到一位老妇人这一情节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在你的身边是否也有“长满老茧的手”,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双“长满老茧的手”的感受。

1.①用长满老茧的手迅速(灵巧)地摘豆荚; ②吃惊、有趣; ③肃然起敬

2.不矛盾。“甜蜜”是因为母亲、王妈和人民公社老大娘的手带给“我”的是美好的回忆,“痛苦”是因为这些都成了过去;“错乱”是指“我”的回忆跨越了几十年,且包含了对母亲、王妈和人民公社老大娘多个人物的手的回忆;“清晰”是指“我”的回忆一直围绕着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并且对每双手的记忆都是非常深刻的。

3.它指“这双手”,也就是在“我”一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重叠化成的一双手。

4.第②段交代在车上老妇人长满老茧的手,引起了“我”的注意,引出下文;为下文回忆过去生活中遇到的“长满老茧的手”做铺垫。

5.示例:我的身边,也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它温暖而质朴,从小到大呵护着我,那就是奶奶的双手,这双手如文中所说的一样,长满老茧,但异常灵巧,这对我来说这就是童年记忆中的温暖。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拇指的距离 橙 子

①20多年前,大舅是个泥巴匠,四处帮人盖房子。农村的房屋很简单,不是大瓦房,就是平房。大舅盖的房子结实、美观,最关键的是省钱,所以找他的人就多。

②比如取料,大舅就坐在高高的房顶之上,叫两个徒弟在下面送料。不用电梯,也不用任何耗能的机器,大徒弟从左边抛上去5块砖,小徒弟再从右边抛上去5块砖。

③一仰头,就能看见大舅坐在蓝天白云之下,左边接一下,右边接一下,跳舞一样和谐有趣。

④小徒弟看得眼热,心钩钩地要上房顶接料。大舅千叮咛万嘱咐,小徒弟上了房顶,学着师傅的样子,接料。刚刚接了一次,哎呀一声,就看见那血顺着手流下来,赶紧下来包扎。

⑤小徒弟委屈地说:我能接住,就是错了一个拇指的距离。 ⑥大舅说:师傅也没啥,就是这一拇指的距离。

⑦母亲曾经的一个下属,我们小时候都管她叫胖姨,胖胖的,笑眯眯

的。那时候县城还有供销社,胖姨在供销社卖布。卖布,得会量布、撕布。 ⑧胖姨一手拿一根长长的直尺,一手捏着布,量到所需处,让对方看看,再放出一拇指的距离,用直尺上的一截刀片对准布料轻轻划一小口,顺着这个小口刺啦刺啦地撕下去,不偏不倚,那声音,唱歌呢,买布的女人,美着呢。

⑨换一个售货员就不行,把布紧紧地扯著量,人家回家把布摊平了一量,少一拇指啊,还有把布撕偏的,碰见较真的,回来闹事。

⑩胖姨这手劲,拿捏得刚刚好,单位没有吃亏,买布的满心欢喜。好多人点名要胖姨服务。难怪胖姨年年劳模评选得票最多。后来胖姨单干,靠了这一拇指的智慧,开了一家公司,养活娘家婆家20几口子人。 ⑪待到我长大上班,才知道这一拇指,得慢慢地修炼。 ⑫公司的司机老王,说他老,一是因为他明年退休,年龄老,二是因为他年轻时开A照大巴,调到我们公司,改开C照小车,技术老。 ⑬一次开会,马路边临时停车场车满为患,保安累得满头大汗,指挥各种停车,左打右打不绝于耳。 ⑭离马路出口很合适的地方,有一块空地,前面有两棵小树挡着,如果和其他车并排停,车屁股突出来,有点堵马路,横着停,空间有点紧张。好几辆车走到这里,犹豫犹豫,走了。 ⑮平时蔫蔫巴巴的老王也不吭声,从马路上绕了一圈,突然加速,一个漂移,车进去了。大家都惊呆了!蔫唧唧的老王,还有这一手,真是隐藏了功与名的北京老炮。 ⑯下车,领导拍拍老王的肩膀,对我们说:看见没有,那边离树也就一拇指的距离,谁能把我们的业务做到这个份儿上,我让他做副总。 ⑰大家面面相觑。这一拇指,蓝天白云的距离啊。 ⑱突然想起那个坐在房顶之上用手跳舞的大舅,在花香四溢的布料里撕出音乐声的胖姨,人生很奇妙的境界,一个拇指的距离,不多不少,不繁不简,不藏不显,一切刚刚好。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1期)

1.本文①~⑰段中,作者叙写了关于“一拇指距离”的三个片段。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内容。

大舅接料 ------

------

2. 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1)一仰头,就能看见大舅坐在蓝天白云之下,左边接一下,右边接一下,跳舞一样和谐有趣。 .... (2)……顺着这个小口刺啦刺啦地撕下去,不偏不倚,那声音,唱歌呢,....买布的女人,美着呢。

3. 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平时蔫蔫巴巴的老王也不吭声,从马路上绕了一圈,突然加速,一个漂

移,车进去了。

4.本文的标题“一拇指的距离”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1.胖姨卖布 老王停车

【解析】结合题干以及“大舅接料”这些已经给出的信息可知,其他两个空白处是概括文中所写的另外两件事。“大舅接料”来源于文章第①—⑥段,接下来写了两个人物在本职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事例:⑦——⑩段写胖阿姨扯布的精湛技艺,⑪——⑰段写司机老王的精湛车技。据此可知,第一空的答案是要概括胖阿姨的事例,第二空的答案是要概括老王的事例, 将这两个事例归纳要点,总结成四字短句作答即可。

2.(1)“跳舞一样”是借助于比喻修辞,表现大舅接砖时左右开弓、精准无误而且动作自如、优美、舒展的情态,表达了“我”对大舅的敬佩之情。(2)“不偏不倚”的文中意思指胖阿姨撕下的布料不多不少,极为精准;传神地表现出她对工作对技术的精益求精,蕴含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作用的赏析能力,解题时首先要从词语的意思以及词性、修辞手法出发,结合语境来体会其对于表情达意、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事物特点的作用。(1)小题这句话出自第③段,句中“跳舞一样”是借助于比喻来表现大舅接砖的时候准确无误、左右开弓而且姿态优美、轻松自如的情景。(2)小题这句话出自第8段,“不偏不倚”本意是指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在这里是指胖阿姨撕布技术纯熟,撕下的不不多不少。既没有少给顾客,也没有使单位吃亏。这一词语准确形象地写出了胖阿姨

撕布的准确度极高。最后,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3.主要运用动作描写, “饶”“加速”“漂移”一系列动词写出了老王司机驾车时候的沉稳老练,突出了老王驾驶技术的高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解析】这句话是对老王动作的描写,解答时要找出关键动词,然后结合上下文去理解这些动作对塑造老王形象的作用。面对空地停车的难度,老王用自己的行动来证实自己的车技,而他有这样的车技是持之以恒苦练、精益求精的态度得来的,他对工作的敬和爱让人钦佩。

4.表层含义:“一拇指的距离”指的是大舅准确自如的地两首接料;胖姨撕下的布料不多不少;老王能把车开进有两棵小树遮挡的空地而别人做不到。深层含义:把握好“一拇指距离”是对工作精益求精、技艺高超的体现,一切刚刚好,恰如其分,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境界。

【解析】分析文章标题含义一般情况下要指出标题的表层意思以及深层含义。文章叙述了三个事例,相关的人物具有的共同点都是能够出色的做好本职工作、并有高超的技术。“一拇指的距离”,根据内容来看,表层意思是大舅认为接住砖,是把握好了一拇指的距离;胖姨扯布时候能量好后放开一拇指距离;老王把握好离树一拇指距离将车开入空地。理解深层意义,要结合本文的主题,作者是赞美一种对工作对技艺精益求精的态度,把握“一个拇指的距离”就达到了一种高妙的境界,也造就了人与人的天壤之别。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朱成玉

①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喝声此起彼伏,把日子搅合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

②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实的,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时间久一些。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

③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④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不吆喝。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

点儿生气。问其缘由,是不允许他们在卖菜的地段卖菜。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

⑤我劝着他们,“看,你们家的白菜多好,每一颗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一会儿就能卖完。”

⑥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

⑦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一种了。

⑧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

⑨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颗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

⑩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11廉价的白菜,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得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

偿吧。可是她的生活里,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她常年卖白菜,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在她的生命里,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

⑫别人不懂一颗白菜的重要性,而对于她来说,白菜对她是有恩情的。 ⑬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个好价钱。最后剩下的白菜,人们称之为“扒拉棵子”。没抱成心儿,单薄得像没长成的少女,畸瘦、平胸,没有一点女人的神采。它们中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冬了,等待着牛羊们来啃噬。可是不久之后,剧情就发生了变化,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这下,大地上楚楚可怜的“剩女”们又一次得到了大批量待嫁的好机遇,纷纷走进城里人温暖的厨房。

⑭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

⑮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他们眼里,更多的是零钱,靠着一颗颗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攒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就汇去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的冬天不冷,四季常青,那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⑯我决定过冬的白菜都在这儿买了。我很小心地搬动一颗颗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2017年12月8日《文艺报》)

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 挑拣白菜

照顾白菜

呵护白菜

2.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画线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 (1)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 ..(2)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 ..

3.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

(2)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

4.文中的“我”起初买白菜时会乘势抖落白菜帮,而到了后来“我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你对“我”的这种变化有何感想?

1.鼓励菜贩 理解菜贩 体察卑微

【解析】结合已经给出的信息可知,其他几个空白处是按照事件发展的线索概括总结,“挑拣白菜”来源于文章第②③两段,“照顾白菜”来源于

16段,据此可知,第一空处的答文章第⑦段,“呵护白菜”来源于文章第○

案范围在文章第④——⑥段,主要是写“我”鼓励菜贩打起精神来卖菜,

12段,主要写“我”理解了白菜对于第二空处的答案范围在文章第⑧——○

13——○15段,写自己由白菜贩子的重要性,第三空处的答案范围在文章第○

菜引发思考,体悟了看似卑微者的人生;最后,归纳要点,总结成四字短句作答即可。

2.(1)“蔫吧”是口语,表示人无精打采,生动形象写出了菜贩不允许在卖菜地段卖白菜时精神不振、一筹莫展的神态,表现作者对他们的关注和同情。(2)“淡定”意思是沉着镇定,传神地表现了卖白菜的妇人在被车撞飞爬起来神情自若捡白菜的神态,突出白菜在其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作用的赏析能力。(1)小题这句话出自第④段,句中“蔫吧”是形容词,形容人的精神状态,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菜贩由于不能在卖菜的地段卖菜而精神状态萎靡,这一词语表达了“我”对菜贩夫妇的关注和同情。(2)小题这句话出自第⑨段, “淡定”是形容词也是一个网络词语,这里形象地写出了被撞飞地菜贩爬起来不顾自己安危捡白菜时候的镇定冷静,可见白菜在菜贩心中的重要地位。将分析内容归纳整理作答即可。

3.(1)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外貌描写交代了菜贩的身份、以及饱经风霜为生活奔波的处境;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了其担心白菜无法卖出的精神萎靡不振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菜贩的关注和同情。(2)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女人对白菜的呵护照顾,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其担心白菜损坏影响售卖的想法,这段文字表现了白菜在女人心目中的地位,表现了作者对女人细微的观察,对其心态的准确把握。

【解析】首先,明确题干中要求回答的是“描写方法及其作用”。(1)小题通过“又黑又瘦”“无精打采、没有生气”这些词,可以看出运用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对第④段整体内容的分析可知,可知这段文字从卖菜夫妇的外貌来看,可知其饱经风霜、为生活奔波的状态,属于很平凡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其神态来看,可知其为卖白菜而发愁一筹莫展。(2)小题由“盖被子”可以看出是运用了动作描写,“怕它们着了凉似”可以看出是心理描写,这段文字表现女人对白菜的爱护和照顾,这关乎他们一家的生计,白菜在其心目中极具分量。最后,围绕分析要点,概括作

答即可。

4.示例: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悲悯、慈善之心,善于换位思考,懂得去理解他人生活、生存的艰难不易,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他们。同情弱者,关怀弱势群体,对他们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和谐温暖。

【解析】解答时,要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围绕文中“我”逐渐走进白菜的心理,理解了菜贩这样的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的人生来谈,也可紧扣同情弱势阶层、理解他人的人生艰难不易、做到换位思考等道理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北大荒的雪 肖复兴

①在北大荒,我喂过一年多的猪。猪号在我们二队最西头,再外面就是一片荒原,空旷得犹如到了天之外。猪号算我一共四个人:本地老乡老黄,山东汉子小尹,班长老王。班长叫王习凯,待我很好。在他眼里,我还是个孩子。

②我到猪号报到是冬天,我和小尹住在烀猪食大屋旁的一间小屋里。每天收工,老王和老黄回家前,都要嘱咐我们,别贪睡,警醒点儿,要是半夜下雪,别忘了起来看看猪栏有没有被风雪吹开了。我知道,如果猪栏被风雪吹开,“猪八戒”就会跑出来,四周是无遮无拦的荒原,一片风雪之中,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猪号的冬天,这是最让人头疼也最让人警惕的大事。

③这样的大事,在那一年的冬天,让我赶上了。一天夜里,呼啸而至的暴风雪,像莽撞的醉汉一样,使劲儿扑打着我们小屋的窗户。我睡得死,小尹把我推醒,叫喊着:不好了,快起来!我忙爬起来穿好衣服,跟着他往门外跑,门已经被厚厚一层雪挡住,我们使劲儿推,才把门推开,跑到猪号一看,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猪栏都被吹开,一群猪八戒前拥后挤,像是什么精彩大戏散场一样,兴致勃勃地跑出猪栏,正在疯狂地往荒原上拥。暗夜的天空纷纷扬扬的雪片子越来越大。跑到荒原上的猪,我根本看不清,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起伏,在晃动,有些像大海上翻涌起的泡沫。它们吼吼的叫声,几乎被风雪吞没。小尹在猪号干了好几年,有经验,我就紧跟着他往前跑。

④这时候,老王和老黄也从各自的家里赶了过来,跟着我们一起追猪。在北大荒六年,我是第一次在半夜里跑到荒原上,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雪。

可能是因为在夜色的衬托下,风雪显得比白天更为可怕,更为疯狂。无边的夜色,无边的大雪,一黑一白,蟒蛇一般,厮缠一起,拼打一起,最后融合成一种诡异的颜色,魔鬼一样狰狞。在这样一片大雪的包围下,在偌大的荒原上奔跑,无论是猪,还是人,都显得那样的渺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撕成碎片。

⑤不过,老王和老黄一来,我和小尹就有了主心骨,暴风雪也不那么可怕了。他们都是富有经验的老手,已经不止一次和暴风雪打过交道。就是这样一定心,一走神,我一脚踩空,掉进了雪窝子里。立刻,醍醐灌顶一般,鼻孔里,嘴巴里,脖领里,全是冰冷的雪花。眼前一片漆黑,脑子里一片空白。

⑥我已经不知道,最后我是怎么被老王他们从雪窝子救上来的了。我也不知道最后他们是怎么把那群猪八戒赶回猪栏。那时我已经冻成了雪疙瘩。等我睁开眼睛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老王家中了。老王的老婆抱着一盆雪花,正在用雪给我从头到脚地揉搓。睁开眼睛,我看见的是老王的老婆那一双明澈的眼睛,正笑着看着我。想想,那时候,她也就是四十岁上下的样子。

⑦第二天,我躺在老王家热炕头上,盖着老王家唯一的一床棉被,和老王身上唯一的一件棉大衣。

⑧我非常惭愧,在那场顶着暴风雪追逐猪八戒的争斗之中,我没有出什么力,却给老王一家增添了麻烦。他们却从来没有对我有过什么埋怨或瞧不起,一直都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我家人般的温暖。

⑨知青,如今早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需要有心人善良地去抚摸,才能够感受到它的温度,但是,谁还有当年老王和他老婆这样的耐心与诚意呢?

⑩每逢想起暴风雪后的老王一家,想起老王家的那铺热炕,那床棉被,那件棉大衣,我都会忍不住涌出这样的感慨。

11前几年,我重返北大荒,回到我们二队。我特意找到老王的家。老 ○

王刚刚和一群知青到队部大会议室去了,家里只剩下老王的老婆一个人。她走近我的身边,用眼睛凑近我,仔细瞅了瞅,认出了我,一把拉住我的手,连声对我说:“我的心脏不好,眼睛也不好,一只眼睛是假的了,我不敢和老王去队部看你们。”

12握住她那瘦骨嶙峋的手,我说不出一句话,我看见她昏花而浑浊的 ○

眼睛里含着泪花。在那一瞬间,我想起了那年暴风雪夜里她用雪为我擦身时望着我的眼光。那时,她的眼睛,明如秋水,是那样的清澈!

13我看见她家墙上的镜框里,还摆着我和同学当年在这照的照片。算 ○

一算,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保留着对知青的那一份温厚的情感。

14走出老王的家,老王的老婆一再坚持要送我,我说您的眼睛不好,○

又有心脏病,就不要送了。她坚持送,穿过花木扶疏的小院,阳光透过枝叶,在她的身上和白发上打上斑驳的影子,一跳一跳的,跳动的都是我记忆中的情景,仿佛一切逝去的并不遥远。

15刚刚送出院子,她忽然一屁股就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佝偻的胸○

脯起伏得很厉害。毕竟七十多岁了,那天,阳光格外地强,热浪涨涌。我赶紧扶她起来,想送她回家,她摇摇头说:“不碍事的,老毛病了,一会儿就好。让我送送你,送你到路上,我看不清,能感觉着你走远。”

16她就这样一直把我送到队里的土路上,走了老远,我回头看见她站 ○

着站着,一屁股又坐在土路上,向我使劲地挥着手,又摆着手。

17那一刻,我不敢再回头。 ○

18坐在我们二队土道上使劲儿向我挥手又摆手的老王的老婆,像一幅 ○

北大荒的版画,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我不能忘,我不敢忘。我说过,并且我一直坚信,北大荒这块土地上培育的真挚爱情,和北大荒乡亲培养我们的民间立场,是我们知青岁月里最大的收获。没有了这样的两点,或者抛弃了这样的两点,我们的青春才真的是蹉跎而没有丝毫可以回忆的一片空白。

19没有雪的冬天,只是冬天的赝品。没有雪的北大荒,还能叫作北大 ○荒吗?

20不知为什么,也不知别人怎么想,想起北大荒的雪,总会让我感受 ○

到北大荒最寒冷最凛冽、却也是最温暖的那一部分,总会让我感受到北大荒最柔软最脆弱、却也是最富有韧性的那一部分。

21五十年过去了,总还会不住地想起北大荒的雪。 ○

(选自《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5日,有删节)

【注】烀 (hū): 用少量的水,盖紧锅盖,加热,半蒸半煮,把食物弄熟。 1.本文回忆了让自己刻骨铭心的几段发生在北大荒的往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空格。

老王和老黄嘱咐我们警醒点儿,若半夜下雪,要起来看猪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王把全家唯一的被子和他唯一的棉衣给我取暖→我重返北大荒,看到老王家还挂着当年的知青照片→________________→我回头看见她向我使劲地挥着手 2.“北大荒的雪”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说说下面的句子有着怎样的深刻含义。

知青,如今早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需要有心人善良地去抚摸,才能够感受到它的温度,但是,谁还有当年老王和他老婆这样的耐心与诚意呢?

4.知青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历来有很多的评价,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是怎样评价我们的知青生活的。

1.下大雪的深夜我们去追猪 我被救助,老王老婆给我搓雪 老王老婆眼睛不好还坚持送我到土路上

16段总结,即我【解析】第一空是风雪夜追猪;第二空、第三空要从第⑥~○

掉进了雪窝子;老王的老婆给我搓雪救助我;第四空根据照片和挥手送别,自然可概括为:坚持送我到土路上。

2.是文章的线索,象征了当年的那段知青生活,那段青春岁月,象征了面对困难的坚强,更象征了北大荒人朴实、真诚、善良。

【解析】从开头到结尾都与北大荒的雪相关,因此,北大荒的雪贯穿了全

18、○20这三个段落,可以找到相关语句,文,是文章的线索。从文章的⑨、○

揭示北大荒的雪的象征意义:知青岁月,北大荒人的耐心与真诚;最苦时最温暖(面对困难的坚强,感受到的温情)的力量。

3.知青,早已成为历史,再也没有人有耐心和诚意做有心人,去善良地对待知青,对待那段生活中的人和事,感受到其中的真情和人性的闪光点。 【解析】句子陈述的对象是“知青”,面对“知青”,需要“善良”“抚摸”,也即是用善良的心去触碰和感受那段历史,“温度”即“温暖、温

情”。要能感受到这些,需要耐心和诚意,也就是要有耐心和真诚。最后把这些关键词语表达的意思,顺畅组合,就是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4.知青,已经成为历史,需要有心人善良地去抚摸。“我”不能忘记知青生活,“我”一直坚信,知青阶段的真挚爱情和乡亲培养知青的民间立场,是知青岁月里最大的收获,收获了知青岁月的艰苦与温暖,收获了知青岁月的脆弱与坚韧。

【解析】找到文章中的议论抒情句,就是作者对那段知青生活的感受和看

18、○20、法,也就是对知青生活的评价。这些感受和评价集中在文章的⑨、○

21这四个段落。不过要注意,要适当对原句作删改,特别要把“北大荒”○

都转换成“知青岁月”或“知青生活”,还要去掉多余的修饰,只保留核心的关键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