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中知与行的关系

2024-05-29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中知与行的关系

作者:王蕊

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22期

摘 要:学校教育中包括教师“教”的过程,还包括学生“学”的过程。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来阐述知行关系,学校教育在履行传播知识功能的同时,还要大力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意识、主人翁意识,弘扬民主、平等的精神,扫除他们头脑中的权威观念,塑造起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的结论。 关键词:学校教育 知行

一、教育中的知行界定

教育中学生的知,即求知、求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道德伦理的过程。知,是运用大脑、思维的将知识理解、内化的过程,还包括创造知识的过程。 知的过程既作为学习“作为结果的知识(知识的陈述形式和逻辑体系)”的过程,“这有助于迅捷地掌握人类文化的精华,提高认识的起点”,也包括“作为过程的知识(知识创造的情感模式、审美样式、思维方式、操作程式)”,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自我的探究过程,再现了知识形成过程的生动图景,对学生的智慧生成、道德完善、美感熏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教育中学生的行,是指求知、求学本身所伴随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正如西方学者所说的怀疑、否定、批判。行是真正将所学之知内化于行为,它是知的最终指向与回归。这种知识的实践能力以及道德实践能力是指看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学会生存、学会选择等,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二、教育中的知行脱节的现象及原因

在当今的教育理念里把知与行的内涵误解了,认为“知”,就是背书、考试。学习的目的就是升学。法国的蒙田说“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但在教育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时仅仅表现为外在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许多可以量化的知道。”没有让知识进入学生的认知主体,渗透他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思想方式。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错位表现在:学生以国家为,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为主调的价信取向突出,但渗透着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多维化。因此,主观上学生是以助人为乐为主的,在参与社会话动,帮助别人时懂得尊重对方的情感。但在具体行动时,却又存在考虑个人利益第一思想与行动脱节的现象。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他人利益发生冲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采取集体、他人利益第一的学生不多。很多学生做而言但不起于行。在人们的观念中,大学作为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高等学府应该是道德行为修养的社会典范,但是,就是这个象牙塔内,水龙头滴水、漏水、流水事件常有不息,学子们漠视、冷视、忽视行为触目惊心。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最新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看到红灯亮起,5 成多大学生表示可能会乱穿马路;乘公交车遇小偷行窃,不足两成大学生表示愿意挺身而出。调查还发现:逾六成大学生认为,自身首先应该具备的优良传统是诚实守信。大学生诚信观念出现“知”与“行”分离现象。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人们先进入学校,从学校习的各种知识,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具有明辨是非的价值观,获得社会准入证——文凭,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这种思想把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人为的割裂开,把学生的“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学习好似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非行为活动。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时仅仅表现为外在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许多可以量化的知道。”没有让知识进入学生的认知主体,渗透他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思想方式。一种外在的知识储备、道德原则变为主体自身自觉的道德意识,必须经历一个实践的“内化”的过程,通过实践,抽象的理论知识、道德原则不断被主体所理解、接受和赞同,最终成为个体的行动特征与道德自觉。 三、知行脱节的原因 (一) 为“分数”而读书

从进入学校教育那一刻起,我们就被“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这样的淳淳教导教育着,那所谓的好好读书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分数成了衡量学生能力的通用标准,学生按分排名,按分排座。在这种分数横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忘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忘记了读书是为己所用、为己所需,“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而在现行的教育下,学生使自己异化为分数的奴隶。 (二)过分“迷恋”课本

中小学教材的编制选取定论性知识,将有争议的、非定论性问题排斥在教材之外。教材编写多关注知识结论,很少反映科学进步的真实历史,有意忽略知识生产的艰难历程与不同观点之间的种种冲突,仅仅将知识整理成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学生们学习知识不过是将外在的、确定的终极真理储存在大脑中,以备随时取用。机械记忆、反复背诵、强化训练成为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德育主体的错位

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重管教的高压式教育成为主要方式,都过分地发挥了德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却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存在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很难把德育要求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品质,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落脚点。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德育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存在政治化倾向,过分强调了工具化目的,脱离了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四、教育追求的目的是知行统一

学习是一种积极紧张的脑力活动。学习的时候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会引起紧张繁忙的活动。神经细胞要对新的信息加以识别引起联想,从旧的贮存着的信息中迅速地检索,看有没有类似的信息并加以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把新的信息与旧的有关信息相联系,思索二者之间的关系等,这种思维活动是伴随着学的行为活动。

学习的过程中引起不少疑问,因此在学习中会提出问题,会广博群书,追寻答案,这是积极思维的结果。还有,在学习中我们学会了不盲从、不轻信,这些都是要通过反思、质疑等行为表现并深化。这种提出问题,追寻答案的活动难道不是行为活动吗?正如王阳明所说:“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辨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辨是思辨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辨矣。若谓学问思辨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先去学问思辨得,行时又如何去做得学问思辨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行。” “知行”关系实质上是相互促进、一同深化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通过“行”,可以深化“知”,使之不至于陷入“妄想”;另一方面通过“知”的深化,可以使做这件事(行)做得真切笃实,使“行”不至于陷入“冥行”。

智育如此,德育亦如此。“知”之明觉精察,乃“行”之真切笃实的结果;若不真切笃实去做某事,不只是“知而不行”,其根本就是“未知”,即“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五、小结

广大教师使学生重新确认了自己的主体意识,解除思想上的精神侄桔,确立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在学习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绝对真理,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权利、有勇气作出自己的合理解释,这是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的基本前提。为此,学校教育在履行传播知识功能的同时,还要大力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意识、主人翁意识,弘扬民主、平等的精神,扫除他们头脑中的权威观念,塑造起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这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一种外在的道德原则变为主体自身自觉的道德意识,必须经历一个道德实践的“内化”的过程,通过道德实践,抽象的道德原则不断被主体所理解、接受和赞同,最终成为个体的道德自觉。过多地进行抽象道德教育,忽视道德实践,这是当前我们德育工作的软肋,也是今后教育改革需要关注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郭建新,叶国英.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缩短知与行的距离[J].高校理论战线. 2003;(5):63-64. [2]邵秀玲,刘国强.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及其现代价值[J].滨州学院学报.2005;21(4):31-34. [3]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4;(6):56-61. [4]张明仓.“知行矛盾”论——当前德育难题的一种教育学沉思[J].中州学刊. 1999;(1):50-54.

[5]陈瑞.王阳明的哲学对传统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22-26.

作者简介:

王蕊(1982-),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助理馆员,学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