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学语录

2020-09-30 来源:步旅网


【大意】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大意】人们爱他们的儿子,就会选择老师来教他们。但是对自身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辱,真是糊涂啊!

※ 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注释】读dòu:句子的停顿。不fǒu:通“否”,不向老师学习。 【大意】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就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看不出那人是明智的!

6. 圣人无常师

【大意】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 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大意】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术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进学解》选读

※ 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大意】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 2.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大意】对记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点,对言论之编一定勾划出它深奥的意义。

《原毁》选读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注释】重:严格。周:周密、全面。 轻:宽容。约:简少。

【大意】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他们要求别人既宽容又平易。严格而全面,所以自己就不会懈怠;宽容而平易,所以就乐于做好事做好事。

2.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大意】肯定别人的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看重他现在的表现,不追究他的过去;担心忧虑的地是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

※3.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注释】廉:少,低。

【译文】他们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却要求低。对别人要求高,所以别人就很难去做善事儿。对自己要求低,所以自身的收获就很少。

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大意】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下来了。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了吗?

5.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大意】抓住别人的一点,而不管人家的其他方面;追究人家的过去,而看不到人家的现在,提心吊胆地只怕别人有了声望。这不就是对别人求全责备吗?

※6.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1

【注释】修:进修,求上进。

【译文】懈怠的人,就不会有上进心;而嫉妒别人的人,却又深怕别人有所造就。

二、学习提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谥号文公,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文以载道”,发起“古文运动”,反对魏晋以来的骈体文。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在教育方面,他做过两次国子博士,一次四门博士,一次国子祭酒。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师说》、《进学解》、《原毁》等著作中。

(一)韩愈论教师的“道德”修养

韩愈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论述教师问题的《师说》,目的在于光复“师道”。《师说》论述了教师的职责、师生关系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一是关于教

师的职责、任务。首段开宗明义,点出“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的对教师职责的论述。所谓“道”,即修己治人之道;所谓“业”,即古人六艺之业;所谓“惑”,即此二者之惑。三者之中,以“道”贯之,“传道”为宗旨,“受业”、“解惑”皆为达到此主要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即学“文”为明道,习“艺”为致道,释“惑”为悟道。三者有主有次,前后有序,职责分明的论述了教师的任务和工作内容,涉及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式教学、质疑式教学等问题。同时,他破除了教师的绝对权威,认为身边处处有老师,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这里既有“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义。二是关于师生关系。《师说》第二段紧承“四无”加以申发,除批评了当时不良学风外,进一步阐述了人人宜从师的道理。但教师不是万能,不是完人,师生关系也不是固定僵化,永恒不变的,这就破除了对教师的盲从迷信,把师生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同时,韩愈认为,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是教师的基本特征。正因如此,韩愈才在段末指出“择师”原则应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每个人都应该虚心向自己所不精的学科带头人和所不熟悉的行业专家学习。在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这句话非常重要。三是关于教师的标准。韩愈认为教师要以“道”和“业”为基本标准来衡量,谁“闻道”在先,谁“术业有专攻”,就可以称为老师。认为教师既要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解惑。总之,韩愈所说的“师德”,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与使命,在于“闻道”和“专攻术业”的职业素养,在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和“不耻相师”的胸襟。

(二)韩愈论教学艺术

韩愈在《进学解》中论及了教学艺术,其中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在“教”的方面,主要表现为该文的题目涵义和行文结构,进学,意谓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解,解说,分析。同时,文章假托先生劝学,以问答形式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其中学生的直言不讳昭示着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人文环境的宽松,无疑是教学艺术的至高境界。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如下: 1.勤学致知:《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

成于思,毁于随”揭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现在已经成为大家熟悉的学习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