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答案
24.【答案】B【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比较能力。
【解析】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的身份统治百姓、治理国家;在获得了上苍排他性的授权之后,祭天“理所当然”地也成为皇帝的特权,其他人无此“福分”,只能祭祖,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皇帝独尊”。
材料反映出皇权统治借助于等级特权制度(即题干中的“人伦秩序”)维护统治的独特文化现象。正确答案B。A项的“缘于”,C项的“促成”错误。D项的“宗法”偷换了“皇帝”二字,D项若对,应是“祭天活动强化了皇帝制度”。【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基本概念及相互逻辑关系的混淆。
25.【答案】C
【考点】xx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主干知识的能力。
【解析】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说明佛教的社会基础与影响力并不薄弱,也说明B项的“最大”表述有误,B、D排除两项。A项表述错误,正确表述应是“皇帝的好恶影响宗教兴衰”。该题为纯粹逻辑判断题,试题难度较大。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易被材料误导,忽视主干知识的把握,丢掉儒家为主流思想这一基本史实。 26.【答案】D 【考点】xx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学科系统的综合及认知迁移能力。
1 / 10
【解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朱熹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本善),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习远),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可知D项正确。(参见历史必修三第13页)
【考生误区分析】忽视对思想哲学知识的深刻内化和形象表述,还忽视教材基础的启示作用。 27.【答案】A
【考点】xx古代的经济及政策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运用,把握历史时代的宏观特征。
【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外贸易频繁,外商广泛采购中国商品,表明中国商品对世界的吸引力。以此证明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主干知识。B、C材料无体现,D项不符史实。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忽视鸦片战争前中国在中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这一时代特征。 28.【答案】D 精选
【考点】xx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考查能力】对材料的分析及比较能力。
【解析】鸦片战争后,受外国商品输出的影响,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仅是趋势。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固性,中国消费外国的工业品相对有限。D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本题设置简单,易于分辨。 29.答案】B
【考点】xx近代维新思想
2 / 10
【考查能力】基础知识的把握,时代特征的理解。
【解析】联系百日维新内容,可知,废除的只是科举制度中以八股文“取士”的传统选官方法,改试“策论”,并未废除科举制度本身,简言之,废除八股取士≠废除科举。因此A项中的“断送”明显错误,B项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教材不熟悉,该部分在选修一中有专门表达。 30.【答案】C
【考点】xx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查能力】知识迁移及推理、判断能力。
【解析】近代上海号称“东方的巴黎”,其近代化发展与开放程度在当时的中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不可能比上海人更具热情,B项错误。按理说,国产影片主要描绘中国风土人情,更贴近中国民众生活,发展与开放程度与上海相比相对落后的京津民众观看国产片更多才对,但事实恰恰相反,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就是:国产片存在制作成本较高、流通税费重等问题,总之,国产片流通价格较高。C项正确。上海人看国产片多不能说明上海人比内地人开放,D项错误。A项所述现象非最佳,排除。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缺乏对材料的把握理解不足,必修二与必修三知识混搭。 31.【答案】B
【考点】新xx经济建设的探索 【考查能力】基础知识的把握与辨析。
【解析】中国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时,面临着粮食产量增长落后于需求量增长的问题。
3 / 10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把粮食供应放在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除努力促进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外,对商品粮食进行统一调拨、分配和管理,以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项正确。C项的“灾害”,D项的“恢复”,均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缺乏对历史时代特征的把握。 精选
32.【答案】C 【考点】xx民主政治
【考查能力】基本概念的理解与主干知识的把握、迁移能力。
【解析】如果B正确,雅典法律规定应该是禁止与防范所有的自杀行为,但事实上不是,排除B;连自杀都管着,恰恰说明C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的相关主干知识把握不准。 33.【答案】B
【考点】启蒙思想与xx1787年宪法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
【解析】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院在计算各州人口时,印第安人人口不在计算之列(借口是印第安人不纳税),黑奴只按“五分之三”比例折算,这就深深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精神。B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材料把握不准。 34.【答案】A
4 / 10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考查能力】基础知识的把握与辨析能力。
【解析】欧元是欧盟货币统一的体现,它有利于欧盟统一市场的发展,A正确。B的“消除了”,D的“领导地位”明显错误,排除。欧盟对外贸易额增减与欧盟成员国的经济状况直接关联,与欧元本身不直接相关,排除C。
【考生误区分析】本题设置简单,易于分析。 35.【答案】D
【考点】xx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综合提炼信息的能力。
【解析】国家计划的建设项目,允许外国公司负责经营,恰恰说明苏联在建设中借鉴了新经济政策中的租让制办法,D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阅读材料不精析,时代特征模糊。 40.【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
精选
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5 / 10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考点】xx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考查能力】分析提炼信息能力,知识迁移,比较与综合能力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中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牛顿“自幼喜欢钻研科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再依据所学,不难得出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二人科技成果命运的不同,取决于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具体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阐述。
【考生误区分析】提炼信息能力不足,作答全面、规范和严谨性缺失。
特别说明:高考答案从答题规范角度,缺乏提示词,且缺乏宏观背景的表述。可以参考以下答案 (1)特点:①宋应星:传统科技的集大成;总结性应用科学,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处于科技发展的感性认识阶段。
②牛顿:建立实验基础上的理论科学;侧重于探索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处于科技发展理性认识阶段,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背景:①宋应星: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宋本人科举考试失利的刺激。
②牛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引发资产阶级革命,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与发展;牛顿本人对自然科学的喜爱与钻研。
(2)原因:中国是封建专制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于农耕文明阶段,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6 / 10
英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繁荣;人文主义兴盛,人们思想日益解放。 总之,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导致二人科技成果命运的不同。 41.【答案】
建议:增加xx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考点】抗日战争与新史观 精选
【考查能力】分析提炼信息能力,深刻理解与综合运用新史观的能力,综合辨析与表述能力,以及综合历史研究方法与素养。
【解析】1960年的教科书,深深地打上了“左”倾时代的印记。过于凸显共产党的在抗战全程中的作用,强调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被迫性与消极性,有违唯物史观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浏览目录,学生很容易发现其与所学教材的不同。再结合所学知识,学生不难理解应当增加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抗战的史实。如:淞沪会战、中国远征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等内容。
【考生误区分析】信息提炼不准,思维缺乏理性和批判精神,对新史观的综合理解与运用能力不足,历史学科语言的表述及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45.【答案】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8分)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
7 / 10
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7分)
【考点】xx古代的封建改革
【考查能力】对材料的理解、解构,分析与提炼能力。
【解析】本题属于常规试题,对学生阅读材料、建构时代背景与知识迁移的能力考查较为突出。第一问,依据材料,一般都能概括性答出。第二问,为升华类设问,但回答准确、全面则不易。
【考生误区分析】审阅材料不准确,概括归纳能力不足,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46.【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
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9分)(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6分)
【考点】近代xx民主思想与实践进程
【考查能力】综合分析材料与精致提炼信息的能力,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并结合时代主题的综合运用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还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民主思想及精神的情感与价值观考查较为明显。
【解析】学生应该都很熟悉的设问及内容。第一问关注知识的把握和不同时代的对比,要进行知识迁移,对比要概括、凝练;原因可从常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作答,也可以从内外因、主客观因素等方面来做答。要结合时代背景作答第二问,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因素再依据材料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当然也可以利用上一问的方法。
【考生误区分析】对历史阶段特征把握不准,分析不到位、解析不全面,语言不规范,或离题太远。
47.【答案】(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
8 / 10
增多。
精选 (5分)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
xx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
国的核垄断。(10分)
【考点】战后世界格局和时代发展的和平主题
【考查能力】认真阅读与提炼信息的能力,时代主题知识的综合运用及时代阶段特征知识的迁移能力,还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情感与价值观的考查较为隐性。
【解析】基本属于常规问题,紧跟时代脉络,契合时代主题。第一问急需知识的迁移能力,要结合时代背景作答。第二问需要深入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因素再依据材料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
关于“作用”的作答亦可从上述三方面解答。但回答全面则不易。
【考生误区分析】对时代特征和主题把握不准,学科语言不规范,还容易过于发散或离题太远。 48.【答案】
(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2)
9 / 10
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9分)
【考点】xx古代的政治家
【考查能力】阅读分析材料与综合提炼信息的能力,文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及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析】常规设问,时代感较强,聚集正能量。第一问较易,依据材料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第二问同样为升华类设问,答案中的第二条不易想到,但如果按照历史人物评价的一般方法和原则来解析也不算太难;应当注意规范、周全和学科语言的运用。
【考生误区分析】学科语言的运用不足,易与文艺、文学作品相混淆。 精选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