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力和财力才能索回欠款,甚至付出了大量的费用(如诉讼费、仲裁费、差旅费等)之后仍血本无归。这除了我国目前的法律体制不健全之外,债权人缺乏对债务人充分的了解、分析和判断从而缺乏有效的追讨措施是重要原因。
二、引用信用管理
因此,我们要引用信用管理,并进行如下控制:事前控制-选择客户。选择客户是指从初识客户1、
再到维护老客户的全部过程。然而对企业来说,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进行交易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这一环节,进行资信调查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
事前控制———确定信用条件。在选择客户并对其2、
进行资信评估之后,就应当确定对客户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信用期限,指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的付款期限;
(2)现金折扣,指企业为了鼓励客户现金付款或提前付款而给予的价格折扣;
(3)信用额度,指企业对客户授信的最高金额限度。审慎确定客户的信用条件,并在销售合同中予以明确是企业开展赊销的必要手段。这方面的工作失误往往直接造成严重的拖欠。
事中控制———履约担保。在与客户签订合同的同3、
时,应视给予客户信用期限的长短和信用额度的大小,要求客户办理担保、保险或保理事宜,为合同的顺利履行提供保证。
事中控制———发货审核及货款跟踪。在接到客户4、
订单后,应立即对客户的资信和应收账款进行审核,审查客户是否有逾期未付款项:若发现问题,要对发货进行控制,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要给客户压力,敦促客户及时付款。货物发出后,要定期和客户对账,明确债权债务关系。这样可以减少以后的经济纠纷,并获取重要的债权凭据。今后万一有了法律纠纷,也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可为赢得官司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上,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有效手段,也常常疏于管理。
事后控制———欠款催收。货款到期前,应予催告5、
并提示按期付款。到期后予以催收,是控制拖欠的必要手段。加强对客户的账龄分析,减少长期拖欠的隐患。
事后控制-危机处理。如果客户在一定的拖欠时6、
间内没有付款,或者发现客户出现逃避付款的企图,应视为收款失败,即发生呆账或坏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面对追账问题,应该启用追款程序直至诉诸法律。
综上所述,企业信用销售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加强信用管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机制,成立信用管理部门,规范赊销行为,控制赊销风险,进行企业销售业务流程控制,从而使得企业信用销售管理走入良性合理发展的轨道。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进行了规划,各级政府把本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区域性
电子商务
现状
对策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其中宽带用户达到1.04亿,中国互联网发展逐渐平民化。经常购物的网民增长很快,显示出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一、区域性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运用因特网这一电子工具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因特网最新的和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应用领域。电子商务可以提高商品交换的效率,降低销售成本,并利用因特网巨大的资源拓展市场,因而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必将改变传统商业的面貌,区域经济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大大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电子商务按照区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际间国家范围的电子商务,第三个层次电子商务,第二个层次是地区、
则是以省、市为代表的区域性电子商务,大中城市在区域性电子商务中起重要作用。
区域性电子商务是由区域社会经济特点所决定的。推进电子商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高区域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区域竞争力。推广电子商务应用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的流动,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制约因素,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区域市场的形成与完善,更好地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二、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性电子商务正在积极发展中。我国1、
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杨宏明
当代经济》2007年第4期(上)106《
的现状与对策(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0)
大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其标志是推广与普及企业财务电算化。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从基本指标来看,我国15000家大型企业中的98%以上的企业,以及90%左右的中型企业已经实现了财务电算化。以省市城市为中心、以政府引导的区域性电子商务已初见端倪。但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发展较慢,中小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比例偏低。
2、企业间电子商务供需链的整合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区域各行业供需链电子商务已经兴起,但实施比例一般低于
10%。我国各行业供需链上电子商务总体水平不高,尚处于起
步发展阶段。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大型企业以供需链为基础在电子商务整合企业间服务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高级应用发展的先导力量。例如宝钢、中国石化、联想、方正、海尔等企业集团,在企业内部ERP管理基础上,通过企业门户,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上采购、供需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吸引众多中小型企业形成网上行业贸易区。
3、
区域性门户网站规模尚小,盈利模式有待创新。建立区域性门户网站,是满足众多中小企业拓展市场营销与销售渠道的重要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供需信息及中介服务,是未来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但当前这些门户网站的规模较小,市场生存能力有待提高。
4、
公众对网络安全缺乏信心,网上支付依然是一个突出的瓶颈。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热点,但其安全性的问题也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而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网上影响交易的阻力之一就是安全问题。电脑病毒和非法入侵等均构成对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威胁。很多的用户不愿意进行网上支付是因为担心网络安全没有保证,以致自己的信用卡等资料被网络黑客窃取造成损失。网上交易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用户认证程序,用户大量的隐私被暴露在网上,这使得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公众不愿意进行网上交易。
三、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电子商务正在一日千里地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应具有战略眼光,积极利用电子商务武装自己。随着开放经济的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对电子商务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和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确定运用电子商务的模式,积极寻求电子商务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营战略・当代学术
1、
政府要在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发挥作用。省市级政府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充
分认识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制定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的同时,整合网络资源,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建成电子商务CA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货物保险体
系、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及电子商务配套服务系统,为区域内企业及社会各领域开发各种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创造条件,实行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网络经济与实
体经济相结合,以区域电子商务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区域内重点领域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区域名牌企业及电子商务开展好的企业优势,推动企业在做好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其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优势,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广泛开展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构成业务协同的全程供应链,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与集成;大型零售企业供应链及集团内部均实行电子商务,并开通网上商城;工业和商贸服务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活动。选择一定数量的不同行业的试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以此推动企业的网站由宣传展示型向商务型转变,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商务服务,逐步实现企业商务活动电子化。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区域企业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
3、
提高网上交易安全和完善网上支付手段。网上交易安全问题一方面源自技术层面,另一方面源自商务层面。对于前者可以通过加密、认证等技术措施,并辅以立法保障加以解决;对于后者需要强化商业信用,促进服务意识与提高服务质量,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辅之以完善的网上支付手段。目前要解决网上支付效率低下,银行确认支付的时间长,网上支付限制多的问题,完善网上支付手段,否则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阻碍。
4、
积极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相关行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重点是面向中小企业的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和面向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避免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出现资源浪费、条块分割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集约化经营。
5、
加强电子商务的硬软支撑环境建设。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进一步完善在线资金清算体系并与国际接轨;建立健全安全认证体系,规范证书、认证机构管理;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市场监管,规范在线交易行为,保障信息安全;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整合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支持金融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开展网上银行、在线支付应用服务;探索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和交换;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及其支撑体系建设,实现各类产业链在信息平台上的高效互联及价值转化。
《当代经济》2007年第4期(上)
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