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诗歌意境美的教学探究

2024-02-19 来源:步旅网


古代诗歌意境美的教学探究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五光十色,异彩纷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富有诗意和审美情趣的中国人。我国古代诗歌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最精华的人类文化积淀。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的一个很重要标准。什么是意境?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中对意境作如下定义:意境是文学艺术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我倒觉得,只要是能带给人审美体验,引发人审美想象的艺术境界,都是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意象的把握,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最终塑造学生审美人格。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它综合了多种的美的因素。“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亦如此。欣赏诗歌首先是在头脑中浮现诗中的形象画画,再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深入体验诗中情感,最后品味咀嚼诗中意境,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

首先,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即诗的意蕴,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柳永《雨霖铃》中选用了寒蝉、长亭、兰舟、暮霭、酒、杨柳、月等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长亭乃离别伤心之地,船更令人有漂泊之怅,暮霭渲染了凄迷暗淡的黄昏意境,酒是人生别离场中不可或缺之物,杨柳依依伤别离,月亮是多情又伤心。这些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表现愁绪的意象的集中使用使得《雨霖铃》成为离别诗词的代表作品,解读本词,不能不先揣摩这些意象表达的涵义。

李商隐的《锦瑟》大概可算中国诗歌史上最难解的一首诗了,清代诗人王士帧也说:“一篇锦瑟解人难。”难解的根源是对诗歌意蕴把握的困难。“锦瑟”是什么?据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中的注释,“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可见,锦瑟,是“绘文如锦”的瑟。“锦瑟”的意蕴,就有可能是作者自况:博有文采而不同凡俗,意存高远而不合时宜,满腹才华,却终不为世用。但锦瑟的意蕴又并不限于此,它还是令狐楚家的一个婢女的名字,同时又是李商隐亡妻的生前喜弹之物。一个题目,便足以让读者惘然——是乐器,是自况,是人名,还是有某些象征意义的物体?再看全诗,更是如镜花水月般飘渺难寻,蝴

蝶、杜鹃、玉烟、珠泪等四个意象,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它们共同组合成了一幅虚幻的艺术境界。

对于难度深浅不一的意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或体验,或想象,或查阅资料,总之就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动情,就是不能包办代替,不能肢解词句,不能“听写”标准答案。体验是感受,是理解,是自己的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是形成学生审美情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古代诗歌阅读教学时,要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调整教学方式,但必须保证学生对诗歌拥有第一印象,也就是说,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就是学生阅读,切忌在学生没有阅读的情况下教师就提供一种“标准”的解析。因为在阅读诗歌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诗歌的情感都会与学生曾有的生活相互作用,与学生曾有的情感相互激荡,教学就是要善于抓住学生与诗歌情感相联系的通道,让诗歌美好的情思与生活发生真实的联系,进而开启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想象,促进情感、价值观、审美情趣的转化和升华。

其次,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诗人的创作过程离不开想象,他要通过想象来丰富和表达某种境界,而鉴赏者更要借助想象来复制或丰富诗歌的意境。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都把想象看成是文艺创作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诗歌,或年代久远,或经历有异,或缘于诗歌本身的蕴籍特性,诗歌所反映的情感、境界以及社会、民俗、人文等与学生生活和体验有一定的隔膜,因此,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

可以在基本理解诗歌文本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画面想象,从中领会诗歌的意境美。真正优秀的诗歌是句断意连,在似断非断的变化中,给欣赏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在鉴赏诗歌时可以先通过背景介绍或词句讲解,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想,把诗中有、无、隐、显的空间填补起来,在脑中形成一幅与诗歌内容大体相仿的图画。让诗中的意境通过理解、想象、联想,得到充分的还原、再现。比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九个意象,再把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沉沉暮霭中,百年古树无声耸立,躯干上缠着枯藤的,树枝上叶落殆尽,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因为光线昏暗,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几辨不出。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小溪边,一间农舍孤独地站着,房顶上,炊烟如蛇,蜿蜒升起。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上……这个唯美的画面就是学生再现出来的意境,如果浸润其中,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

也可以扣住关键词语,调动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在学习《声声慢》之始,可以让学生先品味开头连用的七对叠字。这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

等一连串打击后,词人内心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寻西找,是寻找失坠的记忆,还是追念往事来寄托空虚寂寞?于是,先感于外,“冷冷清清”,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暗淡无情,冷漠无比。后感于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陷入愁境,不得解脱,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愁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核心,是晚年生活的一幅缩影。在残酷的命运面前,生活给予词人深重的精神压力,词中“乍暖还寒”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旧时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等情景,所有这一切都浸满了词人的哀愁,眼前的一切都是生愁、添愁、牵愁的“愁”境,作者在这个愁的世界里,有着身世之苦、家国之痛、孤独之悲,不抓紧一个“愁”字又怎能体会得了,感受得尽呢。

最后,还要把握意境的不同呈现方式,以期整体把握诗歌,揭示诗歌的意境美。景和情是诗歌的孪生兄弟,优秀诗歌在景和情关系的处理上,总是和谐默契、相得益彰的。大致说来,景和情有以下三种关系:景中藏情、情中藏景、情景并茂。

景中藏情,此类诗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前两联写洞庭湖壮美的景色,后两联写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象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抒发了诗人的郁闷心情。

情中藏景,有些诗词,表面看来全是抒情,不见写景,实则景略情在。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诗是诗人无法施展抱负的无限感叹,全诗不见写景,但通过作者抒发的情,读者不难领会幽州台的形象和氛围,反而比写景多了一份想象。

情景并茂,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情景融为一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歌景中含情,融情入景,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其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当然,古代诗歌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这就必须要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来实现。

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精微的文学样式,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趣味的“最好的媒介”。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是培养趣味(审美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的文学。”在学习诗歌过程中,联想、领悟、品味诗歌的意境,是培养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达到学习诗歌的目的,感受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和丰富多彩。语文教学要适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就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

2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3赖贤宗.意境美学与诠释学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5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