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文视野中的绿色沉思-关于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一种点评视角

2020-04-14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卷第3期 2002年6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Vo1.1 NO.3 Jun.2002 人文视野中的绿色沉思 ——关于2O世纪9O年代小说的一种点评视角 高 侠 (江南大学文学院,江苏无锡214064) [摘要】20世纪90年代文化语境的特征之一是人文价值的滑坡,精神困境迫使作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本 质关系。这一时期的乡土题材小说着力拓展乡土文明的现代审美意义;而富有开拓性的荒野题材小说则努力走出 “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站在更宏广的审美视野中体察人类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小说;人文精神;文化语境;乡土;荒野 [中图分类号】I 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73(2002)03.0063.04 The Green Ideology in Field of the Humanism Vision —one sight of commenting on stories of the 90s.20th century GAo Xia (School of Literature,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Wuxi 214064,China) Abstract:0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90s.20th century was the landslip of human values.The spiritual predicaments forced writers to re—examine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he nature.The native stories of the 90s laid emphasis on the modern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local civilization,whereas the pioneering wilderness novels tried to get rid of the restrictions of“humane.centralism”.experience and represent the human existence from a wider aesthetic field of vision. Key words:the 90s of 20th century;stories;human spirits;cultural context;native soil;wilderness 20世纪80年代,逐渐摆脱政治附庸地位的新时期文学,秉承“五四”以来现代文学的启蒙传统,在中国 文坛掀起了伤痕一反思一改革一寻根一先锋等一系列小说创作浪潮。然而,作家、批评家们振臂一呼,应者 云集的良好心态并未维持多久,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国的知识文化界开始遭遇“现代化的陷阱”。“就 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而言,它已经走出了农业文明的羁绊,在文化的‘补课’中,逐渐完成工业文明的全面覆 盖,而且,随着后工业文明的提前进入,社会文化结构的某些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提前与西方社会一同进 入了人类新的文化困境命题的讨论之中。”u J随着以高度物质文明为首要表征的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商 品经济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悄然上紧了以广告传媒为载体的大众文化的发条,被钳制已久的物欲追求几乎 不费吹灰之力,就破坏了启蒙作家、批评家的良好心态,顺便也把纯文学由社会意识形态的中心挤向边缘地 带。“从纯审美到泛审美、精英到大众、一体化到分流互渗、悲剧性到喜剧性以及单语独自到杂语喧哗” ], 与80年代颇具气势的小说创作相比,90年代的小说创作呈现出芜杂而多声调的整体风貌,陷入了某种精神 困境。 面对困境,创作者姿态各异。低调如“新写实”,或冷观静察物化城市人生百态,客观描摹知识者与大众 收稿日期:2001.12.31; 修订日期:2002.04.20 作者简介:高侠(1969一),女,江苏无锡人,讲师,文学硕士。 6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理想滑坡;或玩世不恭,嬉笑怒骂反讽讥诮,极尽解构之能事。感伤如“女性私语”,沉潜内心,触摸玩昧人 格面具之下的性别压抑,以“身体写作”窥探充满贪婪物欲的生存真实。狂欢如“新生代”,放弃传统道义,一 个猛子扎进现代都市的五光十色,于灵肉不分的感观刺激中宣泄新人类一族“深度削平”的生活……不可否 认,任何时代的文坛都不会是一方净土,一片杂语喧哗之中,仍有相当多的作家执着地坚守着文学审美这块 人类最后的“诗意栖居地”,他们立足自己耕耘的一方园地,从各自的方向寻求困境突围。很有意味的是,经 过一段踟躅摸索,他们的作品所透射出的审美价值取向不约而同地指向精神视野中一带隐约的原野,纷纷走 出被物质文化逼仄得近乎窒息的内心世界,走向乡土,走向荒野,走向绿色的自然…… 救赎与放逐:乡土题材审美价值的拓展 相对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中国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农耕时代。近百年来,农耕文明长期与工业文明并存互 渗,形成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审美价值取向中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互补与对峙。“五四”以来,乡土题材 小说创作大致沿着两个方向前进:一是描写揭露封建专制文化戕害下乡村生活的苦难,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启 蒙昧民众麻木的心灵。从20年代鲁迅先生影响下的“乡土现实主义小说”到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赵树理 方向”,再到新时期的“农村反思小说”,这类声势强大的乡土题材小说始终承担着文学革命主流意识形态的 启蒙重任,成为现代乡土题材小说的主流。一是刻意发掘悠远的农耕文明所包孕的符合自然人性的伦理道 德因子,予以审美化的表达,用以对抗挟带着巨大物质欲望的现代文明对自然人性的腐蚀与异化。这条乡土 题材小说的支流源自坚持自称“乡下人”的作家沈从文,他精心营造了尚未受到现代文明浸染的“湘西世界”, 奏响了一曲古韵悠远的田园牧歌,清纯优美,一直流淌到20世纪后期,滋润了世纪末无数读者干渴的心灵。 颇有意味的是,作为田园牧歌乡土题材小说的开启者,沈从文依托乡土的审美理想在其生活的时代可谓 生不逢时,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缅怀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反封、反帝为主调)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因而,相当 长时期内,田园牧歌式的乡土小说只能是一条凝然无语的支流,甚至断流而转入潜流状态。然而,如果说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条支流在以汪曾祺为代表的文化风俗寻根小说中形成泉涌之势重放异彩,是因其一 派天然和谐的意境暗合了新时期庞大的人道主义审美思潮,那么,身处发生深刻变化的90年代文化语境,当 我们再随着张炜、阎连科等作家的笔触回归乡野时,不难发现,这派乡土小说的美学风貌已变得不那么清新 单纯,但人文关怀的思索依旧,格外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审美力量。 放在现代小说史的纵坐标上考察,张炜、阎连科的《九月寓言》和《目光流年》是两部十分奇特的乡土题材 小说。同样刻画一种极为朴素的乡人与乡土命脉相连的精神关系,就表层的叙事格调而言,前者飞扬欢快得 出奇,后者沉重悲哀得透底。不过,就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言,它们却恰好相互支撑,构成了依托自然乡土的审 美理想在现代文明覆盖之下的某种两难处境。《九月寓言》描写一群被饥荒折磨的流浪男女偶然来到了一片 水草丰美的原野,安顿下来结成小村。平原盛产的地瓜填饱了小村人的肚子,解放了他们要求不高的心灵, 让他们的灵魂与这片丰饶的原野紧紧交融在一起。吃饱了的小村男女在暗夜里无目的地拼命奔跑的意象, 洋溢着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和谐欢乐。相形之下,《目光流年》中的三姓村人可没有那么幸运。小村人没有一 个能活过40岁。为解开这道命运的符咒,三代村长带领村民种油菜、深翻换土、凿渠引水,为此全村老少付 出了超乎想象的巨大代价——男人到烧伤医院出卖大腿上的皮肤,女人赶赴城市出卖肉体,从紧扼咽喉的死 神手中争分夺秒,以最原始、最悲怆、也最坚韧的方式与自然进行了一场愚公移山式的抗争。 同样以相对与世隔绝的小村为审美对象,同样执着于人与乡土自然关系的审美思考,张炜清醒中透着浪 漫的激情,尽管他为小村设置的结局是毁于煤矿滥采引发的大火,小村生活原始的安详终究未能逃脱煤矿所 象征的现代工业文明的破坏,但作家对这过程与结局的寓言化处理,尤其是小说结尾那天地精灵般的熊熊大 火,让作家将民间乡野生活的豪气与活力无所顾忌地渲染到了极致。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作家“融人野地” 的精神剖自——90年代文化语境中的张炜要以《九月寓言》扫尽启蒙乡土小说的滞重、田园乡土小说传统消 逝的隐忧,铁了心回归乡野,欲将那悠悠的牧歌演绎成响彻天地的交响诗。相形之下,阎连科则现实得让人 难以承受。起初,他不遗余力,似乎要刻画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对抗的古典命运悲剧的现代版本,三姓村人付 出难以计算的牺牲终于引来了的灵隐清溪,却是被现代工业社会污染得肮脏不堪的一渠臭水。西西弗斯推 石上山的悲壮遭到了无情现实彻底的解构,人原初的生命意志换来的却是另一场致命的毁灭。但作家阎连 科究竟不乏最后一丝温暖的人文情怀,小说采取了倒错时序的叙述结构,从死亡降临到第三任村长司马蓝头 上写起,到结尾处司马蓝回到母亲温暖潮湿的子宫,生与死的倒置叙述,使这部技法上十分严格的现实主义 6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乡土小说在意蕴层面上构成了关于人与自然深刻关系的隐喻象征。 20世纪初期,来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家D・H・劳伦斯,曾就工业机械化生产导致自然人性异化发 出这样的慨叹:“工业的英格兰把农业的英格兰消灭。一种意义把另一种意义消灭。” J(P22 )对崛起的“新的 英国”所表征的现代文明的反抗,令这位作家一生都处在故国难归的流浪状态,到处寻觅农耕文明那种富于 原始活力的有机的生活。时至20世纪末期,当现代文明渡过了其生气勃勃的少壮期进入后工业时代的时 候,其先天不足似乎并未得到有效的弥补,相反,现代人脚踏着日益富足的物质土壤的同时,却惊恐地发现他 们的精神天空已出现了巨大的价值黑洞。浪漫也好,悲悯也好,劳伦斯、沈从文的同道们继续着他们那不合 时宜的努力,试图在广袤的乡间原野上,踏着来自遥远传统的天籁绝响,寻找现代人性的绿色荫庇。 贾平凹在《废都》里未能安妥自己破碎的灵魂,只好回归《高老庄》,希求在故土觅得一份心灵的安宁,结 果却迷失在一场乡人与乡镇企业承包者的激烈冲突中,内中原由依然是让作家丧气不已的人心欲望;王安忆 遍写上海的如烟繁华后,于90年代中期相继推出《文工团》、《隐居时代》、《蚌埠》等作品,让一颗流落红尘疲 惫不堪的心重新沉落到知青插队时的乡村田野,竟然发现了乡土那超越时代的巨大包容力,在它永恒悠然的 生活秩序里蕴藏着无限的生活玄机,让躁动的心灵趋向平和宽广;【4 借助《心灵史》,张承志则干脆将精神家 园安在了自然环境恶劣无比、人的精神力量却强大无比的黄土高原,十分虔诚地去领受宗教洗礼式的灵魂净 涤……难以阻挡生活现在时潮水有力冲刷的现代人,能否让我们稍稍驻足,凭吊一下这些意味悠长的审美沙 堡?或许,诗与现实注定是要分野的,然而,失去了诗的乌托邦,我们可怜的精神天空中还剩些什么呢? 孤独与温情:荒野题材审美价值的发掘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狂妄的时代,以网络技术、基因工程为标志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人类主宰 自然、控制生命的欲望空前强烈;20世纪90年代又是一个困惑的时代,对生态失衡、文明失范的忧惧,多少 破坏着人们憧憬新世纪的喜悦心情。现代人享受日益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迎头碰上的却是越来越多的 精神问题。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感受着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魔力,经受着席卷全球的后工业社会奢靡生 活方式的诱惑与迷醉,一些作家学驼鸟,将头颅埋进日趋难以宁静的内心沙堆,一些作家则仿效鹰隼,把沉思 的目光投向山原荒野,去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性的证明。 这是一群有真正生命意识的作家。曾几何时,自以为高度文明的现代人,已漠然淡忘了自己原本也是这 颗蔚蓝色星球上众多生命形式的一种。他们在与自然的对立中获取了最初的自我意识,随后又在不断挑战 环境局限、获取发展的实践中无限放大了这种自我意识。被“深层生态学”所深恶痛绝的“人类中心主义”已 令我们至今仍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得面目全非,伤痕累累。当生机勃勃的春天忽然堕入可怖的寂静,当与 人类共同繁衍生息了万年的物种一个接一个地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身着“文明百衲衣”的人们是否恍 悟:“人类的奋斗不仅是适应自然,还要对付‘骚扰我们的心和脑的魑魅魍魉’。”[5](P293) “万物都是为它们自己的目的而存在的,人类并不是绝对地重要。这种观点需要作家来表达。”[ ](P171) 90年代一批富于绿色生态意识的小说,开始回应来自荒野的绝望的呼唤。在这个冷漠的虚拟化网络时代里, 在一个缺乏无谓感动的世界里,我们简直是惊喜于那一抹吹自荒野的文学清风了。《狼行成双》(邓一光)式的 换位写作,在80年代以来日趋内转的小说潮流里,显得有点玉树临风,卓然独立。他,魁梧伟岸,饱经磨难,有 着“能烤化岩石驱风避流”的外表和内质。她,轻盈灵巧,机智顽皮,“有一种小南风般朦胧的雾气”。他与她,是 对挚爱的狼伴侣,相携走在一片冰天雪地之间,共同承受着生存的艰难。不幸发生了,他不小心掉进一口枯 井,竭力挣扎仍然徒劳无益。她拼命鼓励他,忍饥挨饿倾尽全力找寻食物以维持他的体力,和他一起想方设法 一努力跃出枯井。更大的不幸发生了,困在井底的他被两位少年发现,子弹穿透了脊梁,为不连累她,他竟拼尽最 后的气力撞壁而亡。正当少年遗憾再也不能捕捉到她时,她却出现了,“仿佛是森林里最具古典性的幽灵”, 决然冲向枯井,迎着黑洞洞的枪口。枪响之处,一段凄美绝伦的爱情就此凝成永恒的绝唱。请不要把这段故 事看作纯粹的文学想象,惟请感悟那绝境中冰雪晶莹的挚情,它需要多么纤敏而柔软的心灵。生命的价值是 多元的,我们不应将这样的观念仅仅局限于人类的生活,或许这样我们才能找回发自心底久违了的感动。 与《狼行成双》绝望中浸透温情的浪漫相比,陈应松的《豹子最后的舞蹈》简直就是一篇强烈震撼读者心 灵的泣血之作。多年前,一位姑娘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头豹子,人们惊叹之余发现那头豹子已衰老不堪,腹中 充填着的竟然只是草根、皮毛。从此,豹子在神农架地区绝了迹。小说就以这只最后的名为斧头的豹子为叙 述者,回溯一场发生在人与兽之间并不平等的残酷斗争。对人类而言,这场斗争只是寻求发展,他们进攻山 岭原野,砍伐烧掠,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对豹子们而言,这场斗争则事关生死存亡,斧头和他的兄弟、母亲 乃至情敌各自都竭尽了全力,然而,孤军奋战的本性终于使它们一个接一个落人老谋深算的人类的各种圈 套。虽然失败成为注定的惨烈结局,但孤傲的豹及其所代表的兽类表现出的生命的尊严,在生存绝境中所展 6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示的野性生命潜能,却挥洒于天地间,焕发出狞厉而眩目的光彩,映射出人性深处的幽暗和龌龊。 敬畏生命!贾平凹的《怀念狼》几乎就是《豹子最后的舞蹈》的艺术注解。这是一个现代版的捕狼故事, 作为狩猎故事,它失去了传统版展示人之英雄气概的惊心动魄。相反,随着残存的狼的减少,先是猎手陷入 了怪病的折磨,生命一天天萎顿下去,进而,至小说结尾处,当雄耳川的镇民近乎疯狂地捕杀了最后的几只狼 后,失去狼的攻击的人们却开始相互猜疑、攻击,变成了“人狼”。贾平凹终于成功地实现了关于现代人存在 处境的象征和隐喻:“人是在与狼的斗争中成为人的,狼的消失使人陷入了恐慌、孤独、衰弱和卑鄙,乃至于死 亡的境地。怀念狼是怀念着勃发的生命,怀念英雄,怀念着世界的平衡。” ]尽管作家担心把这部作品的审 美价值上升到人文关怀,会被讥笑为庸俗和矫情,读完叙事简朴异常的小说,我们还是强烈地感到了某种敢 于俯瞰苍生的超拔气魄,牵引着我们走人苍凉而宏阔的审美境界。 人是自然之子,本该顺应自然,中国传统哲学说要天人合一,《圣经・旧约》说人应该养育和保持大地,“有 些古老的传统与其说是来自过去才智的积累,毋宁说,是通过对传统所吸纳的正规戒律的坚持而实现 的”[。](P170)。现代文明势不可当的车轮碾压到这样的路障时,其后果恐怕不是简单的磕碰,而是谁也无法预 料的悲剧。1998年引起评论界强烈反响的中篇小说《老海失踪》,其思想意蕴是复杂的,其审美的价值欲求 却格外清晰。电视台摄影记者老海性情率真,因拒绝在新闻中加入不实报道,被下放偏僻山区任驻地记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当地护林员的帮助下,老海进入被当地山民视为神秘禁地的女峡,发现了珍稀动物乌猴。 他以此为素材拍摄的专题电视片在国际上赢得大奖,为山区引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谁知,女峡的开发打破 了山区原始的平静祥和,引发了雪崩效应——在巨大物质利益的诱惑驱动下,当地淳朴的民风急转直下,盗 猎乌猴的活动日益猖獗,护林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老海追悔莫及,背负着沉重的自责,索性离职,倾其 所有全身心投入保护乌猴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工作,直至护送仅存的乌猴部落消失在峡谷的深处。 作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关注生态题材的小说,《老海失踪》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在我国现有社会经济条件 下生态保护的所有重要命题:环境优美的安贫乐道与掠夺资源的经济发展;地方利益保护与公益环境损害; 日益近逼的生态危机与低弱的公民环境意识……而这一切无不纠结于欲壑难填的人心!或许正如存在主义 哲学所指出的,如果我们撕掉古典哲学形而上的理性面纱,人的存在之有限性、虚无性和荒诞性就会显露无 遗。面对这样的存在本相,我们只有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以护定生命的航向。老海选择回归自然,他甚至 不让自己的孩子进学校读书,以这样绝决的方式反抗文明对自然的侵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老海只能 是一个异类。但是,无论历史还是未来,都正在或可能向我们证明:那个背逆人群涌动方向的孤独身影才是 真的英雄,因为,老海以他特异的行动方式展示了人类自我省察的良知,而那正是改善人类前途的希望所在。 未完的结语 文学是人学,文学审美始终围绕着人类生存本相的核心发挥其多元价值功能,这正是本文所谓人文视野 的基础理论背景。特定时代的文学创作与批评应对本时代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保持应有的敏感和介入冲 动。不可否认,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出现的全面向内转的趋势极大地强化了 富含人文内质的文学审美主体意识,但是,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急剧变化造成的人文价值理想的失落,却 使这种一味的内转陷入了某种窘境,因为它遮挡了显然可以更为开阔的文学审美视域,那本是一个向着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重维度无限展开的多么丰盈的艺术空间。就本文所着眼的20世纪90年代小 说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反映而言,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艺术反映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还远远不够,但我们 直觉,在此全力开掘下去,是应当产生具有时代气魄的大作品的,因为在这片绿色的沉思里,我们已经逼近了 人类存在的本源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参 考 文 献] [1]丁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J].文学评论,2000,(3):18—27. [2]王一川.从启蒙到沟通——9O年代审美文化与人文精神转化论纲[A].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c].上海:文汇出版社, 1996.206.221. [3]D・H・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4]高侠.王安忆小说叙事的美学风貌[J].当代文坛,2000,(4):22—26. [5]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北京:三联书店,1984. [6]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7]廖曾湖.贾平凹访谈录——关于<怀念狼>[J].当代作家评论,2000,(4):88—90. [8]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责任编辑:王爱君) 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