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2023-08-14 来源:步旅网


浅谈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都对中国的现代化战略作了设想和探索,本文试就几代领导人的现代化战略思想做简单概述和分析,揭示新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

[关键词]工业化 四个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代化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都提出过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想,并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以毛泽东为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于1956年,1964年和1975年先后三次制定和规划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建国初期,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历史的教训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就没有人民的幸福,也不利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巩固。所以毛泽东等人非常重视中国的工业化,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52年毛泽东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提出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周恩来在这次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在我国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宏伟目标。这是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构想。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基本精神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1964年月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又根据毛泽东的思想,向全国人民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我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概念的最完整的表述。报告还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向全国人民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步骤。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而且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体现了中国人民决心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雄心壮志,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四化”从内容上看体现在经济,科技和国防,相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的现代化而言还不够全面,但描绘了现代化战略的大致伦廓,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开辟了理论先河,而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国防是保证,这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抓住了国家发展的重点。从战略步骤看,15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末实现“四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带有一定的空想性,不切合中国的实际,而且由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始终一贯坚持到底。再加上当时的发展战略总体上是一种赶超战略,急于摆脱旧中国带来的贫困与愚昧,甚至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四个现代化没有如期实现。

邓小平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1987年提出了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通过改革开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到20世纪末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的前两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江泽民深化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邓小平“三步走”战略及江泽民对第三步战略的深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使我国的现代化战略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和具体深化。既体现了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又坚持了实事求是。邓小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急于求成的经验教训,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从20世纪末调整到21世纪中叶,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涵确定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步走”的每一步都坚持了量力而行的原则。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每一步都有提高人民生活的相应指标,即温饱型,小康水平,生活比较富裕、更加宽裕、更加富足

等。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限于经济,科技和国防,还波及到政治,教育文化,社会关系,人民生活等更多方面。

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深化和发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的社会,使社会成员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成为现代社会追求的目标。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上是内在联系着的而且对现代化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符合实际,反映时代要求。我国的现代化思想的发展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曾在《文教资料》《科技资讯》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