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分析

2021-05-16 来源:步旅网


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啊!暮然回首,我已在音乐的教育岗位上走过了近四年的春夏秋冬。工作时间虽不长也不算短,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与孩子们的相处,我对音乐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有过欢声笑语,有过愁眉苦脸,在这其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那节课《久不唱歌忘记歌》。接下来我将对本节课的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一些感受来谈一谈,希望与大家共勉。《久不唱歌忘记歌》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儿童题材的布依族歌曲。我深深的记得当时要上课之前我的心情很激动,我想这首歌曲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的,一定会有无数双好奇的小眼神望着我,想到孩子们可爱的小神情我兴致勃勃的走进了音乐教室,满心欢喜啊,期待可以看见孩子们天真、满足的笑脸。俗话说,理想和现实往往是相差甚远的。这句话就应验在了我的课堂之上。

一、课堂上发现的问题

当我请孩子们初听感受歌曲之后,他们是面无表情的;我让孩子们谈谈感受的时候,是互相看来看去却没人举手想要发言的;当我介绍歌曲背景、内容、演唱特点等方面知识时,孩子们的情绪是低落的;在教唱歌曲的环节时,大家的学唱热情也不高。我一边教一边想“这么欢快的、有民族特色的儿童歌曲,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学唱的热情都不高,后面的编创环节要怎么进行下去啊?”如你所想,这节课就在这样尴尬的氛围中下课了。

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

课后我不断回想上课时的每一个环节,反思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我先和几个年长的同事说了此事,通过和前辈同事们的交谈,还真找出了一个被我忽略的重点问题,我的工作单位虽是县级直属单位,由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影响,学生多数是来自农村乡下,家里条件普遍不好。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是有很大差距的,例如在自信心上,表现力、接受力上

都很欠缺。我又找了几个平时爱唱爱跳表现相对好一点的学生做了调查,通过和孩子们的沟通,我从孩子们的想法上知道孩子们虽然喜爱上音乐课,她们觉得只是唱唱歌就好了,课堂啊也比较轻松活跃,不像上班主任的课那样紧张有压力,对于乐谱知识啊,音乐文化的了解等等都是觉得比较枯燥的,是不感兴趣的。这样一反思,难怪啊,更可况这节课我教唱的还是一首布依族少数民歌,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无比陌生的内容,综上调查,这节课以如此尴尬的局面结束也就不足为奇了。调查过后,我也不断的问自己,音乐课真的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根据音乐新课标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音乐文化素养,丰富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综上可见,上好音乐课有多难啊!但是我心里很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学生是爱上音乐课的,是喜欢音乐的,也是欢迎我、喜欢我的,一想到孩子们对音乐课的热情,我就会燃起希望,信心十足,只要我肯钻研探索,总会找到方法解决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于是我针对具体的问题,逐一反思并调整。

三、整改教法,重造课堂

我拿起音乐书,结合教师教学用书,反复看了几遍,又到网上搜索观看了不同的相关优质课视频,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我对我的学生现有音乐水平的了解基础之上,重新设计了《久不唱歌忘记歌》的教学过程。这首歌曲的乐谱虽简短但是节奏较快,歌词衬词较多,这也是布依族民歌的特点。针对歌曲特点,为了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学唱兴趣,我在学唱歌曲之前设计了一个节奏练习的游戏环节,这也体现了四年级学段特点活泼爱动。随着我的击打节奏游戏,孩子们的热情渐渐上升了。一个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也欢快的在孩子们的指尖中旋转起来了,为了让大家全员参与到我的节奏游戏中来,我与学生齐互动,我打一拍,生打二拍,逐渐加快速度,互换角色,学生热情越来越高,氛围好了,我马上播放了《久不唱歌忘记歌》的音频,同时出示了曲谱和歌词,在音乐声中请学生继续击打节奏,我在一旁适当引导学生跟上歌曲速度击打,击打两遍之后,要求学生把节奏“哒

哒哒达”替换成歌词,循序渐进的节奏练习中,孩子们边玩边把歌曲的旋律、速度、情绪、节奏、节拍灵活的掌握了,同时也加深了对歌词的记忆。很显然,我把这节课的开场改成已这样的方式—击打节奏互动游戏进行,得到了不错的反响,我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看到了孩子们喜悦的笑脸,这也使我感到无比满足。当然,这并不是我的教学目标,我想通过这首歌曲的学唱,能开阔孩子们的音乐视野,使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知和了解。这是我想要在本节课达到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地,在对歌曲体裁和内容的学习环节中,我收集了很多有关布依族人民的服饰、建筑、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精美图片,制成幻灯片配上音乐让大家观赏,我想通过这样色彩鲜明的图片对比,直观的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勾起大家的兴趣,我还找到了关于布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视频片段供孩子们欣赏,通过观看,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都想走进布依族人民欢歌载舞的情境中去。当我看到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渐渐动起来的身体,我知道,我的用意得到了呼应,孩子们是被眼前的欢乐景象带动起来了,我及时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也随着这段旋律走进学生的队伍里,带动大家动起来。当孩子们兴致正浓时我及时引导介绍这就是布依族,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团结友爱,热爱唱歌,跳舞,用音乐传达着对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接下来是对歌曲的学唱环节,这首布依族民歌的演唱特点是衬词多而且速度快,在前面的节奏击打游戏环节时我以加快速度练习过,所以学唱起来还不算困难,演唱速度有了,我又把衬词的地方单独分出来加以练习,少数民族歌曲歌词当中都会有属于自己地方特点的衬词,有的学生对于这些衬词感到很好笑,更多的是陌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意思,我先给予孩子们肯定,拿我的感同身受去认可大家的质疑,又引导大家了解这些衬词及其在歌曲中的作用,在了解了这些具有特色歌词的基础之上在进行学唱教学,孩子们的学唱态度也有了明显变化。从起初的互相看不敢唱,渐渐的有了声音,我抓住机会,随学生一起唱,鼓励孩子们的自信心,渐渐地,渐渐地,最后我完全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我知道是孩子们的歌声将我的声音淹没了,我被这片动听的童声吸引了,陶醉了!在孩子们越来越高的演唱表现中我还发现,学生们对于歌曲的衬词部分特别感兴趣,唱的时候还特别有节奏感呢,这是令我出乎意料的。在这样好的状态下,我及时拓展了教

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创歌词,充当小小创作家的角色,当我让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创作成果时,没想到大家都纷纷举起高高的手臂,抢着让我点自己的名字,我真是高兴坏了,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找个三个孩子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为了检验学生学唱的效果,我又加大了点难度,配上伴奏,分别让他们用自己创作的歌词来跟伴奏演唱,让其他的孩子当小小评委,听完之后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点评,学生们的热情更高了,争当小歌手,小评委。就这样,我和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欢声笑语中,合作中,走的更近了。最后我以悬念性的语气做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呢,每个民族都像布依族一样有着独特的音乐文化特点,大家还想不想了解更多少数民族的音乐啊”,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更好的开展打下基础。以上就是我对《久不唱歌忘记歌》这节课的教学叙事,之所以令我难忘,是因为我从这节课中真正看到了孩子们自信的模样,探索求知的模样,用音乐诉说着快乐的模样,我知道,我激发起了孩子们对音乐文化的点点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这也促进了我在教学经验上的积累,使我更有信心的去开展以后的教学活动,这是一笔何其宝贵的财富啊!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是啊,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这也要求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我也坚信只要我真诚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勤于反思教学问题,适时改进教学方法,我的音乐课堂,一定能充满跳动的音符。教育,是心灵的感应;音乐教育,更需要心灵的共鸣。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人”我想,这也是我毕生的追求。正如海伦•辛普森说的那样“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这也是我用心正在做着的事。我希望通过我的音乐课堂,能让我的孩子们通过音乐的力量,变得更自信、能从不同的音乐文化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