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模拟试题及

2022-07-11 来源:步旅网


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最新)

2011中小学校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时期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第一章 校长领导力的理论概述

一、领导力的定义。

领导力是各种社会类型组织最核心的竞争力。它体现的是领导者以个人的人格魅力为基础,以法定的领导职权为条件,对周围的环境、组织的发展和组织成员的成长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力。

二、什么是校长领导力?

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力,它包括校长的言行、要求以及校长自身的品格等引起被领导者作出积极反应的感召力量。

校长领导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思想的领导力

办学目标的领导。办学品味的领导。办学风格的领导。

2、课程实施的领导力

(1)坚定地执行国家课程。(2)充满智慧地建构课程。(3)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3、校园文化的领导力

(1)思想建设。(2)心理环境建设。(3)文化活动建设。

4、师生发展的领导力

(1)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2)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

三、校长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一)思维力与洞察力(二)学习力与创造力

四、校长领导力的时代特征:

校长领导力的时代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战略远见(二)关注环境

五、校长领导力的价值分析:

(一)领导力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

(二)领导力是领导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性范畴。

(三)领导力的性质和作用程度是判断领导水平高低的基础标志。

(四)培养领导力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六、情境领导理论

(一)情境领导理论的出现(二)情境领导理论的主要观点(三)情境领导模式(四)情境领导理论的评价

七、信息处理与领导力

(一)信息处理理论关注的要点(二)信息处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三)领导力与追随者的信息处理

八、几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权变理论:

1、菲德勒模型 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3、路径—目标理论

第二章 校长领导力的开发

一、校长领导力的技能分解

学习力和创新力。

二、洞察力的内涵分解

对洞察力进行解读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洞察发展,转化目标。第二,洞察人性,激励成员。第三,洞察变化,利导冲突。

三、决策力的过程分解

科学决策的过程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第一,发现问题。 第二,确定目标。第三,拟定方案。第四,评优选优。第五,试验验证。第六,方案实施。第七,信息反馈。 第八,追踪决策。

四、执行力的行为分解

校长的执行力在学校工作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树立确立的目标,确定执行力的方向;(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优化学校的管理流程;(三)营造公平的环境,提升教职工的整体执行能力;(四)优化高效的组织结构,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五、感召力的效能分解

校长的感召力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德化人;(二)以“能”服人;(三)以“和”凝人;(四)以“新”带人。

六、校长的沟通技能

(一)善于倾听;(二)学会幽默;(三)情感沟通。

1、情感沟通能够加深沟通双方之间的信任度;2、通过情感沟通能体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情感尊重;3、情感沟通更有助于消除冲突。

七、学习力是什么?

从构成要素来看,它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等要素。

八、学习力的具体表现

1、快速全面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2、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更新观念的能力;3、符合实际的有利于学校教育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

九、创新力的定势分解

(一)心理定势(心理素质)

1、感召力 2、记忆力 3、思考力 4、想象力

(二)思维定势(思维素质

1、独立性思维 2、求异性思维 3、跳跃性思维

十、简述校长领导力的个人基础。

(一)思想素质

(二)校长的知识素质基础

首先,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其次,要具有有关法律知识。再次,校长要具有管理学知识。最后,校长还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

(三)校长的能力素质基础

1、综合分析能力 2、观察和预见能力 3、决断力 4、创新能力 5、协调能力

(四)校长的心理素质基础

(五)校长的身体素质基础

十一、校长如何赢得认同

(一)用文化的力量陶冶人——校长要做个文化人;(二)用思想的力量感召人——校长要做个思想者;(三)用智慧的力量启迪人——校长要做个读书人;(四)用情感的力量感化人——校长要成为服务者;(五)用人格的力量感动人——校长要成为楷模形象。

十二、校长怎样规划愿景

(一)校长要准确把握学校“共同愿景”的内涵;(二)校长要有能力规划和提炼学校的共同愿景;(三)校长要做好规划、培育个人愿景的工作。

十三、简述校长的激励艺术

(一)激励的内涵

第一,激励是一种刺激,是一种行为动力,所以可以说成“激励力”。

第二,激励的行为主体是管理者和管理组织,激励体现了管理者的意志,是一种管理者的目的性活动。

第三,激励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包涵几个环节的过程,是几个环节有序连接的过程。

第四,激励就是一个行为主体根据对激励对象需要的理解而采取相应的刺激方式。

第五,激励的目的是激励的行为主体的思想的对象化过程。

第六,激励过程中,充满了对人的认识和关怀,使之成为人的行为的目的。

(二)教师需要的特点与激励的基本原则

(三)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方式

十四、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方式

1、价值激励2、目标激励3、授职激励4、奖惩激励5、民主激励6、楷模激励7、情感激励

十五、协调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1、目标原则 2、统筹原则 3、公正原则 4、适度原则

十六、校长应具备的人际关系能力与艺术

3、与教职工交往

(1)与一般教职工交往 (2)与特殊人交往

十七、校长必须开发的领导意识

1、战略意识,(1)要重视战略预测与分析 (2)要讲究谋略 (3)要有忧患意识;2、超前意识;3、改革意识;4、竞争意识;5、协调意识;6、形象意识;7、敬业意识;8、责任意识;9、教师意识;10、法规意识。

十八、校长储备知识的结构

相关知识

十九、知识储备的途径

1、博览群书 2、专博结合 3、奋勉自学 4、独辟蹊径 5、动态调节 6、向实践学

二十、领导力的训练

(一)用好权

(二)了解下属:1、追求安全 2、追求温暖 3、追求信赖 4、追求事业

(三)学会讲话

1、声音洪亮,富有节奏 2、情理交融,声情并茂

3、手势姿态,巧妙配合 4、吐字凄楚,通俗易懂

第三章 校长领导力的训练

一、校长思维力的训练

(一)思维的参悟,能力的升华

1、考虑事物的多元素 2、考虑多角度全方位 3、考虑多种思维热点

4、突破定势的影响 5、向反方向思维发散

(二)原理的遵循,提升的捷径

1、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3、培养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摒弃的思维,发展的障碍

1、功利主义思维 2、现实主义思维 3、形式主义思维

二、校长洞察力的训练

(一)独具慧眼,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二)长于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大胆探索,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校长决策力的训练

(一)扩散思维,一会决策内涵(二)明确愿景,扩展决策视野(三)果敢决断,提升决断能力

1、树立自信心 2、强化风险意识 3、锻炼忍耐力

(四)完善计划,排除决策干扰

1、计划和决策的联系与区别 2、计划与决策的完善与双赢

四、校长执行力的训练

(一)理解执行,提升认知高度

(二)制度构建,内化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的特点

(1)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2)绩效管理是学校文化,价值认同和塑

造的过程。(3)绩效管理是一种正面的激励。概括起来,学校中的绩效管理是一种让学校教师完成他们的工作的提前投资。

2、学校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原则

(1)坚持以前绩效考核指标为核心。(2)坚持目标管理。(3)科学实施业绩评价。

3、绩效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

(1)对教师工作质量坚持绩效分层考核。((三)组织保障,感受人文关怀

1、维护教师尊严 2、民主管理学校 3、尊重教师选择 4、促进专业成长

5、拓展培训领域 6、变压力为动力 7、创设宽松氛围 8、和谐人际关系

9、创设办公室文化 10、丰富精神生活

(四)文化保证,提升办学品味

1、学习文化是创立名校的基石;2、学校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土壤;3、学校文化是教育质量竞争中的砝码;4、学校文化是学校力量的凝聚剂;5、学校文化是质量教育的突破口;6、学校文化是现代学校的重要元素

(五)注重细节,活用执行技巧

五、校长感召力的训练

(一)自我修炼,提升魅力

1、贵在自觉修炼 2、重在自主行动 3、悟在自省反思 4、精在自校研究

(二)知人善任,造就魅力

1、知人要做到“五不”

(1)不以好恶而取才2、善任要做到“五坚持”

(1)坚持德才兼备(2)坚持重用人才(3)坚持用人所长(4)坚持注重实践(5)坚持明责授权

3、知人善任,打造感召魅力

(1)说话行事的信用(2)敢于承担的责任(3)注意讲话的艺术(4)注重个人的形象(5)凸显关爱的人文

(三)策略激励,驱动行为

1、善用目标激励

2、赏识艺术和用人之长

(1)突破思维定势,敢于用人之 “短”(2)摈除成见宿识,乐于用人之 “短”(3)发现“短”中之 “长”,善于用人之“短”

3、环境激励

一是人际关系环境。二是校园自然环境

4、重视并尽可能解决教师的各种需要

(1)物质需要,即生理需要。(2)精神需要

六、校长沟通力的训练

(一)学会倾听,共建愿景

1、校长与中层领导的沟通2、校长与有误会的教师沟通3、校长与错怪了的教师沟通4、校长与年轻教师的沟通

5、校长与老教师的沟通6、校长与女教师的沟通7、校长与弱势教师的沟通

(二)善于表达,言行一致

1、校长要有公仆心2、校长要有知人善任心3、校长要有仁和心4、校长要有善于利导人心5、校长要以诚换人心6、校长要以德服人心

(三)协调矛盾,化解冲突

1、要不断提升协调能力2、要讲究工作协调的方式与方法3、要增强语言的表达功力

七、校长学习力的训练

(一)学会学习,时代召唤学习力

1、学习力,是最根本的推动力2、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3、学习力,是最活跃的创造力4、学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

(二)自我修炼,开发学习领域

1、加强理论学习促提升,自觉起到“领头雁”的作用2、加强个人修养促提升,自觉起到“导航者”的作用3、开拓创新促提升,自觉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4、严格自律促提升,自觉起到示范的作用

(三)校本教研,共建学习型团队

1、学习是进步的根本2、学习型团队是校本教研的基础

八、校长创新的特性

1、校长创新的普遍性2、校长创新的相对性3、校长创新的谨慎性4、校长创新的文化性5、校长创新的复杂性6、校长创新的艰难性7、校长创新的集体性九、校长创新的要素 1、问题是校长创新的前提2、信息是校长创新的基础3、新颖是校长创新的魅力4、成效是校长创新的关键5、团队是校长创新的保证

第五章 情境中的校长领导力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邵瑞珍教授等研究者从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角度将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1、陈述目标 2、分析任务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4、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5、教学 6、评定

二、教学设计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制定教学目标。二是进行任务分析。三是选用教学方法。四是开展教学评价。

三、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校长领导力

1、教育研究的先行者 2、课程开发的领头雁3、校本教研的策划者(1)教育思想创新 (2)队伍创新 (3)评价方式创新

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校长领导力

1、理解要求 2、开拓渠道 3、创造氛围 4、提供支持

五、成熟与发展阶段分为哪四个水平?

第一,准备阶段。第二,发展阶段。第三,转化阶段。第四,减缓阶段

六、学校经营的含义。

所谓学校经营,意指学校经营者采用管理学的知识与技术,结合学校成员的人力,通过行政程序运用各种资源与策略,达成学校经营目标,增进学校组织效能,促成学校组织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变迁及学校的需要。

七、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1、校外人力资源的管理2、校内人力资源的管理(1)要全方位地关心教师 (2)要公正待人

八、财务管理中的校长领导力

(一)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2、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3、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1)预算管理 (2)支出管理

4、校长加强财务管理的四关(1)预算关 (2)签字关 (3)报销关 (4)跟踪关

九、学校规章制度管理

1、校内规章制度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一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终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是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

二是通过校内规章制度保证学校成为教师最理想的发展地,成为教师走向幸福生活的家园。

三是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校内规章制度建设的重点

一是能够全力推动素质教育,引导校长关注课程,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的发展,建立持续提高学校效能的那些制度。

二是能够引导教职工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引导学生家长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和程序化的那些制度。

三是能够推动学校提高学校可利用的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那些制度。

四是能够有力地推动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完善的那些制度。

3、校内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人文性原则 (3)公平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

4、校内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

(1)学校管理干部制度(2)全体教职工的制度(3)学生的制度(4)家长的制度

5、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问题

十、关系协调中的校长领导力

学校政治的领导

1、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2、与社区的关系3、与企业的关系4、与兄弟学校的关系5、与家长的关系

十一、学校文化中的校长领导力

学校文化的领导

1、调动全员 2、个人魅力 3、共建愿景 4、精神物化

十二、学校发展中校长领导力

学校发展的领导

1、学校发展规划——满足学校总体发展的作用

(1)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人力资源的开发(3)解决问题中进步与发展(4)明确的发展目标导向(5)行动方案的可操作性

2、学校发展规划——满足学校个体发展的作用

(1)学校外部环境的改变(2)学校内部发展的需求

第六章 校长领导力的评估

一、校长领导力评估的意义

(一)校长领导力评估是衡量校长工作绩效的重要尺度(二)校长领导力评估是考察、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三)校长领导力评估是促进校长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校长领导力评估的内容

第一,宏观内容;第二,进行职能活动的内容;第三,组织机构内容;第四,校长自身的相关内容。

三、校长领导力评估的原则

(一)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的原则;(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三)教育行政部门评估与学校教职工相结合的原则;(四)内在要素评估与外在环境评估相结合的原则;(五)显绩评估与隐绩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四、校长领导力的评估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二)民主评议法;(三)述职评估法;(四)模拟情景测试法;(五)比较法

五、校长领导力的自我评估

(一)自我能力;(二)自信力;(三)自我管理力(四)换位思考力(五)与他人合作力(六)相似

行为的识别力(七)发展他人的能力(八)不包揽员工的问题(九)团队管理力(十)询问策略力(十一)规划设计力(十二)决策力(十三)执行力

第三部分 教育教学理论

走进新课程

《走向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于2001年6月颁布,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2001年7月,经教育部同意,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第八次教育改革。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27个省市38个实验区开始课程标准的实验,2002年将进一步扩大实验。

2.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

5.课程结构调整: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6.为什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一是课程类型结构单一,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主导地位,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二是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7.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国家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地制宜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实行“绿色证书”教育。

9.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一是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他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三是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实现整体优化,和谐发展。

(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10.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本次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实际上,这也正是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体现。“整体”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发展的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11.新课程体系中现行的分科课程有什么变化发展(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的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2.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品德与生活》(1-2年级);二、《品德与社会》(3-6年级);

三、《科学》(3-6年级);四、《历史与社会》(7-9年级);

五、《科学》(7-9年级);六、《艺术》(1-9年级);

七、《体育与健康》(7-9年级)

应注意:第一、知识的琐碎化问题;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第三、管理的问题。

13.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

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14.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还包括非指定领域: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等。

1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16.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实际上,课程标准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12年中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布了《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在中国一直沿用了40年。建国初期,我国颁布了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1952年后,改用教学大纲。这是我国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表现。

现行教学大纲明显存在以下弊端: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17.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尽管各有特色,但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大致包括:

(1)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内容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

(4)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5)附录(术语解释、案例)

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着显著的区别。

教学大纲基本框架: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核与评价)

18.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二、突破学科中心

三、改善学习方式

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9.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20.本次教学改革主要任务: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1.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2.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第一、重认知轻情感;第二、重教书轻育人。

23.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

24.“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5.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6.课程改革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师生情感关系:

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特别是学

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帮助他们。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兴趣、增强

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

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

优秀品质。

27.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8.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尊重以下六种学生:(1)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4)有过错的学生;(5)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6)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赞赏每一位学生:(1)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9.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索,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型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30.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一、主动性: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

二、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表现为我能学。

三、独特性:个性化

四、体验性:身体性参与活动、重视直接经验

五、问题性:问题意识

31.反思现行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

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二、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

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

32.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的“家长式”管理方式,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3.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34.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5.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如下

一、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关注过程性评价。3.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二、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三、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四、考试的改革重点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6.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

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37.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建议

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第一、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第二、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评价工作思路和评价制度”,再进行分析。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评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寻找不足,制定改进计划。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新评价工作计划。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

38.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善于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

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

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39.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三、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40.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启示

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其次,它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再次,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41.如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二、设计评价工具

三、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

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42.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首先,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

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43.如何通过学校评价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一、学校领导班子;二、制度与管理;三、教学研究制度。

44.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

4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46.新教材有什么特点

第一、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二、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三、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第四、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47.新课程改革组织与推进的基本思路:开放、民主、科学。

48.新课程改革实验与推进的基本方针: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4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四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

新义务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 公益性 事业。

2.凡具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适龄儿童、少年的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4.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 均衡 发展。

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批准。

6.学校应当建立、健全 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7.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 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9.国家鼓励教科书 循环 使用。

10.各级人民政府对 家庭经济困难 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1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 农村地区、民族地区 实施义务教育。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 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13.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 通报批评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 参与或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15.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 乡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2011中小学校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校长竞聘培训试题

1、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什么?(8分)

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什么?(8分)

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郑重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3、“两基”、“两全”的含义是什么?(8分)

顾全双方或两方面;于两方面皆无损害。《韩诗外传》卷十:“ 申鸣 曰:受君之禄,避君之难,非忠臣也;正君之法,以杀其父,又非孝子也。行不两全,名不两立。”《三国志·魏志·荀攸传》:“今兄弟

遘恶,此势不两全。”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下》:“事有不幸而莫能两全,亦权其轻重而处之耳。”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他要维持一家的生命,我要发展一校的生命,两全是办不到的。”

4、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8分)

观察法;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文献研究法;调查法

5、什么是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12分)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1.义务教育的国家强制性2.义务教育的公共性 3.义务教育的免费性4.义务教育的基础性

6、学校改革中的“四制”指什么?(8分)

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

7、罗森塔尔效应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什么?(8分)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在对一所学校一至六年级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将一份占总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课任教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8个月之后,教授和他的助手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发现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进步,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其实当初所谓的“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只是罗森塔尔教授随机挑选出来的,根本不是“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的结果。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从而使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这种积极的期望用语言、行为和情感潜移默化中传达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的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于是促使学

生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就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其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罗森塔尔效应”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影响着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对于任何一所学校和任意一个班级来说,都有优秀的学生和与之相对的问题学生的存在。毫无疑问,无论是哪一类学生,他的归类都与其自身的行为表现密切相关。但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的“某某是好学生”或者“某某是差学生”的定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对于一个优秀学生来说,那种良性的和积极的期望和评价会使其锦上添花,而对于一个问题学生而言,那种负面的消极的期望和评价会使其雪上加霜。在明白了这种情况之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要反思自己面临不同学生时的不同的情感价值取向,校正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消极的负面评价倾向,努力地从问题学生身上发现和挖掘哪怕是微乎其微的闪光点,并据此形成我们头脑中对问题学生的良性的积极的评价和期望取向。

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存在,即某某老师对某个问题学生的转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其效果却不明显,甚至是负效的。何会如此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单从教师的这一方面来看,或许与老师的教育方法和艺术有关。但是我们不能不正视的一种现象是:老师所作的许多工作都是一种不含感***彩或者感***彩不明显的行为,或者说这种外化的行为是与老师内心深处的情感倾向极不吻合的。具体分析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一,尽管老师在转化学生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情感倾向来说,对这些学生却是排斥的;其二,老师所作的转化工作,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从内心深处来说,连老师自己也不相信这些工作会有成效,因而也不相信自己的工作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变化;第三,老师把转化对象本身看成了“有问题的人”,甚至是“不可救药的人”,而不是看成一个“过而能改”的“有希望的人”。这就使其教育的立足点出现了严重的偏颇,事实上,他的教育行为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从更广阔的领域来看,多年来我们所进行的道德教育成效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是以“学生是不道德的”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我们所开展的许多道德教育活动都是建基于学生至少在这个方面是有问题的基础上,因而才需要加强教育。其实这种道德教育的本身就是极不道德的。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育过程中最具破坏性和浪费性的行为就是教师对学生消极的期望,也就是不

相信学生。如果说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多大多大比例的人对学生抱有消极的期望倾向,肯定会招来声势浩大的质问声甚至责骂声,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种质问和责骂者本人倒极有可能是这种消极期望者,因为他们也许从未反思过自己的期望行为,或者即使反思了也不敢承认自己是消极期望者,因为如果承认的话,他们会承受不起自己多年的辛苦付出竟然是一种缺乏积极的感情倾向的教育行为的结论。

8、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你认为核心是什么?(12分)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什么是领导影响力?它具体包括哪两方面因素?(12分)

影响力.在现代企业中,领导者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角色:①外交家:平衡外界环境,协调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争取获得最佳支持和最大资源.②传教土: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和目标,解释组织的目的,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

领导风格 影响力 组织 外界环境 企业文化 外交家 领导者 大资源 宣传 协调 目标 理念 解释 角色 传教

个性 已有的领导学理论表明,个性是领导定义中的一个重要的变量。个性因素作为领导者评估的核心部分,能够合理有效地预测领导者事业的成功 (Bray,1982)。

Dunnette (1971) 在查阅了大量评价中心的研究后,归纳出一些共识:领导者的个性关系到其管理的成功,主要涉及认知力、人际技能、计划组织能力、精力、激励、情绪稳定和承受压力等方面。Gough(1990)在加利福尼亚心理纪录中指出,在评价无领导组织中的领导效能时,有很多个性因素非常重要。随着人们加深对个性的认识,个性中的一些因素已经成为评价和预测领导效力的指标。Thomas等人 (2001) 通过在一个为美国军事储备办公室下士训练军校而设计的军事辅助中心的研究表明,外向性是下属对领导效力评价的充分中介。有研究考察了“大五人格”与领导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外向性与宜人性对领导行为有决定性作用,开放性与领导行为有关,但当其他品质的影响受到限制时,这一特性的影响力将会消失。神经质、责任心与领导行为无关。

二、个人能力

领导者自身能力的高低,关系到能否正确及时地处理各类问题,带领下属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因此,领导的个人能力与领导影响力有重要关系。很多的研究证明了这种关系的重要。例如,Mumford等人(1991)对一些年轻人的样本进行了纵向研究,发现这些年轻人中学和大学期间的领导活动,以及在大学中的学生领袖等经历,能够很大程度地预测他们今后的管理效果:成功激励、社会技能、社会调节、权威、理性和创新等方面。研究表明管理者获得领导知识与技能会对领导的影响力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Friedman, Fleishman, 和Fletcher (1992)明确了主要影响领导行为的三个维度包括计划管理、管理人、战略计划这三种能力,并且指出认知能力是在战略计划测验或是一些高水平领导测验中所必需的,主要包括逻辑推理、思路流畅、创造力、辩论、语言表达和不草率等。王垒(2002)认为管理者认知能力的高低对于解释有效的管理工作仍然适用,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大量的计划和决策工作,这些都要求管理者具备良好的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如果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则无法有效完成工作任务。Mumford 等人(2000)描述了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的多因素模型,他们认为领导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判断力和知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以后的绩效。他们提出,由于多种领导技能和知识的综合作用,领导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判断力和知识对问题解决质量和绩效的因素发挥间接作用;职业经历和环境影响在对领导能力的作用中发挥直接的作用。由此可见,领导的个人能力和认知是预测领导绩效的重要指标,领导评价的基础是有效测量领导技能和认知。

三、个人魅力

领导的影响力有的来源于权力和地位,有的来自于个人的魅力。近几十年,有关魅力型领导的研究很多,都证明了个人魅力在领导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首先 Klein 和House(1995)明确了魅力的涵义,他们指出,魅力既不存在于领导,也不存在于下属中,而是存在于那些具有个人魅力的领导者与受他们魅力感召的下属间的关系中,在一个有益的魅力环境中。魅力型领导与其他领导者有不同的行为方式,魅力型领导者可以产生根本的社会变革,他们及其追随者的业绩有超越其他同行的趋向;魅力型领导者与其追随者独一无二的关系致使魅力型领导者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强有力的力量,这些领导者是通过使用适宜的交流策略瓦解、调遣或结盟他们的追随者,从而影响社会变革(Fiol,Harris,House,1999)。

有哪些个人魅力因素对领导影响力产生作用呢?Yorges、Weiss和Strickland(1999)认为善于表达信仰和追求是重要的个人魅力因素。那些努力追求表达他们的信仰的领导者,与那些看起来只追求某方面利益的领导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行为结果与随后的领导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贡献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反之索取将减少影响力。Piedmont和Weinstein(1994)的研究表明,外向性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责任心与管理的绩效相关,对责任心的测量表明能力、努力和自我训练是一个人成功因素中的特殊品质。Cichy和 Schmidgall(1996)在研究了美国房地产行业中的181位财务经理的领导质量后指出,信任下属、开阔眼界、简单化和良好控制这四个领导因素对有效领导至关重要,同时他们对14个领导特征进行的重要性的排序是独立性,可信性,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决断性,持续的激情,忠诚,热忱,勇气,投入,坚韧和预测性。Mendonca(2001)认为,诚实保证有效的领导效能。谢晓非和陈文锋(2002)在管理者个人影响力的测量与分析的研究中指出,管理人员影响下属主要依赖自身魅力,注重建立非正式的权威,这是最有效和值得倡导的方式。

5、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有着很多种不同的分类,不同的领导风格也会产生不同特点的领导影响力。很多针对领导风格的研究都涉及了领导风格与领导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一些学者从咨询型领导和指示型领导、适应型和不适应型领导的特点、积极型领导和消极型领导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10、简述新时期学校管理应注意那些问题?(8分)

现代学校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序列、复杂的、动态的和综合的过程,要管理好学校,校长不仅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识,更要科学的管理意识。这是学校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一、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校追求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起点,它关系到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设计并制定出与自身相吻合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

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首先,要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即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社会形象、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生源状况、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资源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任何一所学校,哪怕是濒临绝境的学校,只要善于观察、分析,也一定能找到其优势资源,扬利除弊。例如:1997年,崔其升出任山东荏平杜郎口中学校长时,该校的情况很令人担忧: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班子不思进取,教师人心涣散,学生厌学严重,家长怨声载道。许多学生因此纷纷离乡转学,学校教学质量连续十年在全县倒数第一,有关领导几次下决心要撤并这所濒临绝境的学校。教育局局长在找崔其升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救救这一班孩子吧。”面对身处绝境的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没有退却,更没有坐以待毙,临危受命。他一连许多天,拎着板凳挨班听课,课后和师生深入交流。一位学生说:“老师讲的课,还没我们自己讲的好呢!”就是学生的这句气话,使他茅塞顿开:是啊!既然学校各方面的资源都很有限,那何不就按学生的说法试一试?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那么,学校不就有了最大的教改资源吗?于是,崔其升开始了后来轰动全国的教学改革,学校逐渐走出困境,这所曾一度是教育教学上的“双差”校,一跃成为茌平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 成为全国闻名的优质校。近两年间,前来参观学习者已达35000多人。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只有客观分析资源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学校才能另辟发展之路。

其次,要理清办学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学校规划。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学层次高低的标尺。所谓“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深刻含义正在于此 。时下,课程改革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

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封闭的工作局面,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开放的管理策略,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创新”、“求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在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学校也会有新的发展。

三、追求人文关怀与情感管理

任何组织都是人和物的管理。人是一个最大的变数,只有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才能达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因此,任何组织都不能忽略对人的管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在各级需要依次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就会产生新的更高一级的需要。教师有着实现更高层次的愿望和需要,有着为实现更高层次愿望而蕴藏着的潜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应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情感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挖掘教师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他们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管理者还要淡化行政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民主观念,既要充分调动群体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乐于服务,乐于奉献,积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通过职位升迁、激励机制、优质福利等方法承认教师的工作成果,使教师富有成就感和使命感。促使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从而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同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根据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按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四、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然而,由于受一定的认识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而忽视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应在建立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化校园上多做文章,创设开放、宽松的交流空间,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读书、论坛等活动,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学术气、书卷气,体现出一种文化追求,这对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大有裨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需要几代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共同为之努力奋斗,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提高其文化品位,彰显其特色。

11、你认为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如何发挥远程教育设施作用?(8分)

19.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20.本次教学改革主要任务: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1.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2.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第一、重认知轻情感;第二、重教书轻育人。

23.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

24.“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5.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6.课程改革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师生情感关系:

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特别是学

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帮助他们。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兴趣、增强

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

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

优秀品质。

27.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8.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尊重以下六种学生:(1)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4)有过错的学生;(5)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6)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赞赏每一位学生:(1)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9.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

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索,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型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30.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一、主动性: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

二、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表现为我能学。

三、独特性:个性化

四、体验性:身体性参与活动、重视直接经验

五、问题性:问题意识

31.反思现行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

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二、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

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

32.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的“家长式”管理方式,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3.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34.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5.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如下

一、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关注过程性评价。3.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二、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三、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四、考试的改革重点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6.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37.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建议

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第一、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第二、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评价工作思路和评价制度”,再进行分析。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评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寻找不足,制定改进计划。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新评价工作计划。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

38.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善于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

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

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39.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三、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40.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启示

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其次,它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再次,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41.如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二、设计评价工具

三、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

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42.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首先,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

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43.如何通过学校评价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一、学校领导班子;二、制度与管理;三、教学研究制度。

44.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

4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46.新教材有什么特点

第一、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二、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三、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第四、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47.新课程改革组织与推进的基本思路:开放、民主、科学。

48.新课程改革实验与推进的基本方针: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4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