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鱼我所欲也 课文 翻译 文言现象 习题

2021-07-08 来源:步旅网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只有放弃鱼而选择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牺牲生命而选择正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手段不可用的呢?

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 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有什么不可用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通过某种方法就能保全生命却不采用;通过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却不采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那是因为他们想要的,有胜过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箪(dān)食,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生存下去,得不到就会死亡。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官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 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 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华美的住宅却接受了它; 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

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

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也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的“性 善论”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四种“本心”:侧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 礼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只要不丧失这些“善心”,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宋朝朱熹把《孟子》和《中庸》、《大学》、《论语》合为“四书”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5.为 向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

6. 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

人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 代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获得生命 8.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 给

9.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 10莫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谁 11.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 12.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那么 得之则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连词,这里表假设 13.凡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凡是;只要是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辟”通“避”。躲避

古今异义

1.可以 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 2.是 古:这 指示代词今:判断动词 3.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4.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5.加 古:益处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

鱼我所欲也

《孟子》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重点停顿语句。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

1. 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舍生取义。

2. 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6.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1.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2.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 13. 不辨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拓展延伸

1.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传统和习惯是沿袭孟子的学说和思想的?

答: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见义勇为、重义轻财。

鱼我所欲也

《孟子》

2.孟子的精神可以用他的一句话来体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舍生取义的事例:

①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宁死不降元。 ②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③杨靖宇:坚决抗日,宁死不降日寇。 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②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义诗》——夏明翰) ③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4.当今社会见利忘义的例子:

答:刘青山、张子善是革命的功臣,他们在民族存亡和革命成败的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他们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的宴安之时,却经不住诱惑,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为了亲朋谋取私利,违法乱纪,走上了人民的审判台。 5.孟子的“舍生取义”的论点与“哥们儿义气”相同吗?

答:不同,孟子的“义”指的是大义,它关系到人民、民族、国家的利益、命运,而“哥们儿义气”指小团结个人的私利,与“江湖义气”本质相同。 6.孟子指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不但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和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的意义,而且也提醒人们时刻警惕反省自己,不要贪图厚禄、见利忘义,而干不合礼义的事情。 7.孟子是一位怎样的人?

答:有骨气、有气节、重义轻财,甚至为道义牺牲的人。

8.孟子的“舍生取义”影响了中国两千年,从来都是积极的价值观,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修改时去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这是否说明“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已经过时?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过时,它们不矛盾,是一致的,孟子也强调生命的重要,只是更强调为保护更多人的生命而可以牺牲“小我”的正义行为,强调保护弱势的生命,中学生本身是需要保护的,保护中学生的行为是舍生取义,如果中学生善于斗争,也是可以见义勇为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