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改革初探

2023-07-12 来源:步旅网


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改革初探

提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济南市4所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访谈和调查结果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改革

1.对当前普通高校武术课的认识

1915年,在以徐禹生为代表的老一代教育家的努力下,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进入了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项内容。[1]学校武术培养了大批的武术学者和武术工作者,为武术的继承、整理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武术课已经在普通高校成为一门必修的体育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方面与其它体育项目一同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健康体魄服务,更重要的是使得我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在新一代年轻人中得以继承,肩负着保持民族本色的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笔者在山东轻工业学院教学期间,根据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对济南市的4所高校的普通专业武术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对山东轻工业学院9个普修武术课班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和调查,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此做出进一步的论述和解释。

2.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武术课课程设置的竞技化

所调查的4所普通高校的武术课,有的只有套路,有的是套路散打并举,殊不知,这样的分类方法即已经进入了竞技武术的模式,更不必说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更是竞技训练的简单化,这些都是混淆了竞技武术与学校武术。竞技武术与学校武术的目的不同。马克思认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体育和智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早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武术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竞技武术是追求运动成绩的、培养武术顶级运动员的。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3]

2.2学生兴趣高与教学内容乏味的矛盾

套路的冗长陈旧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在选课之前对武术课是充满期待的,而到最后却兴趣大减。因为武术课自身的原因,形成了“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5]的现状。冗长的套路使得学生非常吃力,产生厌学情绪,“考前抱佛脚,考后忘光光”成了学生应付武术课的普遍现象。据《礼记·乐

注》:“一击、一刺为一伐”,“七伐乃止”就是7个动作连接起来的组合练习[4]。可见武术是先有单个动作,后有套路的,如今的教学违背了武术形成的规律。

2.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

如同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极其单一呆板。教师极少真正用心去研究教学方法,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而是简单的分解——完整和示范与提示的不断重复,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较远,这也是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薄弱,造成了教师上课“大锅饭”的现状,教好教坏差别不大,对个人收入等切身利益构不成影响。

2.4教材使用周期长、更新慢,内容不符合当今的需求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教材绝大多数仅仅是一本《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并没有专门的武术课教材。在这种集各个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教材中,武术的部分根本不足以适应武术课的需要。另外,这些所谓的健康教程良莠不齐,有的粗制滥造,质量极其低劣,如武术套路的图片缺少,文字不准确等。教材不是对学生负责,有的甚至成为评聘职称的工具。

2.5武术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在4所普通高校,武术教师专业技术素质相对较高,但责任心和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技术能力构成教学能力的核心素质,但不是惟一的教学素质。一个好的武术课教师应该是技术出色,同时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修养,对武术有较高较为全面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传授技术,传播武术的文化。

2.6重技术学习,轻文化传播

就所调查的4所普通高校而言,普通高校武术课课时在28到36不等,多数学校安排相应的理论课,但基本形同虚设。理论课不在教室,而是在露天操场,严肃的课程教学成了谈天闲聊,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

3.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淡化套路教学,突出方法,强调实用,丰富教学内容

蔡仲林先生提出“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实用”[5]的武术教学改革十二字方针,在各地的武术教学中是值得考虑和借鉴的。笔者在对9个班的教学中,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对三路长拳进行拆招、用招,引入散打基本技术,介绍套路和散打的关系,学生的兴趣就明显提高。针对学生反映的套路难记的情况,除了进行拆招讲解外,还应用表象记忆法,让学生课后了解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等。这样,使学生既学会了动作,又能够记住并深入了解了所学动作。在套路教学中讲授武术中的踢打摔拿的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学生逐渐认识到,格斗动作体现武术的防身作用,而内外兼修的特点是与健身原

则相符合的。

3.2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灵活多样

武术课教学应该根据学生“求快、求新”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动作或简短的动作组合进行教学,注重动作内容的实用性,讲解单个动作用法,进行拆招、喂招、用招,灵活运用语言、(下转第104页)(上接第102页)示范等方法。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因冗长的套路教学而劳累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根据课堂气氛的需要,可以引入南拳的发声方法,一方面可以发声助威,体现武术的特点,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宣泄负面情绪的作用,改善了学生的精神面貌。

3.3选择适合的专门教材

根据十二字方针的要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普通高校武术课教材。一,武术课应该有专门的教材,与《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中的武术部分区分开来;二,对内容进行甄别,选择权威的编著者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避免教材的粗制滥造、质量低下。

3.4注重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传道授业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技术熟练,而且要熟知教学过程,精通教学方法,不仅技术过硬,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教师可以通过自学、研讨、参加学术交流等形式,不断积累和提高,使自己能够真正胜任武术课的教学。

3.5开设武术文化基础课

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开设武术文化基础课。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武术传统文化内容如武德、武术与传统哲学的关系、武术与中医等内容进行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兴趣,更可以加深学生对武术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2]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83~85.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指导纲要[S]. 2004:1-3.

[4]翟少红.试论构建“淡化套路,提倡技击”的武术教材体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5):58-59.

[5]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62-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