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通论
(以袁行霈版为主要参考,辅看人大版)
●总绪论
一、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1、古人的文学史
(1)史学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但为屈原、贾谊这两位文学家立传,而且笔墨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的辞赋家,已经算是有了文学发展过程的初步描述。
(东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对司马迁《史记》以前史官之文的发展过程有简单的追述。
(齐梁)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回顾了南朝宋以前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成是关于诗歌史的比较详细的论述。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了文学发展的线索。此后,一些正史中的《文苑传》 或《文艺传》,大都沿袭《后汉书》的体例。
(2)目录学
1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中的《诗赋略论》对诗和赋的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的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3)诗文评
(梁)刘勰《文心雕龙》中《明诗》以下20篇论及许多文体的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的精彩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对文学的发展作了相当详细的论述。此后,在一些诗话、词话,以及诗纪事、词纪事之类的书中,也有关于诗词发展的论述。
(4)其他
(东汉)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的起源,历数政治的变迁与诗歌的关系,从政治的角度对诗歌的发展作了较细致的描述。
(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从文体流变这个新的角度,论述了文学的发展。
(唐)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对《诗》、《骚》以来诗歌发展的历程作了总结。
(宋)李清照的《词论》,追述了词的发展概况。
(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唐诗发展的因革流变。
2
(明)张溥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的题辞,已经勾勒出汉魏六朝文学发展的脉络。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对明代诗人一千六百余家作了评述。
清代所修《全唐诗》,为唐代诗人逐一作了简介,从中可以看到唐代诗歌的发展线索。
2、今人的文学史
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之作。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20年代)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30年代)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30年代)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四五十年代)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60年代)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分体文学史)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
※ 怎样理解文学史?(3、4、5)
3
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3、文学本位
就是以作品为主体,以文论和传媒为两翼。
(1) 重视文学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即文学自身的特性(文学性)。
(2) 围绕文学作品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
(3) 撰写文学史应当关注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并用文学思潮来解释文学创作和文学的接受。
(4) 重视传媒对创作的影响及给创作所带来的变化。例如书写的繁难与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之简练;演唱方式与唐宋词的创作;印刷术与宋代作家的学者化;宋元说话艺术与小说创作;宋元戏曲的演出方式与剧本创作。
4、史学思维
(1) 注意“史”的脉络,清晰地描述承传流变的过程。
(2) 将过去惯用的评价式的语言,换成描述式的语言,使文学史实如现象、倾向、风格、流派、特点等自己呈现,并予以解释说明。
5、文化学视角
4
(1) 应从广阔的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文学。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 举例:先秦诗歌与原始巫术歌舞;两汉文学与儒术独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玄学、佛学;唐诗与唐代的音乐和绘画;宋诗与理学和禅学;戏台、戏俑、雕砖、壁画等与金元文学;明代中叶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文化气氛与晚明文学。
6、文学史的当代性
当代的价值判断、当代的审美趣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关注。
7、文学史史料学的基础性地位
二、中国文学的演进
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地理环境等。
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
1、 文体、朝代、地域的不平衡性。
2、 俗与雅的互动,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例如:
《诗经》中的“国风”本是民歌,经孔子整理,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并加以解释,就变雅了。
南朝民歌引起梁陈宫廷文人的兴趣,从一个方促成面了梁陈宫体诗的产生。
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后来逐渐变得雅了起来。
5
宋元戏曲在市井的勾栏瓦舍中演唱时,本是适应市民口味的俗文学,后来文人对这种通俗的文学形式加以提高,遂有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类精致高雅的作品。
3、 文体间的渗透与交融,一种文体吸取其他文体的艺术特点以求得新变。例如:
魏晋以后赋吸取了诗的特点,抒情小赋兴盛起来,这是赋的诗化。(诗抒情,赋体物。)
在初唐,诗又反过来吸取赋的特点,出现了诗的赋化,如卢照临的《长安古意》等。
词和诗不但体制不同,早期的词和诗的功能、风格也不相同。可是从苏轼开始,以诗为词,赋予词以诗的功能,诗和词的界限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模糊了。
周邦彦以赋为词,在词所限定篇幅内极尽铺张之能事,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词和赋的疆域。
辛弃疾以文为词,词和文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
诗和文的界限本来也是清楚的,宋代以后却模糊了,因为宋人开辟新径以文为诗。
文言小说与诗词,例如唐传奇中的佳作如《莺莺传》、《李娃传》、《长恨歌传》等,带有浓厚的诗意。
白话小说与诗词。宋代说话一般都是有说有唱,那些唱词就是诗。所以有的小说索性就叫“诗话”、“词话”。
戏曲与诗词。戏曲中唱词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唱词也是一种诗,离开唱词就没有戏曲了。
4、 复古与革新的互动,主要表现在诗文的领域里。例如:
6
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专门就文学的通与变,也就是因与革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梁)裴子野的《雕虫论》,对齐梁以来诗歌过分追求声色予以激烈批评。初唐陈子昂又大声疾呼恢复汉魏风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有影响的复古呼声。这实际上是革新,促成了声色与性情的统一,带来了盛唐诗歌的高峰。
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又在文的领域内举起复古的旗帜,反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提倡三代两汉的古文。韩、柳的复古实际上也是革新,是在三代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与“道”合一的新的文学语言和文体。韩、柳之后古文一度衰落,骈文重新兴起,直到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再度提倡和写作古文,才确立了古文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5、文与道的离合。这主要是指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儒家政治理想的关系。此外,道家思想、佛学思想以及反映市民要求的思想又先后不同程度地渗透进来,影响着文学的发展。
文学适合儒家思想,出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家,如杜甫、韩愈、白居易、陆游等。
偏离儒家思想,也出现过许多优秀作家,如陶渊明、王维、李白、苏轼、曹雪芹等。
唐代以后复古载道与师心性灵,相互碰撞补充。
明中叶,启蒙思潮带来对传统“道”的反叛以及文的独立,推进了中国文学的演进。
三、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1、三古、七段: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7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2、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
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
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
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
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
8
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
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
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
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
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
●先秦卷
一、先秦文学的历史地位
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
确立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是“儒道”两种文化类型和“风骚”两种文学类型的确立。
二、先秦文学的历史分期
1、史前传说时期的文学
(1)远古歌谣
内容多与劳动生活(如《击壤歌》、《吴越春秋·弹歌》)和宗教活动(如《礼记·郊特牲·蜡辞》)有关。
篇幅句式短小,节奏韵律简单。
9
(2)神话
文献:《山海经》、《淮南子》、《穆天子传》、《庄子》、《楚辞》等。
类型:起源神话、自然灾害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等。
精神:探索、抗争、忧患意识、珍视生命。
特点:短小,不系统,散失,历史化。
2、夏商文学
(1)文化背景:原始巫术文化,尊鬼事神。
(2)文献:甲骨卜辞、《周易》卦爻辞、《尚书·盘庚》
3、西周春秋文学
(1)文化背景:礼乐文化,敬礼重德的理性精神。贵族教育,“学在官府”。
(2)文献:《诗经》、《尚书·周书》、《春秋》、《论语》、《墨子》、《老子》。
(3)特征:
思想内容上,关注人生、社会、历史。
文学风貌上,和谐典雅,婉而多讽,暗寓褒贬。
10
4、战国文学
(1)文化背景: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士阶层崛起。
(2)文献:《左传》、《国语》、《战国策》、《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楚辞》。
(3)特征:立足于现实,由争鸣带来强烈的个性和激情以及风格的多样。
三、先秦文学的时代特征
1、诗乐舞紧密结合(葛天氏之乐,《大韶》百兽率舞)。
2、文化形态浑沌一体,文史哲不分。历史散文和说理散文带有很强的文学性。
3、创作主体的变化:从巫到史到贵族到士,从集体到个体。
4、开启了源头,影响深远。确立了“儒道”两种文化类型和“风骚”两种文学类型。一种具有理性精神,另一种则具有浓厚的浪漫气质。
●秦汉卷
一、秦汉文学的历史地位
秦汉文学处于上古期第二段,是楚地巫文化和中原儒家文化融合的产物,因而带有浓厚的神秘浪漫色彩。
二、秦汉文学的历史分期
11
(一)秦代:《吕氏春秋》,李斯《谏逐客书》及三句一韵的刻石文。
(二)汉代
1、初创期(高祖至景帝)
(1)思想基础:黄老道家,于民休息,无为而治。
(2)文化背景:楚地巫文化,战国文学余绪与纵横家思潮,新因素萌生(汉赋初创)。
(3)文学样式:骚体赋(楚文化)、政论、楚地挽歌(宫廷与庙堂祭祀)。
(4)代表作家: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七发》)。
(5)文学风貌:感情激切,质实深厚。
2、全盛期(武帝至宣帝)
(1)思想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今文经学繁盛。
(2)文化背景:楚地巫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融会。
(3)文学样式:散体大赋(楚地文化与儒家文化融合的产物)、汉乐府。
(4)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散体大赋)、司马迁(《史记》)。
(5)文学风貌:深广宏富,醇厚典重。
12
3、中兴期(元帝到东汉和帝)
(1)思想基础:今文经学演化为谶纬神学。古文经学崛起,重视师承家法,墨守成规。
(2)代表作家:扬雄、班固(辞赋、《汉书》)、王充(“疾虚妄”)。
(3)文学风貌:模拟风气日趋严重。
4、 转变期(东汉安帝到灵帝)
(1)社会形势:汉王朝由盛转衰。
(2)文学样式:抒情小赋(儒家文化)、五言古诗。
(3)代表作家:张衡、《古诗十九首》。
(4)文学风貌:
更加贴近现实,批判精神很强。
形式上日趋整饬华美。
三、秦汉文学的时代特征
1、文学观念:
文学与学术相混杂,文学常广采博记,复文隐训,趣幽旨深,带有浓重的经学色彩。
13
2、审美风尚:
以廓大为美,强调时空上的广度。这是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一种开阔的胸襟和眼界,也是巫文化和理性文化融合后的一种极具想象的浪漫情怀。“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以古拙为美,讲求外在性夸张和充实饱满,大处着墨,朴拙磅礴,强调力度和气度。
以刚健为美,重视外在事功,开拓进取,具有一种豪迈的盛世情怀。
3、创作主体:
创作主体以宫廷文学集团为主,民间创作与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前者如吴王、梁孝王、淮南王等文学集团,乐府(音乐)、东观(学者)、鸿都门学(书画)等文人集团。与此相关的是游学游宦形成的侍从文人和幕僚文人。不入仕的民间文人则与此鼎足而立(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等)。
●魏晋南北朝卷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地位
文学由上古期进入中古期,语言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古奥转向浅近。
文学进入自觉阶段。表现为:
(1)文学与学术分途,成为独立的门类。文人不必博学,学者不必能文。
(2)文体的辨析。
14
(3)语言形式和技巧的自觉与独立。
(4)文学品评和文学理论的兴盛(创作论、文学的抒情性等)。
(5)总集的编纂。
开始重视人的内在精神性,对“无”和“虚”的发现与追求。
五言古诗、骈文在此期进入高潮。小说在此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小说)。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分期
1、建安、正始文学
(1)建安文学
背景:社会动荡,战争瘟疫,民生凋敝。
思想:破除礼教束缚,思想自由活跃,务实、通脱。经学衰微;民间文学复兴;文会发达(陈中凡)。
主题:关心民生疾苦,救世济民。
样式:五言诗,抒情小赋(王粲《登楼赋》)。
诗境:慷慨悲凉,刚健有力。“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刘勰)
代表:三曹、建安七子、蔡琰。
15
(2)正始文学
背景:政治黑暗恐怖,豪门世族势力强大。
思想:玄学兴起,崇尚虚无,富于思辩。是一种“实现言外之旨的努力”(胡大雷)。
诗境:隐晦曲折,沉郁深婉。
代表:何晏、王弼;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
2、西晋文学
(1)太康文学
背景:暂时的统一。名士被迫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名教即自然”。
心态:缺乏功业心和进取心,关心的是自身得失,求名、求利、保身、放荡奢侈。外表潇洒,内心猥琐。
观念:重视对文体的探讨(《文章流别论》),重视文学的抒情性(《文赋》)
思潮:娱乐的文学观。
诗境:繁缛绮合,重模拟,追求形式上的排偶。“左思风力”。
代表:“三张、二陆、两潘、一左”(钟嵘《诗品序》),尤其是潘岳(《闲居赋》、《秋兴赋》),陆机(《文赋》),左思(《三都赋》)
16
(2)永嘉文学
背景:易代战乱,名士避难。
样式:玄言诗兴起。
主题:隐逸(避祸)、游仙(避祸)
诗境:对社会的愤慨和对世事的关心。
代表:刘琨、郭璞。
3、东晋文学:玄学对文学的推动
背景:偏安一隅,对江南山水的发现。
思想:玄、佛合流,奢谈玄理蔚然成风。
心态:追求自然高雅的情趣,请谈、养生、沉醉山水,热衷诗文、音乐、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
样式:玄言诗兴盛,田园诗,辞赋,散文,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志人小说)
诗境: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陶渊明自然平淡、浑然圆融。
代表:孙绰、许询;陶渊明;《拾遗记》、《搜神记》;《西京杂记》、《语林》等。
4、南朝文学:相对稳定,偏安苟活的心态,对政治淡漠。文学分流,分为南北两脉。《古画品录》
17
思想领域:玄学思潮隐退,玄佛合流,儒学的影响恢复,思想领域出现多元并存的局面。 (《文心雕龙》是典型体现。)
文学风尚:由质趋文、由单趋复、由刚趋柔、由实趋虚。
文学风貌:“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文过其意,…宜于咏歌”(李延寿《北史·文苑传》)
(1)宋·元嘉文学:
背景:高门世族地位开始动摇,由以往无忧无虑地玄思冥想转入对人生的感慨。
思潮:晋宋“诗运转关”(沈德潜《说诗晬语》),对山水的接受由理入情,摆脱了形上思维重新关注日常生活,恢复了缘情言志,情思取代玄理,以“陶谢”为重要标志。
样式:玄言诗向山水诗过渡,骈文,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民歌
手法:“喻象”(先秦两汉)——写意(陶渊明)——摹写物象(元嘉文学,如谢灵运)
诗境:“错彩镂金”与“清水芙蓉”。
代表:谢灵运(山水诗)、鲍照(七言乐府诗、《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颜延之等;宗炳《画山水序》;《世说新语》。
(2)齐·永明文学:
思潮:佛教带来了声韵学发展,对语言音乐美的追求进入自觉,提出了“四声八病”声律论。
18
样式:“永明体”即新体诗(清代王闿运《八代诗选》命名为新体诗),骈文创作繁盛期,民歌。
诗境:清新明丽。
代表:沈约、谢眺、王融;江淹、孔稚圭、丘迟。齐梁之际:三个文学集团及创作的趋同性:萧子良,萧衍和萧统,萧纲。《文心雕龙》、《诗品》;吴均(《与朱元思书》),何逊。
(3)梁陈文学:抒情的狭隘化、享乐化,由情怀转向娱乐。
样式:宫体诗,骈文,民歌,总集的编纂。
诗境:轻艳浮靡。
代表: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前期,萧纲、萧绎;《文选》、《玉台新咏》;阴铿,江总。
5、北朝文学
在质朴求实中建立自信。
“词义贞刚,重乎气质,……理胜其辞,……便于时用”(李延寿《北史·文苑传》)
背景:各少数民族混战。
思潮:以南朝为宗,向南朝学习。
样式:民歌、散文。
19
诗境:豪放刚健,重功用,求质朴。
代表:《木兰诗》,庾信后期诗赋(《哀江南赋》),北朝三书《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时代特征
1、文学进入自觉期。文体、题材极大丰富。
2、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应用(骈文,“永明体”及“四声八病”)。
3、玄学、佛学对文学产生影响。
(1)玄学
对自然的发现。
“言意之辨”。
(2)佛学
拓展了想象力。
佛教故事的影响,使故事性加强。
佛经翻译对音韵学、汉语词汇及文学观念的影响。
4、创作主体:门阀士族贵族集团,鲜明的家族性,宫廷文学。造成了贵族与寒士之间的对立。
20
5、文学创作呈现出群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个性化并不鲜明也不自觉。
6、乱世文学及其独特的主题: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死、游仙和隐逸,而是带有政治避难性、逃避性或讽喻性,从药与酒可以看出。(参考了李泽厚的观点)。
●唐代卷
一、唐代文学的历史地位
以安史之乱为界,唐前期承继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封建社会前期文学;唐后期开启宋代文学,属于封建社会后期文学。
唐代文学风貌:理想色彩,抒情,外向。(不同于宋的理性、内敛。)唐代前期强调自由,追求天然美、化境;后期则转向法度,追求人工美。
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是由南北文风的合流带来的,即南风“绮丽”的形式与北风充满“风骨”的情思相融合。陈子昂的诗风革新和韩柳的“古文运动”意义都在于此,都是使相对较弱的北风得以加强,同时也是儒家传统的复归,使文风刚柔相济,通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文体进一步发展丰富,诗文等旧文体得以革新,并出现唐传奇、词(文人词、敦煌曲子词)、变文等新文体。诗歌在此期发展到顶峰,尤其是律诗。
二、唐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1、初唐
思潮:
21
(1) 南北文学合流,其实质是北方的风骨与南方清绮的形式美融合。陈子昂倡风骨、兴寄后,使声律、辞采得以与内在情思相结合,从而使诗歌走上健康而瑰丽的创作道路。
(2) 宫廷应制文学(上官体)扩大为士人文学。
样式:
(1) 上官体:“绮错婉媚”,重技巧、声辞之美。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
(2) 近体律诗:沈、宋确立。四声的平仄二元化;粘对规律的完善。
代表:上官仪,初唐四杰,“文章四友”,沈宋。陈子昂,张若虚,刘希夷。
2、盛唐
山水田园诗派:表现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美。王维,孟浩然,储遂羲、常健。
边塞诗派: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高适、岑参(入节镇幕府);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等一大批名家(边塞漫游)。主题:
(1) 表达将士们从军报国的英雄气概;
(2) 表现不畏边塞艰苦的乐观精神;
(3) 描绘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
22
(4) 也反映战士们怀土思家的情绪,揭露将士之间苦乐悬殊的不合理现象。
李白:七绝,古体乐府(歌行体)。豪放飘逸的气质,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美如清水芙蓉。概括的说就是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无穷。
杜甫:直面八年的“安史之乱”,表现战火中的人间灾难、生民血泪。把强烈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手法中,以叙事手法写时事,从题材到写法,都不同于盛唐诗了。这可以说是唐诗发展中的一种转变。
风貌:常带有前瞻的意味。
3、中唐
阶段:杨启高在《唐代诗学》中把中唐诗歌划分为大历诗风、元和诗学、长庆诗学三个阶段。
风貌:常寄托对国家中兴的希望,尤其是怀古咏史诗。
特点:
(1) 文学革新(包括“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与政治改革(贞元、元和年间)联系密切。随政治改革的失败,文学革新也遭到挫伤。
(2) 不同于初盛唐诗歌一统天下,此期的文体发展丰富起来,旧文体得以革新,新文体层出不穷,出现多元化。前者如韩孟诗派、元白诗派等对诗的新探与革新;“古文运动”对文的改革。后者如唐传奇的兴盛、词的出现、佛教变文的发展繁荣等。
(3) 随着辟佛老和儒学道统的复归,文学上也由自由浪漫不落痕迹的天然美,转向崇尚法度的人工美。风格更趋向多样化。
23
流变:
(1) 社会的衰败导致士人心绪彷徨,大历诗人表现出寂寞情思,夕阳秋风,气骨顿衰。
(2) 贞元、元和年间,随政治改革,诗坛也出现革新的风气,这是中唐士人面对盛唐高峰,盛极难继之后的新变,展现出中兴的气象。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发展了杜甫奇崛、散文化、炼字的一面,以险怪著称,甚至以丑为美。
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则从乐府民歌吸取养料,把诗写得通俗易懂。
(3) 古文运动:天宝后期,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等开始提倡古文。然而直到韩愈、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与政治革新和儒学复兴思潮联系在一起,形成巨大声势,散体才取代骈体占据文坛。内容包括:
文以致用。从空言明道走向参预政治和现实生活,为散文的表现领域开出一片广阔天地。由此在文体和文风上都与六朝骈文区别开来。
复古实为创新。一方面吸收秦汉散文之长,另一方面又充分吸收了六朝骈文的成就。“韩、柳文实乃寓骈于散,寓散于骈;方散方骈,方骈方散;即骈即散,即散即骈。”(顾随《诗文丛论》)。把散文的创作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4) 唐传奇。开元、天宝之际传奇初兴,其兴盛期在中唐,晚唐逐渐衰落。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从文体内部说,是六朝志怪和杂史杂传演变发展的产物;从基础说,则是现实生活中娱乐的需要。题材多样,史传笔法,散体文言,时插入诗赋。其新变体现为:
24
一是它的作意,就是鲁迅所说的“始有意为小说”。
二是它一般有较为完整的情节结构。
三是它有较为完整的人物塑造。
(5) 词。词随燕乐起,选诗配乐、依调填辞,都为了歌唱。它最初来自民间,因于娱乐的需要。中唐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词得以迅速兴起,文人也加入词作行列。到了晚唐五代,词在西蜀和南唐得到高度繁荣。西蜀花间派词人绮靡侧艳,闺阁情怀,欢娱消遣。南唐词人特别是南唐后主李煜,拓大了词境,转向内心缠绵情致的抒写。
文人词
敦煌曲子词(民间词)
(6) 变文。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布道化俗,出现了俗讲和变文。
4、晚唐五代
时限:学术界大致两种看法,一是从唐穆宗长庆年间开始,二是从唐文宗时的“甘露之变”开始。
文化背景:
(1) 唐王朝衰落,陷入无法挽救的危机之中。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屡起,赋税沉重,民间空竭。
(2) 唐宋社会转型,从门阀社会转向士大夫文官社会,即世俗地主取代贵族地主。新儒学兴起。
25
(3) 地域文化的发展,关中、山东、江南三个渊源、核心区域(陈寅恪)。
心态:心态内敛,感情趋向细腻。
风貌:表现出伤悼的情调,充满抑郁悲凉空漠之感。用无法长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的盛衰推移,带有浓重的感伤色彩。
特点:
(1) 诗境相对狭小、蕴藉,阴柔细腻,更多地转向了对日常人情、男女情爱的表现。
(2) 继承了中唐推崇“人工之美”的创作方向,追求语言与构思的雕琢与锻炼,带来苦吟的诗风和深婉的艺术取向。
(3) 表现出对盛唐诗学的某种回复,推崇天真隽永的风神。同时也流露出注重平淡、讲求意味的倾向,开启了宋代诗学。处于承上启下的过渡期。
流派:
(1) 怀古咏史:社会衰败,怀古伤今。以杜牧为代表。
(2) 苦吟诗派:徘徊吟哦的心境与殚精竭虑的态度与方法。“清新奇僻”。诗歌内容比较狭窄,大多不出个人生活范围,很少反映社会问题。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缺点是缺乏博大深广的情怀,诗境狭窄,有句无篇。内容不足而一味苦吟,不免琢伤元气,减损诗美,露出小家习气。(刘克庄《程垣诗序》)。“郊寒岛瘦” ;“岛浅姚俗”。
(3) “温李”诗派:闺阁情怀,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以温庭筠与李商隐为代表,还包括韩偓、吴融、
26
唐彦谦等。
(4) 退隐诗派:动乱阶段的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带有潇洒游戏的成分。与前代诗人相比,缺少陶渊明那种对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也缺少王维的禅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以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为代表。
(5) 讽喻诗派:易代之际的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对社会灾难、民生疾苦均有所关注。以郑谷、韦庄、罗隐等为代表。
与此相近,有学者(刘宁)归结为四种诗风:
(1)苦吟清浅诗风:贾岛、姚合等。
(2)清丽感伤诗风:许浑、杜牧等。
(3)深婉绮艳诗风:温庭筠、李商隐、韩偓、韦庄等。
(4)反思怨刺诗风:罗隐、杜荀鹤、聂夷中、皮日休、陆龟蒙等。
三、唐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唐代思想自由开放、兼收并蓄,儒释道并行发展,逐渐趋向融合。
(1)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对诗情的影响,讲佛理或表现禅趣、禅机;对诗歌风貌的影响,空寂、明净平和、含蓄淡泊又深厚的境界;对文论的影响,“意境”、“境界”理论的发现、发展。诗僧的大量出现,例如王梵志、寒山等。
27
(2) 道教对文学的影响:返归自然;神仙思想(对神仙世界的描写)。
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各类艺术如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全面发展、繁荣。文化的交融使唐代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男女较为平等。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世俗平民地主取代了门阀世族贵族阶级,成为社会的主导阶级和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使得文学离开宫廷这一狭窄的圈子,走向市井。
山水成为生活的山水、审美的山水,不再像魏晋仅作为政治的避难所。农村生活被新生的平民地主田园牧歌化,由此带来了山水田园诗派的兴盛。
文学的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受佛老思想影响)。但中唐新乐府运动、古文运动等与政治改革联系紧密(儒家传统的复归)。
士人独特的生活形式:漫游生活、山林读书、幕府生活、贬谪生活。丰富了唐代文学的内涵,构成了唐文学多彩的情思格调。
●宋代卷
一、宋代文学的历史地位
宋代文学处于中古文学转型期,承接中晚唐文学属于中古期第二段。
其转型体现为:
(1) 封建社会由前期转为后期,门阀制度转为士大夫文官制度,即世俗地主取代贵族地主居于社会统治地位。
28
(2) 文化思潮由前期较为自由的百家争鸣或儒释道三教并行,转为儒学的复归或者说在新儒学统摄下的三教合一,专制色彩加重。先秦儒学发展为宋明道学后,儒家传统由以往的政教转向伦理,即新儒学诞生。
(3) 文学风尚由前期的“气”转为后期的“韵”,即由实转虚,充满形上意味。审美趣味由“雅”转为“俗”。
(4) 文体上,俗文学(词、话本、诸宫调等)获得蓬勃发展。正统文学由以往的“诗”影响“文”,转为“文”影响“诗”,古文的地位得以巩固,“文”的影响逐渐超过“诗”。
文人士大夫心态上内在分裂,陷入进取与退隐、“文以载道”与“独善其身”的双重矛盾中。从而带来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仍能保持比较宁静的心态。注重人格修养,把一切事功仅看作人格修养的外部表现。
二、宋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1、北宋前期(宋太祖960~宋英宗1067)
背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庆历新政”。
诗:宋诗自立期。
宋初诗风承袭中晚唐,方回指出主要有白体(宗白居易,平易晓畅,代表:王禹偁)、昆体(宗李商隐,密丽精工,代表:杨亿、刘筠、钱惟演)、晚唐体(宗贾岛、姚合,清逸幽隐,代表:“九僧”、林逋等)三大流派。
王禹偁首倡诗尊李杜,提出“韩柳文章李杜诗”的口号。
29
诗歌革新自立始自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特点也是与政治改革相联系,发扬风雅美刺参与政治改革。以杜甫、韩愈为宗,走向深窈奇崛。
词:
分为两个流派,
(1) 一是承继“花间”、南唐遗风,反映达官贵人的生活情趣,形式主要为小令,风格典雅、清丽、含蓄,代表为晏殊、欧阳修(此二者受南唐影响)、张先(受西蜀影响,带有温、韦风情)。
(2) 一是继承敦煌民间词风,反映市民生活和情趣,形式多为慢词,风格通俗、平易、直露,以柳永为代表,柳永拓展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技巧。但二者都没有度越“艳科”的藩篱。
此期的词学观念:诗文是“经国大业”,词是“艳科小技”。诗文越来越理性、醇雅,词则关注个体感性,走向世俗。
古文:
柳开、王禹偁倡导古文,强调明道、宗经、法唐,揭开宋代古文运动的序幕。
随后有范仲淹、石介、苏舜钦等人。
到苏黄掀起高潮,特点是与政治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恢复儒家道统,加强伦理、政教实用功能。缺点:带有说教色彩。优点:唤起作家对现实的关注。风格走向文从字顺。
2、北宋中后期(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靖康二年1127)
30
背景:挽救危机的变法时代,党争剧烈,互相倾轧,例如元祐“更化”、哲宗“绍述”、赵佶和蔡京 立党人碑之举等,内外矛盾集中爆发,全面崩溃。
诗:
诗在此期出现有鲜明风格的荆公体、东坡体、山谷体、后山体和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三大诗人(陈善《扪虱新语》“及荆公、苏、黄辈出,然后诗格遂极于高古”)。三人虽然诗风各异,例如王诗奇绝雅丽、苏诗宏阔豪健、黄诗瘦硬峭拔,却共同体现出宋调的特质,即重思理、富才学、喜用事、工锻炼。
三大家之后活跃者是苏门诗人和江西后学,宗杜学韩兼熔陶、谢,形成以苏、黄为代表的典型宋调。江西诗派作为南北宋之交最大的诗派,日趋“内转”,侧重于自我表现,追求“高风绝尘”,研磨诗艺诗法。推动了诗论的发展,提高了诗歌的艺术内质。
词:此期的词,沿着“雅化”与“诗化”的方向发展,出现婉约与豪放并驾齐驱的局面,这实际都是文人化的表现,偏离了宋初柳永市民化、俚俗化的路子。其原因在于:(一)市民的力量还不足以与封建阶级抗衡,社会还不能作为独立的一极与家、国相鼎立。(二)词的作者和读者主要还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
豪放派的词学观念是“词为诗裔”、诗词同源。因而“以诗为词”,以词言志,走向词的“诗化”。以苏轼为代表,追随者有黄庭坚、晁补之等。豪放词的意义在于:扩展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风格,扩大了词境,解放了词的形式,增加了词的社会功能,提升了词的地位,使之变成文人言志述怀的工具之一。
婉约派的词学观念是诗词异路,词“别是一家”。此派词作细腻和婉,情韵兼胜,使传统词风向醇雅演进,是词的“雅化”。以晏几道、秦观、周邦彦为代表,其中周邦彦是集大成者,“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稍后是李清照的爱情苦乐词和家国之感词,率真悱恻,为北宋唱出了时代的挽歌。
古文:
31
以苏轼为代表的欧阳氏门客或弟子尤其是曾、王、三苏,把古文运动推向空前高峰。之后的古文作家大都出自苏门,例如苏门六君子。
此期的古文创作特点是文道并重。以欧、苏为首把古文引向疏畅天然、叙写日常百事、体现个人灵性的新境。较之宋初减少了道学说教气,增强了文学性、思辩性和鼓动性,风格多姿多彩。
3、南宋前期(高宗建炎元年1127~宁宗开禧北伐1206)
背景:以隆兴和议1164年为界,之前外部民族斗争十分激烈;之后民族矛盾渐趋缓和,宋金保持相对和平安定的局面,内部阶级矛盾又趋尖锐。
思潮:“靖康耻”激起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潮。
诗:
南渡后,爱国诗歌开始突破江西诗派的束缚,例如吕本中、陈与义、曾几等。风格趋向沉郁雄浑,语言流畅,已不同于江西诗风生硬晦涩。
稍后是中兴四大诗人。
(1) 范成大堪称田园诗之大成,同情人民生活疾苦,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 杨万里创立“诚斋体”,摹景体物,抒情言志,语言手法新鲜活泼,幽默风趣。
(3) 陆游诗题材广阔,气度豪迈,以爱国诗为基调,呈现出多姿多彩、不局于一隅的风貌。爱国诗、讽喻诗、农村诗、山水诗,纪行、酬答、读书等无所不包。手法、风格也随之多样。把宋诗推向新的高峰。
32
词:
南渡后,词风发生转变。传统的婉约词风不适宜表达时代精神,豪放词风得到发扬,占主导地位,一些豪放词作甚至成为抗金斗争的武器,例如张元幹、张孝祥以及某些爱国将领如岳飞、“四名臣”的词。稍后辛弃疾把豪放爱国词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峰,此外还有辛派词人刘过、陈亮等推波助澜。
另有一些婉约词人遁迹山林,隐身避世,虽然词风也发生了变化,但主调仍然沿袭秦观、周邦彦,题材狭窄,情绪低沉,主要着力于辞采、音律、意趣等,影响比较小。例如朱敦儒。
古文:
和议之前没出现名家。议论文尤具时代特色,且多为奏章封事。例如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和议之后,偏安江左,出现分化:
(1) 一部分士大夫走向消极,要么悲观失望,要么醉生梦死,粉饰现实。
(2) 另一部分则继承发扬爱国精神与豪情壮志,例如陆游、陈亮、辛弃疾、朱熹、叶适。其中朱熹发展了古文的形式,兴起一种语录体。
(3) 此外,笔记体也有所发展,记载典章风俗、人物言行等,例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虽不属于纯文学,但也占有一席之地。
4、南宋后期(宁宗开禧北伐1206~宋亡1234)
背景:开禧北伐的失败,使“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朝野上下信心和士气几乎丧失殆尽,南宋走上覆亡的道路。
33
思潮:由壮转悲,由愤转哀,衰世之音变成了凄厉悲怆的亡国之音。
诗:
前一阶段诗坛不景气,道学家排斥文学,带来消极影响。此期以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为代表,特点是境界狭小,气体纤弱,呈现出衰世之气(刘克庄、戴复古除外);缺点是一味追求“晚唐异味”(杨万里),忽视反映现实。四灵和江湖诗派的出现,标志着晚唐体取代了江西诗体,开始占据诗坛主要地位。原因:(一)江西诗体硬语艰涩的弊端日益暴露,晚唐体作为其对立面,善用白描,可资弥补;(二)国势与晚唐相似(衰世),诗人的身世、经历也相似。
后一阶段,蒙元大军压境,宋室迅速土崩瓦解。爱国诗派兴起,诗作发自肺腑,风格多样,诗坛出现某种振兴。以文天祥、汪元亮、谢翱、郑思肖等为代表。
词:与前期相比发生显著变化,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豪放派,而是大量风格相近的婉约派词人了。
豪放派后劲刘克庄、刘辰翁、陈人杰等其精神面貌已不能和前辈相提并论了,到宋末文天祥、邓剡发音凄厉,感人至深,但篇什太少,无法跻身词家之林。
婉约派继承周邦彦发展为格律派,如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等。努力追求辞采意格,审音协律,在艺术形式上探索创新,使其日臻精美、成熟。前人所谓“词至南宋而遂深”,在前期主要是指豪放派思想的深刻、题材的广阔;在此期则主要指婉约派的辞采典雅和意格高远。其缺点在于脱离现实。到宋末周密、王沂孙、张炎等起先依然沿此发展。
宋末婉约派直至宋亡才梦觉,为词作注入一些政治内容和自赎的慨叹,博得了后世的共鸣。
古文:
34
前一阶段没有突出成就。
到南宋末,在烈士、遗民中出现一些充满爱国热情的佳作,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续》、郑思肖的《心史总后叙》等。
笔记体有进一步发展,例如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罗大经《鹤林玉露》等,同时具有文学和史料价值。
骈文:沿袭北宋欧、苏变唐代律赋为文赋的路子而愈趋散化。以李刘、方岳为代表。
三、宋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制度上,崇文抑武的国策,文官受到重视,印刷业和教育发达,带来学术与文学的繁荣。
思潮上,
(1) 儒家道统得以复归,新儒家兴起,专制加强,使得文以载道说盛行,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加强。
(2) 程朱理学的兴盛使得作家学术修养提高,影响了文学创作的理念,出现“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严羽)的风尚。
思想上,儒释道三家思想趋向融合,既导致文人士大夫出现进取与退隐、“文以载道”与“独善其身”的内在分裂,又使得其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得以整合。从而出现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并带来审美情趣的转变。
社会形势上,
35
(1) 北宋的社会矛盾主要围绕两次政治革新“庆历新政”和“熙宁新政”,是朝廷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属于内忧。此时士大夫的心态处于进取与退隐、“文以载道”与“独善其身”的内在分裂中。
(2) 南宋社会的主要矛盾则来自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及其政权,属于外患。由此带来朝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斗争。民族矛盾激化,带来忧患意识的加强和爱国主题的弘扬。
经济上,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城市繁荣,士大夫生活优裕。广泛的社会需求和文人的参与带来词的兴盛以及话本、诸宫调等俗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文学内部的传承,
(1) 宋代继承发展了唐代古文,使得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整合,古文的地位得以巩固并普及。风格趋向平易。
(2) 宋诗继唐诗之后出现转型,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并崇尚平淡之美。
(3) 宋词在词史上达到巅峰状态。
辽代的作家创作以契丹贵族作家为主,尤其以女作家最为杰出。
金代文学,以诗为最有成就。诸宫调则是其特殊成就和特殊贡献。
火火木
火:
36
日:
木:
草:
●元代卷
一、元代文学的历史地位
从元代开始,中国文学进入了中古期第三段,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雅文学和俗文学沿着宋代即已出现的分裂局面,继续分别发展。
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雅文学即传统诗文领域出现新变。诗歌上,宗唐之风盛极一时;散文上,出现理学与文章合一的倾向。
元杂剧在此期产生、完备、盛行。其思想倾向冲破了传统儒学,主要包括(一)对历代封建帝王的大胆批判;(二)对社会黑暗的愤怒揭露;(三)对封建礼教的勇敢反抗。
作家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大异于以往的“温柔敦厚”,现出自然酣畅之美。
二、元代文学的文体及历史分期
关于元杂剧的分期:
37
1、王国维的三分法:
(1)蒙古时代(1234~1279),“作者为最盛,其著作存者亦多。元剧之杰作大抵出于此期中。”“其人皆北方人也。”
(2)一统时代(1279~1340),“除宫天挺、郑光祖、乔吉三家外,殆无足观;而其剧存者亦罕。”
(3)至正时代(1341~1367),“存者更罕,仅有秦简夫、萧德祥、朱凯、王晔五剧,其去蒙古
时代之剧远矣。”
2、郑振铎的二分法:(1)从关、王~1300。(2)1300~元末。
诗:
(一)特色
1. 提倡“宗唐得古”,以唐诗和魏晋古诗为皈依,不满意宋诗,要求注重诗歌的形象性。在描绘自然景物上,其特点是把兴趣集中在审美客体的局部或细部,善于捕捉自然界中声色的细微变化和内心世界的细微律动,并用流畅的语言和韵律表达出来。
2. 众多的少数民族诗人加入到汉文写作的队伍中,并且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这是元代诗歌的一大特点。
(二)分期
1. 元初是南北诗风交错、融合的时期,作家成分的复杂化带来了创作上的多样性。金入元者:元好问、李俊民;宋入元者:方回、戴表元等;开国功臣:耶律楚材、郝经等;理学家:刘因、许衡等。前两派受
38
江湖诗派和元好问的影响较深,故国之思,沧桑之感,是其诗作的主题。
2. 中期和平稳定,诗坛以宗唐为主导倾向。
(1) 力矫宋诗瘦硬生涩之弊,努力学习唐人的浑融流丽,但在实践中学唐多止于形貌,且多取平和淡远、温润流丽一类。
(2) 在思想上崇尚“雅正”,即一是诗风以温柔敦厚为皈依,二是题材以歌咏升平为主导。这种观念消解了诗歌的批判功能,也削弱了真情实感的抒发。诗坛上最流行的是歌颂诗、酬答诗、题画诗,其代表是“元诗四大家”,即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其创作成就实际并不高。
3. 后期诗人则大多学中晚唐秾丽奇诡之体,尤盛学习李贺、李商隐,呈现出“秾丽”“纤弱”的风貌。成就有限,独创性不足。
4. 元末诗歌出现写实倾向。
(1) 写实尤以王冕为代表,他以题画诗出名,但价值较高的是反映社会的作品。
(2) 杨维桢则强调作家的艺术个性,认为诗是个人情性的表现,提出“人各有情性,则人各有诗”。打破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创造了“铁崖体”。其乐府诗融汇了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长处,以气势雄健的奇思幻想突破了中期诗坛甜熟平稳的畦径,给人石破天惊的感觉,例如《鸿门会》。
(3) 回族诗人萨都剌则以写宫词、乐府诗著名,受晚唐温庭筠、李商隐诗风的影响,但在秾艳细腻中渗入自然生动的清新气息,是其特色之处,尤其是描写山水景物和地方风情的诗,大都是清丽之作。
39
文:
(一)特色
1. 沿着唐宋古文的道路发展,并下启明代文风。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宗唐与宗宋的不同化倾向。
2. 在元代的散文领域中,最突出的倾向是理学与文章合一。由元入明的宋濂在《元史·儒学传一》中说:“经非文则无以发明其旨趣,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由是而言,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也明矣。”理学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为“雅正”的文学观念以及经世致用的写作目的。
(二)分期
1. 前期(元初~延祐年间),散文主流是宗唐,追求古奥之风,如姚燧、元明善等师法韩愈,颇有雄刚深邃之风。另一些作家如刘因、王惲等,则师法宋文,文风趋于平易流畅。
2. 后期(延祐年间~元末),宗唐与宗宋的倾向又逐渐合流。由于此期把程朱理学定为科举程式,受科举重经术不重词章的影响,重视经世济用,文风趋向平实平易。
散曲:
(一)缘起及发展历程:
1、 宋金之际,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的一种新乐曲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2、 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朱有燉的《诚斋乐府》,不过该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
40
3、 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
4、 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文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
(二)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三)特性:
1、 语言上,既需要注意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体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章节散漫化的状态。
2、 艺术表现上,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白描直陈,把所写的情与物展露无馀,淋漓尽致。
(四)表现手法:
1、 句式上,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
2、 语言风格上,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增加衬字,从而使曲意明朗活泼、穷形尽相。同时带来俚俗化,口语化,散文化倾向。
3、 审美取向上,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五)分期: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曲概》中,把散曲分为三品,一曰清深,二曰豪旷,三曰婉丽。可以说,这三品就像三种原色,它们互相渗透,调制出缤纷斑斓的色彩。
1、 延祐之前,散曲作家兼写诗文,像杨果、卢挚等;或兼擅杂剧,像关汉卿、马致远等,其风格以
41
豪旷居多,更能显出真率自然的曲味。具体可分为三类:
(1) 书会才人作家。大多放诞不羁,带有强烈的反传统的叛逆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生命意识。如关汉卿、王和卿等。
(2) 平民及胥吏作家。不甘仕途失落,向往实现传统文人价值。悲叹不平和悲剧命运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遁隐,尤其是全真教的流行更强化了这种取向。他们在消极的态度中蕴含着对封建政治和现实人生的深刻反省。代表是白朴、马致远等。
(3) 达官显宦作家。体现出传统士大夫的思想情趣。在艺术风格上,或精工雅丽,或质朴本色,总体上则偏于曲雅一路,俚俗的成分较少。代表:卢挚、姚燧等。
2、 延祐之后,散曲创作的风格,从前期以豪放为主转变为以清丽为主。出现一批专写散曲的作家,如张可久、贯云石、徐再思等,风格以婉丽居多,有时则伤于雕琢。当他们竭力锤炼字句,追求典雅工整,向诗词写法靠拢,甚至出现“词化”倾向时,散曲便失去鲜活灵动的特色,走向衰微。其创作风貌的变化体现为:
(1) 散曲的题材内容被不断开拓。
(2) 哀婉蕴藉的感伤情调成为散曲创作的主流。
(3) 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追求形式美的倾向。
张可久:有《苏堤渔唱》、《小山乐举》等散曲集。
乔 吉:他在散曲创作上与张可久齐名,有“曲中李杜”之誉。〔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42
张养浩: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数。
刘时中:两套〔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数。
贯云石、徐再思:贯云石,号酸斋,维吾尔族人,风格豪放中见清逸。徐再思,号甜斋,浙江嘉兴人,风格婉约清丽。后人把两人的作品合辑,称《酸甜乐府》。
杂剧:
(一) 戏剧缘起:
1、 金末元初,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出现一种用来表演故事、并与舞蹈、说唱、伎艺、科诨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的艺术样式,即戏剧。
2、 体制:代言体,不同于以往的叙述体。
3、 类型:分为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
3、 组成: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
(二)杂剧的体制:
1、结构:四折一楔子,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
2、脚色:分为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小来;旦分帖旦、搽旦、小旦。
43
3、演唱方式: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独唱到底,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三)北方戏剧圈
元杂剧创作的第一批作家,籍贯基本上在北方。(关汉卿、白朴等人在元统一中国后到了南方,但其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北方进行的。)
1、时间:从蒙古灭金(1234)至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
2、代表作家:著名的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此外有纪君祥、康进之、高文秀、杨显之、石君宝,尚仲贤、张国宾等。
3、特点:
(1) 以大都为中心,包括河北、山西、山东以及河南和安徽的北部这一广大地域。既有着共同的时代精神和总体风格,同时又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
(2) 是元杂剧从兴起到繁荣鼎盛的时期。
(3) 题材多为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等。
(4) 思想倾向:直面现实的黑暗,渴望清官廉吏或英雄豪杰为被压迫者撑腰。
(5) 作品风貌:激昂、明快。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曾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
4、地域分布:
44
(1) 大都作家群:
背景:①全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②庞大的市民阶层及其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审美趣味、
价值取向等刺激了戏曲的创作。
代表作家:除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外,成就较著者还有纪君祥《赵氏孤儿》、杨显之《潇湘雨》、石子章《竹坞听琴》,王仲文《救孝子烈母不认尸》等人。
(2) 河北(真定)作家群:
背景:①地处南北交通要塞,商业繁盛,人口稠密。宋金对峙时期,成为南北文化的
交汇之处。②此期一直由汉人世侯史天泽家庭所控制,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得到
较快恢复和发展;另方面史天泽父子有较高文学修养,推动了戏曲创作。
代表作家:真定:白朴、李文蔚《燕青博鱼》和佚作《燕青射雁》、尚仲贤《柳毅传书》、
戴善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侯正卿、史樟、江泽民等七人。
大名:李进取、陈宁甫
保定:彭伯威
涿州:王伯成
45
彰德:赵文殷、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等人。
(3) 山东(东平)作家群:
背景:①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与真定相似,在汉人世侯严实、严忠济父子辖领之下,发展生产,保持了相对安定繁荣。②良好的文化氛围。严氏父子重视文治,延揽人才。③丰厚的民间演剧传统。④梁山泊即在东平,由此成为水浒戏创作的中心。
代表作家:康进之:《梁山泊黑旋风负荆》(《李逵负荆》)。棣州。
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东平。
李好古:《张生煮海》。东平。
武汉臣:《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济南。
(4) 山西(平阳)作家群:
背景:①平阳为晋南政治、军事重镇,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元初经济得到较快恢复,社会较为稳定繁荣。②有着民间艺术的深厚传统,此地是诸宫调的发源地。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大批宋金元时期的戏曲文物,如舞台、戏雕和壁画等,说明戏曲演出活动十分活跃,不局限于城镇的勾栏瓦舍,而且深入到了广大的农村、乡镇。
代表作家:前两者平阳,吴昌龄大同。
石君宝:《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
46
李潜夫:《包待制智赚灰栏记》
吴昌龄:①元代写西游戏最多的作家:著有西游故事杂剧3种:《哪咤太子眼睛记》、《鬼子母揭钵记》和《唐三藏西天取经》,前两种未能保存下来。《西天取经》有两折残曲存于明止云居士编《万壑清间》。
②作品还保留了一些宋元习俗。如“说参请”一类。吴自牧《梦梁录》谓:“说参请者,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吴氏《东坡梦》杂剧所写苏东坡访佛印的情节,完整地保留了一段说参请,是研究宋元说话艺术的宝贵资料。
(四)南方戏剧圈
1、特点:
(1) 以杭州为中心。
(2) 既流行南戏,也演出北方传来的杂剧,呈现出两个剧种相互辉映的局面。
(3) 题材:题材多是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重视爱情的描写和个人情怀的宣泄。
(4) 倾向:理学被定为官学,出现较多宣扬忠孝节义的作品,带有概念化倾向和说教色彩。
(5) 创作情况:此期创作渐趋衰微,杂剧家主要有乔吉、宫天挺、秦简夫、朱凯、王晔等。
2、发展阶段:
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47
(1) 时间: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至大德(1297~1307)年间。
代表作家:杂剧初入南方,擅风骚者是在北方已经享有盛名的作家。如关汉卿《望江亭》以及马致远、尚仲贤、戴善夫等。
创作特色:继续保持着北方杂剧初兴期那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关怀现实,感情充沛。
(2) 时间:元武宗至大(1308~1311)到元文宗天历(1328~1330)至顺(1331~1332)年间。
代表作家:北籍的有郑光祖、乔吉、宫大用、秦简夫等人。南方籍的有金仁杰、杨梓、朱凯、沈和、范康、王晔、屈子敬、鲍天佑等。
地位:此期,杂剧及散曲已被奉为“乐府”正宗,如江西周德清撰写了总结北曲音韵的《中原音韵》;而祖籍大梁、久住杭州的钟嗣成,则撰写了记述杂剧作家作品的《录鬼簿》,开始了对杂剧的总结与评论。
创作特色:明显体现出南方的人文色彩。从整本来看缺乏佳构。①风格:趋向典雅;②题材:多为文人韵事和仙道隐逸;③思想倾向:宣扬伦理的题旨日益加强;④舞台性:原先“本色”与“当行”并重的做法,转为侧重辞藻的华美,而剧作的舞台性则有所忽视。不太适于场上演出。
(3) 时间:元顺帝朝(1331~1368)到明初
特点:此期,北方戏剧圈创作日见沉寂,南方戏剧圈也萎靡不振。杂剧走向衰落了。
南戏:
(一)缘起:
48
1、名称由来: 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亦称南词。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之为南戏。
2、发展过程:
(1) 南戏是在宋杂剧脚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民间艺人“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南词叙录》)构成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
(2) 就形式而言,它综合了宋代众多的伎艺,如宋杂剧、影戏、傀儡戏、歌舞大曲,以及唱赚、缠令等在表演上的优点,与诸宫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所有宋代存在的民间伎艺都是南戏综合吸收的对象,说唱文学则是其叙事方式的主要来源。
(二)体制:
1、唱腔: 南戏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不像北曲的入派平上去三声,用韵上也较为宽松,体制上与北曲杂剧有所不同。南曲轻柔婉转的音乐风格,适合于演唱情意缠绵的故事。
2、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
3、演唱形式: 杂剧一秀只能一人主唱,南戏则场上任何角色都可以唱,而且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还有在后台用以渲染气氛的帮腔合唱。
4、结构: 它以 “出”为单位,人物上下场,出而复入,叫做一“出”。一本戏往往长达几十出。曲词的宫调没有规定。
5、改进: 沈和甫则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式,使北曲的刚劲与南曲的柔媚能兼容并济,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贯云石、杨梓等人则参与了南戏唱腔的改进工作。南戏在体制上较杂剧更合于戏剧的本质。
49
继杂剧之后走向兴盛时期。
(三)创作情况:
1、 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得以保存,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其中,《张协状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
2、 《琵琶记》不仅影照着当时的剧坛,而且笼罩着整部戏曲的历史。它是元代南戏创作的殿军,也是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
3、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4、 此外,无名氏的《破窑记》、《金印记》、《赵氏孤儿记》、《牧羊记》、《东窗记》等影响都很深远。其中《破窑记》的成就较高。这些南戏的传本在明代又经过明人典雅化的改造,礼教伦理的因素进一步得到加强,艺术上缺乏自己的特色。
话本(小说话本)
(一)缘起:
1、 说唱艺术,至迟在唐代就已出现。宋、金、元时期,说话和说唱艺术日益繁盛,它们偏离了以“雅正”为旨归的诗文创作传统,演述古今故事、市井生活。内容的世俗化、语言的口语化,是其一大特点。
2、名称:“说话”的本义是口传故事。口传故事的传统,可远溯至上古神话传说。后来人们以“话”代指口传的“故事”。“话本”的称谓,可能在唐代已经出现。今存宋元话本常出现“话本说彻,且作散场”之类套语,可见“话本”含有故事文本之义。而套语的出现,也说明“话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格式化”。
50
(二)分类:
1、按外在形式,传世宋元话本可分为三类:
(1) 叙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人的底本。如《三国志平话》等。
(2) 以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文字通顺,描写细致,叙事周祥,可能出自当时的读书人或书会先生之手,如《错斩崔宁》、《碾玉观音》等。
(3) 文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等改编而成的通俗故事读本。如《宣和遗事》等。
2、 按内容题材分,宋代有“四家”之说。其名目,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是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合声” 是即兴性的滑稽伎艺,与前三类以叙事取胜有别。
(1)小说: 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篇幅较短。若就旨趣而论,往往以爱情或公案作为叙事的“兴奋点”。
(2)说经: 即演说佛书。也叫“诗话”。今存只有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至于“诗话”一体,王国维在所作跋语中说:“其称诗话,非唐、宋士夫所谓诗话,以其中有诗有话,故得此名”。“话”是主体,演说蕴含佛理的故事;“诗”是一种辅助手段,便于听众或读者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讲史: 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讲史话本,又称“平话”。“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于歌唱。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宋元的讲史话本,实是传统的史传文学与民间口传故事结合的产物,亦文亦野,别成一家。
(三)体制:
51
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1、入话: 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其行话是:权做个“得胜头回”。作用:安稳入座听众,等候迟到者,也含有引导听众领会“话意”的动机。
2、正话: 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3、结尾: 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散场”之类套话作结。
(四)文体特点:
描写细致,生动逼真,字里行间留存说书艺人的风致,表现出以下特点:
1、叙事的口语化;
2、声口的个性化;
3、谈吐的市井化。
诸宫调:
(一)缘起: 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
(二)定义: 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只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有情节的长篇故事。诸宫调又称“话本”,说明诸宫调与民间说话是孪生的艺术种类。
52
(三)体制:
1、 由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套曲少则一二首,多则十多首。
2、 主要还是叙述体,由一人说唱。其中出现的代言体叙事,是受小说话本对人物声口进行模拟的影响。
(三)发展及分类:
宋室南渡后,传至南方。南方的诸宫调主要以笛子伴奏,北方的诸宫调多以琵琶和筝伴奏,故北诸宫调也称“搊弹词”,有时还冠以“弦索”字样,以区别于南诸宫调。
(四)作品:
1、现存唯一完整的作品是《西厢记诸宫调》(金)。元代戏曲、曲艺界十分尊崇其“创始”之功。
2、此外还有《刘知远诸宫调》与《天宝遗事诸宫调》。
三、元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社会环境与政策:
(1) 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融合,带来了文艺的繁荣。
(2) 交通发达,都市繁荣,为戏曲的发展培养了观众,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
(3) 重武轻文的文化政策,以及统治者主观上的无知、客观上的放任,带来宽松的文化环境。
53
(4) 种族歧视尤其是法律、科举上,也带来民族情绪的对立和吏治的腐败。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公案剧的兴盛,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
理学在元代被正式立为官学。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为“雅正”的文学观念以及经世致用的写作目的。在元代的诗文领域中,最突出的倾向是理学与文章合一。
全真教对文学带来较大影响。全真教是金代初年北方地区新兴的道教派别。其成员大多是通经达史、喜文善赋的儒士,有较强的士人化倾向。其思想上援引儒学,吸收佛教,提倡“息心养性” 的修持方法,不尚符箓巫术。以拯救生灵、抑制暴虐为己任,深得人心,并得到元统治者优待。这些特点易于被士人认同,且契合了当时士人的厌世情绪,因此对文学发生较多影响。
(1)散曲中较多“叹世”、“遁世”之作。
(2)杂剧中大量神仙道化剧的产生,具体的渗透如下:
(一)剧中出现的神仙形象大都与全真教有联系;
(二)作品故事大多根据全真教的一个传说或拼凑几个传说构置而成;
(三)表现了全真教的某些观念和教律。
元代儒士社会地位下降(种族歧视;科举时兴时废且不利于汉族士人;由吏入仕逐渐制度化,而儒生不屑为吏),危机感增强。文人开始走向民间,提高了通俗文艺的思想艺术水准,也为文学创作赢得了更多的观众、读者,在社会上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众多的少数民族诗人加入汉文写作的队伍中,并取得较高的成就,这是元代诗歌的一大特点。
54
审美情趣发生变化,大异于以往的“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简古含蓄为美,现出自然酣畅之美,让人有痛快淋漓之感。
(1)情节安排上,把简单故事写得波澜迭宕,曲尽人情,透彻无遗地表现事物。
(2)人物刻画上,注重揭示人物内心奥秘,鲜明地显示其个性特征。
(3)语言风格上,崇尚“本色”,毫无遮拦地尽情宣泄爱与恨。
原因:
(1)理论家推动“情”的主张。
(2)通俗文学蓬勃发展的影响。
(3)少数民族狂歌闹舞嗜好的浸润。
(4)元代山水写意画的成熟。
(5)个人意识的抬头。
●明代卷
一、明代文学的历史地位
明代前期文学,“可以视作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袁行霈版)
55
明代中后期文学,标志着“中国文学正式步入近古的新时代……正在有力地向着近代化变革”(袁行霈版)
二、明代文学的分期及文化意义(宋佩韦“五期说”,但一般学者大都持“三期说”)
两期说:嘉靖元年以前,明代前期
嘉靖元年以后,明代后期(晚明)
三期说:(1)明初~嘉靖元年,前期
嘉靖~万历,中期
天启~崇祯,后期
(2)明初~成化元年,前期。正统文学师古崇雅思潮。明初三家,台阁体。
成化~正德,中期。正统文学裂变,俗文学崛起时期。茶陵派,前七子复古派,吴中派。王九思,康海等染指通俗文学。
嘉靖~明末,后期。新旧思潮交相渗透、多元发展时期。
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公案小说。小说评点本。短篇白话小说。
戏曲:文词派三大传奇(李开先、梁辰鱼等)。徐渭《四声猿》。沈汤之争。孟称舜、阮大铖等才子佳人戏曲。苏州派李玉“一笠庵四种曲”。
56
诗文:师古崇雅与师心尚俗两种思潮相互抗衡,终至合流。唐宋派,后七子复古派,公安派,竟陵派。云间词派。小品文(空灵与充实相结合)。
三、明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1、在世俗化激发下,雅俗文化互动。
(1) 雅俗文学相互抗衡、渗透,促使俗文学逐渐文人化,提高了其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但却逐渐脱离民间文化的沃土。同时,雅文学出现通俗化的趋向,追求世俗之趣,题材重日常琐事,艺术上率真自然,语言风格尚俚俗明白,审美效果讲赏心悦目。
(2) 文人士大夫在理论上日益肯定俗文学的价值。李梦阳将《西厢记》与《离骚》并列,李贽、汤显祖等人为俗文学大声疾呼。
(3) 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学的商品化促进了俗文学的创作和传播。
2、文学思潮与哲学思潮联姻。
(1) 明初极权专制,思想文化控制加强,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宗经、载道成为主要文学思潮,重视文学的伦理教化功能。
(2) 成化、弘治年间,阳明心学及泰州学派逐渐盛行,追求个性,形成自由的文化氛围。但同时却把“私欲”的价值推向了极端,带来世俗享乐的风气。文学创作上,作家的主体意识增强,形成“主情”的文学思潮。
(3) 万历年间,东林学派鼓荡起一股注重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成为对心学思潮的反拨。到天启、崇祯年间,复社、几社接续东林学派,“兴复古学”,使实学思潮一直延续到清初(顾、黄、王)。表现出鲜明
57
的现实批判精神和忠诚的伦理救世思想。
3、中后期,文人自我标榜之风大盛,集团林立,流派蜂起。
(1) 明代初年,形成趣味型文人社团。
(2) 弘治年间,前七子兴起,出现主张型文学流派。例如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
(3) 万历年间,文人结社演化为政治性社团,如复社。
●清代卷
一、清代文学的历史地位
古代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蜕生期。
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中指出:“清代学术有一特殊的现象,即是没有它自己一代的特点,而能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它没有汉人的经学而能有汉学之长,它也没有宋人的理学而能颉宋学之精。……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二、清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1、四期: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清初遗臣文学,康熙文学,乾嘉文学,道咸以后之文学(即晚清文学、近代文学——李修生《中国文学史》)
2、两期: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明嘉靖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58
3、清代学术分期:(1)顺治、康熙年间——程朱、陆王之争
(2)乾嘉年间——汉学、宋学之争
(3)道光以后——古文、今文经学之争
(4)咸丰、同治之际——中学、西学之争
三、清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1、清代文学的纪实性和叙事性(不仅包括戏曲、小说,也包括诗歌和散文)。
2、传统文学形式依旧是清代文学的主流,但遭受科举的严重侵害,通俗文学创作繁荣。
3、重视学问和考据,以学问为文,以学问为诗,甚至以考订议论为诗。
4、古文向日常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诗歌则反抗日常经验,大力开拓旅行和怀古题材。
5、语言风格多样化,语言色彩呈现出向近代转型的总趋势。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