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航海职教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023-09-27 来源:步旅网
航海职教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经过西方社会实践检验的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我国在相关领域尚处于初始探索阶段。文章基于航海职业教育的特点,对航海职业教育中创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航海;职业教育;必要性;可行性 一、现代学徒制背景与研究意义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国纷纷开始研究效仿,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先后从九十年代起开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使得现代学徒制在当时的西方社会风靡一时。2014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为了落实上述《意见》和《方案》有关部门遴选了首批试点单位,并在2015年公布了各单位名单,开始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至此我国现代学徒制真正进入实质发展阶段。现代学徒制作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主要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把教师与师傅相统一、教学与生产相融合,使被培养对象同时具有学员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学徒制不仅传授专业技术授业解惑,还能培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激发创造力、提高责任感。这种模式既有利于促进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而实现人才定制,又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校内就具备了一定的工作技能,是提高人才教育水平、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航海职业教育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一)特殊行业需要师傅“传、帮、带”下的技艺传承

在航海领域由于船员职业的特殊性,一直遵循着师傅带徒弟的实习模式。以船舶甲板部高级船员岗位“三副”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中规定,学员若想取得三副适任证书,首先经过相应的航海教育课程的培训、参加二/三副适任考试并考试合格,然后必须在相应的船舶上进行最少实际工作日12个月的船上见习,其中不低于180天的时间应该是在船长的教育下实际执行相应岗位的职责。一般情况下学生毕业后经过两个自然年的实习才能取得三副证书,这个时间远远大于其他工作岗位的实习期。究其原因,船员的大多数职业技能必须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由有经验的人员口对口的传授、手把手的指导才能获得,而目前的航海职业教育还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毕业学员的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到企业以后必须再经过充分的实践学习才能独立值班。 (二)海员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创新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海员属于供给侧的劳动力要素,是船舶安全生产、企业正常营运的人力保障。近几年来航运市场的低迷给海员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海员市场从数量上供大于求,但是高级技术性、技能型航海人才依然严重短缺。很多海员特别是年轻海员存在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应急素质不达标等问题。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航海职业院校把学生考取适任证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偏重于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实操技能的培养,导致毕业生上船以后不能快速进入角色,各项工作的方法技巧都要重新学习。结果就出现了“船员想上船上不去,船东想招人招不来”的吊诡现象。海员市场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降低低端供给、提高中高端供给;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以适应当前海员市场的需求。创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科学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三)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总体素质高和专业技能强的海员队伍

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这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世界经济波诡云谲的多变环境下,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战略意义。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具有专业技术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海洋人才的支撑,海员队伍是海洋人才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国要发展成为海洋强国,首先要成为海员强国,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发展战略。现阶段我国航运人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中低端航运才人供大于求,但高端航运人才相对匮乏。要打破这个瓶颈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只有处理好船员队伍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协调好海员职业规划和航运企业发展的矛盾,才能铺平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运部海事局许如清曾强调,各海员教育机构要发展以应用型海员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我国海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之适应我国航运业发展。应用型海员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形成多元化海员培训体系,完善海员培训机构退出机制,鼓励企业和院校联合办学,引导海员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二是改革现有的发证机制,改变应试型考试模式,探索船上培训+考试的一站式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既满足联合办学要求又能提供一站式人才培养,是一种倾向于发展学员专业技术和实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现代航运企业对人才培养有了“私人订制”的需求

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航运企业的管理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益各大航运企业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下功夫。不少航运企业与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进而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培训工作当中,以期培养出专业化更强的人才为己所用。例如一些管理危险品船舶的企业,期望入职人员不仅具有普通船舶上关于航行、货物、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具备危险品作业、管理的基本技能;而大型邮轮公司则希望她的海员在拥有所有航海专业技术以外还要掌握与旅客妥善沟通、密集人群管理和紧急情况下对他人安抚的能力。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创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但可以培育出这种近乎“私人订制”的航运人才,还可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学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共创校企双赢的局面。

(五)航海职业院校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航海职业院校立足于长远发展必须要时刻关注人才市场变化,重视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相关调查,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最大期望是:除了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大部分公司主管认为,理论知识的多寡关系到一个人后期发展的高度,而实践能力直接决定能不能胜任眼前的工作。航海职业院校运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对接航运企业的需求,使学生就业后可以尽早的为企业创造价值,降低航运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付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更容易受到航运企业的青睐,而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可以表明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他们在实现自身发展、展示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反过来增强了毕业院校的竞争力、提高了母校的知名度,形成了有利于航海院校生存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良性循环。航海职业院校更应该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在技术快速更新、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由原来的要素驱动改为创新驱动,那么未来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朝着这个方向转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育出接的着地气、上的了档次的创新型技能人才,这种模式是航海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航海职业教育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由各部门、各相关单位要通力合作,携手强化产教融合、共同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以增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阐述了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方向,并要求各地加强组织保障,引导和鼓励各企业和院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创建现代学徒制培养平台;通过实施和推进各种激励措施,提升学校和企业参与的欲望。意见还提出为免除学生后顾之忧,要依法落实学徒的各种社会保险,维护学生健康、保障学生权益。人社部、财政部在2015年8月11日决定在京、津、辽、内蒙古等地率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紧接着教育部便第一次公布了我国一百六十五各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并出台各项配套措施。各部门在短时间内密集推出各项决定、措施,足见政府对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及扶持力度。各企业、院校应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乘着政策的东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成为促进自身发展的新动力。

(二)院校内部环境有利

现代航海职业教育已从过去“重理论轻实践”朝着“理论实践并行、突出实践”的模式上转变,以适应现代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这种转变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与推进提供了充足的内部动力,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持更是各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催化剂。相关部门推出的带徒津贴、福利保障、收入分配、科研经费、教师评聘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院校教师和行业专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势必带动校企的深度合作,保证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而由学校牵头并保障学生学徒期间的基本工资、人身安全、保障学生权益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保障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生源,不会出现生源供给的后继乏力。由此可见,院校内部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可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土壤和养分。 (三)“双师型”师资提供人力支撑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航海职业院校大多较早的开展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海事管理部门会对开设船员培训项目的院校进行师资审核,要求相关科目的教员必须有相应时间、相应职务的海上资历,满足相关要求才能进行日常教学工作。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例,该校243名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09人,占比44.9%,其中具有船员职务的达到60余人之多,占比25%以上,更有多名无限航区的甲类船长、轮机长位列其中。另外学院为逐步提升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水平积极聘请业内口碑良好的专家来校兼职授课。这些“双师素质”教师和兼职教师都是在各大企业、各种船舶上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肩负起师傅兼老师的重担。强大的双师人才队伍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取师资队伍校企共建的模式,打破现有的用人制度,撤除职业身份的藩篱,打通企业专家和院校教师双向流通的渠道,使得师资人才做到真正的“双师型”。 (四)校企合作是有利平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开展离不开校、企和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校企合作可以作为一个现有平台加以利用和提升。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系部均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该院航海技术系更是成功的与多家企业共同建设了多个实习基地,同时肩负着学校学生实习和企业员工培训的责任。该系在此合作的基础上开设了企业订单

班培训,这些订单班根据企业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订单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在符合学院教学规定的原则上最程度的满足了各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多年来为这些企业定向培养了多批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好、职业道德高的优秀航运人才,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这种在校企合作平台上进行创新的教育模式已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类似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的职业院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创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其先天优势。 四、总结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当今企业用工与学生就业不匹配的问题,可以化解企业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的矛盾。在航海职教中开展现代学徒制,不仅可以让航运企业直接从学校获取高端人才,还能大幅提升院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更会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学,真正做到专业对口,从而达到三方共赢的目标。在航海职业教育中创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现实可行。 参考文献:

[1]文元全,张世平.英国海事职业学徒制度及其主要特征[J].航海教育研究,2013,(04).

[2]金丹.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职业院校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研究[J].知识经济,2016,(04).

[3]严世成.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案研究[J].技术与教育,2015,(02).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 [5]张天赦.“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船员队伍科学发展为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党组书记许如清解读《中国船员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