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内容摘要】: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学阅读中能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数学。同时,由于城乡结合学校所处的特殊环境,因此家庭教育和环境教育的氛围较差,大部分学生课外根本不进行数学课外书的阅读。本文就如何培养城乡结合学校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通过激励提问、相互解疑、合作学习、激发问题产生、合理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本次研究在有关资料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个案调查、实践的对比,我们发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反馈的各项指标来看,研究事实的效果明显优于实验前。 【关键词】:问题意识 质疑 合作 激发 问题产生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们课题组在选题时经过了反复的思考:1、我校特点——典型城乡结合部;2、目前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而提出了本课题。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中学生阅读的现状有如下特点:
1、以阅读兴趣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数学,认为阅读数学是提高数学素养,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弄清数学概念的必要途径。
2、以阅读方法来看: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方法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没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大多数不会圈点字句逐字理解,将省略步骤补充完整。
3、从数学阅读习惯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任务去进行阅读,而主动寻找数学资料进行阅读的较少。 4、从教学阅读的时间来看:每天阅读课本时间20分钟以上仅占了36.9%,这与《新标准》的教育理念相距甚远。
本课题组搜集了大量的数据与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调查实验,构建出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堂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课程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一个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赞可夫提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动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是由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决定的,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重视数学问题增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数学阅读的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化教育思想。 三、课题研究的综述
1、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其基本理念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题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上课听懂了,课堂练习也会做,可是一
到考试学生成绩却不理想,有些稍难一点的题目学生可不会做。通过调查发现这正是学生阅读能力差,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所导致的。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审题代替了学生的阅读,所以学生易懂。 3、在平时作业、考试卷中,学生失分出错误最多的题就是哪些文字量多,阅读量大的题,有些学生甚至看到这样的题就头痛,不敢思考下去,导致失分。
4、由于城乡结合学校所处的特殊环境,因此家庭教育和环境教育的氛围较差,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表现为:a、学习没有自觉性,自控能力差;b、责任感和价值感减弱;c、意志力薄弱;d、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少,归属感淡薄,逆反心理增强,不甘人下而又好出风头,易结成非正式群体,正邪难分,甚至争勇好斗,影响校园正常秩序,削弱学校教育效果。e、数学阅读能力更差,大部分学生课外根本不进行数学课外书的阅读。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我们课题组在选题的时候的基本原则就是结合我校特点:“城乡结合部”,在学生的学法上有所创新。经过本课题组反复考虑,根据目前学生学习的特点,最后确定选择了本课题。本课题的根本宗旨就是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入手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及内容设计
1、阅读能力的概念范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重要渠道。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就必须要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阅读教育研究,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特点及教育功能。认识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地学习,就必须要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阅读教育研究,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特点及教育功能,认识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春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课程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教学实践也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它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萌发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②激烈竞争意识,提高兴趣
③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④有效改变教师、学校的教育教学观念,给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环境。 ⑤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3、研究的目标:
①全面促进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研究水平,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推动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②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使学生通过“读、讲、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③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开发创新的潜能,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
④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形成乐于创新的品质。 4、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学生数学语言的理解应用能力和对策。 2、研究学生数学阅读的推理能力和对策。 3、研究学生联想记忆能力和对策。
4、研究学生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和对策。 5、研究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对策。
6、研究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提高中考成绩的地位和作用。 7、通过研究学生阅读能力,构建“读讲练”教学模式。
五、本课题研究中所遵循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紧紧把握培养的方向。在创新学习课堂中则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学校、教师的重要位置,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科学性的原则。阅读能力从培养的方法和技巧上都力求科学合理,项目的分类具体简明,易于操作。 3、交流反馈原则。要使实验取得成功,富有实效,最根本的方法是畅通实验的信息渠道,实验中的要求应及时贯彻,实验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应及时解决。因此,实验中,要创设机会,多途径交流反馈,使实验始终在互动中实施。 六、研究方法和阶段研究要求及措施 (见结题申报书)
七、课题实施内容的研究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的关键。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对实验班实施的教学策略是: (一)学生阅读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1、激励学生的阅读意识。 通过初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数学课堂、课外学习中数学阅读的时间总体较少,甚至“几乎没有”(见表一);阅读数学概念时,通过阅读考虑概念方面的问题总体是“有时考虑”或“很少考虑”(见表二);在解题阅读中,主动质疑及良好的阅读策略表现总体认为较差或中等。
表一:课堂内外数学阅读的时间: 表二:对数学概念阅读时的理解:
表三:主动质疑及良好的阅读策略表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提出质疑,或者不敢提出质疑,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学习观念陈旧。要鼓励学生勇于批判,有批判才能开拓,才能有收获,才能有创新。课题组通过“趣味数学阅读”、“中考数学阅读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阅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还要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消除懒得“阅读”、怕“阅读”的思想情绪,锻炼敢于细心“阅读”的勇气。最后要求学生对如何“阅读”要认真对待,还要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要取笑不善阅读的同学。我们通过调查反馈表明由于课前鼓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工作比较到位,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认真阅读题目,不清楚的问题还能展开讨论,有的下课后还继续与老师一起共同审题,学风相当不错,非实验班则不然,与实验班相比差近20个百分点。具体统计如下
2、教学中渗透质疑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是渗透质疑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像,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带有共性的看法或结论质疑,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关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及策略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我们对实验班着重况实施“读、讲、练”三步式阅读教学模式:1、课前,让学生自学导学材料,按纲阅读,做好预习工作;2、课上,通过教师精心带读示范,剖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例题求解过程中的阅读策略,然后让学生带看问题悬念去阅读课本,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记号、画重点、提问题写眉批、旁批、尾批。养成读书时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并要求学生尝试用语言叙述数学问题及对阅读材料归纳总结,并能写好阅读心得,建构好自我优化阅读策略;3、课后,对课上内容进行小结,并试写阅读心得。由于课题组对实验班实施“读、讲、练”三步式阅读教学模式比较到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提升。
(三)提升学生阅读三个层面能力的研究。
数学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数学阅读与语文、外语阅读有很大不同,相对来说更复杂,要求也更高。本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数学语言的理解应用能力、阅读推理能力和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三个层面是我们在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中要特别注意的。 在研究中发现,现实中不乏具有语文阅读能力而不能有效地阅读数学的学生。数学语言不同,其中的专有名词、术语、符号、图形往往不为人熟知和了解,所以数学阅读首先要过语言关,数学阅读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对数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罗素曾说过:“数学是这样一门科学,我们全然不知道我们在数学里谈论什么,也不知道我们说的是不是真的。”这话虽然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缺乏推理的数学阅读很容易陷入罗素所说的这种难堪境地。推理的重要作用是获得合理清晰的数学知识。只有经过个人推理论证得到的,自认为合理的,而又对它有比较明晰的认识的数学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并能为个体所利用。另外,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概括的结果,在学生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接受的知识虽然已经是已概括了的数学知识,但这些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而且需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数学活动,进行理解、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概括有利于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组块,从而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提取和再生。 (四)“读、讲、练”数学阅读模式教学方法效率的研究。 1、对阅读能力“读题”的研究。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一个教学目标,数学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数学阅读是数学交流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故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所谓数学交流就是运用表达数学概念,关系,问题,方法,思想的数学语言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动态过程。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语言是需要通过阅读训练的,学生与教材中的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在研究中发现
2、对阅读能力“讲题”的研究。
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现行
教材是我国课程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等特点,并汇总国内外最新教学论和课程论研究成果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一套新教材,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遗憾的是当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多数教师在课上基本扔掉教材,待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或板演,只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就是为何学生课上一听就懂而课后自己一做就错的主要原因吧?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缺少学生自己研读的教材的心路历程,缺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数学阅读主要是动用思维能力,而数学教育的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对阅读能力“练题”的研究。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化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而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因此,要想使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
八、研究成果 (一)、学生层面
1、 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习惯、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都有一定的提高。 2、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新型教学思想,较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的观念,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了质量,让学生不再害怕阅读,而敢于阅读、善于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成效显著,在2012年3月开展的第二课堂《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法》活动中,学生收获很大(见附件八)。
4、阅读意识的培养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活动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 5、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毕业班升学率居全市前列,其它非毕业班的优生率、及格率及平均分大幅度提高。 (二)、课题组成员的收获
教科研成果喜人。课题组在科研期间,举行了多层次的教学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深受各级领导与同行的好评。同时,课题组成员撰写了一大批教学科研论文和案例,在市学科论文中获得好评。
教科研成果主要有:
1、课题负责人黄小林老师于2011年参加了赣州市教科所举办的赣州市2010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培训,获《结业证书》(见附件九);
2、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获得的教研成果展示: 附件10:资格证书(名称)类 附件11:师德荣誉证书类
附件12:课题组成员个人业务竞赛获奖类 附件13:指导学生获奖类 附件14:论文发表类 附件15:论文获奖类
九、课题结论与建议 1、结论与思考:
(1)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是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语言系统,要进行数学阅读,不同的阅读材料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不仅需要掌握一般的阅读策略,更需要掌握针对数学语言特征的阅读策略。因此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是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 阅读理解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外,更需要具备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完成数学阅读任务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体现在原有知识在阅读的新情景中重现,对新情景中数学语句分解和组合。对新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理解和记忆等等方面。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就能正确地进行三种形式的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适当地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意转释和语句分析,自由地驾驭阅读策略,自主地掌握数学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结构是数学阅读教学的价值体现。 数学在本质上属于严格的形式演绎体系,数学学科的发展是演绎体系的发展,数学知识内容是形式化运动的产物。阅读过程是数学建构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元认知理论,通过对数学材料进行部分与整体的交替感知去构建数学结构,去领悟形式化运动,去监控认知过程,逐步使学生由能读、读懂到会读、读透,在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过程中,体现其教学价值。
2、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展望: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在课堂教学操作中仍存在着不足: (1)、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灵活运用,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变通,产生一些符合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的变式。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战胜、超越、完善自我。教改使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得善解人意,学会解读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活动的协调运作也更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机智。 (3)、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还不是很完善,对学生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十、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学业评价技术》 江西省教育厅 教学教材研究室 2011年9月 《数学教育评价》 马云鹏 张春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7月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教学评价》 顾益 浙江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2006年 《推敲新课程课堂》 徐斌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
《合作课堂》l.a.巴洛赫著 曾守锤 吴华清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城乡结合学校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的研究》课题组 2013年2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