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的两处细节描写
作者:米彩丽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5期
古今中外,凡是杰出的作家,都非常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生活。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鲁迅,非常注重细节描写的运用。鲁迅先生在他的《药》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笔者试举两处,加以赏析。 (一)“刑场看客”一节:
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这段细节有关人物无名无姓,我们也不必考究他们姓甚名谁,我们只需要对他们观看的神情作以分析:“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写看者人数不少,同时写看者看的专注,以致无人向后看;“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看者”看的迫切,颈项伸得像鸭颈一般,他们想急于看到想看的东西:“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之前,他们惟恐看不到想要看的东西,现在看到了,他们却又想远远地躲开。这群人都属于社会下层,他们迫切而专注的“鉴赏”的“壮举”是杀人,而被杀头的人,是要解放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夏瑜,这样,作者的深刻用意就显而易见:革命者为解救群众而牺牲了,但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还要鉴赏他的死,更可悲的是还有人要用他的血蘸馒头治病。作者用了短短几句话,就展现出了满清末朝的一个生活场景,这个场景中满清末朝的众生粉墨登场,而作者没有任何的评论,通过人物自己的几个动作,把他们的愚昧刻画得淋漓尽致,做到了以小见大,以微知著,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二)“清明上坟”一节: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在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篮子。
这段文字描写两位母亲为各自的儿子上坟的情景,两位母亲一位是华小栓的母亲华大妈,另一位半白头发的是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她的儿子死于屠刑。同样是祭祀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夏四奶奶“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篮子。”我们知道,生时,华夏两家的儿子都一样,是贫苦人,只因为死法不同,然而死后却有了鲜明的界限,华大妈的儿子华小栓埋在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方的右边,夏瑜埋在左边;右边是穷人的丛冢,左边是死刑和瘦毙的人,同样是母亲,同样是祭黑发人的白发人,而夏瑜的母亲这一“踌躇”、“羞愧”,就坟场的情景,是不难找到依据的,因为从前文的环境描写“这一年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和时间交代“天明未久”可以看出,坟场除了华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栓的母亲,别无他人,也就是说,此处没有让夏四奶奶羞愧的东西。那么,我们只能从这两位母亲已死的儿子身上找原因,我们稍作联想,就会知道,封建社会在官职、辈份以及座次等方面极讲究,往往是右尊左卑,活着有尊卑之分了,那么,让夏瑜母亲“踌躇、“羞愧”的,就该是埋在左边的儿子了。而我们知道,夏瑜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夏瑜的母亲,作为一个为了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者的母亲,就应该堂堂正正地走到儿子的坟前,给儿子献上一束鲜花,但她没有这样做,她也不可能这样做,因为她和她同时代的人一样,无法避免地带有统治者长期愚弄和精神麻痹的必然产物:麻木、愚昧。
鲁迅用这一细节描写,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生活情景,同时把群众的愚昧、革命失败的原因都写了出来,引发人们对辛亥革命的失败进行痛苦的历史反思。这样,作者把丰富的内容蕴含在短短几句话中,并做到既符合生活真实又符合艺术真实,给人留下深思的余地。
从以上两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作为语言大师和文学巨匠出神入化的运用细节描写的高超技巧,也可以看出精彩的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凸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的重要作用。
米彩丽,教师,现居甘肃陇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