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进技术世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
教材分析:
以一个社会调查小故事为载体,用准备举办“身边的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导入,把“什么是技术”作为思考题,启发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
通过妈妈带着孩子了解办公室的技术这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处处离不开技术。并知道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穴道好多知识。学会上电脑上网查询,可以更快更多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拍摄录象片:现代办公技术、厨房设备、玩具。
学生准备: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有关的信息,每人带一中玩具。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1、 教师播放有关录象,激发学生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兴趣。
2、 启发谈话: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它们都有哪些本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从而懂得什么是技术。
电话: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传真机: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电脑: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很多工作的电子设备,它能代替人脑干很多事情,因此也称为电脑。
打印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打字机,没有键盘,把字符的代码转换成字符印出来。
复印机:利用光敏导体的静电性和光敏特性将文件、图片等照原样印在纸张的机器。
(二) 巩固理解
1 观看录象:现代办公技术的用途。
2 我们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技术,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
3 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技术呢?
2
播放录象:厨房设备,使学生加深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技术,处处离不开技术。
4 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需要技术,哪怕是玩,也离不开技术,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分一分,并讲讲玩的技术。
(三)布置作业
1、每个小组合作一期小报,介绍“技术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一次参观访问活动或举办一次主题队会。
2、 温馨可爱的纺织品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并辨别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了解各种纺织品的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 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温馨可爱的纺织品》通过“说一说”“探究学习”“写一写”“议一议”“做一做”这五个小栏目,使学生初步认识各种纺织
品,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纺织品在日常生活
3
中的用途。
教学难点:能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纺织品实物。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纺织品实物、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 教师出示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的纺织品图片:你们认识图上画的是什么物品吗?觉得怎么样?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而这些花样繁多、用途很光的纺织品是靠什么技术织成的呢?
(二) 认识并辨别各种纺织品
1、 说一说:你家的房间、客厅里有哪些纺织品?你还用国、见过、听过哪些纺织品?
2、 探究学习:分成小组学习,展示你所收集的纺织品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烁烁它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4
3、 写一写:在表格中铁写你认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 课外拓展
1、 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纺织品,并说说它们是由什么面料制成的?
2、 举办以“温馨可爱的纺织品”为主题的小饰品、小布贴、小服装、小靠垫等实物、图片展览。
3、 钉 纽 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重点: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难点:穿针引线和给线打结。
学具:针、线、布块(或手帕)、剪刀、(双、四)眼扣各数枚。
板书:
钉 纽 扣
5
穿 针 引 线 打 结
∷ ∷ ∷
“一”字 “二”字 “口”字 “十”字
起始针 —— 终止针
教学过程:
一.揭 标
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手缝技巧,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指导学生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基本学会钉纽扣。
二.施 标
1.激 趣
师: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用机器来缝制各类纺织用品已经很普及了。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背的书包、连纽扣等都是机器缝制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会绽先,书包会裂口,纽扣会脱落等等。怎么办呢?如果还用机器来缝制就不方便了,这就需要我们用手来缝制。一枚针、一根线,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
板书:钉纽扣
2.看一看 说一说 书P4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纽扣。请你们把自己准备的纽扣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指名学生说一说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纽扣。
▲. 再请同学们打开书P4 师:
看过同学们带的纽扣,我们再来看书上左边图中的纽扣,同学们仔细看一看,纽扣的品种多吗?各式各样的纽扣漂亮吗?你见过吗?漂亮的纽扣不仅起固定作用,它还可以起到妆饰作用呢。
3.想一想 试一试 书P5
师:同学们,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师边做师范边提示:看老师第一步干什么?(师做穿针动作)并提问: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针)师板书:穿针。看老师第二步干什么?(师做引线动作)并提问: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线)师板书:引线。再看老师第三步干什么?(师做给线打结动作)并提问: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结)师板书:打结。
★ 师进一步讲解: 起始结 —— 终止结 (并在布块上作示范)
▲.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想一想 试一试下面的四幅图是不是这样的?现在你会了吗? 你有兴趣上来试一试吗?好!我们找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看看他(她)会不会。
7
▲.(生完成后)师:我们来评一评,看他(她)的整个过程怎么样?(师生一起进行
评议)
▲. 师:这个学生会了,你们会不会呢?请你们一起穿针、引线和打结好不好?
▲. 学生作全过程的穿针……。师给予帮助。
4.探究学习 书P5
师:同学们穿针、引线和打结我们都会了,现在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呢?
5.学一学 做一做 书P5
师:(学生回答后)好,那么怎么钉纽扣呢?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学一学 做一做,纽扣有双眼扣和四眼扣,怎么钉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双眼扣和四眼扣的钉法,以及纽扣位置的处理。
三.测标
1.动手做一做
师:同学们你能告诉我书上的双眼扣是怎么钉的吗?指名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图表示: ?—? 师可告诉学生我们把这叫做“一”字钉法。
师:双眼扣回了,四眼扣你会吗?指名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图表示: ∷ 师可告
8
诉学生我们把这叫做“二”字钉法。四眼扣还可以怎么呢?指名学生回答。
∷ 师可告诉学生我们把这叫做“口”字钉法。
∷ 师可告诉学生我们把这叫做“十”字钉法。
▲师:以上这几种方法你掌握了吗?现在请你们自己钉纽扣,钉一个双眼扣和一个四眼
扣。钉纽扣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针伤到自己,也不能伤到别人。同桌还可以互相请教与帮助。
2.师来回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并随机点评。
四.补标
1.评议
展示作品,将学生钉好扣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师给以一定的评价。
2.衣服上的纽扣掉了一颗怎么办?(师将掉扣子的衣服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想一想,并找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师作补充说明。
3.注意
:钉纽扣的针细又小,钉完扣子后一定要收放好,注意安全。
9
4.以后衣服上的纽扣掉了,妈妈要替你钉,你会怎么做?(生回答)
师:对了,今天我们学会了钉纽扣,以后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学生集体回答:自己做)。
5.组长给组员评价。
6.师作小结下课。
4 、缝沙包
教学目标:练习用回针法,学会做沙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己动手解决生活小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回针法缝制沙包。
教学难点:用回针法缝沙包口。
教具准备:针、线、各色小块布料、沙子、米或豆子等半信封、顶针箍、剪刀、老师各种形状范例沙包6个,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6只沙包,问:这些五颜六色的小包包是什么?你知道怎么玩吗?玩沙
10
包有什么好处?
2.师生归纳:沙包可以做投沙包游戏、玩投远比赛、玩跳房子游戏,抓五子游戏等,玩沙包既开心有趣,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3.师引入:想亲手做个沙包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缝沙包。板书课题。
二.学习制作沙包
1.观察沙包
教师出示六个沙包,指导学生观察:
这些沙包有哪些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师述:根据布料的形状和自己的喜好可以制作不同形状的沙包。
2.学生自己看书并小组交流,了解制作沙包的步骤。
3.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的示范,并提出不清楚问题。
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并适时板书(指导见下,板书见最后):
(1)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一块大小合适的布料。
(2)选好布料后根据布料的形状或自己的喜好设定沙包的形状。
11
(3)根据自己需要的形状对布料进行裁剪。
(4)颜色鲜艳的一面朝里对折,边与边对齐。
(5)用回针的方法把对折的两邻边缝合,针脚尽量密,以防弯松动后沙子漏出。留下一边不缝,以备翻面装沙子。
(6)将缝合的沙包翻面,装上适量的细沙子或米、豆子,注意不要过满,满则容易绷破,也不易缝合,也不要过空,以大致饱满为宜。装时可在沙包下垫一张纸接沙子,注意不要弄到身上或眼睛里,保持卫生,注意节约。
(7)将袋口边向内翻折,不留毛边,用指甲或剪刀背压直压平划出折痕,以便缝合。
(8)用回针法缝合,注意针脚要密要匀,线要拉紧。
(9)检查:缝好后轻拍掉表面沾上的细沙,再抖一抖,捏一捏,看漏不漏沙子。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10)有问题的话针对不足修改。
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地方,老师示范解答。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制作,小组内互帮互教,老师巡视指导解答。
三.总结交流
12
、处理和运用技术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5、神奇的泥巴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神奇的泥巴”是技术初步——泥工的第一部分,是整个泥工技术的知识基础。
本课内容分“说一说”、“写一写”“看一看”“议一议”以及“技术信息”几个部分。“说一说”以秦始皇兵马佣,宜兴紫砂茶壶、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万里长城等六幅图片,展示了泥制品的精美与壮观,激发学生学习泥工技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信息技术的相关影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认识泥制品
教师出示秦始皇兵马佣,宜兴紫砂茶壶、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万里长城等六幅图片。如有条件可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或出示具体实物。让学生观察,随之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继续问学生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
13
东西是由泥做成的?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仅上述这些精美、壮观的物品是用泥制成的,我们生活中还有用的东西也是用泥作成,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泥制品制作方法和过程的兴趣。
(二) 教学泥制品制作过程
泥巴是怎样变成有用的东西呢?指导学生看书上泥制品制作过程的流程图。看完后,组织学生讨论:(1)你知道泥工用哪些材料吗?(2)你知道泥工用哪些工具吗?(3)你知道做一件泥制品的过程吗?讨论后,教师可指名一两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三) 技术信息的处理与运用
在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技术信息,或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从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议一议三个相关的问题的回答给予补充和纠正。
7、 我的小小陶吧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2、 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14
二、 教学准备
自然泥、泥刀、水、手捏泥碗成品,荷叶纹小碗图片。
三、 活动建议
一)、互查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4~6人一组,互查课前准备,如工具不齐全,可要求同组合用。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1、 教师出示手捏泥碗成品图片或实物。
2、 引语:你能说出这么漂亮的泥碗吗?你准备怎么做?
3、 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捏泥碗的方法与步骤
1、 学生欣赏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2、 学生说完后,说说手捏泥碗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适时板书。
15
3、 具体操作步骤:
(1)、团泥团; (2)、抠洞捏凹; (3)、修齐边口; (4)、用有齿刀刮光碗的内外壁; (5)、把碗底圈处刮麻并涂泥浆;(6)装底圈; (7)、用手蘸水抹光碗的表面。
四)、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 学生依照图示,自己动手操作。
2、 轻音乐背景下,教师巡视辅导。
3、 可引导同组互助合作,或请一两名学生演示制作过程。(用实物投影仪)
五)、思维拓展,探究学习
1、 教师出示荷叶纹小碗图片或实物,问学生:你知道这样的泥碗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 学生思考,相互交流。
3、 教师提示:是用泥片贴碗的方法做出来的。
4、 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制作。
六)、学习评价
1、 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16
四、 注意事项
1、 制作中不要把工具对着别人。
2、 制作中尽可能保持桌面和场地的整洁。
8、 泥条盘笔筒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技巧,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学会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
二、 教学准备
自然泥、垫板、泥刀(用于切削、刮、抹)、滚子(用于碾平)、瓶盖(用于压切圆片),泥条盘笔筒成品。
三、 活动建议
(一)、互查课前准备
1、教师组织学生互查材料和工具是否准备,作为学习评价的依据。
17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1、 教师出示细泥条,引语:这些细细的泥条有用吗?你想用它们来做什么呢?
2、 学生讨论,交流。
3、 教师出示用泥条盘出的笔筒,引语:用泥条能做出这么有趣的笔筒,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4、 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步骤
1、 先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2、 指名学生说说泥条盘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适时板书。
3、 具体操作步骤:(1)滚压圆泥片;(2)用瓶盖子切下泥片做筒底;(3)在底片边上刮痕并涂泥浆;(4)滚压大泥片;(5)在泥片上切出泥条;(6)再搓成圆泥条;(7)用泥条在涂泥浆处盘贴成圈;(8)再逐层刮痕、涂泥浆、盘贴泥条,加到需要的高度;(9)如需筒内光滑,可用刮刀刮、抹。
(四)、学生动手制作
1、 同桌合作,依照图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18
2、 轻音乐背景下教师巡视辅导。
3、 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制作过程。
(五)、探究学习,创新实践
1、 引语:你有
什么办法能让泥条盘出的笔筒表面变得更好看?
2、 学生发挥想象,独立思考。教师给予鼓励。
(六)、学习评价
1、组织学生互评和自评。
四、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在桌面铺上塑料布或旧报纸,以防泥土弄脏桌面。
2、 操作结束后,应把桌面清理干净,把地上的泥屑清理掉,以保证教室内整洁卫生。
9、 用泥片制作笔筒
一、教学目标
19
1、掌握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与技巧,运用此方法做简单的泥制品。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自然泥、垫板、泥刀(用于切、刻)、滚子(用于碾平)、瓶盖(用于压切圆片),线、尺。
三、活动建议
(一)、互查课前准备
1、教师组织学生互查材料和工具是否准备,作为学习评价的依据。
(二)、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1、 引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泥条盘笔筒,除了用泥条盘,还能用什么方法做笔筒呢?
2、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办法。
(三)、教学用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与步骤
1、 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比
20
一比哪一种方法更好?
2、 指名学生说说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指出圆底片的周长必须等于圆柱形筒体片的长度。
3、 请学生演示用线测量圆底片周长的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1)把泥团压扁后滚压成泥片;(2)用瓶盖压切下圆形泥片做筒底;(3)用线量筒底泥片圆周的长度,滚压做筒体的泥片;(4)用筒底泥片周长定筒体泥片的长度,切去多余部分;(5)刻麻筒体泥片底边,并涂泥浆;(6)把筒体泥片围在筒底泥片上;(7)合围、捏合,再加泥修齐笔筒。
(四)、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1、 同桌合作,依照图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2、 轻音乐背景下教师巡视辅导。
3、 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制作过程。
(五)、指导课后实践活动
1、要求学生利用假日,去玩具店、礼品店调查,了解有些什么泥制品,调查几件泥制品的价格,如有兴趣,可运用已学过的方法模仿制作一件喜爱的泥制品。
(六)、学习评价
21
组织学生互评和自评。
10、 美丽的泥花瓶
一、 教学目标
1、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制作方法,设计并制作泥花瓶。
2、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二、 教学准备
自然泥、泥刀、花一束、各式花瓶图片。
三、 活动建议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1、 教师拿出一束鲜
花,引语:美丽的鲜花需要漂亮的花瓶来摆放,你看见过什么样的花瓶呢?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出示几幅不同的花瓶图片。
22
(二)、创新设计,研究方法
1、 学生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花瓶,希望制作一个什么样的花瓶,并动手画出设计草图。
2、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哪几种泥制品的制作方法?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写出制作步骤。
3、 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各自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相互设计,取长补短,并根据需要作出适当的改进。
(三)、实践操作,创新构思
1、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操作。
2、 教师巡视,引导同组学生协作,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 学生制作完成,问学生:你做的花瓶好看吗?能不能再把它装饰一下,让它更漂亮呢?
4、 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构思,动手装饰自己的花瓶,有困难的学生,可让他们先画出草图,再进行制作。
(四)学习评价
学生自评和互评。
23
--
11、 纸工——房子相框
巧手制作纸制品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看示意图制作房子相框,巩固掌握纸工制作的划、折等技法。
2、 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培养创新意识。
3、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劳动态度和审美能力。
二、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相框和一张照片,纸工制作所需要的工具,以及水彩笔、挂历纸、卡纸等。
2、 教师准备:已完成的纸相框,示范用制作材料,实物投影仪等。
三、 活动建议
1、 让学生各自展示带来的相框,并说说这个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为什么你喜欢它?
24
2、 教师出示纸相框,告诉学生用纸也可以做出漂亮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制作愿望。
3、 让学生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试着组合。共同讨论不理解的地方,逐步完成相框作品。
4、 利用教学媒体,展示不同形式、不同图形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愿。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准备设计一个相框并画出设计草图,然后在组内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见。
四、 学习评价
1、 举办一次“开设××相框专卖店”活动,将学生设计制作的相框展示出来,以每小组为一个专柜,选出代表介绍本小组的相框,最后评出“十佳作品”或“优秀作品”。
2、 教师可根据评价内容,先让一个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12 、动物笔筒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水晶笔筒、动物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学会使用辅助材料透明胶片,表现透明效果。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新颖的笔筒,培养创新精神。
3、 培养认真的工作
25
及收获和合作体会。
(四)、发挥想象,创新实践
1、根据自己印象最深的大客车样子,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设计一辆大客车草图。
(五)、课外拓展
1、 根据自己的设计,完成大客车的制作。
2、 启发想象:怎么能让自己制作的大客车动起来?
3、 举办一次班级车模展比赛。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创新奖等奖项。
14 缝布袋
一、教学目标:
⒈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
⒉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26
1、教学重点: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2、教学难点:
(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
(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三、教学设计:
1、技术要点分析:
在小学阶段,关于手缝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2、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奥秘。
27
②生活中的“平针”调查。
(1) 展示情境,学生尝试。
(2) ①利用图片、课件或者教师直接示范,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想尝试的情境。
②学生尝试穿结、打结。 ③反馈、小结。 ④学生能者为师,再次尝试。(2)根据生活经验,探索布袋的方法。
①按小组(异质分组)进行讨论 。②反馈比较各种方法。 ③小结。
(3)阅读课文,比较讨论
①读课文,比较异同点。 ②讨论最佳方法。(或者最合适的方法)
(4)实践操作,巡视指导。
(5)展示比较,学生演示。
(6)再实践操作。
(7)评价延伸。
l 工艺制作单元教材分析与与建议
28
“做中学”和“学中做”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的主要特征。但是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劳动与技术教育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发展的内在联
联系,还要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同时,注重通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教育内容的学习,学习创新和创造,对学生进行技术和科技发明创造的启蒙。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增加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充实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以增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时代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实现劳动与技术教育工具价值的统一。工艺制作的学习对象从单纯的作品制作向作品设计、作品评价两方面拓展;农业技术的学习对象从单纯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产品储存与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拓展。这样,既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又能拓展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经历,发展学生的能力。
15、 金盏菊的养护
教学过程
1学会怎样动手栽一棵金盏菊以及知道注意事项。
29
2、掌握最基本的移栽技术。
3、金盏菊移栽后,怎样做好养护工作
教学准备
1、材料:金盏菊小苗,花盆、菜园土、复合肥、纱窗网片
2、工具:铲子、喷水壶
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引出新课
(1) 同学们, 我们先来参观我们的农家乐小基地, 你们看,他们多快乐啊!(出示课件)(二小学生的种植图)
(2) 现在,新的学期又到了,你们有没有准备把自己的学校打扮得更漂亮,今天我们就动手为学校栽一盆花,美化自己的校园, 怎么样?
揭示课题——金盏菊的养护
(3)出示课件——金盏菊
我们在座的全体同学都见过金盏菊,但你们对金盏菊了解多 少?谁愿意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30
教师小结:金盏菊又名黄金盏,为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金盏菊植株矮生,茎多分枝,高20——60厘米,叶矩圆形,有糙毛、头状花序径可达10厘米以上,花夜间闭合,怕炎热,在夏凉地区可持续连绵开放。花朵密集,花色淡黄至深橙红色, 鲜艳夺目,花期又长,是早春园林和城市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 金盏菊花朵鲜黄、叶片翠绿,十分醒目。盆栽摆放中心广场、车站、商厦等公共场所,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呈现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数盆点缀窗台或阳台,金盏菊的金黄色花朵,使居室更加明亮、舒适。当然, 在我们的校园里栽上一片或盆栽几盆装饰我们的教室也不错哦 ,同学们,你们有兴趣吗?(引入第二环节)
我们先来看看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金盏菊小苗,花盆、菜园土、复合肥、纱窗网片,铲子、喷水壶)
不错,准备的很好,接下来看看怎样栽种
2、移栽
示范(出示课件)
(1)准备好材料和工具,把材料和工具摆在桌子上。看老师示范
A、先在菜园土中加入少量复合肥并拌均匀
B、盆底垫上纱窗网片,再装上半盆加了复合肥的菜园土
C、用铲子轻轻地在育苗盆中铲出小苗
31
D、把小苗放进盆中央,扶正,加上菜园土,并在上面轻轻压实
E、浇透水后,将金盏菊摆放在阳光上
(2)说一说栽种过程
(3)学生动手试一试
A 、小组或个人动手栽一棵金盏菊
B、在栽种时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学生讨论
(4)想一想,应怎样养护金盏菊?
定植后7~10天,摘心促使分枝或用0.4%比久溶液喷洒叶面1~2次来控制植株高度。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20-20通用肥。肥料充足,金盏菊开花多而大。相反,肥料不足,花朵明显变小退化。花期不留种,将凋谢花朵剪除,有利花枝萌发,多开花,延长观花期。留种要选择花大色艳、品种纯正的植株,应在晴天采种,防止脱落。
小小建议:
1、仔细观察金盏菊的生长变化,及时做好记录,写好观察日记。
32
2、想一想:金盏菊除了供人们观赏外,它的提取物还有没有别的药用价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查查。
16 、可乐机器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可乐瓶的改造,使之成为一个玲珑剔透的机器人,并且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
2、学习对可乐瓶的割、剪、粘合、接插等技法,培养学生变废为宝,勤俭节约的好思想。
二、教学准备:
村料:小可乐瓶5个。
工具:剪刀、泡沫双面胶、美工刀。
三、教学建议:
1、技术要点分析:
(1)可乐瓶较硬,不易剪割,同时注意安全。在切割的时候可以让一些能干的学生做小老师,完成切割任务。
33
(2)连接一些要点,可乐瓶的连接一靠泡沫胶带纸,二靠缺口的对插,可以采用外围加粘透明纸的办法使作品更牢固
(3)机器人的制作巧妙的运用可乐瓶的外观形状,通过切割分解后重新组合,犹如孩子“搭积木”游戏,学生可以多多比划、摆弄、认为合适了就可以粘合。
2、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组织学生看机器人科幻片镜头,《太空大战》《空中堡垒》约五分钟。
(2)师生探究:
师:同学们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是怎么样的?(机器人的本领、构造。)
(3)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用可乐瓶来制作机器人,大家看看书上的作品。
(学生看书上的图,分小组讨论,说说这些部件是怎么样分解开再组合的)
(4)学生动手制作:
A、在教师示范下学生用刀切割可乐瓶,完成机器人的
34
头、胸、腰三部分(p32图11—1)
B、粘合头、胸、腰三部分,注意在腰的下面要剪四道口子用来连接双脚。
C、做手掌,作天线,此处较硬,比较难剪,要注意安全。(p----32图11--4)
D、粘连天线、手掌、双足,完成整体机器人。(p-----32图11--5)
E、用彩色不干胶美化,同时起加固作用。
F、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机器人的腰部里面装发光装置(闪灯、小电珠等)使之成为一盏机器人灯。并且做做《聪明泉》上的作品。(p33-----《聪明泉》图)
3、评价建议:牢固、美观、能站立,或者改装灯的为优秀。
17、 纸杯毛驴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次性杯子的分解、组合,学会设计制作马、牛、驴等家畜动物。学习剪、折、粘等技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和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准备:
35
材料:一次性纸杯、双面胶。
工具:剪刀。
三、教学建议:
1、技术要点:
(1)对一次性杯子的分解和组合是关键,要让学生在分解前弄清楚毛驴是由哪几部分(分解材料)组成的?
(2)头、脖、腿与身子的连接怎样才能有牢固又美观?要准确、干净地粘合各部分身体。
(3)剪刀的使用,要求剪得光滑、利索,大小比例得当。
(4)对作品进行举一反三的创造,如马、鹿、牛、狗等。都是改头换面、大同小异的小变化以达到大效果。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师:你们知道毛驴吗?看过电影《阿凡提》的同学都知道,阿凡提有一个好帮手就是毛驴,与马相比,毛驴更显得灵巧、敏捷,它是人类推磨驼载的好帮手,今天我们将用一次性纸杯来做毛驴。
(2)师生探究:
36
A师:同学们分小组来学习讨论书本上的图片,说一说,毛驴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部位用了纸杯上上的哪些材料?
B、学生小组讨论后上台汇报,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杯进行“搭积木”表演,只要搭出大概的轮廓就可以了。)
(3)教师演示:纸杯上的开口要光滑,用剪刀和美工刀时要注意如何使用?
A、(教师演示切割和剪纸杯的技法。先画----再剪-----抓紧----用力均匀)
B、(学生训练后由四个小组合作完成,可以二人共作一件作品。)
(4)学生作业:
A、画煎驴头、驴脖、粘合在身子上,用一个纸杯当驴身(p34---图12---2)B、将一个纸杯一分为二切开做驴头的前后腿。(p35---图12----1)
C、画剪驴耳、尾、棕毛等(p35-----图12---3\\12----4)
D、创造新的作品-------马、牛、狗等
3、评价建议:美观、牢固能站立的评优,能创造出新品种的另外加分或
(2)履带两边的圆轮子不易剪圆,均匀,可以事前用一个圆来印画一下。
37
(3)整辆车比较摇晃,下面的一对履带可以用纸条加固一下。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坦克吗?大家来说说坦克的特性作用。
(可以播放军事片《坦克大战》等,学生说坦克的威力、型号)
2、师生探究:
师:你们讲的都很好,坦克是军事上最辉煌的成果,他是矛和盾的结合,火力大,包装厚实,一般用于冲锋,攻坚。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牙膏壳来做一个迷你小坦克,请同学们看课本,讨论一下,坦克应该怎么做?
(学生自学,看图讲讲制作过程,教师可以选一些小朋友上来演示一下)
3、学生作业
A、先剪下牙膏壳的1/4为炮塔(p41---图14--2)
B、把牙膏壳一分为二剪成两个坦克履带并画上剪空的几个轮子(p41----图14-----3)
C、美化炮塔,插上炮塔后将炮塔与一对履带“品”字形粘合。(p41------图41-----14----4)
D、用纸条将两根履带加固,成“工”字形粘合。
38
4、拓展与延伸:用同样的方法,鼓励优秀的学生做“聪明泉“中的吊车、拖拉机。
活动建议:课堂教学,可做课外延伸,办个“车迷展”,展出学生的作品。
评价建议:小组打分,教师记载。美观牢固的打优秀,次之打良好,合格,另有创造的学生可加“五角星”表彰。
20、 南湖红船模型制作
一、《南湖红船模型制作》的学材选择
1、南湖坐落在浙江嘉兴,那儿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南湖红船就停靠在南湖边上,它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制作南湖红船是对学生进行爱党教育的好材料。
2、纸模制作从小学低年级起,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四年级学生 已经有了多次的纸模制作的经验,在这基础上进行一些比较精致的,难度比较高的纸模制作学习,是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的。
3、纸模制作需要既动手又动脑,学材又比较开放。模型的式样多,制作时使用的工具也不仅相同,可以用剪刀剪,也可以用美工刀刻,零件的装配步骤、方法也可以自己设计。因此,非常适合学生的探究、学习。
4、制作好的南湖红船模型,又是一件激励自己进步的工艺品。
二、教学目标
39
1、简单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党教育。
2、培养培养动手技能和运用工具的技能。
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三、《南湖红船模型制作》的活动设计思路
让学生把愉悦的心情带入劳技学习课堂,必须解放学生的眼、口、手等感官。
《南湖红船模型制作》首先学材给出了一个背景材料,这一背景材料要使学生认识到这只南湖红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渔民用的鱼船,它是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活动前可以用南湖的景观和南湖船停靠的位置用多媒体播放,以激发起学生对南湖景色的喜欢,对南湖红船的敬仰。
接着可以让学生观看南湖红船的模型,明确我们今天要学习制作这样一艘船模的活动目标。再让学生看看手边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向你介绍的一种装配方法,想想说说自己的制作方法,要人人都说,小组里说,班级里说,说得充分,比较出最完善的装配设计方案。然后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写进书本的方框里。
有了方案就可以制作南湖红船了。在制作前,可以引导学生安装明楼顶,从中归纳制作的技巧。难点解决了开始动手制作就会比较容易了。在学生制作中教师要不断的巡视,解决学生制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制作完毕要组织评比,以激励学生制作热情。
40
“小看台”是让学生举一反三,明白用纸不但可以制作南湖红船,还可以制作各种漂亮的其他模型,以激发学生对制作纸模的兴趣爱好。
“聪明泉”是让学生在制作红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创新。
有条件的学校在学习本课前、后可以组织到嘉兴南湖实地考察,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21、 风力车
头脑OM活动的由来:
美国葛拉斯堡罗州立学院教育学博士赛米尔?米克卢斯教授在从事创造教育研究的基础上,70年代起,在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开设IRT创造学课程。通过实验米克卢斯教授发现,实验组学生经过创造学课程的学习,思维流畅、思路敏捷,富有创造性,有些学生的小发明甚至获取了专利。由此受到启发,米克卢斯设计了大量的富有创造性的题目让学生解决,1978年举办了首届“头脑奥林匹克(OM)竞赛”,这届竞赛局限于美国,共有28所中学参加。
1、活动的目标
《风力车》的教学内容,是一种典型的OM题目。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们首先出示的是本次活动的任务和规则。希望学生凭借组内同学共同的智慧来克服困难,直至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完成这个任务。所提供的范例是为学生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可以在范例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改良意见,也可通过团队的力量设计不同的风力车。
41
三、教学中的建议
l 没有讲台
头脑OM课程的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式。在此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及时有效的给予学生方法及技术上的指导。教师的活动范围已经打破传统的三尺范围,对过去那种教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的表演的教学现象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一起面红耳赤的争论及做一名合格的助手。在教学中,教师是以一名助手及倾听者的角色出现的,帮助学生一起完成每一次的挑战。
●只有舞台
OM教学中,学生是每次活动中拥有绝对自主权的研究者。不管他们观点正确与否,他们的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是基于个体的经验与团队研究的分析结果。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通过给予他们大胆说的机会,推动他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使其养成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l 磨他千遍
允许学生不断尝试,直至成功。
l 精美与粗糙
在完成的作品中,总会出现精美的和粗糙的两种情况,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教师在遇到这样的现象时,必须从三种角度来进行审视。首先,他是否尽心尽力的去做?其次,
42
通过他对自己作品的表述找寻他具有特色的一面;最后,了解他达成的任务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实现的?不管怎样,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会出现闪光点,因此无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成为团队里的助手、记录员读者、沉默者、组织者之中的哪一种角色,教师都不要过多的干涉他们,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劳动群体。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