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荣幸为今天的论坛致闭幕词。以上刘国林先生等四位演讲嘉宾都是在国内慈善公益界和文化研究领域有影响的学者。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当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的论坛能够邀请到他们作为演讲嘉宾,也是论坛的荣耀。所以我在这里提议,再一次用掌声对他们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中国(西安)慈善高峰论坛今年是首届,以后我们将每年举办一届,规模也将逐渐扩大,把中国(西安)慈善高峰论坛办成国内外著名品牌论坛,产生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因此,明年的慈善高峰论坛我们将继续邀请在国内、国际上有影响的著名慈善公益专家作为演讲嘉宾,邀请国内外慈善公益组织、研究机构、高等学校、草根机构还有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包括我们的慈善志愿者前来出席盛会。届时,我们将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发布有关慈善高峰论坛的具体信息。所有的同仁和朋友们将共襄盛举。
今天上午我一直在听四位演讲嘉宾的演讲。我忝列学术界几十年,我知道在学术界,思想和观点的彼此不同是常态,刚才四位演讲的观点,有一些我赞同,有一些我不赞同。在我们论坛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谈几个小问题。
第一个是高调慈善的问题,典型代表是陈光标。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陈光标在施惠于他人的同时或之后是否伤害到了其他人的利益或者感情?如果没有,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宽容的。无论高调还是低调慈善,我们都表示热烈欢迎。因为他们在做出极大的付出之后,获得精神或心理上的满足,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第二个是慈善成本的问题。徐山林老会长说要干干净净做慈善,刘维隆会长也一再强调要规范的做慈善,但是做慈善不是没有成本的。就拿我们今天的会议来说,我们举办的慈善高峰论坛,比如场地租用就需要资金。所以在这里,我也会用这样或其他的方式向社会说明慈善需要成本。慈善事业是纯洁的,但是慈善事业的大环境是市场经济,因此那种做慈善活动一分钱都不能花的观点是不合时宜的。
第三个是慈善的专业化问题。虽然我研究慈善和慈善文化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我看来,慈善人的胸怀是宽广的,换句话说,在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专业化与非专业化相结合,职业化和非职业化相结合。不能因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员而不敢做或不能做慈善。如果只是那些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士才能做慈善的话,就不符合“全民慈善”的理念。
第四个是慈善与公益、慈善与扶贫、慈善与好人好事之间的界限问题,也就是慈善的狭义与广义问题。我不太赞同刚才周秋光教授说的慈善与公益是孪生兄弟的说法。在我看来,它们是相互交叉的、部分重合的、又有各自领域的这样一种关系状态。无论是慈善、公益还是扶贫,它们的界限都比较模糊,我赞同的观点是“大慈善”。狭义的“小慈善”是传统慈善,“大慈善”包括对社会风气的匡正与规范,大慈善必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五个是官方背景与草根机构的关系问题。在昨天的座谈会中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二者在事实上是长期并存的。如果党和政府如此关心慈善、推动慈善发展,那么我们慈善人又何乐而不为呢?全社会都来支持慈善,是慈善人的荣幸。关起门来做慈善,只准草根机构做慈善,不是慈善人应有的胸怀,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无论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人群,只要愿意做慈善,那么我就来者不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