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喝茶的散文随笔
中国人爱喝茶,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占用很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喝茶能同时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向各位推荐的关于喝茶的散文随笔,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关于喝茶的散文随笔篇一
井底之蛙逃出井口,必定叹天下之大。我尝遍江南绿茶,也不过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一类。说起六大类的区别,其实也简单:绿茶不发酵,红茶全发酵。在不发酵与全发酵之间,有轻发酵的白茶、黄茶,还有发酵情况从轻到重不等的青茶(乌龙茶)。除此之外,还有全发酵的黑茶。黑茶中有名品普洱,但也有人反对把普洱归入黑茶,认为它应该单归一类。
白茶可以长期存放,存放后发酵演变的茶,特称老白茶。老白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可以去湿消炎。现在每到夏天,于清晨饭后,我爱泡一壶老白茶。茶汤亮丽、茶香独到,喝之发汗轻身,最解北方不热之暑。我说北方不热之暑,是因为我是个“火炉”里长大的人。北方再热也不觉有热,汗闷在体内,很难受。
总是有好茶能在我的生命里和我不期而遇。在喝茶方面,我是个有福的人。从小家里长辈都爱喝茶。母亲爱茶,也爱茶具。那套青玉兰茶杯,我失手打了一只,为此她十分生气。她是个珍爱物品的人,东西要好,然后用很长时间。她从不贪便宜,也不追奢华。力求能及之好,同时长久珍惜,这是她教会我的。可是她的责备让我很难过。我总认为感情可以抵得过一切。物是重要,但永远不及人重要。从那时起,我对一切物,包括茶,都不分好坏地去珍惜,同时也绝不以有或没有责备旁人。一件东西,身价再高也不是性命。万物有灵,生命可贵,生命里的心情更加可贵。
除了母亲,两位舅舅是我特别的茶友。大舅是位画家,对艺术、对茶都精益求精。每年清明之前,他都要前往江苏各地的茶场亲自挑茶,然后坐等制茶,等茶制好之后现场泡品,亲口鉴尝,过关之后便打包回府。他生活简朴,花在茶上的钱却让我不敢想象。他从不喝别人家里的茶,说实在不能入口。小舅是个家中朋友不断的人,一只白色搪瓷茶缸,无所谓好茶坏茶,泡了30年茶,泡成了深褐色。他说这茶缸如泡老的紫砂壶,开水冲下去也是好茶了。大舅笑小舅土,小舅回笑大舅执着。前年清明,二人于前往安徽途中双双遭遇车祸。一世兄弟,居然同年同月同日死,也算一种缘吧。大舅去世后,最后一本画册出版了;而在小舅的抽屉里,找到了许多欠条,都是他借给朋友们的钱,陆续二三十年,累积上百万。朋友们说,他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却常常接济朋友。这样的两个人,为什么会遇难呢?我心里总有不甘,葬礼结束后去拜访大舅的一个朋友,他已出家多年,是金陵某寺住持。去时又有大舅的旧友随同,众人喝茶写字,畅谈文化,似乎以这种方式哀思,便尽了最好的心意。我终于没有忍住,问出了之前的疑惑。住持笑了,说:“你们写小说的,这一世的故事结束了,便结束了,他们要开始下一世的故事,有何不可呢?”
是啊。什么是好的结束,什么是不好的结束。生有生的一堆问题,死亦同样。我又何必执着。何必在这一世,追问上一世,打扰下一世。
这一世既然与茶有缘,就应珍惜这缘。要喝好茶,必然需要藏茶。绿茶当年饮,不饮时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即可。其他老白茶,部分红茶、青茶与黑茶都可长期储藏。藏茶最大的妙处,是在藏的过程中,茶叶会发生变化。火气慢慢消退,滋味慢慢增长。有的茶天资出众,却在储藏过程中受到破坏,吸了脏空气,受潮发霉,味道恶劣,已不能饮用。有的茶天资平平,却因藏茶人珍视,多少年过去后,火气褪尽,干净澄明,虽非至宝,却已成难得的珍品。
所以,不以当下的好坏对人生加以判断是多么重要。一个人的爱茶之心,确实可以通过岁月与茶共同成长。人生来便不公平,但成年后的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就像储藏茶叶一样,是让自己变得更珍贵、更丰富,还是更贫乏、更平庸,都源于每一天中最简单的坚持:不污染,常持心。
关于喝茶的散文随笔篇二
闽南人待客,必须有茶。
古人说得明白:“七分茶八分酒。”倒酒倒八分,倒茶只能倒七分,不是我舍不得一点茶水,确实是因为尊敬你,怕你烫着,只倒七分,留了杯口不烫的位置,让你喝茶。
如果哪一位主人把茶杯斟满了请你喝茶,那多半是他并不是很欢迎你。
有时候,你上门造访某人,主人家已经有客人在了,如果你够格,主人是必定得重新换一包茶用来接待你的,“旧茶不待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如果你是常客,或者主人的兄弟,那就可以忽略不论。
这年头,分秒都是可以折换成金钱的,所以,若找别人闲聊,千万别耽误了主人家的正事。有些人,很客气,又很有修养,他不告诉你他正忙着,让你自己泡茶,还一次次地添水,把茶喝到寡淡无味。这时候,你别还是木头一根,人家其实已经很不耐烦了:你快点走吧!
作为主人,有半生不熟的客上门,泡茶、喝茶,同样需要察言观色。
把茶喝得“咝啦”乱响的主,多半是“吃没吃相喝没喝相”的人,他不品茗,他只牛饮,如果你需要牛饮喝水的小弟帮你做事,这种人也许凑合,但你绝对没办法把他培养成与你同等次的益友。
玻璃茶几都容易弄出声响,端茶杯放茶杯之间,每每弄出响亮的磕碰声,这样的人,粗鲁、不拘小节,最容易给你惹事的,就是这样的小弟。
有的人,在你倒茶或者他接茶的时候,会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很多人懂得这样做,但不懂什么意思,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种说法是,古时某人与皇帝一起品茗,这皇帝是个茶痴,坚持要自己倒茶,也帮臣下倒茶。做人臣的,受不起,皇帝每倒一杯,便要起立跪倒谢恩。这是喝茶呀,跪了起,起了跪,多麻烦,最后便以两指代两膝,表示下跪谢恩。
若是进你家门的客人,有此修为,那多半是谦谦君子,至少表面上为人厚道实诚,此种人,可以交也。
关于喝茶的散文随笔篇三
我不会喝茶,更不懂茶道,对于茶,我只是偶尔喝喝,品不出其中的三昧。我喝茶的原因很简单,有时候去朋友家串门,朋友斟上一杯茶,接过来随意喝下去,并不知道茶味的甘苦,更不知道什么叫见色闻香,不懂得欣赏。
今天看网易博客,突然看到一篇《品茶禅》,真的给人一种脱俗的感觉:
“泡茶的时候,把心静下来,注意每个动作,尽量轻巧、缓慢,清楚地知道你把茶叶放进壶内。把水注入壶中时,手提壶把,知道你正在倾注开水到杯中。
“做每个动作时都不要有杂念,一有杂念,茶水中就有杂质。以一个禅者而言,茶的品质不在茶具、茶叶和水质,而在于你纯净的心。喝茶的时候,秉持正念端起茶杯,轻轻闻一下茶香,那儿有阳光、雨露、大地的温润,有蜜蜂、蝴蝶的舞姿……”
这篇文章把茶说得如此富于诗意,更融入了禅的境界。高深的禅法我不懂,也许喝茶是禅师们修心的一个手段,凝神静气,心中不要有杂念,泡出来的茶才纯净,才会品出其中不可言说的滋味。
这样的滋味谁都想品尝得到,不过人在五欲六尘中难得清净,品出来的茶自然甘苦不一,司马相如品出来的是意气风发,卓文君品出来的却是泪,李白品出豪放,杜甫品出悲凉。所以同一壶茶,品茶人心境不一样,它的味道也就不一样。
喝茶是一种境界,喝茶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说,连喝茶的心都不要有。全身心贯注在茶上,一口一口慢慢品茗,不要在意茶味的甘苦,你的心越清净,喝出来的茶越清香甘爽。由是可知,喝茶其实就是在品味生活。
这就是禅,也是净,禅到尽头就是净,净到深处亦是禅,谁能知道何处是禅、何处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