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作业题目“论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2: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17:35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现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顾客至上。顾客至上就是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服务的思想。要使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应以顾客的满意程度为标准。
2.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图发展。任何产品都必须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为完成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社会带来损失。因此,企业的产品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企业要想真正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就必须要求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组织在确定经营目标时,首先应根据用户或市场的要求,科学地确定质量目标,并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证。当质量与数量、社会效益与组织效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质量、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3.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在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领导者应该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在研究问题时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表面现象。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是数据,因此,一切要凭数据说话。
4.质量体现于生产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是经过市场调查、策划设计把质量规定下来,再经过制造、装配把规定的质量兑现出来。因此,产品质量需要通过设计去体现,但更需要通过原材料、装备、工艺和加工去实现,还需要通过各种服务来保证,即产品质量与它的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有关o
5.质量具有波动的规律。质量在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波动的规律,而其正常波动符合数理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规律,因而其不合格品的产生也有一定的规律。因此,管理者可以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把不合格产品的发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17:35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现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顾客至上。顾客至上就是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服务的思想。要使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应以顾客的满意程度为标准。
2.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图发展。任何产品都必须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为完成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社会带来损失。因此,企业的产品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企业要想真正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就必须要求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组织在确定经营目标时,首先应根据用户或市场的要求,科学地确定质量目标,并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证。当质量与数量、社会效益与组织效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质量、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3.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在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领导者应该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在研究问题时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表面现象。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是数据,因此,一切要凭数据说话。
4.质量体现于生产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是经过市场调查、策划设计把质量规定下来,再经过制造、装配把规定的质量兑现出来。因此,产品质量需要通过设计去体现,但更需要通过原材料、装备、工艺和加工去实现,还需要通过各种服务来保证,即产品质量与它的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有关o
5.质量具有波动的规律。质量在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波动的规律,而其正常波动符合数理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规律,因而其不合格品的产生也有一定的规律。因此,管理者可以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把不合格产品的发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17:35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现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顾客至上。顾客至上就是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服务的思想。要使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应以顾客的满意程度为标准。
2.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图发展。任何产品都必须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为完成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社会带来损失。因此,企业的产品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企业要想真正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就必须要求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组织在确定经营目标时,首先应根据用户或市场的要求,科学地确定质量目标,并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证。当质量与数量、社会效益与组织效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质量、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3.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在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领导者应该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在研究问题时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表面现象。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是数据,因此,一切要凭数据说话。
4.质量体现于生产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是经过市场调查、策划设计把质量规定下来,再经过制造、装配把规定的质量兑现出来。因此,产品质量需要通过设计去体现,但更需要通过原材料、装备、工艺和加工去实现,还需要通过各种服务来保证,即产品质量与它的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有关o
5.质量具有波动的规律。质量在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波动的规律,而其正常波动符合数理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规律,因而其不合格品的产生也有一定的规律。因此,管理者可以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把不合格产品的发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17:35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现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顾客至上。顾客至上就是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服务的思想。要使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应以顾客的满意程度为标准。
2.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图发展。任何产品都必须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为完成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社会带来损失。因此,企业的产品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企业要想真正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就必须要求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组织在确定经营目标时,首先应根据用户或市场的要求,科学地确定质量目标,并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证。当质量与数量、社会效益与组织效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质量、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3.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在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领导者应该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在研究问题时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表面现象。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是数据,因此,一切要凭数据说话。
4.质量体现于生产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是经过市场调查、策划设计把质量规定下来,再经过制造、装配把规定的质量兑现出来。因此,产品质量需要通过设计去体现,但更需要通过原材料、装备、工艺和加工去实现,还需要通过各种服务来保证,即产品质量与它的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有关o
5.质量具有波动的规律。质量在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波动的规律,而其正常波动符合数理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规律,因而其不合格品的产生也有一定的规律。因此,管理者可以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把不合格产品的发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17:35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现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顾客至上。顾客至上就是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服务的思想。要使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应以顾客的满意程度为标准。
2.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图发展。任何产品都必须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为完成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社会带来损失。因此,企业的产品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企业要想真正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就必须要求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组织在确定经营目标时,首先应根据用户或市场的要求,科学地确定质量目标,并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证。当质量与数量、社会效益与组织效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质量、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3.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在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领导者应该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在研究问题时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表面现象。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是数据,因此,一切要凭数据说话。
4.质量体现于生产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是经过市场调查、策划设计把质量规定下来,再经过制造、装配把规定的质量兑现出来。因此,产品质量需要通过设计去体现,但更需要通过原材料、装备、工艺和加工去实现,还需要通过各种服务来保证,即产品质量与它的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有关o
5.质量具有波动的规律。质量在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波动的规律,而其正常波动符合数理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规律,因而其不合格品的产生也有一定的规律。因此,管理者可以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把不合格产品的发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